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同歡樂也同愁:憶父親陳寅恪母親唐篔

也同歡樂也同愁:憶父親陳寅恪母親唐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陳流求,陳小彭,陳美延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齣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34366
版次:1
商品編碼:10057034
品牌:三聯書店
包裝:精裝
開本:大16開
齣版時間:2010-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02
字數:181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也同歡樂也同愁:憶父親陳寅恪母親唐篔》父親早年的點滴舊事
  父母親的婚姻及我們姐妹名字的由來
  抗戰前的傢居生活
  抗戰期間
  抗戰勝利
  母親

內容簡介

  這是一份女兒們迴憶父母親的珍貴記錄,獨特而真切。在這《也同歡樂也同愁:憶父親陳寅恪母親唐篔》裏,她們敘述瞭和父母一起生活親見、親聞的種種往事,從孩提時代依稀記事起,大體到1949年為止。追述祖輩傢世,父輩東洋西洋求學,雙親相識的姻緣,婚戀成傢後撫育孩子、奉養老父、教書治學的校園生活,抗戰烽火中的舉傢流離,父親目盲下的種種際遇,母親麵對艱厄世事的堅韌,以及父母之間相知相契的深厚情感。書中也記敘瞭有著姻親關係的陳氏、唐氏、俞氏傢族,晚清、民國時政治、文化舞颱上的活躍人物,如陳寶箴、陳三立、陳師曾、唐景崧、俞明震、俞大維等幾代人。作者從親眷的角度,憶述瞭大傢族中的親情相助,生死彆離。也以晚輩的眼光描寫瞭陳、唐夫婦與眾多學者教授、授業弟子的交遊往來。
  書中記述這個傢庭點點滴滴的生活細節,較以往的記述更為真實而豐滿,為研究陳寅恪補充瞭重要的資料。同時從一個傢庭的聚散、個人的遭遇也摺射齣瞭20世紀的國傢興亡、時代變遷。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關於陳寅恪的書雖說也齣瞭不少,但以女兒的身份迴憶父母雙親,秉筆實錄自己的親身經曆、所見所聞和感受,這是第1部。質樸真摯,可以作為曆史來讀。
  ——吳學昭

目錄

本書主要親屬稱謂及關係
一、父親早年的點滴舊事
二、父母親的婚姻及我們姊妹名字的由來
三、抗戰前傢居生活
四、抗戰期間
五、抗戰勝利後
六、母親
附 錄
懷念陳寅恪先生 俞大維
避寇拾零 唐篔(曉瑩)
參觀景崧中學的講話稿 唐簧
後 記

精彩書摘

  一、父親早年的點滴舊事
  我們年少時候,聽父親有時談起他早年及傢中的一些往事,這些記憶在我們頭腦裹已存留瞭好幾十年,時間愈久愈讓人感到它的親切和珍貴,現謹將印象較深的部分寫下,以錶達對逝去長輩的思念和敬愛之情。
  嶽麓山腳下,長沙炎熱夏日初臨。湘江東岸城北通泰街,有座唐朝劉蛻故居“蛻園”——以後成為周南女中校址——此時是晚清湘軍名將周達武(四川、貴州、甘肅)提督宅第。江西義寧(今修水)陳寶箴(1831—1900,字右銘),鹹豐元年辛亥(1851年)恩科舉人,租賃瞭周宅靠通泰街一側的部分房屋,住著祖孫三代。長子三立(1853—1937,字伯嚴, 自號散原)光緒十五年己醜(1889年)進士,原配羅氏夫人1876年生長子衡恪後,1880年早逝。三立1882年續娶繼室俞明詩夫人(1865—1923,字麟洲,浙江山陰人)。這天,明詩夫人正在“蛻園”宅內臨產,雖然已是第二胎,產程卻仍較長,嬰兒久久未見落地,全傢都很著急。忽然傢人來報,熊鶴村老丈到訪,他是當地一位知名文士,為寶箴、三立父子的年長詩友,與三立時有唱和。正當熊老丈精神抖擻健步踏入門庭時,嬰兒呱呱墜地,當日是光緒十六年庚寅五月十七曰(公元1890年7月3曰)。由於嬰兒祖父右銘公已赴湖北,祖母黃太夫人按族譜排行, “恪”字輩虎年所生男嬰,取名“寅恪”;並欲藉熊鶴老福壽,以“鶴壽”為字,但男嬰長大後未曾使用。又,傢譜中所記載寅恪的號“彥恭”,也從未用過。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質量很好,快遞速度挺快的,很滿意。

评分

當下,吾已浪跡京東數年, 但覺世風日下,深知各店之貓膩甚多,不乏其聞。然, 唯京東這寶物與眾皆不同, 為齣淤泥之清蓮。使吾為之動容,心馳神往。乃至飯不能食,寢則不安,輾轉反側,無法忘懷。於是乎緊衣縮食,湊齊銀兩,傾吾所能而買。打開包裹之時,頓時金光四射,屋內升起七彩祥雲,處處都是祥和之氣。吾驚訝之餘便是欣喜若狂,嗚呼哀哉!此寶乃是天上物,人間又得幾迴求!不僅贊 嘆此寶物款型及做工,超高性價比!且贊吾獨具慧眼與時尚品位,便有感 而齣此文,句句真言,字字 肺腑。嗟!望京東江湖所需 此寶之英雄誌士無需貨比三傢,謹記唯此寶為首選也 !!

评分

趁優惠可收集到先生之著述,幸甚!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评分

女兒的親身經曆迴憶父母,可以作為興趣陳大師的曆史鏡頭來讀,彌足珍貴。

评分

*元疊加200-60價格一般湊閤吧

评分

趁活動買的,好劃算!看上很久瞭。繁體竪排,看上去很不適應,容易串行……串列更閤適?而且好多繁體字,都要藉助康熙字典纔能查到。語言偏文言,所以得有一定古代漢語功底。繼續慢慢啃……

评分

  書中記述這個傢庭點點滴滴的生活細節,較以往的記述更為真實而豐滿,為研究陳寅恪補充瞭重要的資料。同時從一個傢庭的聚散、個人的遭遇也摺射齣瞭20世紀的國傢興亡、時代變遷。

评分

十三經是儒學的基本典籍,是中華傳統文化中影響至深至遠的重要文獻之一。在中國古代,堪與十三經比肩的唯有二十四史。麵對這兩大文化支柱,無論是諸子還是詩文,其中雖不乏角立特齣者,甚或是叛逆者,卻往往隻能站在曆史舞颱的邊緣,難以撼動其中心的地位。如果說二十四史是以記實為本,縱貫古今,鑒往說來,宣彰資治,更多發揮的是實用的鏡鑒的作用,那末十三經則是整個封建社會的靈魂。自漢武帝接納董仲舒“罷黜百傢,獨尊儒術”的建議,設立五陘曄士二土於學宮之後,直至清代,經學一直是曆代統治者製定國策的理論依據,是士農工商各色人等齊傢立身的行為規範。不僅如此,十三經還被法典化,於是有瞭霞斷獄氣“禮”成瞭覆遷巴,而且是法上之法。它更被神化、宗教化,於是儒學成為國學、國教。它不但堂而皇之地被推廣到所有官私學校之中,又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包括目不識丁之人在內的社會不同階層的人們的思想與行為。所以每當社會發生重大變革之際,總有人視其為障礙,為糟粕,必欲除之而後快;相反,也有人尊之為聖典,為良方,藉其足以安邦定國。時至今日,似依然如故。

评分

【內容簡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