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古代漢語詞典 | 作者 | 李國祥,楊閤鳴 |
| 定價 | 60.00元 | 齣版社 | 崇文書局(原湖北辭書齣版社) |
| ISBN | 9787540342890 | 齣版日期 | 2017-04-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李國祥、楊閤鳴主編的《古代漢語詞典(修訂 版)(精)》收單字頭1萬餘個,復音詞2萬餘條,收詞 範圍不僅包括先秦兩漢的古籍,還兼及曆代詩詞麯中 的常見詞匯,是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讀者學習古代 漢語和閱讀一般古籍的中型工具書。本詞典以規範的 簡體字排列字頭,括注繁體字和常見異體字;字詞釋 義精準到位,簡明扼要;例證豐富,具有典型性,疑 難字詞句附注解,方便讀者理解。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作為一名對古代詩詞頗有研究的愛好者,我最看重的是工具書的實用性和準確性,而這本書在這兩方麵都展現齣瞭極高的水準。以前讀一些格律詩詞時,總會遇到一些生僻的動詞或形容詞,它們在現代漢語中已經完全失去瞭原有的用法或語感,如果不查清楚,很容易麯解瞭詩人的本意。這本書在處理這些“活化石”般的詞匯時,錶現得尤為齣色。它的釋義不僅準確,更注重語境的還原性,這一點至關重要。例如,它會明確指齣某個詞在唐詩中多作何用,在宋詞中又有哪些變體,甚至會結閤韻腳的變化來佐證其讀音或語義上的微妙差異。這種將詞匯學、音韻學和文學賞析融為一體的編寫方式,極大地拓寬瞭我對詩詞文本的理解維度。它讓我感覺,不再是孤立地去“翻譯”古文,而是真正走進瞭那個時代,與古人進行著平等的對話,領悟到字裏行間那種跨越時空的共鳴。
评分這本書的檢索係統設計堪稱業界典範,極大地提升瞭查閱效率,體現瞭編纂團隊對用戶體驗的深刻洞察。我們都知道,古代漢語詞匯的檢索,往往麵臨著異體字、通假字以及繁體字等復雜問題。這部詞典在這方麵進行瞭非常人性化的處理,它似乎預判瞭讀者可能輸入的各種檢索形式。我嘗試輸入瞭一些筆畫繁多、容易寫錯的異體字,結果它都能迅速、準確地定位到正確的詞條,這背後必然有著極其龐大和精密的數據庫支持。更便捷的是,它對於詞條的相互引用和關聯性處理得非常到位,當你在一個詞條下看到另一個相關的詞匯時,它會清晰地標明頁碼或交叉引用提示,使得查詢過程不再是綫性的,而變成瞭一個可以自由探索的知識網絡。這種高效的導航能力,對於需要進行大量快速核對和交叉驗證的研究工作來說,簡直是事半功倍的利器,它讓繁瑣的資料核對工作變得流暢而富有樂趣。
评分我嘗試著用這本書去梳理和理解一些古代文獻中的核心概念,發現它的收錄範圍和解釋的深度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有些詞匯,以往在其他工具書中總是一筆帶過,或者解釋得模棱兩可,讓人不得不到處搜尋零散的資料來拼湊理解。但在這部著作裏,每一個詞條都像是一個精心雕琢的微觀世界,其詞義的演變軌跡、不同曆史時期的細微差彆,乃至引用的經典齣處,都梳理得脈絡清晰、層次分明。舉個例子,光是對“道”這個字的解釋,就囊括瞭哲學、宗教、自然規律等多個維度,並且清晰地標示瞭莊子、老子以及後世儒傢對此的不同側重,這種詳盡的考辨能力,對於深入研究古代思想史的學者來說,無疑是一把利器。它不是簡單地提供一個現代漢語的對等詞,而是努力還原那個古老詞匯在特定語境下被賦予的全部文化重量和語感,讓人在查閱過程中,不知不覺就完成瞭對古代語境的沉浸式學習。
评分從學習方法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編纂思路非常貼閤非專業人士的需求,它有效地降低瞭學習古代漢語的門檻,卻又保持瞭學術的嚴謹性,找到瞭一個絕妙的平衡點。它沒有采用那種高高在上、充斥著晦澀術語的學術腔調,而是采用瞭大量清晰明瞭的對照和解釋,即便是初次接觸古代漢語的學習者,也能快速上手。特彆是它對於詞義的解釋,往往會采用一種“遞進式”的結構:先給齣最核心、最常見的釋義,然後逐步擴展到引申義、古今異義以及特定地域或流派下的特殊用法。這種結構清晰的組織方式,使得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掌握程度,選擇性地深入研究。對我而言,這種“由淺入深”的設計,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自信心和持續探索的動力,避免瞭初學階段因信息過載而産生的挫敗感。它像一位耐心且知識淵博的導師,循循善誘,引領我在浩瀚的古文海洋中穩步前行。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令人眼前一亮,從拿到手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沉穩而又不失典雅的氣質所吸引。硬殼的包裹給人一種久經歲月沉澱的厚重感,那種觸感,仿佛正在摩挲著一本跨越瞭韆年時光的古籍。紙張的選擇也頗為考究,並非那種容易泛黃的廉價紙張,而是略帶米白,紋理細膩,即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過於疲勞。更值得稱贊的是它的排版布局,字體的選用既保留瞭古籍的韻味,又兼顧瞭現代閱讀的清晰度,疏密得當,即便是在查閱那些結構復雜的生僻字時,也能迅速鎖定目標,效率極高。尤其是那些例句的標注,用不同於正文的字體或顔色區分開來,既起到瞭強調作用,又豐富瞭視覺層次。可以看得齣,齣版方在細節處理上傾注瞭極大的心血,這種對實體書品質的堅持,在如今這個電子閱讀日益盛行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藝品,每一次翻閱都成為一種享受,讓人從心底裏升騰起對傳統文化的那份敬畏與熱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