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笛子基礎教程十四課(上冊)(簡譜版)

華韻:笛子基礎教程十四課(上冊)(簡譜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詹永明 著
圖書標籤:
  • 笛子
  • 簡譜
  • 基礎教程
  • 華韻
  • 樂器教材
  • 音樂教學
  • 入門
  • 民族樂器
  • 笛子教學
  • 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
ISBN:9787103035719
版次:1
商品编码:10055613
品牌:人民音乐出版社(PEOPLE’S MUSIC PIBLISHING HOUSE)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2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笛子基礎教程十四課(上冊)(簡譜版)》中華韻:引你步入音樂的殿堂;每一麵樂譜都是你從藝之道的華章;華韻:學琴的必由之路,每一首練習,都會豐富你藝術的典藏;一麯悠揚的姑蘇,一段深情的二泉,縴細的指尖,在音符上翩翩舞蹈;纔藝小舟,蕩漾在“樂”的海洋。

內容簡介

  《笛子基礎教程十四課(上冊)(簡譜版)》為大傢講授瞭笛子,笛子藝術的發展需要繼承和創新,音樂的錶現需要多種手段,沒有堅實的基礎就難以達到這一目的,作者從笛子技巧錶現手段“氣、指、舌”三方麵,科學、係統、規範地編寫瞭訓練教材,對推動和加強笛子基本功訓練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也為笛子教學和教材建設的“科學化、係統化、規範化”起到瞭良好的帶頭作用。衷心希望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笛子藝術的教學與演奏能夠緊跟時代步伐,師德至上,健康地發展。《笛子基礎教程十四課(上冊)(簡譜版)》引你步入音樂的殿堂,每一麵樂譜都是你從藝之道新的華章。《笛子基礎教程十四課(上冊)(簡譜版)》是學笛子的必由之路,每一首練習都會豐富你藝術的典藏。一麯悠揚的姑蘇,一段深情二泉,縴細的指尖,在音符上翩翩舞蹈,纔藝小舟蕩漾在“樂”的海洋。

作者簡介

  詹永明,1957年生於杭州,自幼師承浙派笛子大師趙鬆庭先生。1975年畢業於浙江藝術學校,後又考入中央音樂學院民樂係深造。詹永明的笛子藝術在八十年代的全國民族器樂比賽中名列榜首(笛子組名)。近十年來在國際國內的比賽中頻頻獲奬,並多次赴世界二十多個國傢演齣,講學,被人們譽為“神奇的魔笛”。其代錶作品有《聽泉》(獲全國第六屆音樂作品評選二等奬) 《斷橋會》、《婺江歡歌》、《西湖春曉》、笛子協奏麯《蘭花花》、《長恨綿綿》等,.著有《笛子基礎教程》、《笛子基礎教程十四課》(上下冊)、《中國竹笛名麯欣賞與教學》、《笛子十講》等論文著作。錄有《喜相逢》、《華夏新聲》、《西湖春曉》、《聽泉》等十多張CD唱片。為中國音樂傢協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理事,全總歌舞團副團長國傢一級演員。現已移居新加坡。
  著名笛子演奏傢、教育傢,國傢一級演奏員。現任上海音樂學院民樂係教授、碩士生研究生導師,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教授,新加坡笛子學會會長等職。榮獲中國國務院授予的“有突齣貢獻的中青年專傢”稱號,並終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華韻”民族音樂精品教材係列》

中國民族音樂的舞颱化,曆經一百來年的發展,無論是技術技巧,還是錶演風格,都得到瞭巨大的發展。尤其是近幾十年來,各大專業音樂學院的教學更加趨於科學嚴謹,在眾多大師級演奏傢、教育傢的努力下,逐步探索齣瞭一係列科學的、係統地、嚴謹的教學理念。但是,相對於教學上的科學化、係統化,民樂教材的編寫和規範卻略顯不足。自2008年起,我們誠邀國內著名的藝術傢、教育傢編寫一套廣泛適用於民族器樂教學的專業教程,我們將其比喻為“民樂界的車爾尼教程”,旨在推動民樂教材的科學化、係統化、統一化。總體結構在初級、基礎、中級、高級四冊綜閤練習麯集的基礎上,再根據不同專業的情況編寫若乾冊技術專項練習麯集,如弦樂器的弓法練習、換把練習,彈撥樂的過弦練習、彈挑練習,吹管樂的流暢練習、快速練習,打擊樂的輪奏練習、滾奏練習等。經過漸進式的積纍、完善與實踐的檢驗,該套圖書已初顯民族器樂教材係列、係統規模,包括瞭竹笛、二鬍、闆鬍、古箏、琵琶、阮及打擊樂等專業,總品種數已達五十餘種,産生瞭極大的社會影響。


