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故事-思維導圖看科學史

科學的故事-思維導圖看科學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劉立主編 著
圖書標籤:
  • 科學史
  • 思維導圖
  • 科普
  • 科學
  • 曆史
  • 知識
  • 學習
  • 圖解
  • 趣味科學
  • 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英敏图书专卖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34896
商品编码:29801681185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02-01

具体描述


內容介紹
本書是“思維導圖看科學史”係列之1,本書沿著時間的脈絡,重溫瞭人類科學的偉大曆程,主要內容包括:科學文明史的發端、科學的黎明、中世紀歐洲科學、中guo科學、近代科學、現代科學及高科技時代。本書以思維導圖為工具,將科學傢的趣聞妙事穿插其中,配有生動的漫畫,*大地增加瞭圖書的趣味性,並且思維導圖有利於kai啓青少年大腦的無限潛能。 本書內容豐富,脈絡清晰,可作為基礎讀物,適閤青少年、教師以及大眾讀者參考、閱讀,也可作為*高公眾科學素養之讀本。

關聯推薦
《化學的故事》是“思維導圖看科學史”之1,本叢書還包括《數學的故事》、《科學的故事》、《天文學的故事》、《物理的故事》。
1.思維導圖可激發青少年大腦的無限潛能,是中小學生*可*得的課外讀物。
2.*略科學名傢的奇聞妙事,兼顧知識性與趣味性。
3.小故事+漫畫,拓寬你的知識,放鬆你的心情。
4.科學傢的思維是這樣煉成的。&xbsp;
目錄
1 科學文明史的發端/1 1.1古埃及文明/2 1.1.1古埃及文字和曆*/2 1.1.2古埃及數學和醫學/4 1.1.3古埃及建築和其他/7 1.2古巴比倫文明/10 1.3古印度文明/13 1.3.1古印度天文學/13 1.3.2古印度數學和醫學/15 1.3.3古印度建築和其他/19 1.4中guo古代文明/21 1.4.1文字/21 1.4.2冶金/24 1.4.3醫藥/261 科學文明史的發端/1
1.1古埃及文明/2
1.1.1古埃及文字和曆*/2
1.1.2古埃及數學和醫學/4
1.1.3古埃及建築和其他/7
1.2古巴比倫文明/10
1.3古印度文明/13
1.3.1古印度天文學/13
1.3.2古印度數學和醫學/15
1.3.3古印度建築和其他/19
1.4中guo古代文明/21
1.4.1文字/21
1.4.2冶金/24
1.4.3醫藥/26
1.4.4天文/29
2 科學的黎明/33
2.1古希臘時代的科學/34
2.1.1愛奧尼亞時期/34
2.1.2雅典時期/40
2.1.3亞裏士多德時代/48
2.2希臘化時代的科學/52
2.3古羅馬時代的科學/56
3 中世紀歐洲科學/59
3.1阿拉伯-伊斯蘭科學時代/60
3.1.1數學和天文學/60
3.1.2醫學、化學和物理/63
3.1.3生物和地理/68
3.2文藝復興時代/71
3.2.1曠世奇纔——萊奧納多·達·芬奇/71
3.2.2敲響“地心說”喪鍾的尼古拉·哥白尼/74
3.2.3為捍衛真理而獻身的喬爾丹諾·布魯諾/79
3.2.4 “天空立*者”——約翰·kai普勒/81
3.2.5磁力學的先驅——威廉·吉爾伯特/85
4 中guo科學/87
4.1四大發明/88
4.2中醫藥學/92
4.3數學/94
5 近代科學/96
5.1近代科學的誕生與發展/97
5.1.1近代物理學之父——伽利略/97
5.1.2流體靜力學的奠基人——帕斯卡/102
5.1.3惠更斯的振動研究/105
5.1.4經典力學之父——牛頓/108
5.1.5近代科學的始祖——笛卡兒/112
5.1.6近代化學之父——玻義耳/116
5.1.7近代RE*TI解剖學的創始人——維薩裏/119
5.1.8血液循環的發現/121
5.1.9顯微鏡和微生物的發現/125
5.218世紀科學與産業革命/128
5.2.1蒸汽機與工業革命/128
5.2.2熱學的形成與發展/133
5.2.3電學的發展/136
5.2.4化學的興起與化學革命/140
5.2.5生物學的發展/144
5.2.6天文學的發展/147
5.2.7應用數學的發展/151
5.319世紀科學的大發展/155
5.3.1熱力學/155
5.3.2電磁學/159
5.3.3光學/163
5.3.4化學/165
5.3.5生物學/169
5.3.6天文學/173
5.3.7地理學/175
6 現代科學/179
6.1現代物理學的發展/180
6.1.1物理學的三大發現/180
6.1.2愛因斯坦與相對論/182
6.1.3量子力學的誕生/184
6.1.4質子和中子的發現/188
6.2現代化學的發展/190
6.2.1元素周期理論的新發展/190
6.2.2化學鍵的*齣/192
6.3現代生命科學的發展/195
6.3.1染色體的發現/195
6.3.2分子生物學的誕生/197
7 高科技時代/200
7.1航空航天時代/201
7.2電子技術與信息時代/205
科學名傢索引/209
參考文獻/210 顯示全部信息

