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陵說詩:葉嘉瑩說漢魏六朝詩

迦陵說詩:葉嘉瑩說漢魏六朝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葉嘉瑩 著
圖書標籤:
  • 葉嘉瑩
  • 漢魏六朝詩
  • 詩歌鑒賞
  • 文學評論
  • 古典詩詞
  • 迦陵說詩
  • 中國古典文學
  • 文化
  • 教育
  • 名傢解讀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52633
版次:1
商品编码:10128027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7-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81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本書是詩詞鑒賞大傢葉嘉瑩對漢魏六朝時期代錶性詩人及其作品的鑒賞評點,葉先生從具體的個體詩人入手,通過對其代錶作品的講解評析,闡述瞭曆史時代、社會現狀和詩人個體的身份地位、品性纔情對其作品的深刻影響,展示瞭整個漢魏六朝時期文學的整體風貌以及這一時期詩歌在中國文學史上所占的地位和其承前啓後的過渡作用。葉女士學識淵博,極富纔情,善用生動優美的語言,獨特細膩的興發感受,跨越時空阻隔,去體味挖掘那一特定曆史時期詩人復雜敏感的內心世界,帶領現代讀者與古代詩人做瞭一次心靈層麵的交流之旅。

內容簡介

本書是詩詞鑒賞大傢葉嘉瑩對漢魏六朝時期代錶性詩人及其作品的鑒賞評點,葉先生從具體的個體詩人入手,通過對其代錶作品的講解評析,闡述瞭曆史時代、社會現狀和詩人個體的身份地位、品性纔情對其作品的深刻影響,展示瞭整個漢魏六朝時期文學的整體風貌以及這一時期詩歌在中國文學史上所占的地位和其承前啓後的過渡作用。葉女士學識淵博,極富纔情,善用生動優美的語言,獨特細膩的興發感受,跨越時空阻隔,去體味挖掘那一特定曆史時期詩人復雜敏感的內心世界,帶領現代讀者與古代詩人做瞭一次心靈層麵的交流之旅。

作者簡介

  葉嘉瑩,號迦陵。1924年生於燕京舊傢。1945年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國文係。自1954年開始,任教生涯已長達五十餘年。曾先後被美國、馬來西亞、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多所大學以及大陸數十所大學聘為客座教授及訪問教授。
  1990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傢學會院士”稱號,是加拿大皇傢學會有史以來唯一的中國古典文學院士。此外,還受聘為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名譽研究員及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並獲得香港嶺南大學榮譽博士、颱灣輔仁大學傑齣校友奬與斐陶斐傑齣成就奬。
  在數十年教學生涯中培養瞭大批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人材。在國內率先提齣振興傳統文化提高國民品質要從幼兒園和雖小學做起的建議,得到江澤民主席的支持。 
  著作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中國詞學的現代觀》、《唐宋詞十七講》等多種著作,影響廣泛。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詩歌的感發之一
第二節 詩歌的感發之二
第三節 詩歌中形象與情意的關係之一
第四節 詩歌中形象與情意的關係之二
第五節 詩體的演變之一
第六節 詩體的演變之二
第七節 詩體的演變之三
第二章 古詩十九首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行行重行行》
第三節 《青青河畔草》、《今日良宴會》
第四節 《西北有高樓》
第五節 《東城高且長》
第三章 建安詩歌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曹操之一
第三節 曹操之二
第四節 樂府敘事詩、悲憤詩、四愁詩
第五節 曹丕之一
第六節 曹丕之二
第七節 曹植之一
第八節 曹植之二
第九節 曹植之三
第十節 王 粲
第四章 正始詩歌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阮籍之一
第三節 阮籍之二
第四節 阮籍之三
第五節 阮籍之四
第六節 阮籍之五
第七節 阮籍之六
第八節 嵇康之一
第九節 嵇康之二
第十節 嵇康之三
第五章 太康詩歌
第一節 潘嶽
第二節 張華
第三節 陸機之一
第四節 陸機之二
第五節 左思之一
第六節 左思之二
第七節 左思之三
第八節 左思之四
第六間 時代風氣以外的兩位詩人
第一節 傅玄之一
第二節 傅玄之二
第三節 陶淵明之一
第四節 陶淵明之二
第五節 陶淵明之三
第六節 陶淵明之四
第七節 陶淵明之五
第八節 陶淵明之六
第七章 永嘉詩歌
第一節 劉琨
第二節 郭璞之一
第三節 郭璞之二
第八章 元嘉詩歌
第一節 謝靈運之一
第二節 謝靈運之二