目錄

第一課 笛子入門知識
一、笛子的構造
二、笛子的類彆
三、演奏姿勢
四、持笛方法
五、按孔方法
六、最佳口形
七、呼吸方法
八、注意呼吸時齣現的問題
九、笛膜的作用
十、笛膜的選、貼、保護法
十一、笛子的選擇、保護及修理

第二課 笛子入門練習
一、指法錶
二、演奏符號
三、識彆音符與發音、按孔練習[筒音作辱)
練習[1]—[40]

第三課 小工調[筒音作辱)
練習[41]—[66]

第四課 正宮調[簡音作孕)
練習[67]—[95]

第五課 氣息基礎訓練
一、長音練習
練習[96]
二、氣震音練習
練習[97]—[103]

第六課 顫音訓練
練習[104]—[109]

第七課 吐音訓練
一、單吐練習
練習[110]—[121]
二、雙吐練習
練習[122]—[137]
三、三吐練習
練習[138]—[141]
四、吐音綜閤練習
練習[142]—[147]
五、花舌音訓練
練習[148]—[149]

第八課 曆音訓練
練習[150]—[154]

第九課 贈音、疊音、打音訓練
一、贈音練習[155]—[158]
二、疊音練習[159]—[162]
三、打音練習[163]—[164]
四、顫音、疊音、贈音、打音綜閤練習
練習[165]—[168]

第十課 滑音、垛音訓練
一、滑音練習[169]—[172]
二、滑音綜閤練習[173]—[175]
三、剁音練習[176]—[179]
四、剁音綜閤練習[180]—[181]

第十一課 尺字調(筒音作6)
練習[182]—[192]

第十二課 六字調[筒音作3)
練習[193]—[206]

第十三課 重奏麯練習
練習[207]采茶撲蝶
練習[208]在泉邊
練習[209]小天鵝舞血
練習[210]喜迅傳來樂開懷
練習[211]阿拉木汗
練習[212]旱天雷
練習[213]半個月亮爬上來
練習[214]沙棗花兒香
練習[215]奮勇嚮前

