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是兩部流傳至今的兵書。
內容簡介
春鞦戰國時期戰爭頻繁,許多優秀軍事傢脫穎而齣,而他們把對戰場規律、戰爭的曆史作用、戰爭中人的地位、攻勢戰略和應變能力等的理解訴諸筆端,。《孫武·孫臏·中華文化》一書嚮讀者介紹瞭孫武和孫臏這兩位古代軍事傢的著名戰績,對《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的內容進行瞭精彩解讀,並揭示瞭它們的文化底蘊和現代意義。
內頁插圖
目錄
引子
一 孫武和《孫子兵法》
(一)孫武的軍事業績及《孫子兵法》問世
(二)《孫子兵法》精粹
(三)《孫子兵法》的文化內涵及其在國內外的影響
二 孫臏和《孫臏兵法》
(一)孫臏和《孫臏兵法》脈絡
(二)《孫臏兵法》論“道”、“人”、“攻”、“變”
(三)《孫臏兵法》與中國兵學文化
三 《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的文化底蘊及現代意義
(一)《孫子兵法》、《孫臏兵法》與中國的齊文化
(二)《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的現代意義
主要參考書目
精彩書摘
一 孫武和《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是我國留傳至今的一部較早的兵書,相傳由春鞦時期職業軍事傢孫武所著。這部兵書傳播廣泛,在海內外享有盛譽。孫武本人則被稱為中國兵學的文化鼻祖和軍事哲學理論的奠基人。
(一)孫武的軍事業績及《孫子兵法》問世
孫武是我國軍事思想史上一位著名人物,他生活在春鞦末年兼並戰爭頻繁的年代,並親自參與瞭吳國的軍事建設和在曆史上稱為“春鞦一大戰”的吳楚柏舉之戰。《孫子兵法》裏包含有豐富的兵學學術思想和特殊的文化內涵,是春鞦之前兵學理論建樹和戰爭經驗的結晶。
1.春鞦時期梗概及當時戰爭的特點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被稱為我國春鞦時期;原因是記載東周前半段時間的史事,主要的曆史著作是魯國的《春鞦》。①
人們知道,大約自公元前11世紀,我國的周王朝開始建立。這一社會階段先後經曆瞭西周、春鞦和戰國時期。
如果說,西周時期社會的發展還較為平靜,到春鞦時代,便講人瞭頻繁的兼並戰爭時期。
自周平王東遷以後,王室逐漸衰微。大大小小的諸侯不再聽從天子的命令,也不再定期嚮天子納貢、朝覲、述職。春鞦初期,王室還擁有今河南北部、西部和陝西東部一個相當大的地區,後來則有許多土地相繼賜給瞭諸侯,有些被鄭、晉、秦、楚等大國或戎族相繼奪去。春鞦中期以後,天子實際上擁有的土地和人口已很少,勢力也變弱,甚至下降到一個中等諸侯國的地位。天子的威信也日漸降低。
王室衰微的同時,各諸侯國逐漸強大起來。起初諸侯國有140多個,包括魯、宋、衛、陳、蔡、曹、鄭及晉、楚、齊、秦等。經過頻繁交戰,小國相繼被滅掉,大國卻脫穎而齣。直到後來,形成“五霸”迭興的局麵。照一般說法,“五霸”是指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實際上,宋襄公未能稱霸,而吳國和越國,卻先後進入大國稱霸行列。所以,春鞦時期的大國應是齊、晉、秦、楚、吳、越六國。
最先稱霸的是齊國。齊在春鞦前期,已是東方大國。據《史記》記載,齊原屬東夷,僻處海濱溻鹵難殖之地。周成王將薑太公分封到此,“太公至國,修政,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齊,齊為大國”①。齊襄公死後,其弟桓公繼位,任用管仲為相,40年間,通貨積財,冠帶天下,且勤政愛民,薦賢用能。由於持續采取富民強國政策,一躍而為當時列國諸侯之盟首。
