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發達國傢郊區建設案例與政策研究》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委托作者開展“發達工業化國傢城鎮化過程中的鄉村建設研究”之課題研究成果報告的部分內容。《發達國傢郊區建設案例與政策研究》通過從發達國傢都市區郊區村、鎮、縣獲得的翔實數據、衛星遙感圖和規劃圖、錶格以及現場拍攝的照片,采用從個案齣發,觀察細節,再得齣結論的邏輯結構,解剖發達工業化國傢都市郊區,嚮讀者係統地介紹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時、荷蘭、愛爾蘭、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11個發達工業化國傢14個大都市郊區和40個都市郊區村鎮的社會經濟環境狀況、發展特徵、多樣性的發展模式和産生這些模式的原因,幫助讀者對發達工業化國傢城鎮化和郊區發展形成綜閤性和曆史性的認識,特彆是瞭解他們目前的睏難、發展思路和戰略規劃。
《發達國傢郊區建設案例與政策研究》可供廣大主管郊區發展和規劃建設的領導乾部和工程技術人員、大專院校師生學習、藉鑒和參考。
作者簡介
葉齊茂,男,1954年齣生於湖北武漢,現為奧大利亞執業城市規劃師,同時兼任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教授,建設部村鎮建設專傢委員會委員,《國際城市規劃》雜誌專欄主持。近幾年,相繼應有關政府部門的邀請,對中國與發達工業化國傢的村莊進行瞭現場調查,承擔國傢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村鎮空間規劃與土地利用關鍵技術研究”,編製村莊規劃,並開設“村鎮規劃”課程。主要譯著有《區域城市》、《無邊的城市》、《鄉村設計》、《社區規劃》等。
目錄
序
引言
關鍵術語
第1章 導論:西方發達國傢城市、鄉村和郊區的劃分
1.1 究竟什麼是城鎮?
1.2 究竟什麼是鄉村?
1.3 究竟什麼是郊區?
1.3.1 社會學所描述的“獨一核心的郊區”
1.3.2 城市經濟學所描述的“有中心的郊區”
1.3.3 區域論者所描述的“無郊區的城市區域”
1.3.4 理想主義者所創造的郊區
1.3.5 二戰後發達國傢郊區發展的曆史背景
案例分析篇
第2章 英國倫敦都市區和英格蘭的郊區
2.1 大倫敦都市區的郊區:以恩菲爾德自治市為例
2.1.1 郊區的就業結構和産業結構
2.1.2 郊區財政狀況和外部經濟條件
2.1.3 郊區問題和恩菲爾德的未來
2.2 英格蘭的郊區:以多塞特鎮龐德伯裏的城市村莊為例
2.2.1 多塞特郡多塞特鎮龐德伯裏村
2.2.2 英格蘭城鄉區域聯閤管理
2.2.3 英格蘭郊區發展的特徵、動力和問題
2.3 英國的郊區:控製郊區發展的關鍵政策和法規
2.3.1 英國郊區的一般特徵
2.3.2 控製郊區發展的關鍵政策和法規
第3章 法國大巴黎都市區的郊區
3.1 巴黎的郊區
3.1.1巴黎郊區的特徵
3.1.2 巴黎的郊區案例
3.2 法國戰後的城鎮化和《國傢城鄉規劃》
3.2.1 法國戰後的城鎮化
3.2.2 《國傢城鄉規劃》
3.3 法國城鎮化的兩種形式:鄉村的城鎮化和郊區的再中心城鎮化
3.3.1 鄉村的城鎮化
3.3.2 郊區的再中心城鎮化
3.4 法國城鎮化的兩個階段:從國傢集中管理到公社分散管理
3.4.1 城鄉建設的國傢集中管理
3.4.2 城鄉建設的公社分散管理
第4章 德國柏林都市區的郊區
4.1 柏林——勃蘭登堡都市郊區
4.1.1 柏林市區的邊緣:區域公園式的郊區
4.1.2 波茨坦和基爾希施泰格費爾德郊區居住區:一個城市村莊的規劃案例
4.2 德國統一後的郊區化傾嚮、模式和戰略
4.3 前聯邦德國的郊區化:土地整理、村莊更新和就地城鎮化
4.3.1 《土地整理法》
4.3.2 《聯邦建築法》
4.3.3 對村莊更新的財政補貼和效益
第5章 荷蘭蘭斯塔德城市群的郊區
5.1 蘭斯塔德都市區和它的綠色核心
5.1.1 蘭斯塔德都市區:城市在外,郊區在裏
5.1.2 蘭斯塔德都市區的共同郊區:綠色核心區
5.1.3 綠色核心區的案例
5.2 荷蘭郊區的發展控製:土地整理
5.2.1 荷蘭的郊區
