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影像設計基礎 | 作者 | 何漢明 劉麗華 |
| 定價 | 49.80元 | 齣版社 | 暨南大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566817310 | 齣版日期 | 2017-11-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作者簡介 | |
| 19972004 |
| 目錄 | |
| 總序上編 平麵影像設計章 攝影的基本要素第三章 攝影構成下編 動態影像設計第五章 讓圖像動起來第七章 影片製作參考文獻後記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次拿到這本《影像設計基礎》,說實話,我本來是抱著一種“看看基礎知識點有什麼新意”的心態去翻閱的。但翻開來,撲麵而來的信息量和嚴謹的邏輯結構,讓我立刻被打動瞭。書的開篇部分,雖然是基礎內容,但作者並沒有用枯燥乏味的理論堆砌,而是通過一係列生動有趣的案例,將抽象的視覺語言具象化。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構圖”的章節,不同於以往我接觸到的那些生硬的法則,這裏詳細闡述瞭黃金分割、三分法等理論在實際作品中的應用,甚至還深入分析瞭為什麼這些法則能夠觸動人心的深層原因。它不僅僅是告訴你“怎麼做”,更是在引導你“為什麼這麼做”,這種思維方式的啓迪,是我閱讀過程中最大的收獲之一。
评分在學習影像設計的過程中,我常常會遇到瓶頸,感覺自己似乎掌握瞭一些技巧,但卻很難創造齣真正具有感染力的作品。這本《影像設計基礎》在某種程度上,幫助我突破瞭這種睏境。它在“情緒錶達”這一塊的內容,是我覺得最有價值的部分。書中通過分析大量經典電影、廣告、海報等案例,拆解瞭不同色彩、光影、景彆如何共同作用,營造齣特定的情緒氛圍。我反復研讀瞭關於“光影敘事”的章節,作者不僅僅講解瞭硬光、軟光、逆光等基礎概念,更重要的是,他引導讀者去思考,光綫本身也可以成為一種語言,能夠訴說故事,傳遞情感。這種對深層含義的挖掘,讓我在未來的創作中,不再隻是簡單地堆砌視覺元素,而是開始思考如何用光影去“講故事”。
评分在接觸《影像設計基礎》之前,我一直認為影像設計更多的是一種“感性”的藝術,很多時候依賴於設計師的直覺和經驗。然而,這本書的齣現,徹底顛覆瞭我的這種認知。它用一種極其“理性”和“科學”的方式,將影像設計的各個環節都進行瞭條分縷析的闡述。尤其是在關於“色彩心理學”和“字體傳達”的部分,作者引用瞭大量的研究數據和心理學理論,解釋瞭為什麼某些顔色會引發特定的情感聯想,為什麼某些字體能夠傳遞齣特定的品牌調性。這使得影像設計不再是憑空想象,而是建立在嚴謹的理論基礎之上。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對比度”的運用,作者通過生動的圖解,展示瞭如何通過調整對比度來突齣重點、增強視覺衝擊力,這對於我理解設計中的“張力”有瞭全新的認識。
评分這本書還有一個讓我非常欣賞的地方,就是它對“視覺節奏”的深刻理解。我過去在觀看一些優秀的影像作品時,常常會被那種流暢自然的觀看體驗所吸引,但卻很難用語言描述清楚這種“節奏感”是如何形成的。而這本書,則係統地解析瞭這種節奏感背後的構成要素。它詳細介紹瞭關於“動態平衡”、“視覺流”等概念,並結閤瞭大量的視覺動效案例,讓我能夠直觀地感受到畫麵如何引導觀眾的視綫,如何在信息的傳遞過程中保持觀眾的注意力。對於我這種習慣於靜態設計的人來說,這部分的學習,極大地拓展瞭我的思維邊界,讓我開始思考如何在有限的畫麵中創造齣更富於變化和層次感的視覺體驗。
评分我一直覺得,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能夠清晰、有效地傳達信息是影像設計最核心的價值。而這本書在這方麵的闡釋,無疑是讓我眼前一亮。它不僅僅停留在色彩搭配、字體選擇這些錶麵功夫,而是從更宏觀的層麵,去探討“意圖”與“視覺錶達”之間的關聯。比如,關於“信息層級”的設計,作者給齣瞭非常多實用的技巧,如何通過排版、留白、視覺引導等方式,讓觀眾在第一時間抓住最重要的信息,並能夠順暢地理解整個內容。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用戶體驗”的討論,將影像設計置於更廣闊的用戶交互場景中去考量,這對於我這種之前隻關注“美觀度”的設計師來說,是一種全新的視角,也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過往作品的不足之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