精彩書摘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寜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漢書》記載,漢武帝聽瞭李延年的這首歌之後就嘆息說:“世上難道真有這麼美的人嗎?”於是就有人告訴武帝,說李延年有個妹妹就是這麼美。武帝把她召來一看,果然“妙麗善舞”,這就是有名的李夫人。李夫人最得武帝寵幸,但年紀輕輕就得病死去瞭。她得病臥床時武帝來探望她,但她每次都用被子把臉遮住,不讓武帝看到。因為她知道,武帝喜歡她的美麗,所以纔寵愛她而且重用她的兄弟。因此她絕不可讓皇帝見到自己現在這種憔悴的樣子,纔能夠使皇帝心中保留對自己的美好印象,將來纔會顧念自己的兄弟。後來李夫人死瞭,武帝果然非常想念她,總是希望再見她一麵。
現在我們來看李延年的這首詩,第一句是“北方有佳人”。在中國詩歌的傳統中,經常有這一類句子。例如以後我們要講的建安詩人曹植的《雜詩》中有一句“南國有佳人”,正始詩人阮籍的《詠懷》詩中也有一句“西方有佳人”。對這些看似相同的句子,我們一定要注意它們實質上的區彆和細微處的不同。
李延年的這首詩是沒有寄托的,因為他為漢武帝唱這首詩的目的,就是為瞭推薦自己的妹妹進宮去做嬪妃。曹植和阮籍的兩首詩都有寄托。曹植的那首詩說,南國有一位佳人,美麗得像春日的桃李,但卻漂泊無依。因為現在時俗已經不懂得欣賞真正的美貌瞭,沒有人值得她為之露齒一笑,或者為之唱一首歌。青春年華很快就要過去瞭,她的理想和纔華最後都要落空。阮籍的那一首說,西方有一位佳人光彩奪目,她是能夠在空中自由飛翔的。當她飛過我身邊的時候,轉過那美麗的目光對我看瞭一眼,我立即就喜歡上她瞭。可是我們始終沒有得到交談的機會,因此使得我非常感傷。
我認為,判斷一首詩有沒有喻托,應該注意三個方麵的因素,一個是時代的背景,一個是作者的身世,一個是本文中敘寫的口吻。阮籍生活的正始時代,是一個黑暗的、篡逆的時代,他本身處在政治鬥爭的夾縫之中,既要保存自己的生命,又不肯完全放棄自己的理想,內心藏有太多的悲傷和痛苦,那個西方的佳人,也許就是他心裏那份高遠的理想。他能感覺到她的存在,卻不能真的得到她。曹植有強烈的建功立業之心,卻受到他的兄長曹丕的壓製和打擊,後半生鬱鬱不得誌,他的那個南國佳人,也許就是他自己的一個化身。美人得不到欣賞,她的青春美貌轉眼就要過去瞭;而一個纔智之士得不到發揮纔能的機會,很快也就會衰老死亡。這和屈原《離騷》“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的喻托含義是一緻的。
另外我們還要注意到,一首詩敘寫的口吻、所用的形象等等一切細微的結構,都要共同傳達齣作者的那一份感發,纔是一首好詩。比如曹植那一首詩為什麼說“南國有佳人”?因為中國南方氣候較熱,可以暗示一種活潑的、熱烈的感情。曹植心裏充滿瞭對建功立業的渴望,這一番激情當然是很熱烈的,所以要說“南國有佳人”。阮籍為什麼說“西方有佳人”呢?這是用瞭一個典故。
……

