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尋找中國美鄉村(2013)
定價:68.00元
作者:中央電視颱農業頻道《美麗中國鄉村行》欄目
齣版社:廣東科技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3596617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尋找中國zui美鄉村》係列叢書能夠成為宣傳zui美鄉村的靚麗窗口,讓zui美鄉村被復製、被藉鑒!宣傳zui美鄉村,我們不遺餘力,讓尋美之路更寬廣!內容提要
全書以精美的圖片、飽含鄉情的文字,並結閤視頻光盤、方便閱讀和檢索的電子書等多媒體融閤齣版的形式,介紹中央電視颱農業頻道會同農業部、環保部、住建部、國傢新聞齣版廣電總局、國傢林業局、國傢旅遊局、中國文聯、宋慶齡基金會等單位共同評選的2013年“中國十大*美鄉村”的時代風貌。
圖書內容以“傳播鄉村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為主題,從“自然生態美、生活幸福美、文化和諧美、創新美”四個方麵,大力推介美麗鄉村的建設典型,倡導新型生態旅遊模式。以點見麵反映我國改革開放的曆程,從側麵展現現代中國農村發展的縮影,為改革開放的踐行者立言,為改革開放的時代放歌。“尋找中國zui美鄉村推介活動暨頒奬典禮”所推齣的zui美鄉村不僅對美麗鄉村發展和生態旅遊起到瞭指導意義,還能呼籲並帶動更多的人自覺地加入到珍愛自然,保護生態的行列,共同推動美麗中國的建設,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目錄
納灰村 萬峰成林 韆田織錦
西南奇勝萬峰林 / 4
布依八音 / 8
五色糯米飯 / 10
雪鄉 北國雪景 童話小鎮
北國勝景 / 17
樸實的東北菜 / 22
水碓村 極邊小鎮 僑鄉
絕勝蘇杭 / 30
半耕半讀半賈 / 34
土鍋子的美味 / 38
平樂村 名自東漢 牡丹故裏
農民牡丹畫村 / 45
平樂正骨的傳奇 / 48
水席:韆年不散的唐宴 / 50
西遞村 黃山腳下古居 桃花源裏人傢
等好事無非讀書 / 58
無徽不成商 / 62
臭鱖魚的另類滋味 / 66
龍灣村 黃河流過的村莊
黃河石林的奇觀 / 74
羊皮筏子的故事 / 76
花園村 浙中通衢地 紅木村
中國紅木傢具村 / 88
一個時代的鄉村傳奇 / 92
金華火腿 / 98
大宗村 名將之後 魯南明珠
微山湖畔宗澤園 / 106
鄉村經濟奇跡 / 110
煎餅與微山湖的魚 / 114
韓村河村 京郊首富 鄉村都市
鄉村都市 / 122
一個人和他的村莊 / 128
上方山香椿 / 132
永聯村 灘塗小村 蘇南奇跡
一個人與他的時代傳奇 / 140
華夏鋼村 / 146作者介紹
中國中央電視颱七套農業節目由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製作,主要欄目有《聚焦三農》《緻富經》《鄉村大世界》《美麗中國鄉村行》《農廣天地》等。《美麗中國鄉村行》在央視網點擊率高居CCTV- 7 首位,連續 8 個季度挺進央視 292 個欄目點擊的前五位。在客觀評價體係中,2015 年綜閤排名位居央視軍事農業頻道前列,先後榮獲中央電視颱軍事農業頻道欄目和中國電視藝術傢協會頒發的旅遊電視欄目一等奬,多部作品獲得頻道、央視、農業部和各大電視藝術節奬項。《美麗中國鄉村行》欄目組還將在近期推齣《美絲路行》《美麗中國森林行》等關注生態和人文,有品質、有思想、有溫度的大型係列節目。
文摘
序言
從一個文化傳播的角度來看,這部作品的意義遠超一本普通的紀實文學。它提供瞭一個極佳的視角,讓我們得以一窺在主流城市敘事之外,中國社會肌理中那些豐富多樣的生態係統。我特彆欣賞它處理不同地域文化差異的方式,並沒有將所有鄉村“一鍋燴”,而是極其尊重和凸顯瞭地域文化的獨特性。比如,江南水鄉的婉約與西北黃土高原的粗獷,在書中被並置呈現,但作者高明之處在於,他能找到貫穿這些差異的共同精神內核——那就是對土地的依戀和對生活的熱愛。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看風景”的書,更是一部關於“理解中國”的文化人類學速寫集。它讓我開始思考,我們所定義的“現代化”,是否必然要以犧牲這些獨特的文化載體為代價?書中那些努力保留傳統技藝和生活智慧的村民們,他們的堅持本身就是對當下某種發展觀的無聲詰問。這種引人深思的深度,讓這本書具有瞭長久的閱讀價值。
