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 中華國學經典精粹·曆史地理讀本 注釋 原文+注釋+譯文

戰國策 中華國學經典精粹·曆史地理讀本 注釋 原文+注釋+譯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戰國策
  • 國學經典
  • 曆史地理
  • 原文注釋譯文
  • 先秦史
  • 曆史讀物
  • 中華文化
  • 傳統文化
  • 曆史文獻
  • 典籍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三读书馆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43750
商品编码:10071911574
出版时间:2015-07-01

具体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商品名稱:   戰國策(中華國學經典精粹·曆史地理必讀本)
ISBN:   9787550243750
齣 版 社: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定    價:   12 元
作    者:   張潔/譯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語種:中文
  齣版時間:2015-07-01   版次:1   頁數:160
  印刷時間:2015-07-01   印次:1   字數:130韆

  目 錄

【戰國策 目錄】

東周策

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 005

秦攻宜陽…………………… 007

東周欲為稻………………… 008

周文君免工師藉…………… 009

溫人之周… ……………… 010

杜赫欲重景翠於周………… 010

昌他亡西周………………… 011

西周策

薛公以齊為韓、魏攻楚… … 012

秦令樗裏疾以車百乘入周……………… 013

雍氏之役…………………… 014

司寇布為周zui謂周君……… 015

秦欲攻周… ……………… 016

秦策

蘇秦始將連橫……………… 018

秦惠王謂寒泉子曰………… 024

說秦王曰…………………… 024

司馬錯與張儀爭論於秦惠王前………………… 032

楚攻魏…………………… 034

張儀又惡陳軫於秦王……… 034

陳軫去楚之秦……………… 035

齊助楚攻秦………………… 037

楚絕齊……………………… 040

醫扁鵲見秦武王…………… 042

秦武王謂甘茂曰…………… 042

甘茂亡秦且之齊…………… 044

秦宣太後愛魏醜夫………… 046

秦客卿造謂穰侯曰………… 047

範子因王稽入秦…………… 048

範雎至秦………………… 050

範雎曰……………………… 056

天下之士閤從相聚於趙…… 058

應侯失韓之汝南…………… 059

秦攻邯鄲………………… 060

蔡澤見逐於趙……………… 062

秦昭王謂左右曰…………… 068

秦王欲見頓弱……………… 070

說秦王曰…………………… 071

或為六國說秦王曰………… 077

謂秦王曰…………………… 078

秦王與中期爭論…………… 081

濮陽人呂不韋賈於邯鄲…… 081

文信侯欲攻趙以廣河間…… 084

文信侯齣走………………… 086

四國為一…………………… 090

齊策

靖郭君將城薛……………… 094

靖郭君善齊貌辨…………… 095

成侯鄒忌為齊相…………… 097

田忌亡齊而之楚…………… 097

鄒忌修八尺有餘…………… 098

秦假道韓、魏以攻齊……… 100

秦伐魏… ………………… 101

蘇秦為趙閤從……………… 103

張儀為秦連橫說齊王曰…… 105

張儀事秦惠王……………… 106

昭陽為楚伐魏……………… 108

秦攻趙長平………………… 109

楚王死……………………… 110

齊王夫人死………………… 114

孟嘗君將入秦……………… 115

孟嘗君捨人有與君之夫人相愛者………… 116

孟嘗君齣行國……………… 117

齊欲伐魏…………………… 119

齊人有馮諼者……………… 119

先生王鬥造門而欲見齊宣王……………… 123

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 125

齊人見田駢曰……………… 127

齊負郭之民有狐咺者正議…… 127

齊閔王之遇殺……………… 129

楚策

魏王遺楚王美人…………… 131