前言/序言

  “迦陵說詩·係列序言 北京中華書局最近將齣版我的六冊講演集,編為“迦陵說詩”係列,要 我寫一篇總序。這六冊書如果按所講授的詩歌之時代為順序,則其先後次第 應排列如下: 一、葉嘉瑩說漢魏六朝詩 二、葉嘉瑩說阮籍詠懷詩 三、葉嘉瑩說陶淵明飲酒及擬古詩 四、葉嘉瑩說唐詩 五、好詩共欣賞 六、葉嘉瑩說詩講稿 這六冊書中的第二種及第五種,在1997及1998年先後齣版時,我都曾為之寫 過《前言》,對於講演之時間、地點與整理講稿之人的姓名都已做過簡單的 說明,自然不需在此更為辭費。至於第一種《葉嘉瑩說漢魏六朝詩》與第四 種《葉嘉瑩說唐詩》,現在雖然分彆被編為兩本書,但其講演之時地則同齣 於一源。二者都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我在加拿大溫哥華不列顛哥倫比亞大 學講授古典詩歌時的錄音記錄,隻不過整理成書的年代不同,整理講稿的人 也不同。前者是九十年代中期由天津的三位友人安易、徐曉莉和楊愛娣所整 理寫定的,後者則是近年始由南開大學碩士班的曾慶雨同學寫定的。後者還 未曾齣版過,而前者則在2000年初已曾由颱灣之桂冠圖書公司齣版,收入在 《葉嘉瑩作品集》的第二輯《詩詞講錄》中,而且是該專輯中的第一冊,所 以在書前曾寫有一篇長序,不僅提及這一冊書的成書經過,而且對這一輯內 所收錄的其他五冊講錄也都做瞭簡單的介紹。其中也包括瞭現在中華書局即 將齣版的《葉嘉瑩說阮籍詠懷詩》和《葉嘉瑩說陶淵明飲酒詩》,但卻未包 括現在所收錄的陶淵明的《擬古》詩,那是因為“飲酒”與“擬古”兩組詩 講授的時地並不相同,因而整理人及成書的時代也不相同。前者是於1984年 及1993年先後在加拿大溫哥華的金佛寺與美國加州的萬佛城陸續所做的兩次 講演,整理錄音人則仍是為我整理《葉嘉瑩說漢魏六朝詩》的三位友人。因 此也曾被桂冠圖書公司收入在他們2000年所齣版的《葉嘉瑩作品集》的《詩 詞講錄》一輯之中。至於後一種“擬古”詩,則是晚至2003年我在溫哥華為 嶺南長者學院所做的一次係列講演,而整理講稿的人則是南開大學博士班的 汪夢川同學,所以此一部分陶詩的講錄也未曾齣版過。 迴顧以上所述及的五種講錄,其時代最早的應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我 在颱灣為教育電颱播講大學國文時所講的一組阮籍的“詠懷”詩,這冊講錄 也是我最早齣版的一冊《講錄》。至於時代最晚的則應是前所提及的2003年 在溫哥華所講的陶淵明的“擬古”詩。綜觀這五冊書所收錄的講演錄音,其 時間跨度蓋已有四十年以上之久,而空間跨度則包括瞭颱灣、美國、加拿大 及大陸四個不同的地區。不過這五冊書所收錄的講演卻仍都不失為一時、一 地的係列講演,淩亂中仍有一定的係統。至於第六冊《葉嘉瑩說詩講稿》則 是此一係列講錄中內容最為駁雜的一冊書。因為這一冊書所收的都是不成係 列的分彆在不同的時地為不同的學校所做的一次性的個彆講演,當時我大多 是奔波於旅途之中,隨身既未攜帶任何參考書籍,而且我又一嚮不準備講稿 ,都是臨時擬定一個題目,臨時就上颱去講。在這種情況下就不免會齣現瞭 不少問題。其一是所講的內容往往不免有重復之處,其二是我講演時所引用 的一些資料,既完全未經查檢,但憑自己之記憶,自不免有許多失誤。何況 講演之時地不定,整理講稿之人的程度不定,而且各地聽講之人的水平也不 整齊,所以其內容之駁雜淩亂,自是必然之結果。此次中華書局所擬收錄的 《葉嘉瑩說詩講稿》原有十三篇之多,計為: 1、從中西詩論的結閤談中國古典詩歌的評賞(這是我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初在四川成都所做的一次講演,由繆元朗整理,講稿曾被收入在河北教育齣 版社所齣版的《古典詩詞講演集》) 2、從幾首詩例談中國古典詩歌中形象與情意之關係(這是二十世紀八十 年代初我在天津師範大學所做的一次講演,由徐曉莉整理,講稿亦曾收入在 《古典詩詞講演集》) 3、從形象號隋意之關係看三首小詩(這是1984年在北京經濟學院所做的 一次講演,由楊彬整理,講稿亦曾被收入《古典詩詞講演集》) 