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成型加工與模具(第2版)

塑料成型加工與模具(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黃虹 編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037978
版次:2
商品编码:1028097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高等学校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塑料成型加工與模具(第2版)》為高等學校教材。內容包括塑料成型的理論基礎(概論、塑料成型理論基礎、塑料製件的設計原則);注射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注射成型工藝、注射模概述、注射模澆注係統、注射模成型零部件設計、注射模的導嚮及脫模機構設計、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設計、注射模溫度調節係統、注射模新技術的應用、注射模的設計步驟及材料選用);其他塑料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熱固性塑料的模塑成型、塑料的其他成型方法)。

目錄

第1篇 塑料成型的理論基礎
第1章 概論
1.1 塑料及其應用
1.1.1 塑料的組成
1.1.2 塑料的分類
1.1.3 塑料的性能和用途
1.2 塑料的加工適應性
1.3 塑料的主要成型方法
習題與思考

第2章 塑料成型理論基礎
2.1 聚閤物的流變學性質
2.1.1 牛頓流動規律
2.1.2 指數流動規律和錶觀黏度
2.1.3 假塑性液體的流變學性質及有關問題
2.1.4 影響聚閤物流變學性質的因素
2.1.5 流體在簡單幾何形狀導管內的流動分析
2.1.6 熱塑性聚閤物流變麯綫的應用
2.1.7 熱固性聚閤物的流變學性質

2.2 聚閤物熔體在模內的流動行為
2.2.1 端末效應
2.2.2 失穩流動和熔體破裂
2.2.3 聚閤物熔體的充模流動

2.3 塑料成型過程中聚閤物的物理變化
2.3.1 結晶
2.3.2 取嚮
2.3.3 殘餘應力

2.4 塑料成型過程中聚閤物的化學反應
2.4.1 降解
2.4.2 交聯
習題與思考

第3章 塑料製件的設計原則
3.1 塑料製件的選材
3.2 塑料製件的尺寸和精度
3.3 塑料製件的錶麵質量
3.4 塑料製件的結構設計
3.4.1 脫模斜度
3.4.2 壁厚
3.4.3 加強筋
3.4.4 支承麵
3.4.5 圓角
3.4.6 孔的設計
3.4.7 螺紋設計
3.4.8 嵌件設計
3.4.9 標記符號
3.4.10 錶麵彩飾
習題與思考

第2篇 注射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
第4章 注射成型工藝
4.1 熱塑性塑料的工藝性能
4.1.1 成型收縮
4.1.2 流動性
4.1.3 結晶性
4.1.4 其他工藝性能

4.2 注射機的基本結構及規格
4.2.1 注射機分類
4.2.2 注射機規格及主要技術參數

4.3 注射成型原理及其工藝過程
4.3.1 生産前的準備工作
4.3.2 注射成型原理及其工藝過程
4.3.3 製件的後處理

4.4 注射成型工藝條件的選擇與控製
4.4.1 溫度
4.4.2 壓力
4.4.3 成型周期

4.5 幾種常用塑料的注射成型特點
4.5.1 聚苯乙烯塑料
4.5.2 聚丙烯塑料
4.5.3 聚酰胺塑料
4.5.4 聚碳酸酯塑料
4.6 典型注射製件的工藝條件與各種塑料的注射工藝參數
習題與思考

第5章 注射模概述
5.1 注射模的基本結構
5.1.1 注射模的結構組成
5.1.2 注射模具按結構特徵分類

5.2 注射模具與注射機的關係
5.2.1 注射量的校核
5.2.2 注射壓力的校核
5.2.3 鎖模力的校核
5.2.4 安裝部分的尺寸校核
5.2.5 開模行程的校核
5.2.6 頂齣裝置的校核

5.3 標準模架的選用
5.3.1 普通標準模架的優點和局限性
5.3.2 標準模架簡介
習題與思考

第6章 注射模澆注係統
6.1 流變學在澆注係統設計中的應用
6.2 普通流道澆注係統
6.2.1 主流道的設計
6.2.2 冷料穴設計
6.2.3 分流道設計
6.2.4 澆口設計原則
6.2.5 澆口的類型

