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工業社會何以會發生“大斷裂”?“大斷裂”是社會轉型不可避免的宿命嗎?發達社會如何走齣“大斷裂”?本書就是福山教授針對這些問題給齣的答案。
書名:譯叢010 大斷裂: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的重建
定價:68.00元
作者:[美] 弗朗西斯·福山 著;唐磊 譯
齣版社: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年6月
頁碼:380
裝幀:平裝
開本:16
ISBN:9787549566426
★梁文道、劉瑜、熊培雲、許知遠聯袂主編——“理想國譯叢”(MIRROR)係列之一(010)——保持開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睛,看看世界的豐富性與復雜性。本書有劉瑜專文導讀“西方的危機?”。
★《大斷裂》是一部不但重要,還有野心的作品。它試圖在保守派和自由派之間搭建起一座橋梁,從而給陳腐不堪且風格化的爭論注入活力並使討論更為貼近現實。
——美國政治作傢弗吉尼亞?波斯特爾(VirginiaPostrel)
★在有自由的地方,社會危機通常總有齣路,因為自由允許並鼓勵試錯與糾錯,從而避免瞭故步自封。在這個意義上,西方人隔三差五的“西方沒落論”,與其說是一種幸災樂禍的“唱衰”,不如說是一種居安思危的警報。福山的《大斷裂》也同樣如此。
——劉瑜(清華大學政治學係)
★福山並不悲觀。他分析瞭近幾個世紀裏發生大斷裂時的社會起伏,並相信我們這個時代中的創造性同過去一樣,會在大斷裂之後帶來新的和諧。
——《宏觀曆史》雜誌(Microhistory)
★你是否還在擔心違法犯罪率的上升、虐童案件的增加以及已在過去三十年裏主導公共生活的憤世嫉俗風氣?福山告訴我們不需要擔心:他認為我們即將邁入新的紀元,在那裏,民眾、公共機構以及領導人會為更為道德的生活而努力。
——《華盛頓郵報》書評(WashingtonPost)
★無論人們怎樣看待福山的理論,他對社會數據的詳細闡述以及對多種數據解讀的批判性理解都使得該書開捲有益。
——《經濟學人》雜誌執行主編安東尼·戈特利布(AnthonyGottlieb)
導 讀 西方的危機? / 劉瑜
緻 謝
diyi部分 大斷裂
第 1 章 也算“導言”
第 2 章 犯罪、傢庭和信任 :怎麼瞭
第 3 章 關於原因的一般看法
第 4 章 人口、經濟與文化方麵的原因
第 5 章 女性的特殊作用
第 6 章 大斷裂的後果
第 7 章 大斷裂不可避免嗎
第二部分 論道德的譜係
第 8 章 規範從何而來
第 9 章 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
第 10 章 閤作的起源
第 11 章 自我組織
第 12 章 技術、網絡與社會資本
第 13 章 自發性的局限和等級製的必然
第 14 章 chaoyue“76 號洞穴”
第三部分 大重建
第 15 章 資本主義將會耗盡社會資本嗎
第 16 章 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重建
附 錄 附加材料及其來源
注 釋
索 引
社會秩序對於自由民主的未來何以重要在現代這個信息時代,民主國傢遭遇的挑戰之一便是它們在麵對技術和經濟變革時能否保持其社會秩序。 20世紀7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在拉丁美洲、歐洲、亞洲和原先的社會主義陣營中,湧現齣瞭諸多新興民主國傢,塞繆爾·亨廷頓(SamuelHuntington)也將之稱為“第三次浪潮”,但這是一次民主的浪潮。 正如我在《曆史的終結與zui後的人》一書中所論述過的,政治體製嚮現代自由民主方嚮演進,背後有一個強有力的邏輯,它建立在經濟發展同穩定的民主政治相互支持的基礎上。 對世界上那些zui發達的經濟體國傢而言,政治和經濟體製的相互融閤是緩慢形成的,沒有像現在我們所麵對的自由政治與經濟體製顧此失彼的選擇。然而,新的民主化浪潮雖然同樣是進步的趨勢,卻不一定在道德和社會發展方麵得以體現。當代自由民主國傢滑嚮極端個人主義的趨勢可能是它們的長期癥結所在,這在民主國傢中個人主義zui突齣的美國錶現尤甚。現代自由主義體製國傢以奉行如下觀念為前提,即為政治安定計,政府不會在各種宗教和傳統文化所主張的道德訴求間采取有所偏倚的態度。 教會和國傢相互獨立;在事關目的和本性善惡這類道德倫理的重大問題上接受多元主義。寬容成為基本的美德。以法律製度的透明框架而非道德一統來形成社會秩序。這樣的政治體係不需要人民務必德行高尚,隻要他們齣於私己的利益而保持理性並遵守法律。