4、舊詩的批評與欣賞(這是我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在南開大學所做的 一次講演,此稿未曾被收入我的任何文集) 5、從比較現代的觀點看幾首舊詩(這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我在颱灣大 學為“海洋詩社”的同學們所做的一次講演,講稿曾被收入颱灣桂冠圖書公 司所齣版的《迦陵說詩講稿》) 6、漫談中國古典詩歌中的感發作用(這應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或九十 年代初的一次講演,時地已不能確記,此稿以前未曾齣版) 7、從中西文論談賦比興(這是2004一年在香港城市大學的一次講演,曾 被收入香港城市大學齣版之《葉嘉瑩說詩談詞》) 8、古詩十九首的多義性(這也是2003年在香港城市大學的一次講演,曾 被收入《葉嘉瑩說詩談詞》) 9、詩歌吟誦的古老傳統(同上) 10、杜甫詩在寫實中的象喻l生(同上) 11、從西方文論看李商隱的幾首詩(這是2001年我在南開大學所做的一 次講演,未曾收入我的任何文集) 12、一位晚清詩人的幾首落花詩(這也是2003年在香港城市大學所做的 一次講演,曾被收入《葉嘉瑩說詩談詞》) 13、閱讀視野與詩詞評賞(這是2004年我在一次會議中的發言稿,未曾 收入我的任何文集) 以上十三篇,隻從講演之時地來看,其雜亂之情形已可概見,故其內容自不 免有許多重復之處。此次重新編印,曾經做瞭相當的刪節。即如前所列舉的 第一、第二、第四與第五諸篇,就已經被刪定為一篇,題目也改瞭一個新題 ,題為《結閤中西詩論看幾首中國舊詩中的形象與情意之關係》;另外第六 與第七兩篇,也被刪節成瞭一篇,題目也改成瞭一個新題,題為《從“賦比 興”談詩歌中興發感動之作用》。我之所以把原來十三篇的內容及齣版情況 詳細列齣,又把刪節改編之情況與新定的篇題也詳細列齣,主要是為瞭嚮讀 者做個交代,以便與舊日所齣版的篇目做個比對。而這些篇目之所以易於重 復,主要蓋由於這些講稿都是在各地所做的一次性的講演,每次講演我都首 先想把中國詩歌源頭的“賦比興”之說介紹給聽眾,舉例時自然也不免談到 形象與情意之關係。而談到形象與情意之關係時,又不免經常舉引大傢所熟 悉的一些詩例,因此自然難以避免地有瞭許多重復之處。然而一般而言,我 每次講演都從來沒有寫過講稿,所以嚴格說起來,我每次講演的內容即使有 相近之處,但也從來沒有過兩篇完全一樣的內容。隻是舉例既有重復,自然 應該刪節纔是。至於其他各篇,如《葉嘉瑩說漢魏六朝詩》、《葉嘉瑩說唐 詩》、《葉嘉瑩說阮籍詠懷詩》、《葉嘉瑩說陶淵明飲酒及擬古詩》等,則 都是自成係列的講稿,如此當然就不會有重復之處瞭。 除去重復之缺點外,我在校讀中還發現瞭其中引文往往有失誤之處。這 一則是因為我的講演一嚮不準備講稿,所有引文都但憑一己的背誦,而背誦 有時自不免有失誤,此其緻誤的原因之一。再則這些講稿都是經由友人根據 錄音整理齣來的,一切記錄都依聲音寫成,而聲音往往有時又不夠清晰,此 其緻誤的原因之二。三則一般說來,古詩之語言自然與口語有所不同,所以 齣版時之排印也往往有許多錯字,此其緻誤的原因之三。此次校讀中,雖然 對以前的諸多錯誤都曾盡力做瞭校正,但失誤也仍然不免,這是我極感愧疚 的。 迴首數十年來我一直站立在講堂上講授古典詩詞,蓋皆由於我自幼養成 的對於詩詞中之感發生命的一種不能自已的深情的共鳴。早在1996年,當河 北教育齣版社為我齣版《迦陵文集》時,在其所收錄的《我的詩詞道路》一 書的前言中,我就曾經寫有一段話說:“在創作的道路上,我未能成為一個 很好的詩人,在研究的道路上,我也未能成為一個很好的學者,那是因為我 在這兩條道路上,都並未能做齣全心的投入。至於在教學的道路上,則我縱 然也未能成為一個很好的教師,但我卻確實為教學的工作投注瞭我大部分的 生命。”關於我一生教學的曆程,以及我何以在講課時開始瞭錄音的記錄, 則我在1997年天津教育齣版社為我齣版《阮籍(詠懷)詩講錄》一書及2000年 颱灣桂冠圖書公司為我齣版《詩詞講錄》一輯的首冊《漢魏六朝詩講錄》一 書時都曾先後寫過序言,而此兩冊書現在也都被北京中華書局編入瞭我的“ 迦陵說詩”係列之中。序言具在,讀者自可參看。迴顧我自1945年開始瞭教 書的生涯,至於今日蓋已有六十一年之久。如今我已是八十三歲的老人,仍 然堅持站在講颱上講課,未曾停止下來。記得我在1979年第一次迴國教書時 ,曾經寫有“書生報國成何計,難忘詩騷李杜魂”兩句詩。我現在仍願以這 二句詩做為我的《迦陵說詩》六種之序言的結尾,是詩歌中生生不已的生命 使我對詩歌的講授樂此不疲的。 是為序。 葉嘉瑩 二○○六年十二月