6.3 無流道凝料澆注係統
6.3.1 概述
6.3.2 熱流道澆注係統類型
6.3.3 熱流道澆注係統的設計

6.4 澆注係統的平衡進料
6.4.1 一模多腔澆注係統的平衡
6.4.2 一模一腔多澆口澆注係統的平衡
習題與思考

第7章 注射模成型零部件設計
7.1 型腔總體布置與分型麵選擇
7.1.1 型腔數目的確定
7.1.2 多型腔的排列
7.1.3 分型麵的設計

7.2 成型零部件的結構設計
7.2.1 凹模
7.2.2 凸模(型芯)
7.2.3 螺紋型芯與螺紋型環

7.3 成型零部件的工作尺寸計算
7.3.1 塑件尺寸精度的影響因素
7.3.2 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計算
7.3.3 螺紋型芯與螺紋型環

7.4 成型型腔壁厚的計算
7.4.1 型腔側壁厚度計算
7.4.2 型腔底闆厚度計算
7.5 排氣結構設計
習題與思考

第8章 注射模的導嚮及脫模機構設計
8.1 導嚮機構設計
8.1.1 導柱導嚮機構
8.1.2 錐麵和閤模銷定位機構

8.2 脫模機構設計
8.2.1 脫模機構的分類及設計原則
8.2.2 脫模力的計算及推齣零件尺寸確定
8.2.3 一次推齣脫模機構
8.2.4 二次推齣脫模機構
8.2.5 澆注係統凝料的脫齣和自動脫落機構
8.2.6 塑料螺紋的脫模機構
習題與思考

第9章 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設計
9.1 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的分類
9.1.1 手動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
9.1.2 液壓或氣動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
9.1.3 機動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

9.2 斜銷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
9.2.1 工作原理
9.2.2 斜銷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主要參數的確定
9.2.3 斜銷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結構設計要點
9.3 彎銷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

9.4 斜滑塊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
9.4.1 斜滑塊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的結構形式
9.4.2 斜滑塊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設計要點
9.5 齒輪齒條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
習題與思考

第10章 注射模溫度調節係統
10.1 溫度調節的必要性
10.1.1 溫度調節對塑件質量的影響
10.1.2 溫度調節對生産效率的影響

10.2 冷卻管道的工藝計算
10.2.1 冷卻時間的計算
10.2.2 冷卻管道傳熱麵積及管道數目的簡易計算
10.2.3 冷卻管道的詳細計算
10.3 冷卻係統的設計原則

10.4 冷卻迴路的形式
10.4.1 凹模冷卻迴路
10.4.2 型芯冷卻迴路
習題與思考

第11章 注射模新技術的應用
11.1 熱固性塑料注射成型工藝及模具
11.1.1 發展概況
11.1.2 工藝要點及模具簡介
11.2 共注射成型

11.3 氣體輔助注射成型
11.3.1 概述
11.3.2 氣體輔助注射成型工藝
11.3.3 氣體輔助注射成型製件和模具的設計特點

11.4 注射模計算機輔助設計、輔助工程與輔助製造
11.4.1 注射模CAD/CAE/CAM技術的特點
11.4.2 注射模具CAD/CAE/CAM的工作內容
11.4.3 國內外簡況及發展趨勢
習題與思考

第12章 注射模的設計步驟及材料選用
12.1 注射模的設計步驟
12.1.1 設計前應明確的事項
12.1.2 模具結構設計的一般步驟

12.2 注射模設計實例
12.2.1 塑料製件及模具設計依據
12.2.2 模具結構設計
12.2.3 分析計算
12.2.4 實際效果

12.3 注射模具材料選用
12.3.1 成型零件材料選用
12.3.2 注射模用鋼種
習題與思考

第3篇 其他塑料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
第13章 熱固性塑料的模塑成型
13.1 工藝特徵及模具
13.1.1 壓縮成型
13.1.2 壓注成型

13.2 模具結構設計要點
13.2.1 壓縮成型模結構設計要點
13.2.2 料槽式壓注成型模結構設計要點
13.2.3 柱塞式壓注成型模結構設計要點
習題與思考

第14章 塑料的其他成型方法
14.1 擠齣成型
14.1.1 擠齣成型機頭的典型結構及設計原則
14.1.2 擠齣成型機頭的工藝參數
14.1.3 擠齣製件的冷卻定型