在綫試讀
◆“起死迴生”的典故 扁鵲和弟子子陽、子豹等人路過虢guo,虢太子病得很厲害,人們都以為他死瞭,正在舉行大規模的祈禱活動。扁鵲問道:“太子患何病?”中庶子答道:“太子中邪。邪氣發泄不齣去突然昏倒就死瞭!”扁鵲說:“你去通報虢君,就說我能救活太子!”但中庶子不信,不肯通報,而且還嘲諷扁鵲。扁鵲氣憤地說:“我秦越人不等切脈、望色、聽聲、審察病人形態,就能說齣病的部位。不信,你去看看太子,他此刻耳朵該會鳴響,鼻翼該會翕動,從其大腿摸到陰部也該是溫熱的。”虢君得知,大吃1驚,趕快接見扁鵲說:“我久慕先生大名,隻是無緣拜見;先生路過小guo,幸虧主動來救助,這實在是寡人的幸運!有先生救助,吾兒能活命;沒有先生救助,就隻有把他的屍體mai在山溝瞭。”說著“流涕長潸”,哭得十分悲切。扁鵲告訴虢君,太子患的是“屍厥”(類似現-在的休剋或假死)。於是,扁鵲叫弟子子陽磨製針石,在太子頭訂中央百會xue紮瞭1針,過1會兒,太子便蘇醒過來。接著叫弟子子豹在太子兩肋下做藥熨療*。不久,太子坐瞭起來,又服瞭20天湯藥,便完全康復瞭。後世所謂的“起死迴生”典故,即源於此處。 ◆謙虛謹慎的名醫 盛譽之下,扁鵲卻從不以此炫耀聲名,錶現齣他謙虛謹慎的美德,足以垂範於後人。據傳有1次魏文waxg問名醫扁鵲說:“你們傢兄弟3人,均精於醫術,到底哪1位**呢?”扁鵲答:“長兄**,中兄次之,我*差。”文waxg再問:“那麼為什麼你*齣名呢?”扁鵲答:“長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發作之qiax。由於1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因此他的名氣無*傳齣去;中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初起時。1般人以為他隻能治輕微的小病,因此他的名氣隻及本鄉裏。而我是治病於病情嚴重之時。1般人都看到我能做在經脈上穿針管放血、在皮膚上敷藥1類的大手術,因此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guo。”
好的,這是一份圖書簡介,內容涵蓋瞭天文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領域的基礎知識和發展脈絡,旨在激發讀者對科學探索的興趣: --- 《宇宙的奧秘與生命的起源:一部跨越時空的科學之旅》 內容簡介: 本書並非一部傳統的教科書,而是一次宏大而引人入勝的科學探索之旅。它帶領讀者穿越數韆年的人類智慧長河,從古老的文明對星空的仰望,到現代科學對微觀世界的精妙描繪,旨在勾勒齣一幅包羅萬象的自然科學圖景。我們力求以深入淺齣的方式,揭示那些定義瞭我們理解世界方式的重大發現、關鍵理論及其背後的科學精神。 第一部分:星辰的低語——天文學與宇宙的結構 人類文明的起點,常常伴隨著對頭頂星空的睏惑與敬畏。本部分從古代文明(如巴比倫、埃及、瑪雅)的觀測實踐切入,探討人類如何從樸素的“地心說”逐步邁嚮科學的宇宙觀。我們將詳細迴顧哥白尼的日心說革命,伽利略利用望遠鏡帶來的視覺衝擊,以及開普勒對行星運動規律的精確描述。 隨後,我們將深入探討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如何為整個太陽係建立起一個宏偉的、可預測的機械模型。但宇宙的故事遠未結束。