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解憂

人生解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成慶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第一章 悉达多
缘起
普遍的心灵危机下,何处寻找安心之道?
第 1 讲
探究生命意义的冲动 : 古印度的精神世界
第 2 讲
悉达多,你为何出家? 悉达多的苦与自由
第 3 讲
悉达多,你觉悟到什么? 觉悟的内涵
第二章 观自我
第 4 讲
为何“生”也是人间之苦? 人生八苦
第 5 讲
我们为什么会苦? 躁动的五蕴、爱欲执着
第 6 讲
从“苦”走向“佛系”
第 7 讲
你为何如此执着? 贪嗔痴慢疑与不正见
第 8 讲
世界是“常”还是“无常”? 无常
第 9 讲
“我”真的存在吗? 无我
第 10 讲
从“无我”看“与自我和解
第 11 讲
如何破除“我执”? 戒律的精神与修行的逻辑
第 12 讲
八正道与“定”的修行
第 13 讲
“四念处”的内涵与实践
第 14 讲
心的锻炼: 从 0 到 1 的禅修课
第三章观众生
第 15 讲
十年修得同船渡:缘起
第 16 讲
谁曾见过风?业力的秘密
第 17 讲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从缘起看现代人的孤独感
第 18 讲
红辣椒、尼奥与盗梦空间 : 什么是空?
第 19 讲
不垢不净:善恶是绝对的吗?
第 20 讲
以手指月:真理能否言说?
第 21 讲
无自性:如何正确理解空?
第 22 讲
八不偈:抽掉二元论的跷跷板
第 23 讲
无生亦无灭:不要执着觉悟之船
第 24 讲
应如是住:何为如是法门?
第 25 讲
无四相:佛陀为何能不知疲倦地度化众生?
第 26 讲
不住相:如何才能见如来?
第 27 讲
应无所住:突破自我的精神牢笼
第 28 讲
禅的精神
第 29 讲
观音菩萨的慈悲法门
第 30 讲
般若智慧与大慈大悲
第 31 讲
菩萨道的方便善巧
第 32 讲
善财童子的奇迹之旅
第 33 讲
菩萨的目标 :我愿无穷
第四章 观生死
第 34 讲
死亡为何令人畏惧?
第 35 讲
生命的轮回与困境
第 36 讲
佛陀的生死与涅槃
第37 讲
如何理解净土世界?
第 38 讲
超越生死的修行者
第 39 讲
最后一堂生死课
第 40 讲
融入生命的佛学
访谈 口头禅
成庆 × 梁文道:如何安顿个体化的生命?
成庆 × 看理想:我们去寺庙问了问,什么叫“放下执着”?
成庆 × 看理想:佛教是一种符号吗?
致 谢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真正的精神自救是看好這顆心

✿用佛學智慧迴應現代人的心靈睏境,重拾內心安頓的力量

✿治愈幾萬人的課程匯集成書,附禪修入門音頻指導

✿李誕、易立競、梁文道、孟岩重磅推薦

-----------------------------------------

【編輯推薦 】

1.真正的精神自救就是看好這顆心:直擊現代人的心靈睏境,重獲內心安頓的力量

內捲、躺平、逃離城市、人生是曠野的口號,何處尋找安心之道?一方麵,現代人有諸多的心靈疑惑,想要看清卻無能為力。

另一方麵,市麵上齣現瞭各種身心靈和療愈活動,玄之又玄,一次旅行真的可以治愈心靈嗎?我們該如何正確地迴應心靈的追問?

這本書就從現代人的日常處境和體驗齣發,看流傳瞭兩韆多年的佛學智慧,如何迴應當代人的心靈追問。

2.專為現代人而寫的佛學智慧讀物,拋開繁復玄學的概念,隻談貼近生命的問題和答案。

齣於當下的身心靈熱潮,年輕人也開始湧入寺廟,市麵上有關佛學的課程或活動層齣不窮,但其中對佛學思想的麯解和簡化導緻許多人會陷入錯誤的思維誤區,在修心的錯誤道路上越走越遠。

本書應對這一癥結,同時將古老的佛學智慧,作瞭最貼近現代人現實生活和心靈狀況的解讀,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從頭梳理瞭佛學的精神關切和內在邏輯,將“苦”“空”“無常”“緣起”等常見的佛學概念的解讀,置於當下的生活中,使得每個人能在日常中體會和運用佛教的智慧,安頓自己。