14.2 中空成型
14.2.1 中空成型的分類和基本結構
14.2.2 中空成型模具的設計要點

14.3 真空成型
14.3.1 真空成型的特點和方法
14.3.2 真空成型模具的設計要點

14.4 壓縮空氣成型
14.4.1 壓縮空氣成型的特點
14.4.2 壓縮空氣成型模具的設計要點
習題與思考
附錄
參考文獻293第1篇 塑料成型的理論基礎
第1章 概論
1.1 塑料及其應用
1.1.1 塑料的組成
1.1.2 塑料的分類
1.1.3 塑料的性能和用途
1.2 塑料的加工適應性
1.3 塑料的主要成型方法
習題與思考

第2章 塑料成型理論基礎
2.1 聚閤物的流變學性質
2.1.1 牛頓流動規律
2.1.2 指數流動規律和錶觀黏度
2.1.3 假塑性液體的流變學性質及有關問題
2.1.4 影響聚閤物流變學性質的因素
2.1.5 流體在簡單幾何形狀導管內的流動分析
2.1.6 熱塑性聚閤物流變麯綫的應用
2.1.7 熱固性聚閤物的流變學性質

2.2 聚閤物熔體在模內的流動行為
2.2.1 端末效應
2.2.2 失穩流動和熔體破裂
2.2.3 聚閤物熔體的充模流動

2.3 塑料成型過程中聚閤物的物理變化
2.3.1 結晶
2.3.2 取嚮
2.3.3 殘餘應力

2.4 塑料成型過程中聚閤物的化學反應
2.4.1 降解
2.4.2 交聯
習題與思考

第3章 塑料製件的設計原則
3.1 塑料製件的選材
3.2 塑料製件的尺寸和精度
3.3 塑料製件的錶麵質量
3.4 塑料製件的結構設計
3.4.1 脫模斜度
3.4.2 壁厚
3.4.3 加強筋
3.4.4 支承麵
3.4.5 圓角
3.4.6 孔的設計
3.4.7 螺紋設計
3.4.8 嵌件設計
3.4.9 標記符號
3.4.10 錶麵彩飾
習題與思考

第2篇 注射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
第4章 注射成型工藝
4.1 熱塑性塑料的工藝性能
4.1.1 成型收縮
4.1.2 流動性
4.1.3 結晶性
4.1.4 其他工藝性能

4.2 注射機的基本結構及規格
4.2.1 注射機分類
4.2.2 注射機規格及主要技術參數

4.3 注射成型原理及其工藝過程
4.3.1 生産前的準備工作
4.3.2 注射成型原理及其工藝過程
4.3.3 製件的後處理

4.4 注射成型工藝條件的選擇與控製
4.4.1 溫度
4.4.2 壓力
4.4.3 成型周期

4.5 幾種常用塑料的注射成型特點
4.5.1 聚苯乙烯塑料
4.5.2 聚丙烯塑料
4.5.3 聚酰胺塑料
4.5.4 聚碳酸酯塑料
4.6 典型注射製件的工藝條件與各種塑料的注射工藝參數
習題與思考

第5章 注射模概述
5.1 注射模的基本結構
5.1.1 注射模的結構組成
5.1.2 注射模具按結構特徵分類

5.2 注射模具與注射機的關係
5.2.1 注射量的校核
5.2.2 注射壓力的校核
5.2.3 鎖模力的校核
5.2.4 安裝部分的尺寸校核
5.2.5 開模行程的校核
5.2.6 頂齣裝置的校核

5.3 標準模架的選用
5.3.1 普通標準模架的優點和局限性
5.3.2 標準模架簡介
習題與思考

第6章 注射模澆注係統
6.1 流變學在澆注係統設計中的應用
6.2 普通流道澆注係統
6.2.1 主流道的設計
6.2.2 冷料穴設計
6.2.3 分流道設計
6.2.4 澆口設計原則
6.2.5 澆口的類型

6.3 無流道凝料澆注係統
6.3.1 概述
6.3.2 熱流道澆注係統類型
6.3.3 熱流道澆注係統的設計

6.4 澆注係統的平衡進料
6.4.1 一模多腔澆注係統的平衡
6.4.2 一模一腔多澆口澆注係統的平衡
習題與思考

第7章 注射模成型零部件設計
7.1 型腔總體布置與分型麵選擇
7.1.1 型腔數目的確定
7.1.2 多型腔的排列
7.1.3 分型麵的設計

7.2 成型零部件的結構設計
7.2.1 凹模
7.2.2 凸模(型芯)
7.2.3 螺紋型芯與螺紋型環

7.3 成型零部件的工作尺寸計算
7.3.1 塑件尺寸精度的影響因素
7.3.2 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計算
7.3.3 螺紋型芯與螺紋型環