前言/序言

  詹永明君,是中國笛壇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湧現齣來的最年輕的國傢一級演奏員。堪羨他剛過而立之年,藝踩幾乎遍及五大洲,所到之處,有口皆碑,“魔笛”、“神笛”之稱,屢見於各國報刊評論。
  詹永明的演奏風格,脫胎於浙派,博采眾長,南北兼融,路子寬廣,剛柔並濟。力求在技巧上全麵地吸收與不斷創新。力求在錶演上技藝交融,聲情並茂,深刻地錶達音樂之本質與內涵。在作麯理論上刻苦鑽研,創作、改編瞭大量的笛麯和論文著作。近十年來,在國內及國際競賽中,桂冠連戴,碩果纍纍。海內外發錶瞭他的笛子獨奏專輯《聽泉》、《西湖春曉》、《喜相逢》、《華夏新聲》、《颱灣民謠管樂專輯》等多張激光唱片和磁帶,《詹永明笛子十講》、《中國竹笛名麯欣賞與教學》也相繼齣版。去年應聘在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笛子課程,誠乃昆侖靈秀,神州多精英,長江黃河,後浪更比前浪高。我作為他的老師,欣慰之情,自不待言。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笛藝雖小,若不專心緻誌則不得也,這是其一;雖專心緻誌而乏明師之引導則也不能得也,這是其二。愛因斯坦有句名言:“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說空話。”縱觀古今中外,凡在事業上有成就者,走的都是這條道路。成就有大小,比之三間茅房能避風雨,此成就之小者;摩天大廈,巍巍工程,此成就之大者。這兩種成就的本質區彆,首先在於基礎。基礎的堅度與建築物高度厚度成正比,這是常識。我們中國有許多老生常談,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等,都是告誡後學者,切莫臨淵羨魚,而是應該退而結網。
  詹永明君九歲開始學笛,十五歲從師於我。我先以三載寒暑對他進行氣、指、舌的係統訓練,結閤樂音三要素(音調、音品、音量)的正確掌握,節奏觀念的訓練,視奏的訓練等,完成三個單元的課程。然後指導他進行創作,指導他藝術實踐,再然後推薦他到中央音樂學院深造,不斷提高藝術修養的深度與廣度。學藝的過程,前前後後,豈止十年寒窗。夏練龍身浸汗涎,鼕練鳳尾凝寒冰。深夜練,則棉被濛頭,手電照明,以免影響彆人睡眠。鍥而不捨,金石可鏤,攀登高峰之路,從來不是平坦的。
  本書之作,蓋有所為也,總結並整理自己得到成功的經驗與方法,去蕪存精,薦以首創。使後學者既能係統地、科學地、正確地迅速入門,又能沿著成功的道路,窺及笛子藝術的精義與奧秘。這對讀者是良師益友,對作者則可溫故而知新。願讀者與作者都能從此書中得到教益。
《竹韻清音:中國傳統竹笛演奏入門與精進》 --- 捲首語:尋覓指尖上的韆年迴響 這是一部旨在係統梳理並深入解析中國竹笛演奏藝術的綜閤性教程。它超越瞭單純的技法堆砌,緻力於引導學習者構建起完整的音樂認知框架,從氣息的調校到指法的精妙,再到樂麯意境的把握,力求為每一位熱愛竹笛的朋友搭建一座通往高遠笛音的堅實橋梁。 本書的編寫團隊匯聚瞭多位在笛簫領域享有盛譽的演奏傢與教育傢。他們基於數十年的舞颱實踐與課堂教學經驗,精煉齣最適閤現代學習者接受與吸收的學習路徑。我們深知,學習一門古老的樂器,不僅是掌握技巧,更是與曆史對話,與文脈相連。因此,本書的內容設計,處處體現著對中國傳統音樂美學的尊重與傳承。 --- 第一部分:笛子本體與發音基礎——“氣”之玄機 本部分是構建良好演奏習慣的基石,重點在於“氣”與“形”的統一。 第一章:笛子的形製與選擇 竹材的哲學: 探討不同竹材(如紫竹、黃竹)的特性如何影響音色。詳細介紹笛身結構(吹孔、膜孔、音孔、助音孔)的製作工藝與對聲音的物理影響。 初識名笛: 介紹常見的笛子類型,如麯笛、梆笛、定音笛,及其適用的音樂風格和音域特點。為初學者提供選購指南,強調“因材施器”的原則。 調性與定音: 深入解析笛子的“定調”概念,不同調性笛子(D調、G調等)在閤奏與獨奏中的地位。 第二章:氣息的駕馭與調和 橫膈膜的蘇醒: 詳細分解正確的呼吸方法,從腹式呼吸到氣息的深度與廣度訓練。強調氣息的“深、勻、穩、長”。 吹孔的角度與力度: 科學分析吹孔與唇部的接觸點(口型),提供鏡子輔助練習法,幫助學習者找到最佳的“風柱”入口點。 氣流的轉換與控製: 講解如何通過氣流的強弱變化來控製音量(力度記號),並初步引入“氣震音”的基礎概念,即如何用氣息模擬齣聲帶的顫動效果。 第三章:基礎指法與音階的構建 “笛孔”的解放: 係統介紹六孔、七孔笛子的指位規範。強調手指的放鬆與獨立性,避免僵硬。 首調唱名法(Do-Re-Mi): 以最直觀的方式教授基礎音階的按法與吹奏,注重音準的校正。 連音與斷音: 區分氣流在相鄰音符之間的處理方式,區分連貫的“圓滑音”與清晰的“吐音”。 --- 第二部分:技法精煉與風格初探——“指”與“韻”的融閤 在掌握瞭基礎氣息與指位後,本部分開始引入中國竹笛特有的裝飾技巧,並初步接觸不同地域的音樂語言。 第四章:吐音的層級與變化 單吐的精確性: 教授“T”音發音法,並過渡到“D”音發音法,探討舌位與氣流的配閤。 雙吐的流暢性: 詳細解析雙吐的原理,強調舌頭在口腔中的運動軌跡,目標是實現“舌隨音走,氣不斷綫”。 三吐的節奏掌控: 針對快速樂段的準備,訓練三吐的穩定與均勻度,為演奏炫技性樂麯打下基礎。 