5.2.2 荷蘭現代郊區發展的曆史原因
5.2.3 《荷蘭土地整理法》
5.3 荷蘭與德國的土地整理和村莊更新比較
5.3.1 發展農業生産為導嚮的“鄉村更新”和“土地整理
5.3.2 土地整理和村莊更新的傳統方式及現代管理趨勢
5.3.3 荷蘭的教訓
第6章 比利時中部城市群的郊區
6.1 比利時都市區的三類郊區
6.1.1 案例l:比利時都市區首位城市遠郊區:土地使用和就業一瞥
6.1.2 案例2:比利時都市區的邊緣郊區
6.1.3 案例3:比利時都市區首位城市近郊區:郊區財政一瞥
6.2 郊區農業政策和鄉村發展政策:以佛蘭德地區為例
6.3 比利時都市區郊區的一般特徵和建設管理
6.3.1 比利時都市區郊區的一般特徵
6.3.2 比利時都市區郊區發展政策的調整
6.3.3 郊區建設管理體製
第7章 愛爾蘭都柏林都市區的郊區
7.1 都柏林都市區的郊區
7.1.1 案例1:濛娜斯特芬村建設規劃
7.1.2 案例2:威剋洛縣發展規劃(2004~2010)
7.1.3 案例3:都柏林的城鎮體係和郊區居民點
7.2 戰後愛爾蘭的城鎮化和郊區
7.3 愛爾蘭鄉村更新模式:以愛爾蘭東南部區域為例
7.3.1 第一階段:使用稅收優惠方式鼓勵鄉村住宅改造
7.3.2 第二階段:愛爾蘭可持續發展的鄉村住宅綜閤更新
7.3.3 第三階段:在歐盟閤作資金引導下的鄉村基礎設施更新
第8章 意大利的郊區:以米蘭和托斯卡納為例
8.1 米蘭的郊區
8.1.1 米蘭郊區城鎮案例
8.1.2 米蘭郊區的一般特徵
8.2 托斯卡納的城鎮郊區
8.2.1 托斯卡納的發展
8.2.2 托斯卡納的經驗
8.3 意大利的區域城鎮化
8.3.1 意大利的城鎮化和城鄉建設
8.3.2 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的曆史教訓
8.3.3 城鄉規劃的三個區域化浪潮
第9章 市區支配的西班牙都市郊區:馬德裏和畢爾巴鄂的郊區
9.1 馬德裏的郊區
9.1.1 人門、土地和城鎮體係
9.1.2 郊區經濟發展
9.1.3 郊區社會發展
9.2 畢爾巴鄂的郊區
9.2.1 畢爾巴鄂都市區
9.2.2 地方政府的職責
9.2.3 影響都市郊區鄉村建設的三個曆史性文件
9.2.4 郊區建設管理機構
9.2.5 郊區鄉村建設項目和資金分配-
9.3 西班牙城市郊區發展的背景
第10章 澳大利亞的郊區:以墨爾本都市區為例
10.1 墨爾本都市郊區
10.1.1 墨爾本都市區
10.1.2 墨爾本的邊緣郊區:以溫德姆市為例
10.2 墨爾本都市的新郊區規劃:《墨爾本2030——可持續發展的規劃》
10.2.1 戰略
10.2.2 政策和目標
10.2.3 詳細規劃
10.3 墨爾本郊區的“綠邊分區規劃”
10.3.1 “綠邊分區規劃”和職責分工
10.3.2 溫德姆市“韋裏比南高強度農業區”的“綠色邊緣分區規劃
10.4 墨爾本郊區的“住宅開發規劃
第11章 加拿大的都市郊區:以多倫多都市區為例
11.1多倫多市的郊區
11.1.1 大多倫多地區的人口和土地
11.1.2 多倫多都市郊區案例
11.1.3 都市農業
11.2 加拿大郊區:戰後郊區規劃模式的變化
11.2.1 戰後初期的郊區發展模式
……
政策分析篇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雷濛德·昂溫和巴裏·帕剋對20世紀的設計傳統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昂溫和帕剋所倡導的是在工藝美術運動中形成的“安娜女王”復興時期的風格,所以,他們通常把郊區設計得如同傳統的英國村莊。萊奇沃思的設計還受到瞭城市美化思潮和田園城市觀念的影響。由於霍華德在他的理論中沒有描述道路的布局,於是,昂溫和帕剋就能夠從其他的範式中選擇有吸引力的模式。這個城鎮中心幾何狀的精緻布局以及通嚮城鎮核心的林蔭大道,顯而易見地打上瞭城市美化思潮的烙印。這個城鎮的核心地區依然采用的是變形的方格式布局,周邊由“環路”圍閤起來。部分道路布局好像一個從頭上伸齣觸角的蟲子,道路從核心區放射齣去。這種典雅的布局會給許多模仿者以某種啓迪。
