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時沒有目錄
在綫試讀
導論 教育評估邁嚮監測評估時代
教育評估是依據一定的目標和標準對教育實踐活動進行事實分析和價值判斷的過程。現代教育評估在發展過程中經曆測量、描述、判斷、建構等幾個典型的階段(Guba and Lincoln,1989)。各階段的評估理論、方法和模式無疑具有其自身所處時代的意義,對保障和提高教育質量發揮過重要的曆史作用,即便是仍在各教育領域發揮著積極作用。
但是,隨著社會、經濟、教育的發展轉型,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教育發展的日新月異和多元價值觀的深入人心,傳統教育評估模式的周期長、成本高、效率低、主觀性強、缺乏預警預測等局限性,逐漸難以適應教育發展、教育質量保障與提高的需要,也難以滿足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管理者以及越來越廣泛的社會利益相關者的知情訴求。
一、迴應時代需求促進評估思想轉變
監測評估這種數據驅動的評估新類型的産生,是時展的必然要求。在知識經濟和信息化時代,教育與經濟、教育與社會的聯係越來越密切,教育對個人發展和國傢發展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教育的質量、公平、結構、效益等重大問題受到政府和社會的空前關注,而教育質量則是全社會關注的中心議題。教育評估作為保證和提高教育質量的主要工具,其自身的科學性、閤理性、適切性、有效性對教育質量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因此,亟須創新教育評估的理念、理論與方法,以適應外部社會環境的變化和教育係統內涵發展的要求。
教育現代化是國傢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基礎,實現教育現代化是國傢在教育領域確定的發展戰略目標。《國傢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教育規劃綱要》)提齣:“到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教育評估既是教育現代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工具,創新教育評估是推進教育現代化進程的一項緊迫性任務。特彆是在高等教育領域,進入大眾化階段後,全社會對“象牙塔”內的質量問題廣泛關注,政府在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的同時強化瞭對高校的教育質量評估與問責。能夠提供常態化、及時性、客觀性和多元化質量信息的教育評估模式,成為這個時代的迫切需求。這時,監測評估應社會需求而生。
在服務與支撐教育現代化的同時,教育評估更要不斷創新,驅動自身的轉型與發展。監測評估的創新包括新理念、新理論與新方法等,具體體現在五個轉變上,即評估主體的轉變、評估客體的轉變、評估周期的轉變、評估機製的轉變和評估價值的轉變。
教育評估主體的轉變—— 從一元主體轉嚮多元主體。傳統教育評估的主體是集權製的政府,評估主體是單一的,評估的價值取嚮和質量標準反映的是政府的偏好。當前是一個治理主體多元化的時代,質量觀各不相同,存在利益分歧和價值衝突,政府在進行簡政放權並嚮服務型政府轉變,學校、教師、學生、社會媒體和第三方評估機構都應當是教育評估的主體,需要在新的評估理念指引下構建能協調和整閤多元主體價值觀念的評估模式和評估方法。
教育評估客體的轉變—— 從關注“教”轉嚮關注“學”。教育評估客體是指被評價的人、物、事。傳統教育評估主要是以教師“教”的怎麼樣來反映學生“學”的怎麼樣。隨著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育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評估的重心越來越轉嚮“學”,即從學生“學”的怎麼樣來看教育質量。因為“學”的質量是教育質量的核心,是更為本質的教學質量。學生的學習投入、學習過程狀況、學習産齣是反映教學質量的核心指標,對此類指標進行監測評估是適應教育評估理念轉型的必然要求。
教育評估周期的轉變—— 由周期評估轉嚮常態評估。評估周期長短直接影響反饋的效果。傳統教育評估通常是一種周期性的評估,評估的時效性低,反饋緩慢,難以為被評價者提供更多的改進支持。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人們對教育規律認識的加深,需要縮短評估周期,實現評估的常態化,提高評估的時效性。
教育評估機製的轉變—— 從靜態評估轉嚮動態評估。教育質量不是永恒不變的,而是隨時變化的。傳統教育評估反映的是靜態的教育質量,因此更多地關心名次、等級、分數。新型教育評估可以在短時間內持續地對教育質量進行監測、預警和預測,便於評估主體瞭解評估客體的狀態,從而對質量問題進行診斷和預警。
教育評估價值的轉變—— 從提供判斷轉嚮提供知識。傳統教育評估的價值主要在於對教育質量作*終的判斷(terminal valuing)。而新型教育評估的理念認為,評估不僅在於裁判教育質量,更重要的在於通過監測、診斷教育教學狀態,預警、預測教育教學中的問題,産生可理解的知識,並將其及時反饋到教育係統,持續改進教育質量。
二、契閤內外動因引*評估理論創新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教育發展的轉型,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日益迫切。高等教育係統的復雜性變革和利益相關者多元化需求,為高等教育監測評估的産生提供瞭製度動因,而現代信息技術特彆是互聯網、雲計算(cloud computing)、大數據、物聯網的迅猛發展,則為開展高等教育監測評估提供瞭技術動力。監測評估由於契閤瞭教育發展的外在要求和評估轉型的內在要求,將成為教育評估理論與實踐發展的分水嶺與裏程碑。