趙策

鄭同北見趙王……………… 133

趙太後新用事……………… 134

魏策

知伯索地於魏桓子………… 138

韓策

史疾為韓使楚……………… 139

燕策

人有惡蘇秦於燕王者曰…… 140

張儀為秦破從連橫… …… 143

宮他為燕使魏……………… 144

蘇秦為燕說齊……………… 145

蘇秦自齊獻書於燕王曰…… 146

昌國君樂毅為燕昭王閤五國之兵而攻齊……… 148

宋衛策

公輸般為楚設機…………… 153

衛人迎新婦… …………… 154

中山策

陰姬與江姬爭後…………… 156

中山君饗都士大夫………… 158


  精彩書摘

東周策

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

【原文】

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①,周君患之,以告顔率②。顔率曰:“大王勿憂,臣請東藉救於齊。”顔率至齊,謂齊王曰:“夫秦之為無道也,欲興兵臨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內自畫計③,與秦,不若歸之大國。夫存危國,美名也;得九鼎,厚實④也。願大王圖之。”齊王大悅,發師五萬人,使陳臣思⑤將,以救周,而秦兵罷。齊將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顔率曰:“大王勿憂,臣請東解之。”顔率至齊,謂齊王曰:“周賴大國之義,得君臣父子相保也,願獻九鼎,不識大國何途之從而緻之齊?”齊王曰:“寡人將寄徑於梁⑥。”顔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謀之暉颱⑦之下、沙海⑧之

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齣。”齊王曰:“寡人將寄徑於楚。”對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謀之於葉庭⑨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齣。”王曰:“寡人終何途之從而緻之齊?”顔率曰:“弊邑固竊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醯⑩壺醬甀11耳,可懷挾提挈以至齊者;非效鳥集烏飛,兔興馬逝12,灕然13止於齊者。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萬人挽14之,九九八十一萬人,士卒師徒,器械被具15,所以備者稱此。今大王縱有其人,何途之從而齣?臣竊為大王私憂之。”齊王曰:“子之數來者,猶無與耳。”顔率曰:“不敢欺大國,疾定所從齣,弊邑遷鼎以待命。”齊王乃止。

【注釋】

①九鼎:周王室的傳國之寶。

②顔率:周王朝的大臣、謀士。

③畫計:商量。

④實:實際利益。

⑤陳臣思:齊威王的名將田忌。古代陳字擬讀dien,田字讀dyen,二字幾乎同音。

⑥梁:即魏國。魏惠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故魏又稱“梁”。

⑦暉颱:颱名。

⑧沙海:地名。在今河南開封西北。

⑨葉庭:地名。在今湖北華容。

⑩醯(xī):醋。

11 甀(zhuì):甕。

12兔興馬逝:形容輕快。

13灕然:水滲流的樣子。

14 挽:牽引。

15被具:士卒運鼎需要準備的器具。

【譯文】

秦國齣兵逼近東周,嚮東周君索求九鼎,周君為此十分擔心,就與顔率商討對策。顔率說:“大王不必擔心,請允許臣嚮東去齊國求救。”顔率到瞭齊國,對齊王說:“如今秦國不講道義,打算嚮東周齣兵,嚮周君索求九鼎。我東周君臣在朝中商量,認為與其把九鼎送給秦國,不如送給貴國。您保存瞭麵臨危亡的周國,這是美名;得到瞭九鼎,這是很實在的利益。希望大王能考慮一下這件事。”齊王非常高興,齣兵五萬,任命陳臣思為將軍前往救助東周,於是秦兵撤迴。當齊王將要索求九鼎的時候,周君又擔心起來。顔率說:“大王不必憂慮,請允許臣去齊國解決這件事。”顔率來到齊國,對齊王說:“東周仰賴貴國的義舉,君臣父子纔得以保全,所以情願獻上九鼎,但不知道貴國從哪條道把九鼎運到齊國呢?”齊王說:“我打算嚮梁國藉道。”顔率說:“不可以。因為梁國君臣也想得到九鼎,他們在暉颱腳下、沙海邊上已經謀劃很長時間瞭。九鼎一旦進入梁國,必然齣不來瞭。”齊王又說:“那麼我打算嚮楚國藉道。”顔率迴答說:“不可以。因為楚國君臣也想要得到九鼎,他們在葉庭密謀很久瞭。假如經過楚國,九鼎也必定齣不來瞭。”齊王說:“那麼我究竟該從哪裏把九鼎運到齊國呢?”顔率說:“敝國也私下為大王憂慮這件事。這個九鼎並不像醋瓶子或醬罐子一類的東西,可

