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實用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

學生實用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博古今 著
圖書標籤:
  • 詞典
  • 漢語詞典
  • 現代漢語
  • 學生用
  • 工具書
  • 語言學習
  • 教學參考
  • 第五版
  • 漢字
  • 詞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发图书网旗舰店
出版社: 内蒙古大学
ISBN:9787811154450
商品编码:29772406161
出版时间:2016-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稱: 學生實用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 齣版社: 內濛古大學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6-05-01
作者:博古今 譯者: 開本: 32開
定價: 78.00 頁數: 印次: 8
ISBN號:9787811154450 商品類型:圖書 版次: 5

內容提要

依據*新語文規範標準確定字形與讀音,收字範圍包括《現代漢語通用字錶》所收的7000個通用字,另收常見繁體字、異體字以及少量具有備查價值的生僻字,共收單字12000多個。?收錄現代漢語通用詞語約60000條,並收錄部分社會各個領域已經習用的新詞、新義。?單音字、多音字分彆編排,以幫助讀者輕鬆分辨哪些是多音字,每個多音字有哪些讀音。?以*新《語文課程標準》為指導,依據曰常學習需要收錄內容,包括注音、部首、筆畫、結構、造字法、五筆、釋義、詞性、例證等眾多內容與功能。?容易讀錯、寫錯、用錯的字、詞用"注意‘予以提示。?超齣中學生識字要求的字、詞加注漢語拼音。

目錄

前言..................................................................... (1) 凡例.....................................................................(2) 音節錶.................................................... (5) 新舊字形對照錶...................................................(15) 部首檢字錶.........................................................(16) (一) 部首目錄...................................................(16) (二) 檢字錶......................................................08) (三) 難檢字筆畫索引..........................................(73) 詞典正文......................................................(1 - 1664) 附錄.........................................................(1665- 1695) 附錄一:中國曆代紀元錶.................................... (1665) 附錄二 :現代計量單位錶.................................... (1678) 附錄三:標點符號用法....................................... (1687) 附錄四:漢字偏旁名稱錶.................................... (1694)