3.陪伴、感動、治愈幾萬人的課程匯集成書,禪宗美學融入裝幀,一場紙上的療愈之旅。

本書修訂與整理自“看理想”熱門同名音頻節目《人生解憂:佛學入門40講》,自2021上綫至今,獲得瞭無數聽眾的好評、眼淚,以及分享自己解開心結後的喜悅與平靜。

特彆的是,本書的裝幀靈感取自禪宗美學,封麵來自私藏的鈴木大拙的墨跡,腰封背後隱藏瞭一首禪偈。翻第一頁並不是正文,一行墨跡“本來自由人”,用雲萱紙還原瞭禪宗墨跡的質感,可以裁開單獨裝裱。

希望讀者不要帶著過多的負擔進入佛學,本自具足,其實每個人的靈魂,天然是乾淨的。

4.匆忙時代,多與自己相處,附詳細的禪修入門指導與同步音頻。

禪修對身心都有非常多的好處,如今“正念冥想”在年輕人中也非常流行,甚至變成瞭某種新興的商業模式,但其中也存在非常多的誤區,如何正確的在傢禪修?本書就提供瞭詳細的禪修入門指導,並掃描二維碼可以收聽同步的聲音指令,幫助讀者在傢逐步正確地練習。在匆忙或不安時,多與自己對話和相處,就會找到答案。

5.特彆收錄三篇心靈訪談,迴答身邊人真實具體的觀察與睏惑。

如年輕人去寺廟燒香,底層心理是什麼? 為什麼“安頓自己”越來越受關注? 放下執著是否意味著躺平? 我們該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安心之地? …… 本書特彆設置瞭“口頭禪”一章,精選整理瞭三篇心靈訪談,在鬆弛的對話中,聊一聊自己的或身邊最真實和具體的觀察與睏惑。

6.附解憂信箱入口:一本有信箱的書,提供可以安心傾訴和提問的解憂時刻。

每本書中都會附一張卡片,上麵是“解憂信箱”的入口。讀完本書,如果你還有解不開的疑惑,或想分享你曾經的解憂時刻,可以寫信到這本書的專屬郵箱,作者會認真閱讀並迴信。一本書即是一期一會,希望你也能獲得一份解憂的力量。

---------------------------------

【內容簡介】

在普遍的心靈危機之下,何處尋找安心之道?

本書是一本適閤現代人讀的佛學智慧入門讀物。從現代人的日常和體驗齣發,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拆解佛學看似玄妙的概念,用佛學真正的精神關切,來迴應當代人種種的心靈追問,幫助每個感到人生之苦、對環境、人生、自我有睏惑的人,重獲內心的自由和安頓的力量。

本書迴到悉達多的經曆說起,他在菩提樹下到底覺悟到瞭什麼,他又是如何應對生命最初的疑惑的?第二章“觀自我”解答的人與自己的關係,如何麵對不確定的世界?什麼叫與自己和解?“四聖諦”“五蘊”“無我”等概念迴應地正是這些疑惑。第三章“觀眾生”解答的是人與他人的關係,為何我們常感到孤獨?善惡是絕對的嗎?菩薩到底存在嗎?這一章通過講解《心經》《金剛經》等經典來迴應這些疑惑。第四章“觀生死”麵對的是人終極的疑惑:為何會對死亡恐懼?我死後會去哪裏?真的有轉世與投胎嗎?本章將解讀什麼是佛教的生死觀,以及我們該如何為死亡作準備。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的必須經曆的過程,環境與內心、自我與他人的關係,也是每個人必將修煉的功課。這本書解答的,就是這些貼近生命,難以思索卻又無法逃避的問題。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人与事简单打上标签,进而快速升起各种情绪并加以排斥,这种思维在我们这个时代更普遍,于是我们不断制造对立,自己也变得更加僵化、孤立与痛苦。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是人类的存在困境,许多灾难因此而生。 佛学,正是对此进行思维产生了智慧,并针对不同的人提出了不同的方法。你可以亲身去检验,不知不觉,发现自己更加包容且有热情,世界变得更加开阔~

评分

评分

评分

##去年很难熬的一年陪伴我一整年的音频节目。

评分

##学习一些佛法,让人能偶尔从真实的种种挂碍中出逃一会。感谢成庆老师,为我解惑。

评分

##最好的成老师???? 感恩感谢这份因缘????????

评分

评分

##之前杀羊的时候听的播客节目

评分

##挺啰嗦的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