以懷揣手拿到齊國,也不像鳥聚鴉飛、兔跳馬跑那樣飛快地進入齊國。當初武王伐紂獲得九鼎之後,一隻鼎就用九萬人牽引,共有九九八十一萬人。士兵、工匠器械等準備物資也相當於這個數目。如今大王縱使有這等人力和物力,又從哪條道把九鼎運齣來呢?臣暗地裏一直為大王擔憂。”齊王說:“你屢次前來勸諫我,無非是不想把九鼎給我!”顔率解釋說:“臣怎敢欺騙貴國呢,隻要您趕快決定好搬運路綫,敝國一定把九鼎遷齣來,以便您隨時將其運走。”齊王隻好作罷。

秦攻宜陽

【原文】

秦攻宜陽①,周君謂趙纍②曰:“子以為何如?”對曰:“宜陽必拔也。”君曰:“宜陽城方八裏,材士③十萬,粟支數年,公仲④之軍二十萬,景翠⑤以楚之眾,臨山⑥而救之,秦必無功。”對曰:“甘茂⑦,羈旅也,攻宜陽而有功,則周公旦也;無功,則削跡⑧於秦。秦王不聽群臣父兄之議而攻宜陽。宜陽不拔,秦王恥之。臣故曰拔。”君曰:“子為寡人謀,且奈何?”對曰:“君謂景翠曰:‘公爵為執圭⑨,官為柱國⑩,戰而勝,則無加焉矣;不勝,則死。不如背秦,秦拔宜陽。公進兵,秦恐公之乘其弊也,必以寶事公;公仲慕公之為己乘秦也,亦必盡其寶。’”秦拔宜陽,景翠果進兵。秦懼,遽效11煮棗12,韓氏果亦效重寶。景翠得城於秦,受寶於韓,而德13東周。

【注釋】

①宜陽:位於洛陽西南熊耳山北端,為韓國西陲的軍事要塞。

②趙纍:周臣,身世不詳。

③材士:指訓練有素的士兵。

④公仲:韓相國,名倗。

⑤景翠:楚國將領。

⑥山:指伏牛山。

⑦甘茂:下蔡(今安徽鳳颱)人,曾就學於史舉,學百傢之說,

被張儀、樗裏疾引薦給秦惠文王。秦武王曾派甘茂定蜀,委以左丞相。

⑧削跡:除名,革除官職。

⑨執圭:爵位名,為楚國zui高爵位。

⑩柱國:楚國的zui高武官。

11效:獻。

12煮棗:魏國城邑,一說在今山東東明縣南,一說在今山東菏澤

市西北。

13德:感恩,感激。

【譯文】

秦國攻打宜陽城,周赧王對趙纍說:“你認為這場戰爭zui終會怎樣啊?”趙纍迴答說:“宜陽必定會被攻破。”赧王說:“宜陽城方圓八裏,勇士十萬,糧食可以支用好幾年,此外還有韓國的公仲率領的二十萬,以及附近的楚將景翠率領的兵馬,他們依山紮營,相機發兵援救,秦國必定無功而返。”趙纍迴答說:“甘茂是寄居秦國的客將,如果攻打宜陽有功,就成瞭秦國的周公旦;如果不成功,將會被秦國革除官職。秦武王不聽群臣父兄們的意見,堅持要攻打宜陽,如果宜陽攻不下來,秦武王會因此而感到恥辱。所以我纔說宜陽一定能攻下來。”周赧王說:“你替我謀劃一下,我該怎麼辦?”趙纍說:“您可以這樣對景翠說:‘您的爵位已經是執圭,官職也升到瞭柱國,即便參戰取勝,官爵也不可能再升瞭;萬一失敗瞭,則會送命。不如背棄秦國,要是秦國攻下宜陽,您就齣兵,秦國擔心您在秦軍疲憊時攻打它,一定會用珍寶來討好您,韓國公仲也會認為您是為救韓國而攻秦的,一定會給您送上珍寶。’”秦軍攻陷瞭宜陽,景翠果然齣兵。秦國十分恐懼,馬上把煮棗城送給瞭景翠。韓國也送上瞭珍寶。景翠從秦國得到瞭煮棗城,又接受瞭韓國的財寶,因此非常感謝東周。

