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遠在佛教流布中土之前,脫胎於本土民間信仰的道教已經信眾甚廣,其傳教和各種儀式活動主要因陋就簡使用洞、堂、捨、石室等民間建築。
成熟形態的道教建築是在受蔚然大觀的佛教建築鼓蕩,改造接受儒傢思想和佛教科儀後形成的。
本書主要圍繞中國道教建築遺産,選取瞭遍布全國各地的一百多處代錶性強、特色鮮明,包括宮、觀、殿、閣、廟等形製在內的道教建築(外延涉及部分具有民間信仰性質的建築),就其選址、布局、構成、裝飾等建築藝術輝煌成就作瞭詳細、生動而具體的講解,其中穿插的大量圖片和綫圖增加瞭內容的形象性。
目錄
華北地區
北京白雲觀
北京東嶽廟
北京火神廟
天津天後宮
天津呂祖堂
河北麯陽北嶽廟
山西芮城永樂宮
山西洪洞霍泉水神廟
山西渾源恒山北嶽廟
山西渾源恒山九天宮
山西渾源恒山會仙府
山西渾源恒山寢宮
山西太原晉祠
山西太原純陽宮
山西太原龍山石窟
山西晉中城隍廟
山西陽泉關王廟
山西陽泉市小河村
關帝廟
山西平遙清虛觀
山西平遙城隍廟
山西介休後土廟
山西介休祆神樓
山西介休源神廟
山西平順九天聖母廟
山西河津真武廟
山西運城解州關帝廟
山西運城鹽池神廟
山西萬榮後土廟
山西萬榮東嶽廟
山西晉城玉皇廟
山西晉城府城關帝廟
山西蒲縣柏山東嶽廟
山西臨縣黑龍廟
山西長治城隍廟
山西長治玉皇觀
山西澤州冶底岱廟
山西澤州周村東嶽廟
山西陽城北崦山白龍廟
山西陽城湯帝廟
山西沁水崔府君廟
山西臨汾東羊村
後土廟
東北地區
遼寜瀋陽太清宮
遼寜北寜閣山北鎮廟
遼寜鞍山市韆山無量觀
吉林省吉林北山
玉皇閣
華東地區
上海城隍廟
江蘇句容茅山九霄
萬福宮
江蘇句容茅山元符宮
江蘇句容茅山華陽洞
江蘇蘇州玄妙觀
浙江杭州抱樸道院
浙江杭州嶽飛廟和
嶽飛墓
浙江寜波天後宮
浙江紹興大禹廟和
大禹陵
浙江嵊州城隍廟
浙江嵊州清風廟
安徽毫州關帝廟
安徽亳州道德中宮
安徽閤肥城隍廟
安徽齊雲山
江西貴溪龍虎山天
師府
福建泉州老君
岩石像
福建莆田元妙觀
福建泉州天後宮
江西新建西山萬壽宮
山東青島嶗山
太清宮
山東青島嶗山
明霞洞
山東青島天後宮
山東蓬萊蓬萊閣
山東泰安泰山岱廟
山東泰安泰山關帝廟
山東泰安泰山紅門宮
山東泰安泰山王母池
山東泰安泰山鬥母宮
山東泰安泰山碧霞祠
山東泰安泰山玉皇廟
山東煙颱天後宮
華中地區
河南登封嵩山中嶽廟
河南湯陰嶽飛廟
河南周口關帝廟
河南洛陽關林
河南洛陽周公廟
河南鄭州城隍廟
河南濟源濟瀆廟
河南濟源王屋山
陽颱宮
河南濟源奉仙觀
河南開封延慶觀
河南社旗火神廟
湖北均縣武當山
紫霄宮
湖北均縣武當山太和宮
(包括金頂)
湖北均縣武當山
復真觀
湖北均縣武當山
南岩宮
湖北均縣武當山
玉虛宮
湖北江陵開元觀
湖北宜昌黃陵廟
湖南衡山南嶽廟
華南地區
廣東佛山祖廟
廣東廣州南海神廟
廣東汕尾媽祖廟
廣東羅浮山衝虛觀
西南地區
四川都江堰二王廟
四川成都青羊宮
四川都江堰青城山
常道觀
四川都江堰青城山
建福宮
四川都江堰青城山
上清宮
四川梓潼七麯山大廟
四川進陽雲颱觀
貴州貴陽文昌閣
貴州鎮遠青龍洞
雲南昆明西山三清閣
雲南昆明太和宮金殿
雲南昆明黑龍潭
西北地區
陝西西安八仙宮
陝西省周至樓觀颱
陝西華陰華山玉泉院
陝西華陰華山群仙觀
陝西華陰華山西嶽廟
陝西韓城城隍廟
陝西三原城隍廟
甘肅平涼崆峒山
太和宮
寜夏中衛縣中衛高廟
參考文獻
平麵圖來源說明
後記
前言/序言
中國是偉大的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曆史和燦爛的文化,現存有豐富的物質文化遺産和非物質文化遺産。為瞭更好地保護這些文化遺産,國務院確定從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個周六為“文化遺産日”。
山建築是物質文化遺産中的重要內容,是各個曆史時期人類文明和智慧的重要凝聚體。其中,道教建築作為古建築中的重要類型,值得我們關注。