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特彆是狹義與廣義相對論,徹底顛覆瞭我們對時間、空間和引力的傳統認知。讀者將瞭解到黑洞的奇特性質、引力的透鏡效應,以及宇宙大爆炸理論如何成為我們理解宇宙起源和演化的主流模型。我們將簡要介紹暗物質與暗能量這些當代天文學麵臨的最大謎團,展示科學探索永無止境的本質。 第二部分:物質的法則——經典與現代物理學 如果說天文學描繪瞭宏觀宇宙的骨架,那麼物理學則探究瞭構成這一切的基本規則。本部分從亞裏士多德的樸素物理觀講起,過渡到伽利略和牛頓力學的確立,解釋瞭力和運動如何被量化和精確預測。我們將詳細闡述能量守恒定律、熱力學定律——這些定律不僅支配著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也是理解地球氣候和恒星能量輸齣的基礎。 然而,進入20世紀,微觀世界展現齣令人睏惑的量子特性。本部分將重點介紹量子力學的誕生:普朗剋對能量量子化的假設,玻爾對原子結構的解釋,以及薛定諤方程所描繪的波粒二象性。我們將探討測不準原理如何挑戰瞭經典物理學的決定論,並簡要介紹標準模型——當前描述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最成功的理論框架,包括誇剋、輕子以及傳遞力的玻色子。這些理論的建立,標誌著人類認知能力的又一次飛躍。 第三部分:元素的交響——化學的演進與物質的轉化 化學,是連接宏觀世界與微觀粒子的橋梁。本部分追溯瞭煉金術的實踐與局限,探討瞭拉瓦锡如何通過精確的定量實驗,奠定瞭現代化學的基礎,確立瞭質量守恒定律。我們關注道爾頓原子理論的提齣,它將物質的構成歸結為不可分割的原子。 原子內部結構的揭示,是化學發展的關鍵。我們將梳理從湯姆孫發現電子到盧瑟福提齣原子核模型的曆程,這直接導嚮瞭元素周期錶的完善。門捷列夫的周期錶不僅是對已知元素的整理,更是對未來待發現元素的精準預言。隨後,我們將探討化學鍵的本質——離子鍵、共價鍵以及金屬鍵,解釋瞭物質韆變萬化的結構和性質是如何從原子間的相互作用中産生的。此外,我們將涵蓋化學反應的熱力學基礎,以及催化劑在加速化學過程中的核心作用。 第四部分:生命的奧秘——從細胞到基因的探索 科學的終極目標之一,在於理解我們自身——生命。本部分將從早期對生命的樸素觀察開始,過渡到列文虎剋在顯微鏡下發現微生物的震撼。羅伯特·鬍剋對軟木塞細胞結構的觀察,最終引嚮瞭細胞學說的建立,這一理論將所有生命形式統一於“細胞是生命的基本單位”這一概念之下。 對生命活動本質的追問,促使科學傢們將目光投嚮瞭更深層次的分子結構。我們將詳細介紹酶如何作為生物催化劑,驅動著復雜的生命化學反應。隨後,我們將聚焦於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成就之一:DNA雙螺鏇結構的發現。這一結構不僅揭示瞭遺傳信息的存儲方式,更催生瞭分子生物學。讀者將瞭解到遺傳密碼的破譯、基因錶達的調控機製,以及現代生物技術(如基因編輯技術)如何改變我們看待生命和疾病的方式。 總結:科學精神的傳承 本書的每一章節都在強調一個核心主題:科學並非一堆孤立的事實,而是一個不斷自我修正、充滿辯論和靈感的動態過程。從伽利略冒著風險的觀察,到居裏夫人的艱苦提煉,再到圖靈對計算本質的思考,本書旨在展現科學傢們麵對未知時的批判性思維、嚴謹的實驗態度以及對真理的執著追求。它鼓勵讀者不僅要“知道”科學的結論,更要理解科學“如何”得齣這些結論,從而以一種更具洞察力的方式,去觀察和理解我們所處的這個物質與生命交織的奇妙世界。 ---

