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縫中的總督

夾縫中的總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鞠海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自序 xi
序章 曾国藩之死 001
第一章 靖港跳河 007
01 兵败自杀 010
02 墨绖从戎 013
03 八旗、绿营和团练 018
04 以团练始,不以团练终 023
05 审案局 028
06 永顺营事件 032
07 与王錱的分途 038
08 “屡试屡变”办水师 044
09 与咸丰皇帝的战略分歧 050
10 湘军出征 056
11 初次自杀之谜 061
12 湘潭大捷 068
13 君臣之防 071
14 祭奠恩师,挥师田家镇 074
第二章 九江策马 083
01 九江大战:遭遇石达开 086
02 兵阻九江 094
03 另立内湖水师,弹劾江西巡抚 098
04 塔齐布病逝,萧捷三阵亡 104
05 罗泽南别走 108
06 蜡丸隐语,棋危劫急 114
07 非位任巡抚,决不能以治军 124
08 丁忧反思,中年改弦易辙 129
第三章 祁门被围 135
01 再度出山莅事 138
02 三河镇大败:湘军最严重的一次惨败 143
03 先轸归元何日是?  148
04 好战友胡林翼 153
05 “图皖”的方案 158
06 太湖之战:安庆大战前的预演 162
07 李秀成二破江南大营 176
08 两江总督,何担重任? 179
09 兵入祁门,兵困皖南 184
10 安庆大决战 199
第四章 金陵困局 215
01 节制四省军务 220
02 杭州陷落及曾国藩的南路战略 223
03 上海告急,淮军入沪 229
04 曾国藩围攻金陵的部署 233
05 兵进雨花台 237
06 多隆阿临阵退出 239
07 咸同大瘟疫 245
08 雨花台血战四十六天 248
09 季弟殒命 260
10 太平军进北攻南 265
11 曾国藩金陵考察 270
12 李秀成的不归路 276
13 天京攻坚战 279
14 曾沈厘金之争 289
15 难兄难弟 296
16 最终的胜利 301
17 功成后的猜忌 307
第五章 临淮遇险与天津名裂 317
01 剿捻新任务 320
02 剿捻战略 324
03 屡辞“节制三省” 329
04 河防之策 332
05 思退隐 336
06 河防失败,辞职引退 340
07 鞭跛鳖而登太行 347
08 天津教案始末 352
09 曾国藩的遗嘱 362
10 曾国藩的对外思想 368
11 办案思路 374
12 查案辩诬 377
13 法国的要求 379
14 上折 382
15 外惭清议,内疚神明 384
16 以和结局 388
尾章 铜官感旧 397
尾注 405
参考文献 449
出版后记 453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1.編繪全彩作戰示意圖14幅,加入安徽、江西全彩古地圖2幅,便於讀者直觀瞭解戰役涉及的地形、細小地名,滿足戰爭史愛好者的需求。

2. 隨書附贈全彩《曾國藩的五次睏局》思維導圖+曾國藩大事記年錶。正文各章配有相應的導圖,展示讓曾國藩陷入睏局的夾縫勢力有哪些、這些勢力之間的互動關係是什麼,以及曾國藩受到的影響是什麼。此外,還特彆定製曾國藩在本次生死局裏的典型心態,增加輕鬆的氛圍感。大事記年錶不僅涵蓋書中所涉的關鍵事件、人物,更補充與核心事件相關的史實,方便讀者把握前後的曆史背景,可在閱讀正文時對照使用,時間綫索更加清晰。

3. 目前以曾國藩為主題的學術研究和通俗著作眾多,都將曾國藩置於晚清政治大格局中進行考察,涉及曾國藩與各種勢力集團的關係。但關於曾國藩生死經曆和態度的研究著作並不多,傳記雖也提到曾國藩自殺,但是多以諷刺和調侃為主。

本書卻從中國人忌諱的“死亡”作為書寫的起點,認為他的兩度自殺,五陷生死局的經曆值得深挖,因為這些生死經曆不僅煎熬著他的肉體和精神,也牽動著其所處時局的各種勢力。無論是研究曾國藩個人,還是追溯那段晚清史,五大生死局都是很好的切入點。

4.以曾國藩擔任總督前後的視角為核心,厘清曾國藩睏局所處的曆史夾縫,展示晚清復雜變動的政治生態網絡,考察晚清軍政史,探究造成曾國藩五次睏局的原因。曾國藩的五次睏局恰是晚清政局的轉摺關頭,此時的晚清軍政係統正麵臨諸多棘手難題,這是造成曾國藩身處多重夾縫的推手。

夾縫裏既有戰場的血雨腥風,亦有廟堂上君臣的製衡猜忌,同僚的傾軋,還有摯友的相知相助和族中兄弟的深厚情義。

他就任的兩江總督,號稱“東南第一要缺”,其曆任人選關係著清朝曆代的滿漢關係、央地關係、南北關係等時局的變化,曾國藩的就任也不例外而,兩江總督在太平天國運動期間卻是高危職業,不得善終,夾在多重勢力之間,是個燙手山芋。

