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新書--2000年-2015年-新世紀新詞語大詞典 |
| 作者 | 亢世勇,劉海潤 |
| 定價 | 78.00元 |
| 齣版社 | 上海辭書齣版社 |
| ISBN | 9787532643684 |
| 齣版日期 | 2015-09-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精裝 |
| 開本 | 32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作者簡介 | |
| 暫無相關內容 |
| 目錄 | |
| |
| 編輯推薦 | |
| 暫無相關內容 |
| 文摘 | |
| 暫無相關內容 |
| 序言 | |
| 暫無相關內容 |
這本書的實用價值,主要體現在它的“跨度”和“精準度”上。我過去使用的幾本舊詞典,在麵對一些新興的混閤詞、簡稱或者帶有強烈地域色彩的流行語時,常常束手無策,要麼乾脆掛“查無此詞”,要麼給齣的解釋過於籠統。但翻看這本新世紀的詞典,驚喜地發現它對那些“邊緣”詞匯的收錄非常友好。我試著查瞭幾個我工作領域內常用但略顯生僻的行業術語的民間變體,竟然都有明確的標注和齣處說明。這種對語言活態的敏感度,是很多靜態工具書所不具備的。它仿佛是實時跟隨著社會的脈搏在跳動,確保瞭信息的前沿性,同時又保持瞭學術的嚴謹性,真正做到瞭“新”與“典”的完美結閤。
评分從一個普通用戶的角度來看,這本書最大的貢獻在於它為我們構建瞭一個清晰的“新世紀語言地圖”。以前,我們接收到的新詞匯很多是碎片化的,它們來自不同的媒體、論壇或社交圈,彼此之間缺乏聯係。然而,這本詞典將這些看似零散的語言現象係統化、結構化瞭。通過它的編排,我能清晰地看到不同年份、不同社會熱點催生瞭哪一類詞匯,比如某種新的科技名詞是如何滲透進日常口語的,或者某種社會思潮是如何體現在新的形容詞上的。這種宏觀的視角,讓我對過去十幾年間的社會思潮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語言不再僅僅是交流的工具,它成瞭解時代精神最直接的載體。
评分我個人非常欣賞作者團隊在處理敏感或爭議性詞匯時的平衡術。麵對一些帶有明顯傾嚮性或快速更迭的流行語,不同的解讀版本很容易産生衝突。但翻閱此書,我注意到即便是對那些存在多重解釋的詞語,編者也采用瞭客觀、中立的陳述方式,通常會列舉最主流的幾種理解,並標注其來源或適用語境,避免瞭武斷地下結論。這種謙遜且嚴謹的學術態度,讓這本書的權威性得到瞭極大的提升。它不僅僅是在“記錄”語言,更是在“梳理”語言現象背後的復雜性,體現齣一種對知識負責的專業精神,這對於任何希望獲取可靠信息的讀者來說,都是最寶貴的品質。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讓人眼前一亮,拿在手裏沉甸甸的,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那種微微泛黃的米白色,看起來就讓人覺得這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工具書。我尤其欣賞它字體排版的考究,主詞條和注釋之間的層級分明,疏密有緻,即使是像我這樣需要經常查閱詞語的老讀者,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封麵設計沒有采用那種花裏鬍哨的元素,而是選擇瞭沉穩的深藍色調,配上燙金的書名,透露齣一種知識的厚重感。看得齣來,齣版社在製作這本書的時候,是下瞭真功夫的,無論是書脊的牢固度還是內頁的裁切都非常標準,作為傢中常備的參考書,它完全經得起高頻率的翻閱。這種對細節的堅持,讓我對書的內容質量也憑添瞭幾分信心,畢竟能把外在做到如此精緻,內涵想必也不會差到哪裏去。我把它放在書架上,它就像一件沉靜的藝術品,無聲地彰顯著主人對知識的尊重。
评分初次翻閱時,我本想隨便抽查幾個近些年熱議的詞匯,看看它的收錄情況,沒想到一下子就被它龐大的信息量給“吸”進去瞭。裏麵的解釋不僅僅是簡單的定義,更像是微型的文化小史。比如解析某個網絡熱詞時,它會追溯到最早的語境、流行的節點,甚至會附帶上當時社會背景下的解讀,這對於理解語言的演變脈絡簡直是太有幫助瞭。我發現很多我以為是近兩年纔齣現的詞,其實早在十多年前的特定圈子裏就已經萌芽瞭。它沒有停留在錶麵的釋義,而是深入挖掘瞭詞語背後的文化動因和傳播路徑,這讓查閱過程變成瞭一種探索新知的樂趣,而不是枯燥的對照。對於想深入瞭解二十一世紀初中文語境變遷的學者或愛好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個極其紮實的基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