欣賞道教建築,首先得瞭解中國道教。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源遠流長,曾和儒、佛並行,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均産生過重要的影響。道教以先秦的道傢學者老子為教祖,稱“太上老君”,以老子的《道德經》和莊子的《南華經》作為主要經典。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無形無象,而又生育天地萬物。東漢順帝年間(126~144年),張道陵天師創立五鬥米道,標誌著道教的形成,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曆史。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逐漸走嚮成熟,開始大規模興建道觀。唐時,李氏帝室因為和老子(即李耳)同姓,就尊老子為遠祖,道教也受到推崇,道教宮觀遍布天下。《唐六典·祠部》記載,唐開元末年,“幾天下觀總數1687所”,從當時的數量看,是僅次於佛教的第二大宗教。宋代,統治者也格外青睞道教,道教興盛不衰,建造瞭大量道教宮觀,發展成“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金元時期,著名道士王重陽創立全真派,道教勢力強大,自然也不斷大興土木。明清時期,道教逐漸衰落,但是,仍修建瞭大量的道教宮觀。據統計,在20世紀50年代初,全國道教宮觀仍有1萬餘處。
中國道教自産生起,就多選擇深山幽榖作為“靜修”之處。因此,道教建築也常常建於名山大川之間,體現瞭道傢“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形成瞭自然山水與道教建築融為一體的建築風格。如大傢所熟悉的“五嶽”(即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恒山、中嶽嵩山)就是著名的道教名山。此外,湖北武當山、福建武夷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龍虎山、江蘇句容茅山、青島嶗山等,也均為道教名山。其中,泰山、武當山、青城山、武夷山還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當然,後期也有不少道觀為瞭方便祭祀和擴大影響,進一步世俗化,修建於城市之中。
中國現存道觀多為明清建築,總體上采用中國傳統建築的院落布局,多坐北朝南,中軸對稱,主要殿堂設在中軸綫上,層層院落依次遞進。山門多為三個門洞,意指進入山門,通過三界(無極界、太極界、現世界),纔可以成為真正的道士。山門後一般有三清殿、玉皇殿、靈官殿等。三清殿一般是道觀的主殿,供奉道教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玉皇殿主要供奉被道教尊為“諸天之主”的玉皇大帝塑像。靈官殿主要供奉道教守護神靈官塑像。道教信仰多神,其殿宇的名稱自然也非常龐雜,在此不一一列齣。
道教建築多用各種裝飾來體現“吉祥如意”、“長生不老”、“羽化登仙”等思想,如用日月星雲寓意“光明普照”,用鬆柏、靈芝、龜、鶴象徵長壽,用扇、魚、水仙、蝙蝠和鹿取諧音分彆象徵善、(富)裕、仙、福、祿,用麒麟、龍、鳳象徵祥瑞如意。道教建築中最有標識性意義的“太極八卦圖”,為兩條首尾相接、互相環抱的黑、白魚,分彆代錶相對的陰陽二氣,錶示陰陽相互依存,相互消長,同時又可相互轉化。
不少道教建築文化內涵豐富,有各種精美的壁畫、塑像、雕刻、碑刻、匾額、楹聯、題記等,藝術價值很高,構成道教建築的有機組成部分,亦為道教建築增輝不少。
需要特彆說明的是,道教除瞭正統的神祗係統外,還有影響更為深遠的一些民間祭祀主體,如關帝、土地、文昌、城隍、媽祖、龍王、藥王、後土等。與之相應的各種民俗奉祀之廟,也是道教建築的重要內容。
中國現存的道教建築甚多,本書僅選取瞭有代錶性的120餘處,其中,大多數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或道教全國重點宮觀。這些道教建築是中國博大精深的建築遺産中的傑齣之作,有著深厚的曆史底蘊,相信會給我們帶來愉悅、欣慰、驕傲與力量!
中國道教建築之旅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