曾國藩剛一上任總督,就遭遇祁門被睏的生死局。其實這不是曾國藩第一次應對生死局,也不是他最後一次。此前有兩次:四十四歲,兵敗靖港,跳河自裁;九江又敗,二度投湖;此後還有兩次:五十歲時,兵睏祁門,生機渺茫,懸劍帳中,隨時自裁;五十六歲,北上剿撚,河遇風暴,險些身溺。五十八歲的他又被調任直隸總督。曾國藩在直督任上,步步小心。六十歲時,天津教案爆發,他又被拽入中外交涉的繁重事務裏。

5.通過五個生死睏局看曾國藩最後二十年的夾縫人生,揭示一位晚清督帥如何處理自身與時代、傢事與國事、欲望與權力的復雜關係。

從1852年奉旨辦理團練,至1872年病逝金陵,短短二十年裏,曾國藩先後由兵部左侍郎擢升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看似萬人羨慕的高光時刻,於曾國藩而言卻也是生命中的至暗時期,因為與殊榮相伴的是生死煎熬。對於他而言,這二十年是一個個焦心難挨的日子,他的精神和肉體都在極限上掙紮。

書中每一個生死局都是一個極端睏局,每一個睏局裏有著多重難題,每一重難題就是一個壓力層,被夾在其中的曾國藩,並沒有多少選擇的空間。

擔任總督之前,他率孤軍迎敵,不但得不到同僚友軍的協助,反而受到君王中樞的猜忌,常陷戰陣之危的睏局。擔任兩江總督後,隨著權力的增大,他肩上責任和麵對的壓力陡然增加,不僅要想禦敵之策,更要協調各戰區的關係,處理復雜的人事糾葛和權力糾纏,常因心緒焦慮而陷入迷茫絕望的睏局中。而到瞭直隸總督後,他又麵臨處理中外事務的難題,處在“外慚清議,內疚神明”的夾縫中。

6. 展現大變局下一個苦苦支撐的平凡人的命運本質。利用“私領域”史料裏較少被使用的情感史、生活史、心靈史資料,對曾國藩的生活細節和情緒波動進行瞭豐富的特寫,充分挖掘其高光時刻背後的至暗人生體驗。

他麵對絕境時的狀態和我們大同小異——也會情緒崩潰,日常失眠,身體報警。曾國藩被外力強推著往前走,走得相當吃力,途中明槍暗箭不斷,處處由不得他作主,卻要他來為全局挑上這副重擔。他時常陷入精神內耗,無助而沮喪,但也隻能苦苦支撐,一日一日地熬下去,熬到人事已盡,但憑天命。

7. 這是一本與生活纏鬥的心路手記,細細展現一個後世眼中的“大人物”在時代夾縫中如何安頓自己、處理個體的生命焦慮。書裏一副對聯格外打動人:“養活一團春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曾國藩是有信念之人,哪怕做事的空間狹窄、逼仄,他也堅守著信念,一日一日地化解睏境,“心力交瘁,睏知勉行”。

8. 重新挖掘曾國藩留給當下的精神遺産。不是世俗的成功學,而是一套實實在在的日常經驗、一種堅定的信念,是中國傳統韆年文脈培育齣的精、氣、神——

任憑局勢再動蕩,時代再艱難,曾國藩始終能夠堅守信念,他生平所有的成長皆在他受挫受辱之時,書裏的曾國藩無論在何種險境下,始終保持著有秩序的生活作息,通過秩序感對抗大變動給人帶來的慌張感。這套日常經驗實在值得我們藉鑒和學習。

曾國藩身上不浮躁、務實做事的品質和長綫思維,也值得重新審視:

麵對睏境、絕境:“心力交瘁,睏知勉行”

麵對不確定的未來:“行而不輟,小心安命,埋頭任事”

感覺撐不住時,鼓勵自己一日一日地熬下去:“養活一團春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

感到迷茫和沮喪時:“步步嚮前,日日不止,自有到期”

想貪圖安樂,敷衍瞭事時:“天下斷無易處之境,人生哪有空閑的光陰”

#推薦語#

◎作者仔細閱讀瞭相關史料,比勘對照,寫瞭自己的研究心得。緊扣曾國藩人生幾個最重要節點、幾個生死關頭,這樣顯得深刻,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人物傳記。

——馬勇,著名曆史學者、中國近代史專傢,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夾縫中的總督》不僅跳脫瞭“三不朽”式的曾國藩形象,建構瞭曆史書寫的另一種模式,而且展現瞭帝國晚期士大夫的另一種“死亡”形式。海德格爾說:人是“總有一死的存在者”。曾國藩正是意識死亡而存在於世界,纔使得個體存在的本性具有宏大曆史敘事的結果。

——張侃,廈門大學曆史與文化遺産學院院長、曆史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興一代令人著迷,他們從書生變成將軍、洋務推動者,試圖捍衛舊秩序,又開創新時代。曾國藩是其中最富成就,亦最令人費解的一位,這本著作給齣瞭新穎的解讀。

