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智慧”

植物的“智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馬煒梁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植物的“智慧”》目录
王文采院士序言 1
胡适宜教授序言 1
关于植物智慧的思考(代前言) 1
第一篇 植物的智慧随处可见 1
高寒山地植物的智慧 2
干旱荒漠中植物的智慧 16
红树林在海水中的智慧 27
热带森林植物的求生智慧 34
食虫植物的捕虫策略 42
猪笼草能捉住青蛙、蝴蝶吗? 65
寄生植物——靠夺取其他植物的养料为生 70
协同进化的杰出例证 79
入侵植物 89
马兜铃为小蝇巧设“禁闭室” 97
黑花为何少见? 104
晚上去看植物的夜态 111
第二篇 植物根茎叶的智慧 115
粉叶羊蹄甲用弯钩攀缘向上 116
芭蕉的“假茎”是真的吗? 119
植物的自然克隆 121
植物为何要吐水? 127
世界最大的活生物体——北美红杉 131
植物体表毛被中的生存智慧 138
舞草是怎样跳舞的 142
竹子浅谈 147
箭毒木 156
第三篇 植物开花的智慧 159
“花外花”——非花冠花 161
植物如何避免近亲繁殖? 173
丹参传粉的智慧 185
昆虫为何被拍打了? 190
三色堇传粉的奥秘 195
传粉时花朵的主动行为 203
扇脉杓兰精心安排了传粉的通道 208
旱金莲雄蕊为何七上八下? 213
奇怪的蜡菊开花之谜 220
桔梗花不可思议的动作 226
再力花奇特的变异有利于食虫还是传粉? 233
灰绿龙胆为何见阳光就开,一旦遮阴就关? 239
青菜的饰变能力 242
鸽子树——第一批受保护的珍稀植物 244
不开花也能传粉的启示 250
构树怎会冒烟吐气? 258
水中的伞兵——金鱼藻传粉 262
苦草开花 265
浮萍的传粉 270
沼生水马齿的“自体授精”路线 274
鹤望兰的传粉秘密 278
马利筋花粉的集团运送 283
给花穿上“坚硬马甲”的石竹 290
植物的拟态 295
胡萝卜们的传粉策略 298
第四篇 果实和种子的智慧 303
一朵花能结几个果,一个果能有多少颗种子? 304
果实和种子的散布策略 319
淡竹叶——牺牲多数,为了一个后代 340
最奇特的果实结构——石榴、脐橙 349
热带奇果——神秘果 353
节外生枝和叶上开花 356
只有种子没有果实的被子植物存在吗? 360
大针茅自动播种到土壤深处的智慧 365
小草种子借助附属物扩大领地 369
绿豆汤里的“诺亚方舟” 372
第五篇 其他考察中的照片故事 375
地里种出石油来——生物能源 376
拟南芥——最耀眼的植物明星 384
紫罗兰与石蕊试纸的故事 389
辣根与神经生物学的故事 392
话说莲花 395
真假天麻 401
泡 桐 406
毒品植物不能试 409
叶面上的一场战斗 416
麻黄——到处生长却千里难觅 426
海南遭遇山蚂蟥 433
长白山找水晶兰遇森林螨 438
讲不完的植物故事 444
附录一 植物的进化 445
附录二 植物名词图解 451
附录三  从花朵开放至形成果实、种子成熟的过程
中植物体各部分的演变 455
后 记 459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1.學科融通的大視野。本書結閤植物分類學、生態學、環境生物學、行為學等學科去理解植物的生存之道,通過豐富多樣的案例證實並豐富瞭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揭示瞭“看似無解的植物進化之謎,是對植物演化研究的新貢獻”(王文采院士推薦語),“適閤對形形色色的植物世界有好奇心的博物愛好者閱讀,對專攻植物學某一方麵而對其他方麵稍感陌生的內行專傢也是有價值的”(北大鬍適宜教授推薦語)。

2.放下身段做科普的示範之作。作者拋棄瞭晦澀的理論體係和慣用的“專業黑話”,純用通俗的語言,諄諄善誘地分析自己野外考察中的所見所聞,即便是普通讀者也能從中真切感受植物學傢的問題意識與思維方法。

3.圖片精美絕倫。作者不僅是一流的學者,也是齣色的生態攝影傢,他用創新的微距攝影技術拍攝的肉眼看不清的細微結構照片,有助於揭示形形色色的植物在不同生境下的生存“策略”和奇異美感,從而教會讀者以植物學傢的眼光“看”植物。

4.紙本書與融媒體資源相互呼應。隨書附有作者精心準備的電子資源(十篇延伸性文章和三個植物小視頻),讀者掃碼即可欣賞。

5.著名植物學傢王文采院士和鬍適宜教授傾情作序推薦。

被子植物來到地球一億多年,它們在適應多變環境的過程中逐漸生成瞭多種多樣的“智慧”,以至於演化齣具有二十多萬種、一萬多個屬、四百多個科的豐富多彩的大群。著名植物學傢馬煒梁教授近四十年來一直在尋求植物的生存“智慧”,他認為:植物雖然站在原地不動,不能位移,但確實可以主動去找尋異性;植物沒有神經係統,但確實有接受刺激的反射弧,能夠很快地做齣反應;當食葉昆蟲噬咬葉片後,植物能分泌一種物質招引昆蟲的天敵來保護自己;植物能設計齣復雜的傳粉路綫,讓昆蟲為它攜帶花粉;植物有利用環境的能力,能與動物協同進化……在這本趣味盎然、圖文並茂的科普著作裏,他結閤植物分類學、生態學、環境生物學、行為學等學科去理解植物的生存之道,以豐富的實例,結閤精美絕倫的微距攝影圖片,令人信服地揭示瞭植物在演化進程中所形成的與根莖葉、花朵、果實與種子等相關的種種“智慧”,證實並豐富瞭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

本書是“放下身段做科普”的示範之作。學科融通的大視野、豐富多樣的案例、通俗曉暢的語言以及精美絕倫的圖片,有助於博物愛好者乃至植物學專業人士深度認知生命的奧秘,並真切感受植物學傢的眼光與情懷、問題意識與思維方法。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作为自然界中最主要的生产者,植物供给了生态系统中绝大多数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是人类得以存续、文明得以发展的物质基础。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极强,不管是高寒山地、干旱荒漠,还是热带雨林,植物总是有一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智慧。为了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植物演化出了捕猎、寄生、共生等多种策略,既有拿来主义的聪明,又有权衡利弊的精明。在自身结构上,植物有器官功能任意拓展的灵活,有追求异体授粉、自花授粉兜底的实用,也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谨慎。毫无疑问,植物在亿万年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生存智慧,它们在靠这种智慧遍布地球的同时,也帮助人类在各个领域增加了认识、推动了文明和科技进程。植物值得我们投以尊重的目光。

评分

##【亮点】小问题认真思考认真解读。到底是植物选择环境还是环境成就植物,作者用进化论的观点详细讲解 【内容】植物的智慧从几个不同层面出发,比如环境,植物的种子,叶子等呈现出来的智慧。 【备注】图书馆借来两个月没看完,拖延症,如果有机会一定认真重读。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老先生的学识和学术精神令人赞叹。但是就书本身来说,还是有些不如人意之处…1. 照片清晰度不高,还不如印得小一点看起来更舒服,读起来也不那么费力气(物理);2. 反复强调有时候就成了内容重复、冗余;3. 部分内容细节(比如某些物种的分类分类)过时了 语言风格上比较“老”hhhhhhhh跟年轻人写的科普已经不是一个画风了,但是还是学到了新知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