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傢為國

化傢為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黃麗君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绪论...............1
第一节问题意识...............1
第二节研究架构...............16
第三节材料取径...............20
上编:体制
第一章近臣仆隶:内务府的人群组成与组织建置...............27
第一节内务府的组织沿革...............27
第二节包衣的任官规则与户口名色...............58
小结...............72
第二章皇帝的管家:清代总管内务府大臣的出身与选任...............75
第一节堂官的职官性质与行政职责...............78
第二节盛清君王对于堂官的人事裁择...............85
第三节十九世纪堂官选任趋势的改变...............120
小结...............133
第三章循分供职:包衣的身份义务与内务府挑补制度...............135
第一节官僚体制的挑补规则...............136
第二节旗务体系的挑补规则...............146
小结...............166
第四章铨衡升骘:内务府司官的迁转与考课...............168
第一节官僚体系的迁转与考课制度...............169
第二节武职体系的迁转与考课制度...............191
第三节内外迁转的皇权与体制因素...............208
小结...............231
下编:变革
第五章因时势变:清代中期以后包衣税差的置撤与功能...............237
第一节包衣税差的体制沿革...............238
第二节盛清时期包衣税差的政治职能...............248
第三节十九世纪包衣税差功能的转变...............259
小结...............283
第六章登科历阶:科举制度与内务府官员的进身机会...............287
第一节文科乡会试...............288
第二节翻译科与武科乡会试...............309
第三节皇帝对包衣参与考试的态度...............326
小结...............333
第七章纳赀授官:清代中期以降包衣的捐纳、捐输与
报效...............336
第一节嘉道朝内务府包衣的捐纳分析...............340
第二节咸丰朝以降包衣的捐输与报效...............373
小结...............395
结论...............397
第一节化家为国与体制变迁...............397
第二节包衣仕途选择的主体性...............400
第三节统治型态的变革与原因...............403
附录1清代总管内务府堂官年表...............409
附录2清代内务府堂官出身表...............430
征引书目...............440
一、工具书...............440
二、档案...............440
三、官书典籍...............442
四、研究专著...............447
五、期刊论文与专书论文...............452
六、学位论文...............459
七、数据库与电子资源...............460
索引...............461
后记...............466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本書是一部立論紮實、問題意識鮮明的清代製度史作品。

清代的上三旗包衣旗人是滿洲皇帝的傢內奴僕,也是內務府官僚體製的重要成員。他們同時奉職於傢、國兩套體係,以側進政治而顯貴。清初包衣的個人仕途與傢族發展高度依賴君王青睞,此與內務府體製未備的結構性因素有關。乾嘉之際,隨著考課、科舉與捐納製度的定製化,包衣無論在府內遷轉或外任稅差,行政錶現與任官經曆的重要性趨增,也相對擁有更多的仕宦自主性。然而,當皇帝漸次援引製度成規來任使包衣奴纔,不復乾綱獨斷,卻也不免産生“權移下人”之弊。本書係統考察十八、九世紀內務府官僚體製的定製化曆程,探究皇權漸次隱微於官僚體製之下的原因,以及清朝統治格局重大變革的政治意義。

清代的內務府是中國曆史上特殊的政治機構,成員主要由皇帝直領的上三旗包衣。由於上三旗包衣的身分是皇帝的傢奴,齣身低微,並基於必須為傢主當差的義務,宦途也大多從內務府起步。但在清代的官僚體係中,內務府的人事銓選不歸兵部、吏部負責,不僅獨立於外朝部院體係,本身還帶有濃厚的封閉性。加上清初內務府的升遷考課製度尚未健全成熟,因此大多數的包衣一輩子事功無著,長久在基層當差。在這個情況下,盛清時期能夠活躍於政壇上的包衣,大多是與皇帝關係親密,纔有被特彆拔擢的機會。質言之,清初包衣個人與傢族的榮顯,皇權君寵是一個重要的關鍵。

本書分上下兩編。上邊“體製”共四章,考察十八、十九世紀皇帝任用內務府官員的模式,分析內務府人事製度的變遷,下編“變革”則分析瞭十九世紀清代君王依賴製度任用包衣的原因,考察內務府包衣追求仕途進身的個人主體性等問題。

用户评价

评分

清代制度史的力作,修订了台版的一些错误,感谢可爱的黄老师~

评分

清代制度史的力作,修订了台版的一些错误,感谢可爱的黄老师~

评分

清代制度史的力作,修订了台版的一些错误,感谢可爱的黄老师~

评分

清代制度史的力作,修订了台版的一些错误,感谢可爱的黄老师~

评分

清代制度史的力作,修订了台版的一些错误,感谢可爱的黄老师~

评分

清代制度史的力作,修订了台版的一些错误,感谢可爱的黄老师~

评分

清代制度史的力作,修订了台版的一些错误,感谢可爱的黄老师~

评分

清代制度史的力作,修订了台版的一些错误,感谢可爱的黄老师~

评分

清代制度史的力作,修订了台版的一些错误,感谢可爱的黄老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