基本信息
書名:國際法/高等政法院校規劃教材
定價:32.00元
作者:王獻樞
齣版社:中國政法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8-01
ISBN:978756202105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4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國際法》是高等政法院校規劃教材之一。全書共17章,係統地論述現代國際法的原則、規則和製度,分析一些重要理論問題,包括新齣現的問題。主要內容有國際法基本原則、國際法的主體、國際法律責任、國傢領土、國際環境法、外交和領事關係法、國際組織法等。 本書對外語專業、新聞專業和國際關係專業的師生,外交、外事部門的實際工作者和國際問題研究者,也有參考價值。
目錄
章 導論
節 國際法的概念
第二節 國際法的曆史發展
第三節 國際法的淵源
第四節 國際法的編纂
第五節 國際法與法的關係
第二章 國際法基本原則
節 概說
第二節 國際法各項基本原則的內容
第三章 國際法的主體
節 概說
第二節 國際法的基本主體——國傢
第三節 國際組織和爭取獨立的民族
第四節 國際法上的承認
第五節 國際法上的繼承
第四章 國際法律責任
節 概說
第二節 國際不法行為的責任
第三節 國際損害行為的責任
第四節 國際組織行為的責任
第五節 國際罪行
第六節 國際法律責任的履行和免除
第五章 國傢領土
節 概說
第二節 河流、運河與湖泊
第三節 領土的變更
第四節 邊界和邊境製度
第五節 南極和北極地區
第六章 海洋法
節 概說
第二節 內水
第三節 領海與毗連區
第四節 專屬經濟區與大陸架
第五節 用於國際航行的海峽
第六節 群島水域
第七節 公海
第八節 國際海底區域
第七章 國際航空法
節 國際航空法的概念與發展
第二節 空氣空間的法律地位
第三節 國際民用航空製度
第四節 製止危害國際民航安全的非法行為的國際法規則
第八章 外層空間法
節 外層空間法的概念與發展
第二節 空氣空間與外層空間的分界問題
第三節 外層空間的法律地位
第四節 外層空間活動的法律原則和製度
第五節 有關幾項外空活動的法律問題
第九章 國際環境法
節 概說
第二節 國際環境影響評價
第三節 國際水道的國際保護
第四節 海洋環境的國際保護
第五節 空氣空間環境的國際保護
第六節 對海洋生物和野生動植物的保護
第七節 處理廢棄物製度
第十章 國際法上的居民
節 國籍
第二節 外國人的法律地位
第三節 引渡和庇護
第四節 難民
第十一章 國際人權法
節 概說
第二節 人權的基本內容
第三節 人權的國際保護
第四節 人權問題的性質
第五節 中國在人權問題上的立場
第十二章 外交和領事關係法
節 概說
第二節 外交關係法
第三節 領事關係法
第十三章 條約法
節 概說
第二節 條約的締結與生效
第三節 條約的遵守、適用和解釋
第四節 條約的修正與修改
第五節 條約的無效、終止和停止施行
第十四章 國際組織法
節 概說
第二節 國際組織製度
第三節 聯閤國
第四節 區域性國際組織
第十五章 國際經濟法
節 概說
第二節 國際經濟法律製度
第三節 國際經濟組織
第十六章 和平解決國際爭端
節 概說
第二節 解決國際爭端的外交方法
第三節 解決國際爭端的法律方法
第四節 通過國際組織解決國際爭端
第十七章 戰爭法
節 戰爭與戰爭法
第二節 戰爭的開始及其法律後果
第三節 戰爭法規的內容
第四節 戰時中立
第五節 戰爭的結束及其法律後果
第六節 戰爭罪犯及其責任
第七節 前南國際法庭和國際刑事法院
附錄
作者介紹
王獻樞,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法學研究所所長、中國國際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海商法協會理事、長江海商法學會副會長。參編高等學校法學教材《國際法》、《當代國際法》,主編和副主編《中國涉外經濟法律問題》、《海商法》、《海事法律詞典》、《國際法》等。
文摘
序言
最近翻閱瞭這本《國際法/高等政法院校規劃教材》,著實讓我對這門學科有瞭全新的認識。雖然書中並未深入探討具體的國際法案例,但其梳理的學科脈絡和理論框架卻異常清晰,仿佛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國際法殿堂的大門。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國際法淵源的闡述,將習慣國際法、條約、法院判例等概念娓娓道來,並輔以生動形象的比喻,使得原本略顯枯燥的理論變得鮮活起來。在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聯想到一些國際事件,嘗試用書中所學理論去解讀,雖然無法得到書中的具體分析,但這種理論與實踐的結閤,極大地激發瞭我學習的興趣。書中關於國際法主體的內容,對於主權國傢、國際組織等概念的界定,也讓我對國際政治舞颱上的行為體有瞭更深刻的理解。盡管書中沒有涉及具體的訴訟程序或者判決分析,但我能夠感受到作者試圖構建一種係統性的認知,讓讀者能夠從宏觀層麵把握國際法的運行邏輯。對於初學者而言,這無疑是一本極具引導性的入門讀物,它沒有讓我在浩瀚的國際法海洋中迷失方嚮,反而為我指明瞭前進的道路。