東周欲為稻

【原文】

東周欲為①稻,西周不下水,東周患之。蘇子②謂東周君曰:“臣請使西周下水,可乎?”乃往見西周之君曰:“君之謀過矣!今不下水,所以富東周也。今其民皆種麥,無他種矣。君若欲害之,不若一為下水,以病③其所種。下水,東周必復種稻;種稻而復奪之。若是,則東周之民可令一仰④西周而受命於君矣。”西周君曰:“善。”遂下水。蘇子亦得兩國之金也。

【注釋】

①為:種植。

②蘇子:通常指蘇秦,這裏指一個虛擬的人。

③病:損害。

④一仰:都仰仗。

【譯文】

東周打算種植水稻,可是西周不放水,東周為此十分擔心。蘇子對東周君說:“請允許我齣使西周,說服西周放水,可以嗎?”於是前往西周,拜見西周君,說:“您的謀劃不對啊!現在不放水,反而富瞭東周啊。如今東周的百姓全都種麥子,不種彆的作物瞭。您若想害他們,不如放水給他們,來破壞他們的莊稼。您放瞭水,東周一定會改種水稻;等他們種瞭水稻以後,您再斷他們的水。如果您這樣做,就可以使東周的百姓完全依賴西周而聽命於您瞭。”西周君說:“好。”於是放水。蘇子也得到瞭兩國的酬金。

周文君免工師藉

【原文】

周文君免工師藉,相呂倉,國人不說①也。君有閔閔②之心。謂周文君曰:“國必有誹譽③,忠臣令誹在己,譽在上。宋君奪民時以為颱,而民非之,無忠臣以掩蓋之也。子罕④釋相為司空⑤,民非子罕而善其君。齊桓公宮中七市,女閭⑥七百,國人非之。管仲故為三歸⑦之傢,以掩桓公,非自傷於民也!《春鞦》記臣弑君者以百數,皆大臣見譽者也。故大臣得譽,非國傢之美也。故眾庶成強,增積成山。”周君遂不免⑧。

【注釋】

①說:同“悅”。

②閔閔:憂慮的樣子。

③誹譽:褒貶。

④子罕:姓樂名喜,春鞦時宋國貴族。

⑤司空:管理土木工程的官。

⑥女閭:指妓院。

⑦三歸:一說為管仲自築之颱名,一說為齊桓公賜給管仲的封地

名,一說為娶三姓女。

⑧不免:指沒有罷免呂倉。

【譯文】

東周昭文君罷免瞭工師藉的相位,任用呂倉為相國,國民都不高興。昭文君對此悶悶不樂。有人對昭文君說:“國傢每做一件事,國人一定有褒有貶,忠臣總是把誹謗引到自己身上,而把贊揚歸於君主。宋國的國君強占百姓的耕作時間為自己修築高颱,使得百姓怨聲載道,這是由於沒有忠臣替他掩飾的緣故。宋國的子罕辭去相位,降任司空,百姓責備子罕,而贊美宋君。齊桓公在他的宮廷裏開瞭七個市場,七百個妓院,齊國人沒有不非議他的。於是管仲就故意在自己傢築起一座‘三歸颱’,以此掩飾桓公的過錯,並非他自己有意傷害民心。《春鞦》一書記載瞭數以百計的臣子弑殺君主的事件,而這些大臣都是備受贊譽的大臣呀。因此,大臣受到贊譽對國傢並非是好事。所以說,眾多成強,增高成山。”這樣昭文君纔沒有罷免呂倉的相位。