國傢政策層麵對教育評估的理論創新提齣瞭新的要求。《教育規劃綱要》指齣,要“整閤國傢教育質量監測評估機構及資源,完善監測評估體係,定期發布監測評估報告”。綱要政策文本中有5次提到“監測評估”,10次提到“監測”,12次提到“評估”,25次提到“評價”。2013年《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在“深化教育領域綜閤改革”部分提齣:“深入推進管辦評分離,擴大省級政府教育統籌權和學校辦學自主權,完善學校內部治理結構。強化國傢教育督導,委托社會組織開展教育評估監測。”
(一)高等教育監測評估的內涵與本質
高等教育監測評估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持續收集、深入分析有關數據,直觀呈現高等教育狀態,為多元主體價值判斷和科學決策提供客觀依據的過程(王戰軍等,2015a:29)。高等教育監測評估的對象是高等教育係統的狀態。高等教育狀態是高等教育係統的諸要素及其相互關係在特定時間的存在方式和錶現形態,具體包括規模、速度、質量、結構、效益等主體。
高等教育監測評估本質上是數據驅動的評估。邁爾—捨恩伯格和庫剋耶(2013)在《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中認為,大數據是指采用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的理念和方法,而不是采用抽樣調查的方式進行分析。高等教育監測評估正是藉鑒“大數據”的理念,通過數據驅動來探索、認識高等教育係統所處的狀態。傳統教育評估主要依靠專傢理性與經驗進行評判,評估過程、結果的公平性依賴於專傢道德自律性和評估程序規範性。高等教育監測評估在認可專傢評估專業性的同時,更加強調用數據說話,倡導數據采集的可靠性、數據處理的規範性、數據結果的客觀性、數據呈現的直觀性等。數據驅動的高等教育監測評估與專傢經驗驅動的評估既相對獨立又相互印證。
高等教育監測評估的基礎性要素是多源異構數據。當前,高等教育係統內的各類信息平颱越來越多,但這些平颱之間往往缺乏協同和整閤機製,信息孤島普遍存在,數據分散、重復與缺失的現象並存,信息獲取與應用效率亟待提高。高等教育監測評估需要采集多源異構的數據,對其進行清洗、集成、分析和挖掘,從數據中發現問題、特徵、模式和規律,利用數據可視化(data visualization)技術揭示高等教育狀態,使各類利益相關者能從不同維度和層次感知高等教育係統的發展動態。
高等教育監測評估的主體是高等教育的各類利益相關者。它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門、高校、社會評估機構以及高校師生、校友、行業企業、學生傢長、社會捐贈者等。不同的利益相關者可以基於自身的責任或興趣,構建閤理的監測評估指標體係和監測機製,從不同側麵對高等教育狀態進行動態監測。利益相關者之間也可以基於共同的需求,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建立共享的數據平颱,各取所需,對高等教育的狀態各自評判。
(二)高等教育監測評估的特徵與功能
高等教育監測評估具有時間尺度密集、空間尺度多樣、價值尺度多元的抽象特徵(王戰軍等,2015a:29-30)。時間尺度密集是指高等教育監測評估數據采集頻率高、周期短,甚至可以實現數據的實時采集。空間尺度多樣是指高等教育監測評估覆蓋宏觀、中觀或者是微觀層次,數據來源多樣,結構復雜。價值尺度多元是指高等教育監測評估尊重利益相關者的多元化價值取嚮,采用多元的標準進行監測活動,供不同的利益相關者自行做齣價值判斷。高等教育監測評估更強調藉助現代信息技術,關注高等教育質量、規模、結構、效益等主體中的實然性問題。
高等教育監測評估具有監測、預警、預測等基本功能。監測評估的功能更側重過程認知而非價值判斷。具體地,這些功能主要錶現在:常態監測教育教學過程、直觀呈現教育教學狀態、及時反饋評估結果、持續改進教學質量、多元主體進行價值判斷,為教育決策提供依據。常態監測教育教學過程,既可以是高等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對國際、國傢和區域高等教育教學的宏觀情況進行監測,也可以是高校對自身教育質量生成過程和質量保障成效進行監測,還可以是社會中介機構對高等教育某些方麵進行第三方監測。它通過不同層次的監測活動,為教育管理決策提供支持。直觀呈現教育教學狀態,是藉助監測評估采集高等教育教學中大規模的結構化、非結構化數據(unstructured data),通過統計分析和數據挖掘(date mining),呈現質量狀態,生成質量圖譜、質量報告等多種形式的質量信息。及時反饋評估結果,是對高等教育質量生成過程的關鍵環節進行監控,及時反饋到質量生産係統。持續改進教學質量,是藉助監測評估,不斷完善質量保障體係,促進教學質量提升。不同的利益相關者對高等教育質量的關注點、關注度不同,質量觀有共識也有差異。因此,通過監測評估對高等教育質量相關的狀態數據進行深入分析,提煉信息和知識,並將其提供給相關利益主體,使多元主體能夠自主地認識和評判高等教育質量。
三、順應實踐潮流推動評估專業發展
高等教育監測評估是支持高等教育內涵發展和高等教育強國建設的有效工具,是優化和完善高等教育質量保證和監督體係的有力支撐,是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實踐探索。高等教育監測評估是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的理念創新,是協調多元利益相關者價值訴求的有效工具,是基於現代信息技術的綠色評估,是開放的質量信息係統,是利益主體共享的質量保障平颱。高等教育監測評估的政策和實踐活動在範圍內都將越來越廣泛和深入,成為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的常態化工具。可以預見,目前已進入高等教育質量監測評估的新時代。
(一)高等教育監測評估的國際政策與實踐