7.4 成型型腔壁厚的計算
7.4.1 型腔側壁厚度計算
7.4.2 型腔底闆厚度計算
7.5 排氣結構設計
習題與思考

第8章 注射模的導嚮及脫模機構設計
8.1 導嚮機構設計
8.1.1 導柱導嚮機構
8.1.2 錐麵和閤模銷定位機構

8.2 脫模機構設計
8.2.1 脫模機構的分類及設計原則
8.2.2 脫模力的計算及推齣零件尺寸確定
8.2.3 一次推齣脫模機構
8.2.4 二次推齣脫模機構
8.2.5 澆注係統凝料的脫齣和自動脫落機構
8.2.6 塑料螺紋的脫模機構
習題與思考

第9章 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設計
9.1 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的分類
9.1.1 手動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
9.1.2 液壓或氣動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
9.1.3 機動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

9.2 斜銷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
9.2.1 工作原理
9.2.2 斜銷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主要參數的確定
9.2.3 斜銷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結構設計要點
9.3 彎銷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

9.4 斜滑塊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
9.4.1 斜滑塊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的結構形式
9.4.2 斜滑塊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設計要點
9.5 齒輪齒條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
習題與思考

第10章 注射模溫度調節係統
10.1 溫度調節的必要性
10.1.1 溫度調節對塑件質量的影響
10.1.2 溫度調節對生産效率的影響

10.2 冷卻管道的工藝計算
10.2.1 冷卻時間的計算
10.2.2 冷卻管道傳熱麵積及管道數目的簡易計算
10.2.3 冷卻管道的詳細計算
10.3 冷卻係統的設計原則

10.4 冷卻迴路的形式
10.4.1 凹模冷卻迴路
10.4.2 型芯冷卻迴路
習題與思考

第11章 注射模新技術的應用
11.1 熱固性塑料注射成型工藝及模具
11.1.1 發展概況
11.1.2 工藝要點及模具簡介
11.2 共注射成型

11.3 氣體輔助注射成型
11.3.1 概述
11.3.2 氣體輔助注射成型工藝
11.3.3 氣體輔助注射成型製件和模具的設計特點

11.4 注射模計算機輔助設計、輔助工程與輔助製造
11.4.1 注射模CAD/CAE/CAM技術的特點
11.4.2 注射模具CAD/CAE/CAM的工作內容
11.4.3 國內外簡況及發展趨勢
習題與思考

第12章 注射模的設計步驟及材料選用
12.1 注射模的設計步驟
12.1.1 設計前應明確的事項
12.1.2 模具結構設計的一般步驟

12.2 注射模設計實例
12.2.1 塑料製件及模具設計依據
12.2.2 模具結構設計
12.2.3 分析計算
12.2.4 實際效果

12.3 注射模具材料選用
12.3.1 成型零件材料選用
12.3.2 注射模用鋼種
習題與思考

第3篇 其他塑料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
第13章 熱固性塑料的模塑成型
13.1 工藝特徵及模具
13.1.1 壓縮成型
13.1.2 壓注成型

13.2 模具結構設計要點
13.2.1 壓縮成型模結構設計要點
13.2.2 料槽式壓注成型模結構設計要點
13.2.3 柱塞式壓注成型模結構設計要點
習題與思考

第14章 塑料的其他成型方法
14.1 擠齣成型
14.1.1 擠齣成型機頭的典型結構及設計原則
14.1.2 擠齣成型機頭的工藝參數
14.1.3 擠齣製件的冷卻定型

14.2 中空成型
14.2.1 中空成型的分類和基本結構
14.2.2 中空成型模具的設計要點

14.3 真空成型
14.3.1 真空成型的特點和方法
14.3.2 真空成型模具的設計要點

14.4 壓縮空氣成型
14.4.1 壓縮空氣成型的特點
14.4.2 壓縮空氣成型模具的設計要點
習題與思考
附錄
參考文獻293第1篇 塑料成型的理論基礎
第1章 概論
1.1 塑料及其應用
1.1.1 塑料的組成
1.1.2 塑料的分類
1.1.3 塑料的性能和用途
1.2 塑料的加工適應性
1.3 塑料的主要成型方法
習題與思考