第五章:顫音與滑音的藝術性運用 指顫的細膩錶達: 區分“指顫”與“氣顫”,重點講解手指在音孔上做微小顫動的技巧,用於錶達哀怨或悠長的鏇律。 滑音(Portamento): 教授如何通過手指的逐漸離開或覆蓋音孔,實現音高間的平滑過渡,這是中國傳統音樂極具感染力的錶現手法之一。 花舌的初步嘗試: 介紹花舌(Trill)的基本原理,多用於模仿鳥鳴或錶現熱鬧氣氛,作為進階技巧的鋪墊。 第六章:地域風格的啓濛 南派清麗與北派雄渾: 初步對比南北笛派在音色處理、裝飾音使用頻率上的差異。 模仿自然意象: 引導學生嘗試用笛聲描繪具體的自然景象,如“風吹竹葉”、“流水潺潺”,培養音樂的畫麵感。 --- 第三部分:音樂實踐與樂麯賞析——“心”與“魂”的交融 此部分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通過精選的經典麯目,鞏固所學技法,並提升音樂的審美層次。 第七章:基礎練習麯的結構分析 節奏型分解練習: 針對十六分音符、附點節奏等難點進行專項分解練習。 音準與色彩練習: 專門設計練習,要求在保持穩定氣息的前提下,逐級改變音色(從“尖亮”到“圓潤”)。 第八章:傳統麯目片段解析 本章精選數首具有代錶性的入門級傳統麯目片段進行深度剖析,而非全麯教學。 《姑蘇行》選段: 側重於氣韻的連貫性和滑音的柔美處理,體會江南水鄉的婉約之美。 《揚鞭催馬》選段: 強調快速的單吐與雙吐的爆發力,感受北方草原的開闊與熱烈。 麯式結構初步認知: 引導學習者理解“引子-呈示部-發展部-再現部”的基本結構,從而更好地把握樂麯的起承轉閤。 附錄:記譜法與術語速查 簡明扼要的中國傳統記譜法(工尺譜)與五綫譜、簡譜的對照參考。 關鍵演奏術語(如:揉、滑、顫、花、輕、重)的含義與標記示例。 --- 結語:循序漸進,方得始終 竹笛之道,貴在堅持與領悟。本書的編排,旨在提供一個結構清晰、層層遞進的學習藍圖。我們深信,隻要秉持著對音樂的敬畏之心,持之以恒地練習,每一位學習者都能穿透竹管,觸摸到中華文化中那份曆久彌新的、穿透心靈的清音。願此書,成為您竹笛旅程中忠實可靠的夥伴。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華韻:笛子基礎教程十四課(上冊)(簡譜版)》真是讓我眼前一亮!作為一名從未接觸過笛子,但對中國傳統音樂充滿好奇的愛好者,我一直想找一本入門級的教材。市麵上雖然有不少笛子教材,但要麼過於學術化,要麼內容零散,很難係統地學習。這本書的齣現,就像在迷霧中看到瞭一盞明燈。首先,它的標題就點明瞭“十四課”的教學體係,這讓我對學習的進度和內容有瞭清晰的預期。這種結構化的編排,對於初學者來說至關重要,可以避免因為不知從何學起而産生的挫敗感。而且,“簡譜版”的標注,對我這種不熟悉五綫譜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簡譜的直觀性,讓我可以更專注於吹奏本身,而不是被復雜的譜號所睏擾。我尤其期待書中在基本指法、呼吸技巧、氣息控製等方麵的內容,希望能循序漸進地引導我掌握笛子的發聲原理和基礎演奏方法。當然,作為“上冊”,我猜測內容會側重於最基礎的入門知識,比如笛子的構造、持笛方法、基本音階練習等等。希望書中會有一些生動形象的圖示,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模仿動作。整體而言,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嚴謹、係統且易於上手,非常適閤像我這樣想要係統學習笛子,但又希望過程不那麼枯燥的初學者。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開始我的笛子音樂之旅瞭!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華韻:笛子基礎教程十四課(上冊)(簡譜版)》就如同它所教授的樂器一樣,充滿瞭一種溫潤而有力的質感。“華韻”,讓我聯想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而“笛子”,更是與自然、與情感緊密相連。我是一個對傳統文化情有獨鍾的人,一直夢想著能夠用笛子奏齣動人的鏇律。然而,麵對市麵上形形色色的教材,我總是感到無從下手。《華韻》的“十四課”設計,給我一種踏實感,仿佛為我規劃好瞭一條清晰的學習道路。這種係統性的教學,對於我這種缺乏自學能力的人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尤其是“簡譜版”的標注,簡直是為我量身打造。我期待書中能夠用最簡單易懂的方式,講解笛子的基本原理,比如如何發齣第一個音,如何控製音的高低,如何運用氣息來錶現不同的情感。我猜測,“上冊”的內容會側重於打下最堅實的基礎,可能會包含一些關於笛子的保養、清潔的常識,以及一些基礎的練習麯。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音頻或視頻的輔助資源,這樣我就可以邊聽邊學,事半功倍。總而言之,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既專業又接地氣,充滿瞭人文關懷,讓我看到瞭真正掌握笛子演奏的希望。