  前言

前言

《戰國策》主要記載瞭自春鞦之後,一直到秦滅六國,約二百四十五年(前460年—前221年)間,謀臣策士輔佐君主的活動和他們遊說、辯論時所提齣的種種政治主張和鬥爭策略,或者說是戰國時代縱橫傢的言行總集。

《戰國策》具體作者已不可考,成書年代約在戰國末年或漢代初年,西漢劉嚮對其進行瞭校訂和zui後編訂。經過劉嚮的整理,《戰國策》按國彆記述,依時間編排,去其重復,補其缺損,共成書三十三篇。東漢末年,高秀為其作注。後來,劉嚮集錄本和高秀注釋本在流傳過程中有所散佚,至北宋中葉,經曾鞏重新校正,補足瞭劉嚮集錄本三十三篇。南宋姚宏、鮑彪、吳師道皆有注本。現在流行的《戰國策》共分三十三捲,總計四百九十餘章,雜記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十二國的軍政大事。

戰國時代是中國社會由奴隸社會嚮封建社會過渡的時代,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巨大變革的時代。《戰國策》是這個時代的産物,其所反映的內容,既廣泛又錯綜復雜,突齣錶現瞭戰國時期政治動蕩、矛盾重重的時代特點。

一方麵,《戰國策》記錄瞭如蘇秦、張儀、公孫衍、陳軫等遊說之士為求一己之功名利祿,藉三寸不爛之舌奔走於各國之間,遊說諸侯,縱橫捭闔,巧妙地利用各國間的利害關係,忽而連橫,忽而閤縱,或背盟相棄,或罷兵修好。另一方麵,《戰國策》還贊頌瞭一些廉潔不屈的誌士和捨生忘死的義士。馮諼高瞻遠矚為孟嘗君“燒券買義”,聶政捨生取義為燕太子丹“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王鬥敢言直諫當麵諷刺齊宣王好馬、好酒、好色,唯獨“不好士”,唐雎更“挺劍而起”,以士怒則“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摺服暴秦。此外,《戰國策》也暴露和鞭撻瞭統治者的荒淫無恥、毒辣殘暴。趙人李園為一己富貴先後將其妹進獻給春申君和楚考烈王,又設計“盡滅春申君之傢”,篡奪大權,陰險毒辣。楚懷王夫人鄭袖陽奉陰違,兩麵三刀,用毒計讒害瞭魏美人。秦宣太後淫亂後宮,私愛麵首魏醜夫,死後要其隨葬。這些事例都充分暴露瞭戰國時期貴族階級為人的殘暴和生活的腐朽。《戰國策》作為戰國時代的基本史料,在流傳和成書過程中難免雜有縱橫傢、策士采集引用的擬作、傳說,有許多虛構和誇張的成分,不可盡信,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瞭戰國策的史學價值。但它在文學方麵所取得的成就,被曆代研究者所認同。它的故事情節生動典型,上承《左傳》,下啓《史記》;人物刻畫精雕細琢,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個性分明;此外,語言錶達生動精練,簡明流利,善用寓言故事,把道理講得深入淺齣。有人稱許《戰國策》“繁辭瑰辯,爛然盈目”,宋代李文叔贊它為“文辭之zui”。

作為一本普及性讀物,此次編訂隻是節選《戰國策》中的經典篇目,共節選八十二篇文章,以饗諸君。在編譯過程中,本書以中華書局2012年6月齣版的《戰國策》為底本,同時參考和藉鑒瞭曆代前賢的研究著述和獨到見解,在譯文中以直譯為主,力求達到信、達、雅兼顧,從而幫助大傢更好地讀懂這部經典,從側麵感受中華國學的博大精深。由於編者水平有限,疏漏、錯誤在所難免,誠懇地希望廣大專傢、讀者批評指正。



用户评价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不错的

评分

经典中的精华,节约了时间,感谢编者!小巧,内涵丰富!

评分

可以可以可以

评分

满意

评分

总觉得很多没看出世界顶级书籍

评分

非常给力,适合小孩子阅读和大人便携式阅读!

评分

简单明白,一般。

评分

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