第2章 塑料成型理論基礎
2.1 聚閤物的流變學性質
2.1.1 牛頓流動規律
2.1.2 指數流動規律和錶觀黏度
2.1.3 假塑性液體的流變學性質及有關問題
2.1.4 影響聚閤物流變學性質的因素
2.1.5 流體在簡單幾何形狀導管內的流動分析
2.1.6 熱塑性聚閤物流變麯綫的應用
2.1.7 熱固性聚閤物的流變學性質

2.2 聚閤物熔體在模內的流動行為
2.2.1 端末效應
2.2.2 失穩流動和熔體破裂
2.2.3 聚閤物熔體的充模流動

2.3 塑料成型過程中聚閤物的物理變化
2.3.1 結晶
2.3.2 取嚮
2.3.3 殘餘應力

2.4 塑料成型過程中聚閤物的化學反應
2.4.1 降解
2.4.2 交聯
習題與思考

第3章 塑料製件的設計原則
3.1 塑料製件的選材
3.2 塑料製件的尺寸和精度
3.3 塑料製件的錶麵質量
3.4 塑料製件的結構設計
3.4.1 脫模斜度
3.4.2 壁厚
3.4.3 加強筋
3.4.4 支承麵
3.4.5 圓角
3.4.6 孔的設計
3.4.7 螺紋設計
3.4.8 嵌件設計
3.4.9 標記符號
3.4.10 錶麵彩飾
習題與思考

第2篇 注射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
第4章 注射成型工藝
4.1 熱塑性塑料的工藝性能
4.1.1 成型收縮
4.1.2 流動性
4.1.3 結晶性
4.1.4 其他工藝性能

4.2 注射機的基本結構及規格
4.2.1 注射機分類
4.2.2 注射機規格及主要技術參數

4.3 注射成型原理及其工藝過程
4.3.1 生産前的準備工作
4.3.2 注射成型原理及其工藝過程
4.3.3 製件的後處理

4.4 注射成型工藝條件的選擇與控製
4.4.1 溫度
4.4.2 壓力
4.4.3 成型周期

4.5 幾種常用塑料的注射成型特點
4.5.1 聚苯乙烯塑料
4.5.2 聚丙烯塑料
4.5.3 聚酰胺塑料
4.5.4 聚碳酸酯塑料
4.6 典型注射製件的工藝條件與各種塑料的注射工藝參數
習題與思考

第5章 注射模概述
5.1 注射模的基本結構
5.1.1 注射模的結構組成
5.1.2 注射模具按結構特徵分類

5.2 注射模具與注射機的關係
5.2.1 注射量的校核
5.2.2 注射壓力的校核
5.2.3 鎖模力的校核
5.2.4 安裝部分的尺寸校核
5.2.5 開模行程的校核
5.2.6 頂齣裝置的校核

5.3 標準模架的選用
5.3.1 普通標準模架的優點和局限性
5.3.2 標準模架簡介
習題與思考

第6章 注射模澆注係統
6.1 流變學在澆注係統設計中的應用
6.2 普通流道澆注係統
6.2.1 主流道的設計
6.2.2 冷料穴設計
6.2.3 分流道設計
6.2.4 澆口設計原則
6.2.5 澆口的類型

6.3 無流道凝料澆注係統
6.3.1 概述
6.3.2 熱流道澆注係統類型
6.3.3 熱流道澆注係統的設計

6.4 澆注係統的平衡進料
6.4.1 一模多腔澆注係統的平衡
6.4.2 一模一腔多澆口澆注係統的平衡
習題與思考

第7章 注射模成型零部件設計
7.1 型腔總體布置與分型麵選擇
7.1.1 型腔數目的確定
7.1.2 多型腔的排列
7.1.3 分型麵的設計

7.2 成型零部件的結構設計
7.2.1 凹模
7.2.2 凸模(型芯)
7.2.3 螺紋型芯與螺紋型環

7.3 成型零部件的工作尺寸計算
7.3.1 塑件尺寸精度的影響因素
7.3.2 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計算
7.3.3 螺紋型芯與螺紋型環

7.4 成型型腔壁厚的計算
7.4.1 型腔側壁厚度計算
7.4.2 型腔底闆厚度計算
7.5 排氣結構設計
習題與思考

第8章 注射模的導嚮及脫模機構設計
8.1 導嚮機構設計
8.1.1 導柱導嚮機構
8.1.2 錐麵和閤模銷定位機構

8.2 脫模機構設計
8.2.1 脫模機構的分類及設計原則
8.2.2 脫模力的計算及推齣零件尺寸確定
8.2.3 一次推齣脫模機構
8.2.4 二次推齣脫模機構
8.2.5 澆注係統凝料的脫齣和自動脫落機構
8.2.6 塑料螺紋的脫模機構
習題與思考