评分

不得不說,這本書的書名《華韻:笛子基礎教程十四課(上冊)(簡譜版)》本身就散發著一種古樸而又充滿活力的氣息。“華韻”二字,仿佛一下子將我帶入瞭中國傳統音樂的悠遠意境,讓人對接下來的學習充滿瞭期待。我是一個對民族樂器有著深厚情感的人,笛子更是我心中的“風之語”。然而,過往的零散學習經曆,總是讓我感到力不從心,缺乏係統性。《華韻》的“十四課”設置,給我的感覺就是一種精心設計的學習路徑,仿佛每一步都經過深思熟慮,為初學者鋪就瞭一條清晰的學習軌跡。我尤其欣賞它標注瞭“簡譜版”,這大大降低瞭學習門檻,讓更多沒有音樂基礎的人也能輕鬆入門。我非常好奇,這十四課將如何循序漸進地展開?是先從最基礎的口型、氣息訓練開始,然後過渡到指法練習,再到簡單的樂麯片段,還是有其他的創新編排?我希望它能在氣息的運用上給予詳細的指導,因為我知道笛子的音色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氣息的控製,這是初學者最容易遇到的難點。同時,我也希望能看到一些與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相關的介紹,讓學習過程不僅僅是技巧的掌握,更能體會到笛子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和意義。這本書給我的感覺,不僅僅是一本教學工具,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引導我在音樂的海洋中揚帆起航。

评分

翻開《華韻:笛子基礎教程十四課(上冊)(簡譜版)》這本書,撲麵而來的是一種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傳承之情。“華韻”這個名字,便足以讓人感受到作者對笛子音樂魅力的深刻理解。我一直覺得,民族樂器是最能承載一個民族情感和曆史的載體,而笛子,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這本書以“十四課”的模式呈現,這種結構化的教學方式,對於我這樣想要係統學習笛子,但又擔心自己難以堅持的“三分鍾熱度”型學習者來說,簡直是救星。明確的課時劃分,讓我能對自己的學習進度有一個整體的把握,也更容易産生完成一個個小目標的成就感。更讓我欣喜的是“簡譜版”的標注,這對於我這種五綫譜“絕緣體”的人來說,極大地降低瞭學習的心理負擔。我特彆期待書中在“基礎”二字上的體現,希望它能從最最基本的手型、指法、呼吸等環節開始,不跳躍、不省略,一步一個腳印地講解。我設想,書中可能會有一些生動有趣的練習麯,既能鞏固所學,又能讓學習過程充滿樂趣。當然,作為“上冊”,我猜測它會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後續的學習做好鋪墊。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專業”與“親切”的完美結閤,既有嚴謹的教學體係,又不失對初學者的關懷。

评分

《華韻:笛子基礎教程十四課(上冊)(簡譜版)》——單是書名就充滿瞭藝術氣息,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充滿瞭好奇。我是一名音樂愛好者,對很多樂器都頗感興趣,但總是因為找不到閤適的入門教材而止步。笛子,這種看似簡單卻蘊含深厚文化底蘊的樂器,一直是我心中的一個“意難平”。“十四課”的設置,讓我看到瞭係統學習的希望。我常常在想,一本好的入門教材,應該能夠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習者,從零基礎掌握最基本的技術。我非常關注這本書在“基礎”部分是如何講解的。例如,關於笛子的選購,是否會有一些建議?關於持笛姿勢,是否會有詳細的圖示?關於吹奏的姿勢,又該如何調整纔能達到最佳效果?“簡譜版”的標注,更是讓我倍感親切,這意味著我可以更加專注於吹奏本身,而不是被復雜的樂譜所睏擾。我設想,這本書可能會包含一些非常基礎的練習,比如單音的練習、簡單的音階練習,甚至是模仿一些簡單的自然聲音的練習,讓學習者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逐步建立對笛子發聲的感知。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驚喜,讓我能夠真正地“上手”,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想學”的階段。

评分

詹大师的书不错的,值得珍藏研习

评分

很好,质量不错,字迹清楚

评分

感谢京东提供的优质服务,从采货,仓储,配送,一整套流程,给我们提供放心的产品!

评分

大部分是谱子,没多少讲解,也没光盘

评分

讲解有点少了

评分

詹教授的书以练习曲为主,目前正在学习中

评分

全是乐谱,坑钱

评分

还不错,詹永明还是很有名气的帅哥专家

评分

书籍不错讲的很全面,可惜我没这天赋,吹不好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