用户评价

评分

說實話,我平時對科學話題的興趣也就停留在科普讀物和一些紀錄片上,對於係統性的科學史瞭解不多,總覺得那是專業人士纔需要鑽研的領域。《科學的故事-思維導圖看科學史》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這本書的“思維導圖”形式,簡直是我這種“視覺型學習者”的福音。它不像傳統的教科書那樣,一段一段地堆砌文字,而是用清晰的圖示,將復雜的科學發展曆程,像剝洋蔥一樣,一層層地展現齣來。 我特彆喜歡它處理一些關鍵轉摺點的方式。比如,從亞裏士多德的自然哲學到近代科學的崛起,這個巨大的跨越是如何發生的?這本書通過一個個節點,串聯起不同時期代錶人物的思想、實驗,甚至當時的社會文化背景,讓你能直觀地看到科學思維的轉變。我還能清晰地梳理齣不同科學領域之間的交叉與影響,比如光學的發展如何促進瞭天文學的進步,化學的某些發現又如何推動瞭醫學的發展。這種網狀的知識結構,比單綫性的敘述更能幫助我建立起對科學整體的認知。

评分

我一直對人類的智慧是如何一步步突破未知感到著迷,尤其是科學的演進過程,那種從模糊到清晰,從猜測到求證的邏輯鏈條,總能讓我拍案叫絕。我一直以為讀科學史會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可能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識和耐心去消化。直到我翻開瞭《科學的故事-思維導圖看科學史》。這本書真的顛覆瞭我對“科學史”的刻闆印象。它的敘述方式非常新穎,用思維導圖貫穿始終,把抽象的概念和復雜的演進過程變得生動形象。 我記得其中有一張關於牛頓力學體係形成的思維導圖,從伽利略的落體實驗,到開普勒的行星運動定律,再到牛頓的萬有引力,每一步都連接得恰到好處。我甚至能感受到那些科學傢們是如何在前人的基礎上,一步步構建起宏偉的科學大廈的。而且,這本書不僅僅是羅列事實,它還很注重解釋“為什麼”。為什麼某個理論會誕生?為什麼某個發現會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種深入的探究,讓我對科學的本質有瞭更深的理解,不僅僅是知道“是什麼”,更能明白“為什麼是這樣”。

评分

我一直對人類文明的演進軌跡充滿好奇,尤其是那些改變世界進程的偉大思想和發現。《科學的故事-思維導圖看科學史》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理解科學發展脈絡的一扇新大門。一開始,我看到“思維導圖”這個概念,心裏還多少有點疑慮,不知道這種形式能否承載起厚重的科學史內容。但當我真正捧起這本書,一頁頁翻閱下去,那種震撼和驚喜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 這本書最讓我稱道的是它將抽象的概念和漫長的曆史時間綫,通過精心設計的思維導圖,變得具象化、邏輯化。我感覺就像在探索一個龐大的知識迷宮,但思維導圖就是裏麵的路標和地圖,指引我清晰地看到科學的起源、分支、交叉以及突破。從古埃及人對天文的觀測,到中世紀阿拉伯世界的科學傳承,再到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科學的爆發,每一個重要的階段,每一個關鍵的人物,都像一顆顆閃耀的星星,在思維導圖的網絡中清晰可見。

评分

《科學的故事-思維導圖看科學史》這本書,我真的太驚喜瞭!當初下單的時候,還在猶豫,畢竟“科學史”這個話題聽起來就有點枯燥,而且我平時也不是那種特彆喜歡啃大部頭理論的人。但是拿到手之後,就被這封麵設計吸引瞭,很簡潔大氣,充滿探索感。翻開內頁,第一感覺就是“哇!原來科學史可以這麼有意思!”。最讓我眼前一亮的是它的“思維導圖”形式。我一直覺得,傳統的曆史敘述雖然紮實,但信息量太大,容易讓人迷失在細節裏。而這本書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把龐雜的科學發展脈絡清晰地呈現齣來,就像是給我的大腦畫瞭一張藏寶圖。 從古希臘的哲學思辨,到中世紀的煉金術,再到文藝復興時期的科學革命,每一個重要的時期、每一個關鍵的人物、每一項劃時代的發現,都被巧妙地整閤在一張張精美的思維導圖中。這種可視化呈現,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讓我能夠快速抓住科學史的核心綫索。而且,導圖的設計也很人性化,節點之間的連接清晰明瞭,重點突齣,即使是初學者,也能順藤摸瓜,一點點地深入瞭解。我尤其喜歡它在處理不同科學分支(比如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學)的關係時,是如何通過思維導圖來展現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和融閤的。這種宏觀的視角,讓我對科學的發展有瞭更立體的認識,不再是碎片化的知識點堆砌,而是真正理解瞭科學是如何一步步演進,互相促進的。

评分

對於我這樣不是科班齣身,但又對科學的演進過程充滿求知欲的讀者來說,《科學的故事-思維導圖看科學史》這本書絕對是一場及時雨。我一直覺得,瞭解科學史,不僅是瞭解科學知識本身,更是理解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但以往接觸到的許多科學史書籍,往往偏重於理論的深度,閱讀起來會有些吃力。而這本書,憑藉其獨特的“思維導圖”呈現方式,大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同時也保持瞭知識的深度和廣度。 我尤其欣賞這本書在處理一些復雜的科學概念和理論演變時,是如何運用思維導圖來輔助理解的。比如,當涉及到量子力學的發展,涉及到的概念之多、之抽象,如果沒有一個清晰的脈絡梳理,很容易讓人望而卻步。但這本書通過精巧的導圖設計,將哥本哈根學派、德布羅意物質波、薛定諤方程等關鍵節點,以及它們之間的聯係,都展現得淋灕盡緻。我感覺自己就像在跟著一張航海圖,在科學的海洋中,清晰地看到瞭各個島嶼(科學發現)之間的航綫(發展邏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