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物

審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潘天波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第一章 物流之路:易位与创生
一 丝路:物流之路
二 资源重组:思想、制度和技术
三 时空缔造:动力、身份和攫取
第二章 马可·波罗:猎奇与诗意
一 对诸物的描写
二 对帝国及物的想象
三 物的启蒙及其影响
第三章 门多萨:肤浅与奢华
一 对中华诸物的想象
二 对中华帝国的想象
三 影响系统
第四章 利玛窦:确切与过滤
一 对诸物的描述
二 对诸物的想象
三 侨易影响
第五章 曾德昭:勤勉与复杂
一 有关写作
二 对诸物的描述
三 对诸物的想象
四 影响系统
第六章 安文思:真实与敏感
一 对诸物及技术的描述
二 想象路径:“证实”与“敏感”
三 影响系统
第七章 杜赫德:实用与狂热
一 对中华诸物的描述
二 狂热的想象
三 影响系统
第八章 全球视角:物的传播
一 丝路与全球“物的流动”
二 全球“物的交往”
三 全球“物的传播”
四 全球“思的传播”
五 建构全球传播学
第九章 丝路:物的侨易
一 丝路,即侨易之路
二 物的侨易:想象与创生
三 影响系统
主要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在全球交往體係下,從13世紀旅行傢馬可·波羅到17世紀傳教士安文思,“物的描寫”與“物的想象”已然成為他們建構良好“中國形象”的重要途徑。然而到瞭1793年馬戛爾尼使團來華後,良好的“中國形象”在歐洲人心目中轟然倒塌。本著以歐洲“文藝復興”時期(14—16世紀)來華傳教士馬可·波羅撰寫的《馬可·波羅遊記》(1299年)和門多薩撰寫的《中華大帝國史》(1585年)以及“啓濛運動”時期(17—18世紀)利瑪竇、曾德昭、安文思、杜赫德分彆撰寫的《基督教遠徵中國史》(1615年)、《中華帝國》(1642年)、《中國新誌》(1688年)、《中華帝國全誌》(1735年)為案例,較為詳實地描述瞭歐洲近代兩大思想解放運動時期來華傳教士在歐洲中心主義立場下對中華工匠文化的另樣迴應,確證瞭中華諸物對歐洲文藝復興和啓濛思想的深遠影響,顯示瞭中華諸物在歐洲世界崛起中的作用,並進一步闡釋瞭全球文明交往中的工匠文明之獨特價值。

★探索18世紀之前歐洲人眼中的中華形象。

本書以歐洲“文藝復興”和“啓濛運動”時期來華傳教士撰寫的描述中華諸物的著述為案例,詳實地闡釋著述中華物敘述對歐洲造成的廣泛影響,聚焦分析傳教士和歐洲對中華諸物的歐洲中心主義立場下的迴應,確證中華諸物對歐洲文藝復興和啓濛思想的齣場提供基礎性物質認知與理性思想的事實,並進一步闡釋影響瞭全球文明交往的文本交往體係及其文化傳播機製。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