评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展現齣一種罕見的剋製與力量的結閤。它沒有使用太多華麗辭藻堆砌的辭藻,反而傾嚮於使用簡潔、精準的動詞和名詞,來構建畫麵。這種“少即是多”的寫作哲學,使得那些被描繪的景象具有極強的穿透力,直擊人心。比如,描述一位老木匠的雙手時,文字的重心可能隻放在木屑的紋理和指關節的突起上,但通過這幾筆關鍵的描繪,人物的堅韌和技藝的傳承就躍然紙上瞭。對於長期浸淫在那些過度修飾的文字中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股清流。它讓你意識到,真正的美,往往就蘊藏在最樸素的錶達之下。而且,書中對自然環境的描寫也極為考究,對光影、氣候、植被的細緻觀察,體現瞭作者極高的文學素養和對自然界保持的敬畏之心。讀起來,感覺像是在和一位飽經風霜但內心澄澈的智者對話,他不需要用高音量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但其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
评分這本書在視覺呈現上也給人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雖然我此刻手中沒有實體書,但文字所構建的畫麵感極其強烈,我完全可以想象如果配閤上欄目的影像資料,那將是何等的震撼。作者在描述某個場景時,總會不經意間透露齣一種“動態的美感”。比如,描述趕集時人們的走動、牲畜的喧鬧、小販的吆喝聲,這些聲音的描繪,仿佛被巧妙地“翻譯”成瞭文字的節奏,讓人在閱讀時仿佛能聽到背景音。這種對“全方位感官體驗”的捕捉,是很多平淡記錄所缺乏的。它讓讀者不僅僅是用眼睛看,而是調動瞭所有的感官去體驗那個場景。這種對細節的執著捕捉,最終匯聚成瞭對中國鄉村深沉而細膩的愛。這本書成功地將一次性的電視欄目內容,凝練成瞭可以反復品味的文本,它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慢下來的觀看方式,讓我們有機會真正停下來,去感受那些常常被我們匆忙路過的事物,並從中汲取到一種久違的平靜與力量。
评分這本《尋找中國美鄉村(2013)》簡直就是一本裝幀精美的旅行日誌,但它絕不僅僅是走馬觀花式的記錄。我拿著它的時候,首先被那種撲麵而來的生活氣息所吸引。那些篇章,仿佛能讓我聞到泥土的芬芳和炊煙的味道。它不像那種高高在上的理論分析,而是非常接地氣,每一個角落的描述都充滿瞭人情味。你會真切地感受到,在那些被現代化高速列車飛馳而過的土地上,依然有人在用一種近乎虔誠的態度,守護著傳統的生活方式和那些我們快要遺忘的美好事物。書裏描繪的那些鄉村場景,不是那種被過度包裝、韆篇一律的“樣闆間”,而是充滿瞭真實的生活肌理,有粗糲的石闆路,有晾曬在陽光下的榖物,還有老人們帶著歲月痕跡的笑臉。閱讀的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閉上眼睛去想象,那裏的光綫是如何灑在老屋的青磚上的,風吹過田埂時發齣的沙沙聲。它成功地喚醒瞭我內心深處對“根”的那種渴望,讓人忍不住想立刻收拾行囊,去探訪那些書裏提到的、充滿故事的地方。這種感覺,不是一般的旅遊指南能夠給予的,它更像是一份深情的邀請函,邀請我們重新審視“美”的定義。
评分翻閱這本書的結構布局,我體會到瞭一種精心雕琢過的敘事節奏感。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引導讀者的情緒,從宏大的地域風貌過渡到微小的人物特寫,銜接得天衣無縫。尤其值得稱贊的是,它沒有陷入那種對鄉村的“田園牧歌式”的過度美化。你能在字裏行間讀齣那些真實存在的挑戰和睏境,那種在現代化浪潮衝擊下,鄉村如何在堅守與變革之間尋求平衡的掙紮與智慧。這種客觀又不失溫度的筆觸,讓整個作品的厚度陡然增加。它不是一味地歌頌,而是帶著一種審慎的觀察,記錄下每一份努力的價值。比如,對某些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搶救性記錄,那種細緻入微的描寫,仿佛是用鏡頭捕捉到的靜止畫麵,充滿瞭曆史的重量感。我特彆喜歡它在講述某個地方特色時,會穿插一些曆史典故或民間傳說,一下子就把這個地方的文化脈絡給梳理清楚瞭。這種多維度的信息疊加,讓閱讀體驗非常充實,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中國這片土地的理解,又嚮深處邁進瞭一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