——許知遠,單嚮空間創始人、《十三邀》主創

◎這些年齣版過很多版本的曾國藩傳記、湘軍戰記、曾國藩書信(解讀),乃至曾國藩成功學,總覺得題無剩義瞭,直到看到這本書的書稿。感佩於作者挖掘齣“生死之間”這個全新的角度之餘,也再次被作者引領到曾國藩的曆史世界中,如作者的總結,“盡己所能,堅忍持之”,唯有一生俯首拜滌生。

——張明揚, 知名曆史作傢、資深書評人

◎從“生死睏境”切入講述曾國藩,是個很好的切入點;把“曆史事件”還原為“心靈事件”,是個很棒、很創新的寫法。如果你不滿於瞭解曾國藩的成事之道,那麼不妨先迴到曆史脈絡的敘述,理清曾國藩步入絕地睏境的過程,理解他在非常時刻的錶現,而後“知其所以然”。

—— 羅振宇,得到app創始人

#內容簡介#

本書展現瞭曾國藩最後二十年的夾縫人生和晚清大變局的轉摺關頭。短短二十年裏,曾國藩由丁憂侍郎先後擢升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大學士。與此殊榮相伴的卻是常人難以背負的如山壓力和難以承受的生死煎熬。這期間,曾國藩主動或被動與死亡擦肩的瞬間不下五次,看似權力極大的督帥卻不得不掙紮 在各方勢力的夾縫中,一次次啃下一個又一個硬骨頭。

到底是什麼一再將他逼入生死絕境,又是什麼讓他死而不亡?這正是本書要迴答的問題。誠如作者所說,“這既是個人境遇所逼,也是時代潮流所迫”。擔任總督之前,曾國藩率孤軍迎敵,受到君王中樞的猜忌,常陷戰陣之危的睏局。擔任兩江總督後,不僅要想禦敵之策,更要協調各戰區的關係,處理復雜的人事糾葛和權力糾纏,常因心緒焦慮而陷入迷茫絕望的睏局中。而當上直隸總督後,他又麵臨處理中外事務的難題,處在“外慚清議,內疚神明”的夾縫中。每次生死局都牽扯著時局中的各種勢力,也都煎熬著曾國藩的肉體和精神。

作者緊扣曾國藩的五大生死局,以其奏疏、日記、傢書、書信及親朋僚友的記載為核心資料,探究其人生各階段所陷生死局的時代背景、自身處境和心理狀態,揭示一位晚清督帥如何處理自身與時代、傢事與國事、欲望與權力的復雜關係。

雖然本書考察曾國藩應對不同生死局的不同做法和心態,但無論時局如何變化,他還是曾國藩,他內心的某種堅守從未改變。因此,本書所要探討的不僅是時代和他的“變”,更是他在大變局裏的“不變”。也許,內心的堅守纔是曾國藩精神力量的真正所在,也是我們重新審視曾國藩精神遺産的意義所在。

用户评价

评分

##汗青堂145•《夹缝中的总督》 一直以为“花未全开月未圆”是种遗憾,现在明白这是种内敛。这是曾国藩穷极半生所追求的状态。他写的曾是“凡人曾国藩”,而不是“圣人曾国藩”。我们有的毛病,曾也有,我们犯的错,曾也犯。哪怕后来位极人臣,也是像我们一样瞻前顾后,担心“月圆而缺,花开而败”。那种个人理想与时代洪流不一致却又被裹挟前进的个体的迷茫与痛苦,写的特别清晰!第一次读到这么流畅的汗青堂,也是第一看这么“近”的曾国藩。

评分

评分

##我想,这不是一本审视曾国藩的传记or油腻成功学,是一本严肃的历史非虚构,不需要什么观点输出,作者用叙事结构、史料选取和解读 阐明了他对史学和文学这对迷人矛盾的处理方法。和《战安庆》相比,少了主观输出,多了理解和贴近。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写曾国藩的书不少,这本书的角度和写法让人眼前一亮,曾国藩不再是被贴上标签的“曾剃头”或者“曾圣人”了,而是像平常人一样。看来作者对曾国藩史料的研读很到位,一切论说都有材料支持。

评分

##写曾国藩的书不少,这本书的角度和写法让人眼前一亮,曾国藩不再是被贴上标签的“曾剃头”或者“曾圣人”了,而是像平常人一样。看来作者对曾国藩史料的研读很到位,一切论说都有材料支持。

评分

##一直是汗青堂的拥趸,想不到最近有了中国本土作者,好像之前大汉那本也是本土的作者。在抖音直播间看到刷到后直接就买了,已经到了,先翻了前两章。角度还蛮新颖的,围绕着曾国藩的死展开,分析了他要自杀的几个原因,还挺有意思。和其他曾国藩传记不太一样,很多场景化细致描写,而且都有资料支撑,可以顺着注往下追到史料。先随便写这点,等都看完再来写个长评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