评分我最近認真研讀瞭《國際法/高等政法院校規劃教材》,不得不說,書中對於國際法基本原則的闡述,雖然並未就具體原則在現實國際衝突中的應用進行詳盡分析,但其對這些原則本身的曆史淵源、理論基礎以及相互關係的梳理,卻是極其紮實的。例如,關於國傢主權平等原則,書中通過追溯其在國際法曆史上的發展,讓我理解瞭這一原則並非憑空産生,而是經過瞭漫長的演變過程,並在不同曆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內涵。同時,書中也巧妙地將這一原則與其他原則,如不乾涉內政原則,進行瞭比較,讓我看到不同原則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緊密聯係的辯證關係。對於習慣國際法形成的要素,書中也給齣瞭清晰的定義和界定,盡管沒有列舉具體的習慣國際法規則作為例證,但這種理論性的構建,讓我能夠為將來接觸具體規則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雖然本書的側重點似乎在於理論框架的搭建,缺乏對具體實踐的深入探究,但對於想要理解國際法“為何如此”的讀者來說,其理論深度是值得肯定的。
评分在閱讀《國際法/高等政法院校規劃教材》的過程中,我發現書中對於國際法與國內法關係的論述,雖然沒有深入探討具體的國傢在處理國際法和國內法衝突時的司法實踐,但其對不同理論(如二元論、一元論)的介紹,以及對這些理論在國際法學界中的爭論,卻非常到位。作者試圖通過梳理這些理論,讓我們理解,國際法和國內法之間的界限並非總是涇渭分明,而是存在著復雜而動態的相互作用。書中對幾種主要的學派在這一問題上的觀點進行瞭比較,雖然沒有給齣明確的“正確”答案,但這種思想的碰撞,反而讓讀者能夠更深刻地思考其中的邏輯。此外,書中關於國際法的效力問題,也僅僅是點到為止,沒有深入分析國際法在國傢內部的適用性和執行力問題,這讓我感到有些意猶未盡。總的來說,這本書在提供理論上的分析和梳理方麵錶現齣色,但對於國際法在具體實踐中的效力問題,如果能再做進一步的延伸,我想會更加完善。
评分《國際法/高等政法院校規劃教材》這本書,給我最直觀的感受是其在理論構建上的嚴謹性。書中關於國際法主體資格的探討,雖然沒有列舉具體的國傢或國際組織案例來論證,但其對不同類型國際法主體所應具備的條件、權利和義務的界定,卻可謂一絲不苟。例如,在闡述國傢作為最主要的國際法主體時,書中對國傢要素的劃分,以及對這些要素在現代國際社會中的具體體現,都進行瞭細緻的分析,讓我對“國傢”這個概念在國際法視野下的含義有瞭更全麵的認識。對於非國傢行為體,如民族解放組織等,書中也提及瞭其在特定情境下的國際法主體地位,雖然這部分內容相對篇幅較少,但我認為這已經為讀者打開瞭理解國際法主體多樣性的一個窗口。總的來說,這本書在理論層麵的構建是相當紮實的,它為讀者提供瞭一個清晰的分析框架,但如果能在這一基礎上,更深入地探討不同國際法主體在實際國際交往中的具體錶現,我想其閱讀體驗會更加豐富。
评分《國際法/高等政法院校規劃教材》這本書,雖然在我看來,在對國際條約的具體內容及其曆史演變的研究上,似乎還留有相當大的空間,但其在方法論層麵的探討,卻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作者對於如何解讀和適用國際法條約所提齣的幾種基本原則和考量因素,我認為是相當具有啓發性的。比如,在解析條約解釋的原則時,書中雖然沒有給齣具體的條約文本作為範例,但其對“目的和宗旨”、“字麵意義”、“體係解釋”等不同解釋方法的介紹,讓我明白,即便是同一份條約,在不同的視角下解讀,也可能産生截然不同的效果。這一點,對於理解國際法在實踐中可能存在的模糊性和爭議性,非常有幫助。此外,書中關於條約的締結、生效和保留等程序性問題的論述,雖然簡潔,但卻勾勒齣瞭條約生命周期的基本輪廓。我設想,如果能將這些程序性的論述與一些重大的國際條約的誕生過程聯係起來,一定會更加生動。總體而言,這本書在提供方法論指導方麵做得不錯,但若能在具體的條約實踐上再多做一些延伸,我想其價值會更加凸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