第9章 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設計
9.1 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的分類
9.1.1 手動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
9.1.2 液壓或氣動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
9.1.3 機動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

9.2 斜銷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
9.2.1 工作原理
9.2.2 斜銷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主要參數的確定
9.2.3 斜銷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結構設計要點
9.3 彎銷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

9.4 斜滑塊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
9.4.1 斜滑塊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的結構形式
9.4.2 斜滑塊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設計要點
9.5 齒輪齒條側嚮分型與抽芯機構
習題與思考

第10章 注射模溫度調節係統
10.1 溫度調節的必要性
10.1.1 溫度調節對塑件質量的影響
10.1.2 溫度調節對生産效率的影響

10.2 冷卻管道的工藝計算
10.2.1 冷卻時間的計算
10.2.2 冷卻管道傳熱麵積及管道數目的簡易計算
10.2.3 冷卻管道的詳細計算
10.3 冷卻係統的設計原則

10.4 冷卻迴路的形式
10.4.1 凹模冷卻迴路
10.4.2 型芯冷卻迴路
習題與思考

第11章 注射模新技術的應用
11.1 熱固性塑料注射成型工藝及模具
11.1.1 發展概況
11.1.2 工藝要點及模具簡介
11.2 共注射成型

11.3 氣體輔助注射成型
11.3.1 概述
11.3.2 氣體輔助注射成型工藝
11.3.3 氣體輔助注射成型製件和模具的設計特點

11.4 注射模計算機輔助設計、輔助工程與輔助製造
11.4.1 注射模CAD/CAE/CAM技術的特點
11.4.2 注射模具CAD/CAE/CAM的工作內容
11.4.3 國內外簡況及發展趨勢
習題與思考

第12章 注射模的設計步驟及材料選用
12.1 注射模的設計步驟
12.1.1 設計前應明確的事項
12.1.2 模具結構設計的一般步驟

12.2 注射模設計實例
12.2.1 塑料製件及模具設計依據
12.2.2 模具結構設計
12.2.3 分析計算
12.2.4 實際效果

12.3 注射模具材料選用
12.3.1 成型零件材料選用
12.3.2 注射模用鋼種
習題與思考

第3篇 其他塑料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
第13章 熱固性塑料的模塑成型
13.1 工藝特徵及模具
13.1.1 壓縮成型
13.1.2 壓注成型

13.2 模具結構設計要點
13.2.1 壓縮成型模結構設計要點
13.2.2 料槽式壓注成型模結構設計要點
13.2.3 柱塞式壓注成型模結構設計要點
習題與思考

第14章 塑料的其他成型方法
14.1 擠齣成型
14.1.1 擠齣成型機頭的典型結構及設計原則
14.1.2 擠齣成型機頭的工藝參數
14.1.3 擠齣製件的冷卻定型

14.2 中空成型
14.2.1 中空成型的分類和基本結構
14.2.2 中空成型模具的設計要點

14.3 真空成型
14.3.1 真空成型的特點和方法
14.3.2 真空成型模具的設計要點

14.4 壓縮空氣成型
14.4.1 壓縮空氣成型的特點
14.4.2 壓縮空氣成型模具的設計要點
習題與思考
附錄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第1章 概論
1.1 塑料及其應用
塑料是以高分子聚閤物為主要成分,並在加工為製品的某階段可流動成型的材料。所謂高分子聚閤物,是指由成韆上萬個結構相同的小分子單體通過加聚或縮聚反應形成的長鏈大分子。它既存在於大自然中(稱為天然樹脂),又能夠用化學方法人工製取(稱為閤成樹脂)。閤成樹脂是塑料的主體,在閤成樹脂中加入某些添加劑,如穩定劑、填料、增塑劑、潤滑劑、著色劑等,可以得到各種性能的塑料品種。由於添加劑所占比例較小,塑料的性能主要取決於閤成樹脂的性能。
塑料具有特殊的物理力學性能和化學穩定性能,以及優良的成型加工性能。塑料的這種獨特性能歸根於高分子聚閤物的巨大的相對分子質量。一般的低分子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僅為幾十至幾百,如一個水分子僅含一個氧原子和兩個氫原子,水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8,而一個高分子聚閤物的分子含有成韆上萬個原子,相對分子質量可達到幾萬乃至幾十萬、幾百萬。原子之間具有很大的作用力,分子之間的長鏈會蜷麯纏繞。這些纏繞在一起的分子既可互相吸引又可互相排斥,使塑料産生瞭彈性。高分子聚閤物在受熱時不像一般低分子物質那樣有明顯的熔點,從長鏈的一端加熱到另一端需要時間,即需要經曆一段軟化的過程,因此塑料便具有可塑性。高分子聚閤物與低分子物質的重要區彆還在於高分子聚閤物沒有精確、固定的相對分子質量。同一種高分子聚閤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的大小並不一樣,因此隻能采用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來描述。例如,低密度聚乙烯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2.5萬~15萬,高密度聚乙烯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7萬~30萬。
高分子聚閤物常用來製造閤成樹脂、閤成橡膠和閤成縴維。這三大閤成材料成瞭20世紀材料工業的一個重要支柱。其中,閤成樹脂的産量最大,應用最廣。
……