《韆年一嘆:漢魏六朝詩文漫步》 一、 引言:詩歌的熔爐,文明的初啼 漢魏六朝,一個在中國文學史上熠熠生輝的時代,它承載著從春鞦戰國到唐宋盛世的過渡,孕育瞭中國詩歌發展的關鍵土壤,是中國文學史上不可或缺的黃金時期。這個時代,戰亂頻仍,政權更迭,卻也催生瞭思想的激蕩與文化的繁榮。在這樣的背景下,文學,特彆是詩歌,如同亂世中的一盞明燈,以其獨特的生命力,記錄著時代的脈搏,抒發著個體的情感,也奠定瞭後世文學的根基。 《韆年一嘆:漢魏六朝詩文漫步》並非一本枯燥的學術專著,也不是一套艱澀的文學史教程。它更像是一次跨越韆年的心靈對話,一次與那些偉大的靈魂進行的溫柔交談。我們將沿著曆史的河流,溯流而上,深入漢魏六朝那片詩文的沃土,去感受那些曾經鮮活的生命,去聆聽那些穿越時空的歌吟。這不是一次對既有定論的重復,而是一次對詩歌意境的重新體味,對曆史風雲的重新解讀,對文化傳統的重新審視。 本書旨在帶領讀者,以一種輕鬆而深刻的方式,走進漢魏六朝的詩文世界。我們將拋開繁瑣的考據,迴避晦澀的術語,用最質樸的語言,最真摯的情感,去品味那些流傳韆古的篇章。在這裏,曹操的雄渾,曹植的靈秀,建安七子的悲壯,陶淵明的淡泊,以及那些無名氏的零落,都將化為鮮活的形象,躍然紙上。我們將從詩歌本身齣發,探討它們的美學價值,分析它們的情感內核,挖掘它們所蘊含的時代精神。同時,我們也會將這些詩文置於更廣闊的曆史文化背景下,去理解它們為何會以這樣的形式齣現,它們又為後世留下瞭怎樣的遺産。 二、 漢魏:分裂與整閤中的詩歌覺醒 漢代,特彆是東漢末年,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但恰恰是這種不安,催生瞭文學的變革。樂府詩的興盛,標誌著詩歌開始關注現實生活,反映民間疾苦,其樸素、真實的風格,為後來的詩歌創作注入瞭新的活力。《詩經》以來現實主義的傳統,在樂府詩中得到瞭繼承和發展。而文人的個體意識,也開始在這一時期逐漸顯露,一些作品已經擺脫瞭單純的政治說教,開始抒發個人的喜怒哀樂。 曹操,這位偉大的政治傢、軍事傢,同時也是一位傑齣的詩人。他的詩歌,尤其是《短歌行》,以其磅礴的氣勢、深沉的思考,展現瞭漢末文人“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生命憂患和建功立業的雄心壯誌。《觀滄海》中的壯闊景象,更是將大自然的雄奇與詩人開闊的胸襟融為一體。曹操的詩歌,粗獷而有力,充滿瞭陽剛之氣,為後來的建安詩歌奠定瞭基調。 而他的兒子曹植,則更是將詩歌的藝術性推嚮瞭一個新的高度。曹植是建安文學的代錶人物,他的詩歌,想象奇特,語言瑰麗,情感真摯。“七步成詩”的傳說,雖然帶有傳奇色彩,卻也反映瞭當時文壇對曹植纔華的認可。從《洛神賦》中對理想愛情的幻滅與追求,到《白馬篇》中對俠客精神的贊美,曹植的詩歌展現瞭極為豐富的想象力和細膩的情感。“蘀(tuò)有浮花, असल्यास(xǐ)有流光”,這種對美的極緻追求,在後世的詩歌中都難以企及。 建安七子,是曹操父子周圍的一群傑齣詩人。他們繼承瞭曹操詩歌的現實主義精神,又各有自己的風格。孔融的直率,陳琳的雄健,王粲的哀傷,徐乾的質樸,劉楨的剛勁,應瑒的典雅,阮瑀的精煉,他們共同構成瞭建安詩歌的輝煌圖景。他們的作品,大多反映瞭戰爭帶來的痛苦,對民生的關懷,以及對個人命運的感慨。在亂世之中,他們的詩歌,是那個時代最真實的寫照。 三、 六朝:分裂與融閤中的文人風骨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曆史上一個漫長而動蕩的時期,分裂與融閤並存,戰亂與文化交織。在這樣的環境中,文人的生存狀態也發生瞭巨大的變化。士族階層崛起,玄學的興盛,佛教的傳入,都對當時的思想文化産生瞭深遠影響。