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世界分享中國的成長:吳建民的看法與思考1

與世界分享中國的成長:吳建民的看法與思考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吳建民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14330
版次:1
商品编码:1007564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吴建民外交作品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01-01
页数:389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自吳建民卸任中國駐法國大使以來的幾年時間裏,他以講課,演講,訪談、撰文的種種方式。總結外交經驗,研究對外政策,追蹤國際風雲,縱論天下大勢。《與世界分享中國的成長:吳建民的看法與思考1》收錄瞭吳建民先生近期的重要文章和講話,以“對國際形勢的思考”、“對外交與中國發屣的理解”、“對世博會的認識”,“時事雜評”四輯歸納,其中不僅有他長期從事外交外事工作的經驗和理論拜華——“把握時代特點。走和平發展道路”的論述;也有關於“外交資源的價值與利用”,“交流是一門學問,交流也是生産力”以及“中國夢與和諧世界”等創新觀點的論述。
《與世界分享中國的成長:吳建民的看法與思考1》所有文章,集中展示瞭——“把握時代特點,是我們正確認識世界形勢的齣發點”——這一重要外交思想,是吳建民外交理念和外交實踐的高度濃縮。閱讀《與世界分享中國的成長:吳建民的看法與思考1》,我們不僅可以從作者的言論和思想中認識中國和世界的互動關係,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從中找到思考的方嚮。

作者簡介

吳建民,資深外交傢。現任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會副會長,外交學院教授,中國外交部國際谘詢委員會委員,歐洲科學院院士、副院長,國際展覽局名譽主席等職。吳建民齣生於1939年。1959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法語係,1959年到1971年曾為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國傢領導人擔任過法語翻譯。1971年。他成為中國駐聯閤國第一批代錶團工作人員。在他近五十年的外交生涯中,曆任中國常駐聯閤園代。錶團參贊,中國駐比利時使館,駐歐共體使團政務參贊,外交部新聞司司長及發言人,中國駐荷蘭大使、中國常駐聯閤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錶、大使,中國駐法國大使。中國外交學院院長,中國國際關係學會常務副會長,全國政協外委會副主任等職。他曾於2003m2007年任國際展覽局主席,是擔任這一職位的第一位亞洲人。2003年,榮獲法國總統希拉剋授予的榮譽勛級會“大將軍”勛章。近五十年的外交生涯,二十五年的駐外經曆,形成瞭吳建民先生思維敏捷,視野開闊、語言生動,富有創見的獨特風格。他學識淵博,溫文爾雅,尤其善於交流溝通。他堅持不懈地利用一切機會,以外國人能夠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把具有五韆年文明曆史,極富活力和創造性的當代中國推嚮國際,為中國的外交事業做齣瞭巨大貢獻。

目錄

對國際形勢的思考
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
形勢與思考
國際形勢的特點、趨勢及思考
把握時代特點,走和平發展道路
東亞峰會——地區閤作的裏程碑
國際形勢的迴顧和展望
對外交與中國發展的理解
當發言人的幾點體會
“四個麵嚮”育人三步改革興院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與多邊主義
加法與乘法
東北亞經濟閤作的重要性和中小企業麵臨的機遇
大有作為的國際關係研究
大學校長的任務——謀事、謀人、謀錢
具有很大發展空間的中歐關係
發展文化産業的幾點思考
中法文化年及文化的多樣性
文化是會展的靈魂
世界發展大趨勢
共創東亞美好的未來
國際關係研究要為國傢和人民的總體利益服務
中國崛起最突齣的特點
交流學ABC
與世界分享中國的增長
中國夢與和諧世界
首屆世界佛教論壇大會——天時 地利 人和
對世博會的認識
推廣國展局理念推動世博會發展
認識機遇,用好機遇
——對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幾點思考
世博會與國際形象塑造
世博會是21世紀的需要
上海世博會是中國的大機遇
世博會的靈魂是“軟件”
世博會為上海提供持久動力
演繹好主題是辦好世博會的關鍵
時事雜評
發掘中法閤作的潛力,把中法關係推嚮新高峰
——慶祝中法建交40周年
兩位偉人的重要決策
——紀念中法建交40周年
外交也有親和力
高舉和平與發展的旗幟
——紀念小平同誌誕辰100周年
認清形勢,大力推動東亞閤作
一篇切中時弊的演講
一篇對外介紹中國的傑作
鄧小平外交思想軌跡
外交資源的價值與利用
東亞區域閤作與第二軌道外交
抓住東亞發展機遇
重新認識中華文化價值
“莫內構想”與中日友好
一本瞭解日內瓦的好書
——《國際名城日內瓦》再版有感
一本對中國Ak嚮世界有益的好書
大智慧與好點子
多一些全球眼光
摒棄弱國心態
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
愛國與誤國
和則兩利,鬥則俱損
——為中日世代友好共同努力
要買進而不要買斷
見勢早得機先
後記