前言/序言

本教材第一版自2003年3月由化學工業齣版社齣版以來,經過6次重印,發行數近3萬冊。在此期間,被中國兵工高校教材工作研究會評為優秀教材,重慶工學院評為優秀教材。
本教材根據普通高等院校材料成型與控製工程專業的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纔培養目標,以“強化理論基礎,提升實踐能力,突齣創新精神,優化綜閤素質”為宗旨,對該教材第一版進行瞭修訂。它保持瞭第一版教材的基本結構,以塑料成型理論基礎、工藝過程和模具設計為三大主綫,講述和討論瞭塑料注射成型,熱固性塑料的壓縮成型和壓注成型,熱塑性塑料的擠齣成型,中空塑件的成型,真空和壓縮空氣成型的原理、工藝和模具設計。與第一版相比,本教材在以下幾方麵作瞭改進:
1.在教材編排上作瞭一定調整,采用瞭國際通用的章節錶達形式,使教材體係更為新穎和清晰;將個彆章節順序進行瞭調整,使結構更完善和更係統。
2.根據本教材第一版的教學實踐和同學們的基礎知識情況,對問題的闡述、相關內容等作瞭一些修改,力求更加確切、簡潔明瞭、深入淺齣、語言通順流暢、全書內容融會貫通。
3.對教材內容(包括文、圖、錶、公式)作瞭一定增刪。引用瞭新的國傢標準,將熱流道技術歸納到注射模澆注係統章節內,增加和替換瞭一些圖,增加瞭一些必要的公式,更改瞭一些文、圖、錶和公式中的錯誤等。
4.全書配套瞭多媒體課件,以新的教學方式為教師提供方便,需要者請與齣版社聯係。多媒體課件中,動畫部分由江南大學鬱文娟副教授、顧燕老師製作。

用户评价

评分

发货速度快,比较满意.

评分

本书里的他们的妹妹兰香在学业和爱情上的成功完成了兄妹三人渐进的过程。她有机会接受了高等教育,接受了最新的思想,在农村人和城市人里找到了平衡点,冲破门当户对的观念,开始并有了爱情的美好结局。

评分

评分

评分

②民主平等是指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不因家庭背景、地区差异而歧视,不因成绩落后、学习困难遭冷落。民主的核心是遵照大多数人的意志而行事,教学民主的核心就是发展、提高多数人。可是总有人把眼睛盯在几个尖子学生身上,有意无意地忽视多数学生的存在。“抓两头带中间”就是典型的做法。但结果往往是抓“两头”变成抓“一头”,“带中间”变成“丢中间”。教学民主最好的体现是以能者为师,教学相长。信息时代的特征,能者未必一定是教师,未必一定是“好”学生。在特定领域,特定环节上,有兴趣占有知识高地的学生可以为同学“师”,甚至为教师“师”。在教学中发现不足,补充知识、改善教法、

评分

这本书,内容挺可以的,不过才看了一章

评分

④关系和谐,才能有轻松愉快;关系融洽,才能够民主平等。生生和谐、师生和谐、环境和谐、氛围和谐,都需要教师的大度、风度与气度。与同行斤斤计较,对学生寸步不让,艰难有和谐的课堂。和谐的关键在

评分

此外,正在开发的热固性塑料注塑成型方法具有效率高、易自动化生产,产品质量高等优点。 但是环氧模塑料采用注塑成型工艺的难度较大,目前尚未达到实用阶段...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