到瞭1905年,當昂溫和帕剋承接“國民信托”的大型設計項目“漢普斯特德田園郊區”時,他們實際上已經調整瞭田園城市的模式,去適應市場的現實,而放棄瞭田園城市最初的特徵。“漢普斯特德田園郊區”並非一個完整的社區,而是一個中産階級的郊區,有火車通往倫敦。在“漢普斯特德田園郊區”的設計過程中,昂溫和帕剋逐步建立起瞭自己的一套設計原則,但是,缺少瞭田園城市思潮中的那些社會承諾。漢普斯特德田園郊區的設計實際上中斷瞭19世紀的建築模式。昂溫和帕剋曾經嚮議會提交瞭一份私人的提案,允許他們可以不采用筆直和無盡頭的“閤法的街道”,原因是他們感到這種規定妨礙瞭他們的設計。於是,大彎麯度的道路彎道和死鬍同成為瞭他們的設計裏程碑。這種設計保護瞭大片的石楠樹叢地區。適應地形而産生的彎麯的鬍同與放射性的道路相連,形成瞭一個街道層次。每一所住宅都有街道和田園兩個視角。
我們可以看到,啓迪新城市主義規劃思潮的田園城市理論誕生沒有幾年,其關鍵原則已經在實踐中所剩無幾瞭,田園郊區的觀念在很大程度上替代瞭它。市場可以接受的設計和規劃原則使田園城市的社會願景化為虛有。漢普斯特德田園郊區的成功在田園城市思潮中引起瞭爭論。一些倡導衛星式田園城市的人感到,新的郊區建設原則背離瞭田園城市運動的目的;而另外一些人則為昂溫和帕剋的優美郊區喝彩,他們認為,昂溫和帕剋提供瞭具有廣泛吸引力的規劃原則。昂溫和帕剋所提齣的這種纍進方式使設計師和規劃師可以把這些新的原則用到比較小的開發項目上去(比起大型的衛星城建設來講,小項目比較容易籌措到資金)。田園郊區在20世紀的支配地位說明瞭昂溫和帕剋的影響,同時也說明,建設田園城市的一個部分比起完整的田園城市要容易許多。
前言/序言
當前,中國城鎮化快速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斷深入,村鎮建設工作實踐迫使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從中國鄉村建設的主體地位和國情齣發,學習藉鑒國際城市化發展經驗,實現對中國現階段城鎮化發展過程中鄉村建設政策的科學指引。2006年,我們委托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的葉齊茂教授進行“發達國傢鄉村建設考察與政策研究”,成果齣版發行後引起瞭業界的廣泛關注和不同維度的思考。在此基礎上我們又繼續委托葉齊茂教授開展“國外城市郊區化發展研究”,從麵上的政策製度研究深入到點上的城鄉發展對策研究。這兩項課題構成瞭從鄉村建設主體角度對城鎮化發展過程相關領域政策的姊妹研究。無疑,這不同於以往多年來城鎮化和鄉村發展等方麵的研究。一、迄今為止人類的城鎮化發展曆史告訴瞭我們什麼
迄今為止,人類發展曆史已經證明,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全球化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必然的曆史選擇,中國一定要走這條路子。
迄今為止,各國城鎮化的發展曆史已經和正在證明,工業化發展的初期,是農業支持工業、農村支持城市的發展階段,工業化發展的中後期,是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發展階段。中國也一定走這條路子。
迄今為止,一些發達國傢,尤其是發達的經濟大國的發展曆程已經證明並且繼續證明,脫離現代農業和繁榮穩定農村的支持,單純推動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全球化的發展道路充滿極大的危險性、不可預見性和不可持續性。而隻有穩妥地處理好工業和農業的發展關係、城市和鄉村的發展關係,纔能夠實現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人類和諧。目前,中國不可避免地麵臨著這一道路的嚴峻考驗。
前述關聯的三條,是我們以科學發展觀對城鎮化發展基本規律認識的升華與深化,包含著對以下三個問題的進一步思索:一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城鎮化道路並沒有走完(全球70億人口真正完整地生活在城市中的僅有10億多人),全球與我們中國都還在走這條路,因此,人們迄今為止對城市化的認識都是對城市化發展過程的認識,而不是曆史過程終結後的升華。
發達國傢郊區建設案例與政策研究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