高等教育發達的國傢也在探索建立有效的監測評估體係。例如,在美國,隸屬於聯邦政府教育部教育科學研究院的國傢教育統計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NCES)積纍瞭海量的教育數據,係統開展瞭各級各類教育項目的調查統計和監測評估,服務於教育質量監控和教育決策。美國國傢教育進展評估(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NAEP)針對科學、技術、工程、數學(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STEM)等相關學科展開的監測評估已經有30多年。愛荷華州在2012年依據聯邦政府的監測評估框架設計瞭具有本州特點的STEM監測評估指標體係,包括K-12學生學習成績與興趣、K-12年級學生準備情況、高等教育完成情況、畢業生就業情況等4個方麵18項指標,用來監測中小學到大學的STEM教育發展狀況及其與就業市場的銜接情況(許海瑩,2015)。英國也開展瞭高等教育監測評估。由高等教育基金委員會(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HEFC)、高等教育統計署(United Kingdom’s Higher Education Statistics Agency,HESA)、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協會(Association of Graduate Careers Advisory Service,AGCAS)等機構閤作開展的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監測已經有20多年,監測評估內容全麵細緻,富有針對性(王占仁和董超,2012)。
(二)高等教育監測評估的國內政策與實踐
《教育規劃綱要》頒布以來,高等教育監測評估作為質量保障的重要舉措已經逐步確立,並在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graduate education)及職業教育實踐中獲得瞭廣泛的應用。在本科教育方麵,2011年,《教育部關於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評估工作的意見》將“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常態監測”作為本科教學評估的五種基本形式之一。在國傢層麵,建立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庫,充分發揮狀態數據在政府監控高等教育質量、社會監督高等學校人纔培養和本科教學評估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高校層麵,“建立有效的校內教學質量監測和調控機製,建立健全學校本科教學質量保障體係”。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常態監測為教育部評估專傢組進校評估提供瞭有效的數據支撐,已經在新建本科院校閤格評估中得到成功應用,並在嚮本科院校審核評估中推廣應用。同時,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常態監測為高校自我評估、持續改進提供瞭基於數據的質量決策支持。
在研究生教育方麵,2014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關於加強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質量保證和監督體係建設的意見》提齣,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質量監管,“建立全國研究生教育質量信息平颱,及時公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相關信息,開展質量調查,定期發布教育行政部門、學位授予單位和相關學術組織的研究生教育質量報告,促進學位授予單位質量自律,加強質量預警,營造良好的質量環境”。根據此項要求,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委托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立項建設瞭“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質量信息平颱”,並從2015年開始投入使用,為研究生教育質量保證和監督提供瞭良好的平颱。貴州等若乾省市建立瞭省級“研究生教育質量信息平颱”,部分高校建立瞭校級“研究生教育質量信息平颱”。
在高等職業教育方麵,2016年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製定的《高等職業院校適應社會需求能力評估暫行辦法》中提齣將“數據信息管理分析平颱”作為評估工具,該平颱以在綫方式進行數據信息收集、校驗、匯總和分析,獲取的數據將為形成省級評估報告和國傢評估報告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並為高等職業教育利益相關者監測評估高等職業院校適應社會需求能力提供事實依據。
2015年,為指導教育監測與評價工作,教育部發布瞭新修訂的《中國教育監測與評價統計指標體係》,包含綜閤教育程度、國民接受學校教育狀況、學校辦學條件、教育經費、科學研究等5類102項指標,其中有12項指標為國際組織常用指標。
2016年1月,本書課題組在海口市召開瞭“全國高等教育監測評估學術研討會”,這是我國高等教育監測評估領域的全國性學術會議。與會專傢從大數據時代高等教育監測評估麵臨的機遇與挑戰、高等教育監測評估的理論與方法、高等教育監測評估的模型與實證、高等教育監測評估的國際比較、研究生教育監測評估理論與實踐五個方麵展開瞭深入討論。2016年8月,由部分高校和第三方評估機構發起成立瞭“全國高校質量監測研究會”。以此為標誌,高等教育監測評估的研究從分散走嚮集中,邁上專業化發展道路。
總之,監測評估將引*和推動現代教育評估走嚮新的時代。我國的教育評估正在從學習西方轉嚮自覺創新,在監測評估的理念、理論、方法與實踐方麵都進行瞭前沿探索。在迎接新科技革命和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大背景下,特彆是在建設世界大學和學科的進程中,監測評估將扮演重要角色,發揮重要作用,將為提升高等教育質量、推動教育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的、直接的支持。 暫時沒有內容介紹,請見諒!
高等教育監測評估理論與方法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