詩歌,也在這種環境下,呈現齣更加多元和精緻的特點。 魏晉時期,竹林七賢的齣現,是那個時代文化精神的一個縮影。他們衊視禮法,崇尚自然,放浪形骸,他們的精神,通過嵇康、阮籍等人的詩歌,得到瞭淋灕盡緻的錶達。阮籍的《詠懷詩》,以其晦澀隱晦的語言,錶達瞭對現實的無奈和對人生哲理的探尋,成為瞭中國古代詩歌中“詠懷”這一體式的典範。他們的詩歌,既有對社會現實的批判,也有對個體精神自由的追求。 建安風骨,在魏晉時期得到瞭進一步的傳承和發展,但同時,也湧現齣瞭一些新的詩歌流派和風格。比如,陸機,作為西晉著名的文學傢,他的詩歌,以其嚴謹的結構、典雅的詞藻,展現瞭精湛的藝術技巧。他的《文賦》,更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重要文獻,深刻闡述瞭文學創作的規律和情感錶達的重要性。 而到瞭南北朝時期,特彆是南朝,詩歌進入瞭一個更加注重形式美和聲律美的階段。宮體詩的齣現,標誌著詩歌題材的轉變,開始關注宮廷生活和女性美,雖然其藝術價值受到一些爭議,但它對詩歌聲律的研究,無疑是有貢獻的。 然而,在那個更加精緻、考究的詩歌之外,我們看到瞭另一位偉大的靈魂——陶淵明。他,如同一股清流,洗滌著那個時代浮躁的世風。陶淵明的詩歌,質樸無華,卻意境深遠。他厭倦官場,歸隱田園,以詩的方式,展現瞭對自然的熱愛,對淳樸生活的嚮往,以及對人生真諦的追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不僅僅是對田園生活的描摹,更是對一種超脫世俗的精神境界的追求。他的詩歌,擺脫瞭時人的華靡之風,迴歸到最本真的情感,成為瞭後世文人精神上的寄托。 劉宋的鮑照,南北朝時期一位重要的詩人,他的詩歌,充滿瞭慷慨激昂的悲壯之情,他“對酒不能歌,不如擊築,築而復能歌,不如擊劍”的呐喊,展現瞭一個有誌之士在亂世中的無奈與掙紮。他的《擬行路難》係列,更是抒發瞭懷纔不遇的苦悶和對理想的執著追求。 四、 詩歌之外的曆史與文化 《韆年一嘆:漢魏六朝詩文漫步》不僅僅是對詩歌本身的解讀,更是在詩歌的字裏行間,去觸摸那個時代的脈搏。我們會看到,漢代樂府詩的興起,與社會階層的變動息息相關;建安文學的繁榮,離不開曹操父子的提倡和鼓勵;魏晉玄學的流行,深刻影響瞭文人的思想和創作;南北朝時期宮廷詩的興盛,也反映瞭當時社會風氣的一斑。 我們將看到,那個時代的人們,在經曆瞭戰亂、分裂之後,是如何思考人生的價值,如何麵對生死的無常,如何追求精神的超越。詩歌,成為瞭他們抒發情感、寄托思想的重要載體。曹操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是對生命短暫的慨嘆,也是對生命意義的追問。陶淵明的“環堵蕭然,而甘心焉”,是對物質欲望的超越,也是對精神富足的追求。 我們還將探討,漢魏六朝詩歌對後世文學的影響。建安詩歌的現實主義精神,為唐詩的雄渾和古體詩的創作奠定瞭基礎;魏晉詩歌對個體情感的細膩抒發,為宋詞的婉約和元麯的抒情提供瞭藉鑒;陶淵明田園詩的意境,更是影響瞭無數後世文人對自然和隱逸的嚮往。可以說,漢魏六朝的詩歌,是中國詩歌史上一座巍峨的高峰,它為後來的文學發展,提供瞭豐富的營養和不竭的靈感。 五、 結語:穿越時空的共鳴 《韆年一嘆:漢魏六朝詩文漫步》,希望帶給讀者的,是一種穿越時空的共鳴。當我們讀到曹操的豪邁,曹植的靈動,陶淵明的淡泊,我們會發現,那些古老的詩句,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失去光澤,它們依然能夠觸動我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引發我們對生命、對人生、對世界的思考。 這不僅僅是一次文學的旅行,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在詩歌的海洋中,我們將重新認識我們自己,認識我們所處的時代,認識我們所承載的文化。讓我們一起,在漢魏六朝的詩文裏,找尋那些失落的初心,重溫那些久違的情懷,感受那份穿越韆年的溫暖與力量。這嘆息,不僅僅是對曆史的追溯,更是對生命本身的深深眷戀和無限感悟。

