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嫁給拉薩--12位女子的拉薩生活
定價:29.50元
作者:劉旭輝
齣版社:當代中國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2-01
ISBN:9787801705570
字數:90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386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為什麼喜歡拉薩?為什麼來到拉薩?為什麼嫁給拉薩?
本書講述瞭張姐、小安子、江姐、小鋼牙、林雪、蘇非、吉綉、久繪、張凡、王一點、妙姐、羅瑞這12位女子的拉薩生活。這些女人,像被拉薩這所城市施過魔法一般,執著地選擇在安靜的西藏生活。她們都有一個藏族名字,她們不厭其煩地奔走在離開拉薩或靠近西藏的路上。她們,是西藏的孩子,是一群真性情的女子。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潛在價值,我認為在於它提供瞭一個獨特的女性主義視角來審視一個特定的地域社會。通常,關於西藏的文學作品不乏對男性朝聖者、僧侶或探險傢的描寫,而聚焦於現代或近現代定居於此的都市女性群體,無疑是一個新鮮的切入點。我想知道,當這些受過現代教育的女性,試圖在傳統文化氛圍濃厚的拉薩建立她們的“新生活”時,她們是如何協商個人抱負與集體期待之間的邊界的?這種協商,尤其是在傢庭、婚姻或職場關係中,會呈現齣與內地截然不同的形態。我關注的是她們如何重新定義“成功”——在高原之上,成功的標準是否被簡化成瞭健康、平和與被社群接納?如果作者能夠細緻描繪她們在維護自身權利和融入當地規範之間所采取的策略,這本書就能為我們理解當代中國女性的遷移與適應提供一個極為寶貴的案例研究。
评分我是一個對旅行文學有著近乎執念的讀者,但我更偏愛那些能讓我“看見”而非僅僅“聽見”的文字。對於《嫁給拉薩》,我最期待的是場景的飽和度。我希望作者能像一個高清晰度的攝像機一樣,捕捉到那些轉瞬即逝的感官信息:酥油茶特有的氣味、清晨布達拉宮前轉經人群的低語、風吹過唐卡時發齣的微弱聲響,甚至是鼕季陽光穿過窄巷時投下的強烈陰影對比。這些鮮活的、多維度的感官細節,是構建沉浸式閱讀體驗的關鍵。如果這些女性的個體故事能夠如同串聯的珍珠一樣,共同串起一幅關於拉薩當代生活的百科全書式的畫捲,那麼這本書的價值就不僅限於個人迴憶錄的範疇,而升華為一種對特定空間和時間坐標下的生命狀態的深度記錄。我渴望的,是一場不需要我買機票就能完成的,深入骨髓的感官朝聖。
评分我必須承認,我是在被書名中“12位女子”這個具體的數字吸引後決定翻開的。數字的精確性似乎暗示著這是一部經過細緻田野調查的作品,而非泛泛而談的隨筆集。我非常看重作者的觀察視角和提問的方式,希望這些女性的故事不是被單一的、預設的“異域情調”濾鏡所扭麯。真正讓我期待的,是那些生活細節的真實肌理——比如,她們如何處理語言障礙帶來的溝通睏境?在麵對那些根深蒂固的社會習俗時,她們是選擇順從、抵抗,還是創造性地重塑自己的行為模式?我特彆關注她們在職場或社區中如何建立起自己的支持網絡,因為在一個文化背景差異巨大的環境中,人際關係的建立往往是生存的關鍵。如果這本書能不動聲色地展現齣她們在權力結構中的微妙位置變化,比如從局外人到被接納的社群成員,那種“落地生根”的艱辛和喜悅,我相信會比宏大的敘事更觸動人心。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部精巧的群像戲,每個人的命運麯綫都與其他人的軌跡有所交織,共同勾勒齣拉薩這座城市復雜而鮮活的社會生態圖景。
评分從文學性的角度來衡量,我對這本書的文字功底抱有很高的期望。我希望作者的筆觸是既有敏銳的洞察力,又不失詩意的細膩。拉薩這個地方,自帶一種光影和氛圍感,很容易讓人陷入過度浪漫化的陷阱。我期待作者能夠有力地平衡這一點,既捕捉到陽光下寺廟金頂的輝煌,也要勇敢地揭示高原生活背後的艱辛——物資運輸的不便、醫療資源的匱乏、乃至氣候對身體的長期影響。我個人對那些關於“精神探險”的描述尤其敏感。究竟是拉薩的環境改變瞭這些女性,還是她們本身就帶著某種內在的驅動力,來到這裏尋求答案?如果作者能夠巧妙地將外部環境的描繪與內在心理的風景交織在一起,讓讀者的閱讀體驗成為一次與角色共同呼吸、共同成長的過程,那就太成功瞭。我希望讀完後,我能對“堅持”和“放下”這兩種看似對立的力量,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實在太引人注目瞭,那種略帶復古的印刷質感,配上充滿異域風情的色彩搭配,一下子就把我的思緒拉到瞭那個遙遠而神聖的地方。我一直對高原文化抱有強烈的好奇心,總覺得那裏藏著一種獨特的精神力量。這本書的標題本身就帶著一種強烈的敘事張力,“嫁給拉薩”——這不僅僅是地理上的遷徙,更像是一種精神上的歸屬與融閤。我期待看到作者如何捕捉到那種日常生活中,漢地文化與藏地文化碰撞、交融的微妙瞬間。那些女性個體,她們是如何適應高原的稀薄空氣,又是如何在新環境中找到自我認同的?我特彆好奇她們在麵對信仰、傳統和現代性這三者拉扯時,內心深處經曆的掙紮與和解。這本書如果能深入挖掘那些細微的情感波動,而非僅僅停留在錶麵的風土人情描繪,那它無疑就具有瞭超越一般遊記或社會觀察的深度。我希望能從中讀齣一些關於“傢”的全新定義,或許“嫁給”這個動詞,指嚮的並非是某個人,而是那片土地本身所蘊含的某種生命哲學。這種從外部觀察者變成內部參與者的轉變過程,無疑是全書最吸引我的地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