詩意江湖:中國古代俠義小說選讀與賞析 本書簡介 《詩意江湖:中國古代俠義小說選讀與賞析》是一部深度挖掘中國傳統武俠敘事精髓的文學讀本。它並非側重於現代武俠的奇幻設定或玄妙功法,而是將目光聚焦於唐宋至明清時期,那些塑造瞭“俠”之精神內核與文化形態的早期小說文本。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清晰的脈絡,梳理中國古代俠義文學從萌芽、發展到成熟的復雜曆程,並輔以精到的文本賞析,展現古典文學中“俠”的多重麵嚮。 第一部分:溯源與奠基——俠的遠古迴響 本部分追溯瞭“俠”概念在先秦典籍中的雛形。我們探討《左傳》《史記》中遊俠人物的記載,分析“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所蘊含的古典悲壯美學,以及“輕諾寡信”與“仗義疏財”等俠義道德的早期規範。重點分析瞭《史記·遊俠列傳》如何為後世的俠客形象定下倫理基調。 隨後,我們將進入魏晉南北朝時期,這一時期的筆記小說和誌怪小說中開始齣現具有武藝的個體,如《搜神記》中的某些除魔衛道者。盡管這些記載多帶有神怪色彩,但其“濟弱扶傾”的行動邏輯,已為後來的武俠小說提供瞭重要的敘事養分。本章詳述瞭這一過渡時期的文獻特徵及其對後世的影響。 第二部分:世俗化與類型化——宋元話本中的劍俠 宋代市民階層的興起,使得俠義故事開始從文人士大夫的案頭走嚮市井的說唱舞颱。本部分核心研讀宋元話本中對俠義故事的普及與定型。我們選取《青牛觀張三藉寶劍》《白猿公傳》等經典話本進行深入解讀,分析這些故事如何將俠義行為融入更貼近普通百姓生活的場景中。 重點分析瞭“寶劍”、“義莊”、“行俠仗義”等核心意象在話本中的初步成熟。這些故事的語言風格趨於口語化、情節結構更具戲劇張力,標誌著俠義小說開始具備獨立敘事的潛力。此外,本書還探討瞭宋代“江湖”概念的形成,即一個超越官方律法、依靠個人信譽和武藝維係的社會空間是如何在文學想象中構建起來的。 第三部分:高峰與定型——明代長篇武俠的輝煌 明代中後期,隨著章迴體小說的成熟,《三言二拍》及《英烈傳》等作品的齣現,標誌著中國古代俠義小說迎來瞭第一個高峰。《三俠五義》(又稱《北宋開國演義》)的文本細讀是本部分的核心。 本書將詳細剖析《三俠五義》所塑造的包拯斷案與五義士(展昭、白玉堂等)行俠仗義的模式。我們不僅關注武藝的描寫,更關注“忠義”與“反抗”之間的微妙平衡。例如,展昭作為朝廷命官的“官方俠”與江湖中人的“民間俠”之間的張力,如何反映瞭明代社會對秩序與個體內在道德的復雜期待。 此外,本章還會引入對其他重要明代俠義小說的對比研究,例如《隋唐演義》中對英雄群像的塑造,以及《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的“替天行道”與“江湖義氣”的極端體現,探討其與傳統遊俠精神的傳承與偏離。 第四部分:晚期演變與文化意蘊——清代俠義的嬗變 清代俠義小說呈現齣更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既有對傳統敘事的繼承,也有嚮世情小說和早期偵探小說的滲透。本書選取清代中後期的重要作品,如《七俠五義》(即《開封府傳奇》)的修訂本,分析其敘事技巧的進步,例如對人物性格的細膩刻畫和案情推理的強化。 更重要的是,本部分深入探討瞭清代俠義故事中蘊含的深層文化意涵: 1. “俠”的倫理睏境: 當江湖與朝廷的界限日益模糊時,俠客如何堅守其道德準則? 2. “武”的審美變遷: 從早期注重個人武勇到後期強調團隊配閤與軍事謀略的轉變。 3. 女性角色的崛起與限製: 探討清代小說中如峨眉女俠等形象的齣現,以及她們在父權社會結構下的活動空間。 本書通過對這些經典文本的細緻梳理和深刻解讀,旨在揭示中國古代俠義小說不僅僅是關於打鬥的故事,更是古代社會對理想人格、道德秩序、以及個體在社會結構中位置思考的文學載體。讀者將能體會到,在刀光劍影的背後,是古典中國文人對“仁義禮智信”最富於想象力的實踐與贊美。 讀者對象 本書適閤對中國古典文學、民間敘事學、以及傳統文化中“俠”的概念感興趣的廣大文史愛好者、大學中文係學生及相關專業研究人員。本書力求在學術深度與閱讀趣味性之間取得平衡,既可作為專業課程的輔助教材,亦可作為通俗文學愛好者深入瞭解中國傳統敘事的入門讀物。通過本書,讀者將能真正領略到古典俠義文學那份獨特的“詩意”與“江湖氣”。

用户评价

评分

說實話,作為一名經常需要處理跨部門、跨專業文檔的職場人士,我最看重的是快速定位和精準提取信息的能力。這本詞典在這方麵的優化簡直是革命性的。它的檢索係統(指索引和部首查法)的邏輯梳理得極其清晰,即便是那些筆畫繁多、結構復雜的生僻字,它的部首劃分和餘下筆畫的計數規則也比我過去使用的任何工具書都要直觀和一緻。我過去常常在部首查找時被一些不明確的歸類搞得焦頭爛額,但使用這本後,這個過程變得流程化、標準化瞭。再者,它對於同義詞群的組織方式也值得稱贊。當查找一個常用詞時,它不僅僅給齣幾個近義詞,而是會以“近義詞辨析”的小專欄形式,係統地梳理齣整個詞匯網絡,並輔以簡短的辨析,這極大地節省瞭我再去翻閱專門的近義詞詞典的時間。這種集成化的設計,極大地提升瞭我的工作效率,讓我能夠更快地在海量信息中篩選齣最恰當的錶達方式,避免瞭因用詞不當而導緻的溝通障礙。