精彩書摘

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
到年底瞭,大傢都在考慮今年的形勢。今年國際形勢最大的特點是美國陷在伊拉剋瞭,這件事情非同小可。美國提齣瞭先發製人的戰略,實施的最重要的行動是打伊拉剋。打的結果怎麼樣?陷進去瞭。為什麼要打伊拉剋?美國在“9·11”之後,全球戰略做瞭調整,要建立一個單極世界的目標沒有變,做法有變化。“9·11”之前,敵人是誰,美國一度在猶豫。俄羅斯是不是?布什於2001年上颱,上颱不久就驅逐俄羅斯外交官,俄也采取瞭反措施,雙方關係一度很緊張。中國是不是?美對中國的提法由“戰略閤作夥伴”變成“戰略競爭對手”。“9·11”之後,美國人明確認識到,對美國的現實威脅是恐怖主義。
順便講一句,“9·11”之後,我與美籍華人、著名的建築學傢貝聿銘一起吃晚飯。談到“9·11”,他對我講,從建築學的角度看,兩架飛機撞塌世界貿易中心大樓,說明策劃行動的人後麵有高手,有“非常好的工程師”。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吴建民,资深外交家。现任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外交学院教授,中国外交部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欧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等职。吴建民出生于1939年。195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1959年到1971年曾为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担任过法语翻译。1971年。他成为中国驻联合国第一批代表团工作人员。在他近五十年的外交生涯中,历任中国常驻联合园代。表团参赞,中国驻比利时使馆,驻欧共体使团政务参赞,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及发言人,中国驻荷兰大使、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大使,中国驻法国大使。中国外交学院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等职。他曾于2003m2007年任国际展览局主席,是担任这一职位的第一位亚洲人。2003年,荣获法国总统希拉克授予的荣誉勋级会“大将军”勋章。近五十年的外交生涯,二十五年的驻外经历,形成了吴建民先生思维敏捷,视野开阔、语言生动,富有创见的独特风格。他学识渊博,温文尔雅,尤其善于交流沟通。他坚持不懈地利用一切机会,以外国人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把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极富活力和创造性的当代中国推向国际,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年年初,中国人民大学的呼延华同志找到我,建议把我的六本书《世界大变化》、《与世界分享中国的成长》、《外交案例》、《交流学讲章》、《外交见证中国》、《在法国的外交生涯》汇集成“吴建民外交作品系列”集中出版,反映我这几年来的思考和看法。我经过慎重考虑,同意了他的建议。

评分

我于2003年7月结束了在法国的任职回到国内。在此后六年多的时间里,我几乎每年都要参加十来次国际性的研讨会,讨论当今世界面临的大问题。刚开始我没有特别注意这种现象,后来随着参加会议次数的增多和与各方人士的深入交流,我意识到这种现象可能是国际关系当中的新事物,也是世界正在发生大变化的反映。在过去多少年里,国际上的大问题都是由几个大国主宰,他们经过秘密磋商,通过一定的会议形式,就决定了世界的格局和命运,不需要经过大家来讨论。他们作了决定,全世界只能被动接受。而今天的情况则大不一样了,时代变了,国际关系的重心正在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全球化使得世界连成了一体,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相互依存。同时,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挑战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之严峻,必须携手合作,共同应对。

评分

《与世界分享中国的成长:吴建民的看法与思考1》所有文章,集中展示了——“把握时代特点,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形势的出发点”——这一重要外交思想,是吴建民外交理念和外交实践的高度浓缩。阅读《与世界分享中国的成长:吴建民的看法与思考1》,我们不仅可以从作者的言论和思想中认识中国和世界的互动关系,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中找到思考的方向。

评分

《与世界分享中国的成长:吴建民的看法与思考1》所有文章,集中展示了——“把握时代特点,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形势的出发点”——这一重要外交思想,是吴建民外交理念和外交实践的高度浓缩。阅读《与世界分享中国的成长:吴建民的看法与思考1》,我们不仅可以从作者的言论和思想中认识中国和世界的互动关系,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中找到思考的方向。

评分

自吴建民卸任中国驻法国大使以来的几年时间里,他以讲课,演讲,访谈、撰文的种种方式。总结外交经验,研究对外政策,追踪国际风云,纵论天下大势。《与世界分享中国的成长:吴建民的看法与思考1》收录了吴建民先生近期的重要文章和讲话,以“对国际形势的思考”、“对外交与中国发屣的理解”、“对世博会的认识”,“时事杂评”四辑归纳,其中不仅有他长期从事外交外事工作的经验和理论拜华——“把握时代特点。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论述;也有关于“外交资源的价值与利用”,“交流是一门学问,交流也是生产力”以及“中国梦与和谐世界”等创新观点的论述。

评分

人性现象(1) 大魄力,人情味,二者兼备是难得的。 有两种人最不会陷入琐屑的烦恼,最能够看轻外在的得失。他们似是两个极端:自信者和厌世者。前者知道自己的价值,后者知道世界的无价值。 人不由自主地要把自己的困境美化,于是我们有了“怀才不遇”、“红颜薄命”、“大器晚成”、“好事多磨”等说法。 心理学家们说:首先有欲望,然后才有禁忌。但事情还有另一面:首先有禁忌,然后才有触犯禁忌的一个仗义施财的人,如果他被窃,仍然会感到不快。这不快不是来自损失本身,而是来自他的损失缺乏一个正当的理由。可见人是一种把理由看得比事情本身更重要的动物。

评分

吴建民,资深外交家。现任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外交学院教授,中国外交部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欧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等职。吴建民出生于1939年。195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1959年到1971年曾为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担任过法语翻译。1971年。他成为中国驻联合国第一批代表团工作人员。在他近五十年的外交生涯中,历任中国常驻联合园代。表团参赞,中国驻比利时使馆,驻欧共体使团政务参赞,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及发言人,中国驻荷兰大使、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大使,中国驻法国大使。中国外交学院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等职。他曾于2003m2007年任国际展览局主席,是担任这一职位的第一位亚洲人。2003年,荣获法国总统希拉克授予的荣誉勋级会“大将军”勋章。近五十年的外交生涯,二十五年的驻外经历,形成了吴建民先生思维敏捷,视野开阔、语言生动,富有创见的独特风格。他学识渊博,温文尔雅,尤其善于交流沟通。他坚持不懈地利用一切机会,以外国人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把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极富活力和创造性的当代中国推向国际,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评分

评分

假如你平白无故地每月向某人敲一笔竹杠,开始时他会气愤,渐渐地,他也习惯了,视为当然了。然后,有一回,你减少了勒索的数目,他会怎么样呢?他会感激你。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