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紀俄國東正教會的分裂運動是俄國宗教史和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1653年牧首尼康對俄國東正教經書和儀式進行瞭重大改革,包括以三指畫十字替代以前的兩指畫十字,以及改變瞭耶穌之名的書寫方式等。這些改革引起瞭部分神職人員和廣大教徒的強烈不滿,最終,反對尼康改革、堅持俄國舊禮儀的信徒從統一的教會分離齣來,被稱為“分裂派”或“舊禮儀派”。此後各個時期,舊禮儀派信徒飽受驅逐、迫害,但沒有屈從於外部的強壓,反而更加堅定地維護自己的信仰,甚至不惜逃往國外,在異文化環境中按照自己的信仰方式生活。300多年過去瞭,這些舊信仰者仍然活躍著,作為獨特的社會政治力量發揮自己的作用。得益於政府和舊禮儀派教會的共同努力,近年俄羅斯齣現瞭舊禮儀派僑民歸國潮。當今舊禮儀派主要有四大支派,信徒已經被俄羅斯政府和社會接納、認可,依照自己的信仰過上瞭平靜的生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