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的特點:1.用圖、錶和簡單的文字,描述全身的經絡和穴位。
2.每一個穴位都講到瞭,這是在第三部分中按經絡的分布進行講解的。
3.對 於常用的穴位,又作瞭進一步的詳解。這是在第四至第八部分中,按部位分布講解的。
4.除瞭按經絡分布進行講解穴位,還按部位分布講解穴位,方便循經取穴和局部取穴。
5.以圖示介紹穴位,穴位圖準確、細緻,對穴位局部的“外觀”和“內景”都進行瞭圖示。
6.“取穴前的準備”介紹瞭取穴的體位和常用方法。
7.對耳穴部分按國傢標準進行瞭介紹。
作者簡介
劉月芝,醫學博士,北京市宣武中醫院主任醫師,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1997年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臨床專業,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師從全國著名針灸專傢楊甲三教授。臨床上繼承發揚導師的經驗,結閤自己所學知識,創立瞭獨特的通調針刺法。對神經係統疾病如中風、麵癱、失眠;消化係統疾病如慢性胃炎、慢性腸炎、脂肪肝等;骨傷科疾病如頸椎病、坐骨神經痛等以及婦科疾病、皮科疾病均取得很好的療效。此外,對各種疑難雜癥有獨到的研究。撰寫瞭多篇論文均在《中國針灸》等權威期刊上發錶。其中《針刺治療中風肢體運動功能障礙的臨床研究》一文曾獲1998年北京市醫學會及宜武區醫學會優秀論文奬,並在中韓國際交流會上大會宣讀。主持瞭北京市中醫管理局課題。主編《中醫腦血管病食療驗方》《常見腎髒病》等著作,協編七年製《針灸學》教材。常年承擔北京中醫藥大學五年製學生的《針灸學》的課堂教學及臨床帶教,被聘為北京中醫藥大學兼職教授。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帶教德國、日本、美國等國留學生,受到學生的好評。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部分 取穴前的準備
取穴的標準體位
骨度分寸取穴法
解剖標誌取穴法
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第二部分 人體的經絡係統
人體經絡係統的組成
手太陰肺經的循行和分布
手厥陰心包經的循行和分布
手少陰心經的循行和分布
手陽明大腸經的循行和分布
手少陽三焦經的循行和分布
手太陽小腸經的循行和分布
足太陰脾經的循行和分布
足厥陰肝經的循行和分布
足少陰腎經的循行和分布
足陽明胃經的循行和分布
足少陽膽經的循行和分布
足太陽膀胱經的循行和分布
任脈的循行和分布
督脈的循行和分布
衝脈的循行和分布
帶脈的循行和分布
陰蹺脈、陽蹺脈的循行和分布
陰維脈、陽維脈的循行和分布
第三部分 人體的穴位
手太陰肺經穴
手陽明大腸經穴
足陽明胃經穴
足太陰脾經穴
手少陰心經穴
手太陽小腸經穴
足太陽膀胱經穴
足少陰腎經穴
手厥陰心包經穴
手少陽三焦經穴
足少陽膽經穴
足厥陰肝經穴
任脈穴
督脈穴
經外奇穴
第四部分 頭麵頸項部常用穴位
頭麵頸項部經絡穴位
頭維(ST8)
百會(DU20)
上星(DU23)
天柱(BL3)
風池(GB20)
啞門(DU15)
風府(DU16)
翳風(SJ17)
角孫(SJ20)
耳尖(EX-HN6)
迎香(L120)
四白(ST2)
地倉(ST4)
下關(ST7)
頰車(ST6)
顴(SI18)
聽宮(SI19)
睛明(BL1)
攢竹(BL2)
絲竹空(SJ23)
陽白(GB14)
水溝(DU26)
印堂(EX-HN3)
太陽(EX-HN5)
金津、玉液(EX-HN12,13)
扶突(LI18)
第五部分 胸腹部常用穴位
胸腹部經絡穴位
腋脅側腹部經絡穴位
中府(LU1)
乳根(ST18)
梁門(ST21)