评分

這本新版的工具書,真是我案頭必備的良伴!從我拿到它開始,就感覺這不僅僅是一本冷冰冰的詞典,更像一位耐心又博學的老師。它的排版設計非常人性化,不像有些工具書那樣密密麻麻讓人望而生畏。字體的選擇和間距都恰到好處,即使是長時間查找,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更讓我驚喜的是,它在釋義上的處理。很多傳統的詞典對一些現代常用詞的解釋往往顯得有些滯後或者過於書麵化,但這一版明顯吸納瞭最新的語言發展趨勢,對網絡新詞和特定領域的熱門用語的處理顯得既準確又貼切語境。比如,對於一些錶達情感的副詞,它的例句不再是那些老掉牙的“他高興極瞭”,而是更貼近當代人日常交流的口吻,這對於寫作,尤其是需要營造真實對話場景的文體來說,簡直是如虎添翼。它對於詞義的辨析也做得極為細緻,對於那些形近音近,但實際意義相去甚遠的詞語,它會並列進行比較,指齣細微差彆,這對我這種追求錶達精確度的人來說,是極其有價值的補充。我甚至發現,它對一些成語的典故來源追溯得比我記憶中的舊版更加詳實,這讓學習過程不僅僅停留在“記住”的層麵,更深入到瞭“理解”的層次。

评分

從一個側重於文化和曆史背景的學習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增值價值在於它對語言演變過程的隱性記錄。雖然它是一本“實用”詞典,但它並沒有犧牲語言的厚重感。我特彆留意瞭那些源自古代漢語或帶有深厚文化內涵的詞條。新版在保持核心釋義不變的基礎上,對於一些詞語的“語體色彩”標注得更為精準。比如,哪些詞是完全中性的,哪些帶有明顯的褒義或貶義傾嚮,哪些已經屬於“半文言”範疇,需要謹慎使用。這種細緻的區分,對於提升我們對漢語語境的敏感度至關重要。我發現它對一些近現代纔産生的、帶有時代烙印的詞匯的收錄和解釋也十分到位,它們並非簡單地被納入現代漢語體係,而是被賦予瞭特定的曆史背景注釋,這使得學習者在掌握詞匯的同時,也能對近現代社會思潮和生活方式的變遷有一個側麵的瞭解。這種對曆史和現實交織點的把握,讓這本工具書在學術價值和實用功能之間找到瞭一個絕佳的平衡點,顯得既現代又富有底蘊。

评分

我得說,這本詞典的實用性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簡直是為我們這些常年與文字打交道的“老油條”量身定做的升級包。我最欣賞的是它對於詞語的“搭配”部分的強調。很多時候,我們知道一個詞的意思,但總是在句子中不知道該用什麼動詞或形容詞來修飾它,導緻說齣來的話總有點“中式英語”的彆扭感。但這本新版在這方麵下足瞭功夫,它為核心動詞和名詞提供瞭大量經過考證的常用固定搭配,甚至細緻到瞭哪個搭配更偏嚮書麵語,哪個更傾嚮於口頭錶達。此外,對於一些多義詞的展開,它做得非常清晰,不再是簡單地羅列不同的意思,而是會根據不同的語境進行小標題式的劃分,並在每個義項後給齣至少兩三個不同風格的例句,確保讀者能立刻明白這個義項在實際應用中的“落點”。這極大地提高瞭查找效率,我不再需要猜測哪個釋義纔是當下我想找的那個意思。總的來說,它的編纂邏輯是站在“如何用”的角度齣發,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是什麼”的層麵,這種麵嚮實踐的設計理念,讓它在我的工具書收藏中瞬間脫穎而齣,成為瞭我優先查閱的首選。

评分

從純粹的收藏和閱讀體驗來看,這本詞典的物理屬性也處理得非常到位,這對於一本需要經常翻閱的工具書來說,是決定其生命力的重要因素。紙張的選擇明顯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它既有足夠的韌性,能夠承受反復的摺疊和查閱而不易破損,同時紙質也保證瞭墨色的清晰度和對比度,即使在光綫不佳的環境下也能保證閱讀的舒適度。裝幀方麵,它采用瞭那種可以“平攤”的裝訂方式,這在查閱時尤其重要——你不需要用手一直按住書頁的一側,解放瞭雙手可以更專注於記錄或比對。更值得一提的是,它在某些特定領域(比如法律術語、金融詞匯等)的收錄和解釋,采用瞭專門的標記係統,使得非專業人士也能一眼區分齣這是專業領域的特定用法,而不是日常用語。這種對用戶體驗的精細打磨,體現瞭編纂團隊對“工具”屬性的深刻理解:它必須耐用、易用,並且能夠始終如一地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它成功地將一本嚴肅的學術工具書,轉化為瞭一件令人愉悅的日常學習用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