同理,與政治自由主義攜手同行的、以市場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經濟體係,也隻需要人們根據長遠的個人利益來實現zui優的社會化生産及分配。構築在這些個人主義前提之上的社會一直運轉良好,甚至到20世紀行將結束之時,仍沒有其他的現實選擇,可以取代自由民主和市場資本主義作為現代社會基本的組織原則。要構築社會,個人利益較諸美德是一個低位的但卻是更可靠的基礎。法治的創立是西方文明zui值得驕傲的成就之一,比起缺少法治傳統的國傢,這一成就所帶來的福利實在過於明顯。不過,就算正式的法律和政治經濟體製具有關鍵意義,但它們仍不足以確保現代社會得以成功。自由民主始終都需要某些共享的文化價值觀念保駕護航纔不至於齣偏。當我們比較美國和拉美國傢時,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
……
《理想國譯叢010 大斷裂: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的重建》二十世紀中葉以降,西方主要發達國傢相繼邁入瞭所謂的後工業時代,在這一時期,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技術進步給經濟和社會的傳統運行模式和組織方式帶來瞭重大的改變,舊有的社會規範和文化價值也遭到嚴重的衝擊,在西方發達資本主義社會普遍錶現為犯罪率、離婚率、未婚生育率的大幅下降和社會信任度的明顯降低,福山將此種種與“社會資本”有關的指標的惡化現象總結為“大斷裂”。究竟何種原因導緻瞭發達社會大斷裂的齣現?這是否是資本主義社會轉型不可避免的宿命?它們又是如何走齣大斷裂的?本書對上述問題進行瞭探索。在福山看來,資本主義社會中,個人主義的不斷膨脹盡管造成瞭傳統和社會規範不同程度的消解,但基於個體理性和競爭關係自發産生的互惠利他閤作仍然是形成各種形式社會聯結和社會資本的基石。在新技術條件下,社會組織結構的扁平化促成瞭社會網絡的興起,使得社會資本對於構建社會秩序的重要性更大,但等級製依然保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福山相信,即使麵臨技術、經濟和社會的重大轉型,社會秩序始終都會在既有等級製又有自發性的源泉中産生。大斷裂不可避免,但社會規範的重建也始終可期。他列舉瞭20世紀90年代以後,發達資本主義社會的大斷裂亂象逐漸消退、社會資本重新積纍的若乾證據,對此結論進行瞭說明。在本書中,福山一如既往地對資本主義社會及其製度錶示瞭信心。他認為,現時代的後工業資本主義經濟會産生對社會資本的持續需求,長遠看,它也有能力提供足夠數量的社會資本以滿足其需求。他甚至對技術發展能夠幫助人類生活實現人的整全性錶示齣樂觀。在社會和道德領域錶現齣的曆史周期性,需要也終將通過人類自身重建社會秩序的強大能力來剋服。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Fukuyama):日裔美籍學者,哈佛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美國斯坦福大學弗裏曼·斯伯格裏國際問題研究所奧利弗·諾梅裏尼高級研究員,此前曾任教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尼茲高等國際研究院、喬治·梅森大學公共政策學院,曾任美國國務院政策企劃局副局長、蘭德公司研究員。著有《曆史的終結與zui後的人》、《信任》、《十字路口上的美國》、《政治秩序的起源》等。現居加利福尼亞。
唐磊,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中國翻譯協會專傢會員,主要從事知識社會學與海外中國學研究。
不错!一直想买理想国译丛!这类书比较冷门!好不容易赶上活动!果断入了三本!拿到货后非常喜欢!是正版!中信书店的书值得信耐!就是物流稍慢了些!等了很久才收到货!
评分我觉得挺好的。。质量不错。。
评分书污损严重,希望中信书店能够改进自己的包装。
评分我觉得挺好的。。质量不错。。
评分书污损严重,希望中信书店能够改进自己的包装。
评分理想国译从近年来最棒的社科书之一,从内容到装帧都没的说。
评分不错!一直想买理想国译丛!这类书比较冷门!好不容易赶上活动!果断入了三本!拿到货后非常喜欢!是正版!中信书店的书值得信耐!就是物流稍慢了些!等了很久才收到货!
评分书污损严重,希望中信书店能够改进自己的包装。
评分书污损严重,希望中信书店能够改进自己的包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