天樞(ST25)
水道(ST28)
大橫(SP15)
大包(SP21)
天池(PC1)
日月(GB24)
期門(LR14)
帶脈(GB26)
章門(LR13)
中極(RN3)
關元(RN4)
氣海(RN6)
神闕(RN8)
下脘(RN10)
中脘(RN12)
膻中(RN17)
天突(RN22)
子宮(EX-CA1)
第六部分 肩背腰尻部常用穴位
肩背腰尻部經絡和穴位
人體脊柱與相關穴位
天宗(SI11)
大椎(DU14)
大杼(BL11)
風門(BL12)
肺俞(BL13)
厥陰俞(BL14)
心俞(BL15)
膈俞(BL17)
肝俞(BL18)
膽俞(BL19)
脾俞(BL20)
胃俞(BL21)
三焦俞(BL22)
腎俞(BL23)
大腸俞(BL25)
小腸俞(BL27)
膀胱俞(BL28)
次(BL32)
膏肓(BL43)
誌室(BL52)
肩井(GB21)
長強(DU1)
定喘(EX-B1)
夾脊(EX-B2)
第七部分 上肢部常用穴位
上肢部經絡和穴位
尺澤(LU5)
孔最(LU6)
列缺(LU7)
太淵(LU9)
魚際(LU10)
少商(LU11)
商陽(LI1)
閤榖(LI4)
陽溪(LI5)
偏曆(LI6)
手三裏(LIIO)
麯池(LI11)
臂臑(LI14)
肩(LI15)
極泉(HT1)
少海(HT3)
通裏(HT5)
陰郤(HT6)
神門(HT7)
少府(HT8)
少衝(HT9)
少澤(SI1)
後溪(SI3)
腕骨(SI4)
養老(SI6)
支正(SI7)
麯澤(PC3)
間使(PC5)
內關(PC6)
大陵(PC7)
勞宮(PC8)
中衝(PC9)
關衝(SJ1)
中渚(SJ3)
陽池(SJ4)
外關(SJ5)
支溝(SJ6)
肩(SJ14)
八邪(EX-UE9)
四縫(EX-UE10)
十宣(EX-UE11)
第八部分 下肢部常用穴位
下肢部經絡穴位
梁丘(ST34)
犢鼻(ST35)
足三裏(ST36)
上巨虛(ST37)
條口(ST38)
下巨虛(ST39)
豐隆(ST40)
解溪(ST41)
陷榖(ST43)
內庭(ST44)
厲兌(ST45)
隱白(SP1)
太白(SP3)
公孫(SP4)
三陰交(SP6)
地機(SP8)
陰陵泉(SP9)
血海(SP10)
承扶(BL36)
委陽(BL39)
委中(BLAO)
秩邊(BL54)
承山(BL57)
飛揚(BL58)
昆侖(BL60)
申脈(BL62)
至陰(BL67)
湧泉(KI1)
太溪(KI3)
照海(KI6)
復溜(KI7)
築賓(KI9)
陰榖(KL10)
環跳(GB30)
陽陵泉(GB34)
光明(GB37)
懸鍾(GB39)
丘墟(GB40)
足臨泣(GB41)
大敦(LB1)
行間(LB2)
太衝(LB3)
蠡溝(LB5)
麯泉(LB8)
鶴頂(EX-LE2)
膝眼(EX-LE5)
膽囊(EX-LE6)
闌尾(EX-LE7)
八風(EX-LE10)
第九部分 耳部穴位
耳郭錶麵解剖
耳穴的分布規律
耳穴的分區
耳穴的定位
耳穴名稱、部位及主治
常用穴位索引
精彩書摘
第一部分 取穴前的準備
骨度分寸取穴法
骨度分寸取穴法是以骨節為主要標誌,設定尺寸,用以確定穴位位置的方法,不論男女、老幼、高矮、胖瘦,均可按同一標準測量。
常用的橫寸有:兩額角發際間:9寸;耳後兩乳突(完骨)間:9寸;兩乳頭間:8寸;兩肩胛骨內緣間:6寸;肩峰緣至後正中綫:8寸。
常用的直寸有:前後發際之間:12寸;眉間(印堂)至前發際正中:3寸;第7頸椎棘突下(大椎)至後發際正中:3寸;胸骨上窩至胸劍聯閤:9寸;胸劍聯閤至臍中:8寸;臍中至恥骨聯閤上緣:5,-]-;腋前皺襞至肘橫紋:9寸;肘橫紋至腕橫紋:12寸;股骨大轉子至髕骨下緣:19寸;臂橫紋至胭橫紋:14寸;髕骨下緣至外踝尖:16寸;恥骨聯閤上緣至股骨內上髁上緣:18寸;脛骨內側髁下方至內踝尖:13寸。
前言/序言
經絡穴位圖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