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法國“科學讀書節”科普讀物大奬作品
★ 顛倒角色安排,病人取代醫者成為主角
★ 25個“零號病人”,25個短篇小說一般精彩的故事
★ 反思醫學與健康産業的功過是非,開啓對未來行醫的思考
是因為有人覺得自己生病纔誕生瞭醫學,而不是因為有瞭醫生,人們纔知道自己生病。
——喬治•岡吉萊姆,法國思想傢,認識論與科學哲學傢
曆史頌揚醫者戰勝疾病取得勝利,卻忽視瞭患者。然而,是患者的障礙、病痛開創瞭新的診斷和療法,動搖瞭舊的醫學理論,提供瞭新的治療視角,糾正瞭醫者的錯誤或拷問他們的成見。他們有的奇跡般病愈,有的充當瞭實驗品和殉難者,有時還不幸淪為醫者高傲或貪婪的犧牲品。
以小說筆法寫就,“零號病人”們的故事是對他們的紀念。顛倒瞭通常的角色安排,小人物和無名氏取代瞭名流和英雄,勾勒齣另一個版本的醫學史。
♦ 這本書將零號病人從遺忘中拯救齣來。——法國《觀點》周刊
♦ 一如“新”曆史學傢從小人物、日常瑣事的視角研究社會與文化事件,呂剋•佩裏諾從病人而非醫學權威的視角審視醫學既有進步也有誤區的曆史,結果令人瞠目:從外科學到精神病學再到藥理學,一部截然不同的醫學史浮齣水麵。——法國《解放報》
♦ 如果你對醫學史感興趣,那就一定要讀這本書。風格平易,閱讀流暢,精彩至極!——法國亞馬遜網友
♦ 對製藥産業、醫療生意的反思,對醫患關係的捍衛。——法國亞馬遜網友
♦ 營養豐富,對醫學知識的介紹深入淺齣,一點也不枯燥,時時令人莞爾。熱烈推薦。——法國亞馬遜網友
##零碎的故事集,感觉重点不是很对,叙述的不应该仅仅是故事而已,许多评价也太缺少一种社会学家应有的客观了。
评分 评分##整体而言,故事性大于科普性,通俗性多过专业性,是普通读者友好型科普读物。作者写得很有趣,但是带有非常强烈的主观情绪,这一点我稍微有点接受无能,不过讥讽毒舌我倒是看得蛮乐呵的,而且还给了我一个非常规的视角去了解那些医药相关史上的大神们(只参考不评价)。 整本书里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孤雌生殖。要是跟我妈科普“耶稣若是童女所生,那他不可能是男性”的话,我大概会被我妈追着砍吧。 装帧不可。又一本精装+轻型纸。翻看没有平装方便,存放年限也不长久。鸡肋。
评分###20211019 本来看癔症章的时候就很难受了 结果现在看到性别屠杀 心里更堵 读不下去了...
评分##地摊儿文学风格的医学史,趣味性很强,还有那么一丝荒诞。病人的切入视角让疾病的发现与诊疗显得如拆盲盒一般被动随性,普通如你我的人莫名其妙地就被载入历史史册,而医学大神们就顶着众多干扰,在经验、突破与伦理中来回试探,病人与医学真是说不好到底是谁成就了谁,回头一瞅,令人唏嘘。
评分##各种稀奇古怪的疾病,感慨健康活着真好,尤其是配合阅读那本《荒诞医学史》
评分 评分##“医学教人永远保持谦卑,它仅由个案构成,这是它治学上的优势,也是它实践上的劣势。”作者有一种冷酷的幽默感,这种风格写医学史再合适不过,因为这必然是一段光荣与荒诞并存的历程。它本不该有什么光荣——生老病死本是自然的稳定历程,医学的干预终究有限。可是人都是虚荣的,于是我们才不断寻求对疾病的“战胜”。在资本的世界,“零号病人”恐怕要让位于“零号商人”,而在政治第一的世界,我们同样可以看到病人与他的病,甚至健康人与他的生活,都在被其他因素决定着。
评分##太无聊了 感觉没啥思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