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硬筆楷書啓功詩詞精選》精選啓功先生充滿睿智與幽默的詩詞佳作180餘首,由青年書法傢陳鴻用優美的楷書逐字逐句書寫而成,詩書閤壁,相得益彰,既是鑒賞收藏的精品,又是饋贈親友的高雅禮物。
作者簡介
陳鴻(又名龐逸劍),青年書法傢。1978年2月23日生於河南信陽,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楷書委員會委員,河南省硬筆書法傢協會理事。自幼研習書法,對楷書情有獨鍾,長期臨池不懈,屢有作品獲奬。2002年5月入選“第二屆中日硬筆書法精品聯展”,2002年11月獲全國第十三屆“文明杯寫字書法段位大賽”一等奬,2003年2月獲“中日書畫藝術作品大展”一等奬,2004年3月獲“當代中國硬筆書法作品邀請賽”特等奬,同年10月獲“波愛特杯第二十屆全國藝術大賽”一等奬,2006年11月獲“第一屆全國硬筆書法傢作品展覽”提名奬。主要著作有《寫字步步高鋼筆字帖》等。
內頁插圖
目錄
詩人啓功——代前言
詩化人生——飲食起居,涉筆成趣,喜筆怒罵,皆成文章,把人生百味,都化作清詩麗句
鞦水
寄寓內弟傢十五年矣。今夏多雨,屋壁欲圮,因拈二十八字
北風
泌園春·美尼爾氏綜閤癥
沁園春·前題
沁園春·前題
沁園春·自敘
賀新郎·烤鴨
踏莎行三首
原知
痼疾
轉
鷓鴣天·就醫
鷓鴣天·前題
鷓鴣天·前題
漁傢傲·就醫
漁傢傲·前題
蝶戀花·就醫
西江月·就醫
頸部牽引
清平樂·夢小悅唱歌
韆鞦歲·就醫
痛心篇二十首
對酒二首
南鄉子·頸架
自撰墓誌銘
見鏡
新製布被
……
詩說世情——閱世觀書,以手寫心,風雲草木,無不關情,把世間百態,都融入筆下詩行
詩解書畫——筆硯金石,慧眼相看,酬答唱和,禪心悟禪,把藝苑百傢,都詩解一二二三
前言/序言
詩人啓功
——代前言
啓功先生學問淵博,他通曉語言文字學和詩詞格律,又是古書畫鑒定傢,尤精碑帖之學。對詩,對畫,對書法,他都錶現齣很高的造詣,因此久有『詩書畫三絕』之譽。
啓功的詩詞,確實堪稱一絕。他對詩詞格律的熟悉程度,從其專著久詩文聲律論稿移可見一斑。此書涵蓋瞭詩、詞、麯、駢文、韻文、散文枯葦文體的聲律問題,闡述瞭許多獨到見解,『平仄長竿』規律,更是對詩文古律的形成所作的根本性解釋。但這還不能算是他在詩詞領域的最大建樹。他真正的成就,至少有兩個:
一是在鑽進去之後,能夠跳齣來,深入而淺齣,打開新的天地。他師古不泥,認為學問不是死的,古話不是定論。中國自唐代以來,寫詩填詞必須依照詩詞格律,遵守詩韻。啓功先生卻認為,詩韻隻是為作舊體詩押韻提供標準的,如果嚴格遵從詩韻,許多好的詩句就隻能忍痛割愛,雖然韻部統一瞭,內容卻一定會驢唇不對馬嘴。一九七三年鼕,啓功先生因病住院,詩興頻發,手頭卻沒有韻書可查,便決意放膽打破韻書拘束;齣院後膽子越來越大,寫瞭更多不閤韻部的仄仄乎乎仄,甚至索性『亂押韻』,隻要『閤轍押韻』就行;但求我口順適,不避與數來寶同調之嫌。這說明,他對詩詞格律的認識,已經達到瞭一個新的境界。
二是他以樂天主義笑對人生,善於用口語俚語入詩入詞,喜笑怒罵皆成文章,把生活中的甜酸苦辣,萬般苦況,都化作智者的從容與哲思。其中,記述就醫治病的兩首穴漁傢傲移,描述擠公交車的八首《鷓鴣天移,令人讀後尤其感同身受,痛,並快樂著。
啓功的鼕到學界同仁迪泛贊譽,但他從不以此自居,反而幽默地說.我是廣義的『鬍人』後裔(啓功叢兒生是滿族人,本姓愛新覺羅,係清雍正皇帝第九世孫,故有此說》,鬍人後裔所說當然不愧為鬍說,因此我的詩隻是鬍說的詩。
啓功先生從二十歲以後就開始養成瞭以詩詞紀錄人生感悟的習慣,常將絕句、律詩、古體詩作寫在小本子上,陸續結集齣版瞭《啓功韻語》、《啓功絮語》、《啓功贅語》,留下瞭上韆首詩詞。本書限於篇幅,不能盡收其中,隻好有待於將來再找機會彌補瞭。
編者
二00七年三月
《書法之韻:現代行草大傢作品選集》 書籍簡介 《書法之韻:現代行草大傢作品選集》是一部深度聚焦中國當代書法藝術成就的精品畫冊與理論研究閤集。本書旨在全麵梳理並展示近現代以來,特彆是當代書法界在行書和草書領域取得的突齣成就與創新探索。我們秉持著“尊重傳統、倡導創新”的理念,力求通過精選的碑帖拓本、名傢手劄以及具有時代精神的創作佳作,為廣大書法愛好者、專業研究者以及藝術教育工作者提供一本兼具學術價值與審美享受的參考資料。 本書的選材範圍嚴格限定於行書與草書兩大書體,不涉及楷書、隸書、篆書等其他書體的專論或作品展示。因此,本書內容完全獨立於任何以楷書為主題,特彆是以啓功先生楷書為核心的選本。 --- 第一部分:行書的時代變遷與流派探析(約500字) 本部分重點探討瞭中國現代以來行書書體的演變脈絡及其內在的文化邏輯。我們沒有收錄任何與啓功先生楷書相關的作品或分析,而是將焦點放在瞭那些在行草書領域具有開創性貢獻的書法傢身上。 一、行書的“晉韻”與“今風”的交融: 我們首先迴顧瞭清末民初,在碑學興起的大背景下,行書書傢如何從傳統的館閣體和帖學風格中掙脫齣來,轉嚮更具個人情感錶達和筆墨張力的書寫方式。選入的早期名傢作品,多體現齣對米芾、王鐸等帖學大傢筆意的繼承與重塑,但其用筆的力度和結體的結構已明顯帶有時代的新鮮感。這些作品的特點在於,它們在保持實用性的同時,極大地拓寬瞭行書抒情言誌的邊界。 二、不同地域行書風格的地域性差異: 深入分析瞭不同地域書傢在行書創作中體現齣的地域文化烙印。例如,某些南方書傢偏愛秀逸灑脫的綫條處理,而北方書傢則傾嚮於雄強渾厚的體勢結構。本書通過對比分析,清晰地展示瞭行書在地域文化滋養下所呈現齣的多樣性麵貌。選取的作品涵蓋瞭小行書(如尺牘、書信)到大幅中堂的多種體量,以展現行書在不同載體上的錶現力。 三、新時期行書的探索與突破: 著重介紹瞭改革開放以來,一批中青年書法傢在行書創作上的大膽革新。他們不再囿於傳統書傢筆下的既定範式,開始嘗試在筆墨的濃淡乾濕、綫條的提按頓挫中融入抽象藝術的觀念,使行書的視覺衝擊力和抽象美感得到瞭空前的提升。這部分收錄瞭大量具有實驗性質的、打破常規章法的現代行書作品。 --- 第二部分:草書的繼承與現代轉化(約600字) 草書作為中國書法藝術中最具自由度和錶現力的書體,在本集中占據瞭核心地位。我們深入探討瞭當代草書藝術傢如何麵對章草、今草、狂草這三大譜係,進行創造性轉化。 一、章草的復興與規範性: 本部分選錄瞭幾位專注於章草復興的書法傢的精品。這些作品強調瞭章草的古樸和節奏感,其點畫的使轉和結字的疏朗,展現瞭漢魏以來草書的原始風貌。我們的分析重點在於,這些書傢如何在遵循章草規範的前提下,注入現代人對古意的理解,使得章草不再是簡單的“復古”,而是“重現精神”。 二、今草與狂草的筆墨張力: 這是對當代草書成就展示的重點。收錄瞭多位以“縱橫捭闔”著稱的草書大傢的作品。這些作品的特點是筆墨淋灕、氣勢連貫,動輒數十米的長捲,充分展現瞭書寫者瞬間的情感爆發力。我們詳細解析瞭這些作品中“飛白”、“牽絲”的運用技巧,以及如何通過墨色的變化來營造節奏的強弱對比。這些作品與楷書的端正、沉穩風格截然不同,強調的是“勢”與“動”。 三、從古帖到創作的跨越: 本書特彆設立專題,剖析瞭當代草書藝術傢如何從《十七帖》、《平復帖》等經典中汲取營養,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高度個人化的草書語言。例如,某位書傢的草書以其獨特的“鋸齒狀”筆觸聞名,這明顯是對傳統“絞轉”技法的一種現代化處理。這些探索,清晰地錶明瞭當代草書已不再是傳統碑帖的簡單模仿,而是融入瞭時代精神的獨立藝術形式。 --- 第三部分:理論視野與審美導嚮(約400字) 本書的理論部分完全圍繞行草書的“氣韻生動”和“個性解放”展開,與楷書所強調的“法度森嚴”形成瞭鮮明的對比。 一、行草書的“速度美學”: 討論瞭書寫速度對於行草作品最終形態的影響。速度不僅關乎時間的流逝,更關乎書寫者心理狀態的投射。我們探討瞭如何通過慢速的行書展現沉穩的思考,以及如何通過極速的狂草實現情感的宣泄。此部分內容不涉及楷書中對一筆一畫的刻意雕琢。 二、現代書法中的“形式構成”: 分析瞭當代行草作品在章法布局上如何受到西方現代藝術,如抽象錶現主義的影響。書傢們不再拘泥於傳統四邊形的限製,而是大膽運用留白、斷行、錯位等手法,使作品成為一個具有內在張力的視覺構成。這種對形式的解放,是與保守的楷書風格拉開距離的重要標誌。 三、藏傢指南與收藏趨勢: 最後,本書為讀者提供瞭當代行草書收藏的市場動態與鑒賞要點。收藏傢應重點關注那些在“筆法創新”和“精神氣質”上有所突破的書法傢的作品,而非僅僅是那些技法嫻熟但缺乏個性的書寫者。 總結: 《書法之韻:現代行草大傢作品選集》是一部立足於當代、麵嚮未來的書法藝術專著。它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和卓越的視覺呈現,構建瞭一個以行草書為核心的當代書法圖景,全麵展現瞭當代書傢在繼承與創新中所展現齣的澎湃生命力與藝術追求。本書的內容範圍完全不包含任何啓功先生的楷書作品或與其楷書風格相關的研究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