用户评价

评分

《迦陵說詩:葉嘉瑩說漢魏六朝詩》這本書,簡直是一扇通往古代詩歌殿堂的窗戶。葉嘉瑩先生的文字,如同甘泉,滋潤著我乾涸已久的文學心靈。她對漢魏六朝詩歌的解讀,既有嚴謹的學術功底,又充滿瞭詩人的敏感和女性特有的細膩。她不是簡單地羅列詩句,而是深入到詩歌的肌理之中,挖掘其深層的意蘊。例如,她對曹操《短歌行》的解讀,讓我看到瞭這位政治傢的雄纔大略,也感受到瞭他內心深處的孤獨與渴望;她對謝靈運山水詩的分析,則讓我領略瞭南朝文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對自然的熱愛。書中的許多論述,都極具啓發性,常常能引發我對自己生活經曆的聯想。葉先生那種將詩歌內化於心,再以真摯的情感錶達齣來的能力,著實令人贊嘆。讀這本書,我仿佛能夠聽到那些詩人們在韆年前吟哦時的聲音,感受到他們復雜而又豐富的情感世界。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話,讓我與那些偉大的靈魂有瞭心靈的連接。

评分

最近一口氣讀完瞭《迦陵說詩:葉嘉瑩說漢魏六朝詩》,感覺像是經曆瞭一場心靈的洗禮。葉嘉瑩先生的解讀,不是那種枯燥的學術分析,而是充滿瞭溫情與智慧。她講到建安風骨,那種時代的蒼涼與士人的悲壯,讓我仿佛看到瞭一個蓬勃嚮上又充滿無奈的時代;她講到陶淵明的田園詩,那份超然物外、遺世獨立的風骨,又讓我感受到瞭另一種高潔與寜靜。書中的每一首詩,在葉先生的筆下都煥發齣瞭新的生命力。她不僅僅是告訴我們詩歌寫瞭什麼,更重要的是,她引導我們去體會詩歌背後的情感,去理解詩人當時的心境。我尤其喜歡她對於詩歌中“情”的把握,那種細膩、深刻,並且能夠引起共鳴。她常常會將詩歌與人生的際遇結閤起來,讓那些古老的詩句,在現代人的生活中找到瞭新的意義。讀這本書,讓我對漢魏六朝詩歌有瞭全新的認識,也對文學與人生有瞭更深的思考。這絕對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並且能夠在不同人生階段,讀齣不同感悟的書。

评分

讀完《迦陵說詩:葉嘉瑩說漢魏六朝詩》這本書,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葉嘉瑩先生深厚的學養和她那極富感染力的語言,將我帶入瞭那個風雲激蕩、文采飛揚的時代。漢魏六朝,一個充滿詩意與悲情的年代,湧現瞭曹操、曹植、建安七子,以及“三曹”之後的陶淵明、謝靈運、鮑照等等,他們的詩歌,或慷慨激昂,或恬淡閑適,或悲切哀婉,都以其獨特的魅力,跨越韆年,依舊觸動著我們的心靈。葉先生不僅僅是解讀詩歌,她更是將詩歌背後的時代風貌、文人心境,以及那些鮮活的生命故事,一一呈現在讀者眼前。她對詩歌意象的細緻剖析,對詞句精妙之處的品味,都讓我耳目一新。尤其是當她談到詩歌中蘊含的“人生”時,那種從容與洞察,仿佛將詩歌的意義提升到瞭哲學的層麵。讀她的書,就像是與一位博學而溫厚的長者在促膝長談,聽她娓娓道來那些古老而又常新的詩句,感受其中生命的溫度與光澤。這本書不僅是詩歌的鑒賞,更是一場關於文學、曆史與人生的深度對話。

评分

對於我這樣一個對古詩詞略知一二的讀者來說,《迦陵說詩:葉嘉瑩說漢魏六朝詩》這本書無疑是一場及時雨。葉嘉瑩先生用她那通俗易懂又極具魅力的語言,將漢魏六朝那些曾經讓我望而卻步的詩歌,變得鮮活起來。她沒有過多的學術術語,而是像一位慈祥的長輩,耐心地帶領我走進詩歌的世界。我不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能主動地去感受詩歌的美,去理解詩歌背後的故事。尤其是一些大傢耳熟能詳的詩篇,在葉先生的解讀下,總能挖掘齣新的角度和更深的內涵,讓我驚嘆於詩歌的博大精深。她對詩歌的“意境”的闡釋,更是讓我醍醐灌頂,明白瞭為何有些詩歌能夠流傳韆古,成為經典。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愉悅,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空間,與古人對話,與聖賢交流。它不僅提升瞭我對漢魏六朝詩歌的理解,也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有瞭更深的認同感。

评分

《迦陵說詩:葉嘉瑩說漢魏六朝詩》這本書,就像一塊經過精心打磨的玉石,溫潤而有光澤。葉嘉瑩先生的文字,有一種獨特的韻味,讀起來讓人心曠神怡。她對於漢魏六朝詩歌的分析,不僅僅是對文字的解讀,更是對時代精神和文人心靈的探索。她常常會從一個非常小的細節入手,然後延展齣對整首詩、乃至對詩人一生的深刻洞察。這種解讀方式,讓我覺得非常人性化,也很有說服力。書中的許多段落,我都忍不住反復閱讀,品味其中的妙處。特彆是她談到詩歌中的“哀樂”與“超越”時,那種辯證的思考,讓我對人生有瞭更深的體悟。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考究,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文人的雅緻。閱讀的過程,就是一種美的享受,也是一種智慧的啓迪。我強烈推薦這本書給所有對中國古典詩歌感興趣的朋友,它絕對會讓你受益匪淺。

评分

好书,值得一看,送货也很快

评分

不错哦不错,不错啊他不错哦不错,不错啊他

评分

挺好的 物流快 东西质量好

评分

词曲歌赋似锦

评分

比想象的要好,古朴典雅自然美,加上叶老的精彩解读好书

评分

这本书还不错吧,就是讲的有点多,选的诗比较少,选的诗人也比较少

评分

好书,学习诗词解读,有助于提高诗词的理解。

评分

京东双11 真的优惠 好书一次收齐

评分

好久没有在京东买书了,200减100活动买的,书的包装还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