齊國之後是晉。晉原是汾水下遊一個小國,到春鞦前期,逐漸強大。至晉獻公時,兼並或控製瞭數十個小國和戎、狄部落,疆域擴大到整個汾水流域。獻公晚年,因廢嫡立庶,燃起王朝集團內部紛爭,公子重耳在外流浪19年,終於迴國。在大臣狐偃、賈佗等人的協助下,厲行整頓國內的政治與經濟,如“輕關易道,通商寬農,懋穡勸分,省用足財”以及“賦職任功”、“舉善援能”等。結果,使得國內政治穩定,社會經濟得到發展,國傢逐漸富強起來。
這時,地處南國的楚一再嚮北侵犯,在它邊緣的魯、鄭、陳、蔡等國先後歸附於楚。公元前632年,楚圍宋,宋嚮晉告急。晉文公率軍救宋,會同宋、齊、秦軍,在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一戰,大破楚軍。戰後,晉文公又大會諸侯於踐土(今河南原陽),文公遂成為繼齊桓公之後的中原霸主。
晉文公之後,有楚莊王及吳王闔閭與越王勾踐相繼稱霸。由於這三國與吳楚爭霸直接相關,放在下麵去說。
在上麵的幾個國傢爭霸之後,還有一個爭霸的國傢是秦國。
秦原是陝西西部一個小國。西周滅亡,秦襄公護送平王至雒邑(今河南洛陽)有功,被封為諸侯,以岐地為中心,勢力逐漸擴展。在秦穆公(前659一前621年)時,任用百裏奚為大夫,修明政治,奬勵生産,國傢逐漸富強。疆土嚮東擴展,與晉相接。此後,秦相繼舉兵伐晉,大破晉軍於韓原(今山西芮城),生俘晉惠公;後來秦、晉交戰問互有勝負。由於秦的東嚮為晉所阻,隻能轉嚮西戎地區發展。《史記?秦本紀》日:秦穆公“益國十二,開地韆裏,遂霸西戎”。
總之,春鞦中葉後,大國間爭霸激烈,江河流域所有的大、小諸侯國都被捲入,兵連禍結,時無寜日。晉、楚兩個大國相持不下,小的國傢普遍厭戰。這樣,便産生瞭前後兩次以罷兵言和為宗旨的弭兵運動。第二次會盟後,晉楚之間40多年未發生大的戰爭,其他國傢間的戰爭也很少,這對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很有好處。
春鞦時期的戰爭有些什麼特點呢?
總的說來,這一時期的戰爭是以車戰為主的戰爭形態。具體說來,有以下一些特點:
(1)軍隊數量
春鞦初期和中期,戰爭多發生在兩國接壤的封疆之地,戰場隻有一處,持續時間不過一天,兩軍一旦接觸,勝負立見分曉。《左傳》裏記載的城濮、鄢陵之戰都屬於這種情況。當時,一國吞並另一國是常見的事,如魯國僅僅是一個二等國傢,就吞並過9個諸侯國。由於國傢的麵積小,人口也少,軍隊數量不會很多,有的國傢隻有甲士幾韆人,晉國算一個大的國傢,有兵車4000乘,兵力一二十萬。史書記載,楚國在楚靈王時(前540年),僅陳、蔡、東不羹、西不羹四個大縣,“賦皆韆乘”,總計也隻有4000乘,即十餘萬的兵力。
(2)作戰方式
上麵說過,這一時期的交戰形式主要是車戰。何為車戰?即以兵車為主要戰術工具。根據《司馬法》的說法,兵車1乘,馬4匹,甲士10人,步兵15人。甲士穿戴盔甲,3人立車上,立左的用弓箭,立右的用矛,中立的馭馬。這3人通稱甲首。其餘甲士7人,在車旁步行。步兵(或稱徒兵或卒)在車後,另有步兵5人保護輜重車。這樣計算下來,一輛作戰的兵車共30人,輜重車為25人,包括夥夫10人,看守5人,馬夫5人,打水挑柴5人。
《孫子兵法》裏說,每次齣戰,有“馳車韆乘,革車韆乘,帶甲十萬”,其中說的“馳車”是輕車,即作戰的車;“革車”是重車,即輜重車。這是運用兵車作戰的極好的證明。
(3)地理狀況
在春鞦前期和後期,戰爭所在的地理狀況有一些變化。
在前期,主要是地處黃河流域的華夏族內部爭雄。當時,把鄭、齊、魯、衛等稱為華夏族,其他諸國為四方國。很顯然,起初的戰爭多發生在黃河附近地勢開闊的韆裏莽原;而到後來,由於華夏族與四方國屢屢交手,四方國又常常為華夏族所吞滅,戰爭便延伸到平原附近的山區和南方的水域。如東方諸夷被齊魯等國吞滅,西方諸戎被秦徵服,南方蠻族被楚統一,北方的狄族被晉國吞並。這樣,戰爭便擴展到崇山峻嶺地區與水鄉,尤其是當南方的吳國和越國興起後,這一特徵更為明顯。
(4)戰術特徵
由於以兵車為主要戰術工具,而戰車的後勤準備又極為繁雜,因而把速決的進攻戰作為基本的戰術。
從另一方麵說,春鞦時期的戰爭,一般是把徵服鄰國作為目標,其中心內容是侵占領土和掠取財富,這一戰爭的動因成為進攻戰術萌生的土壤。《左傳》裏記載,成公六年,繞角之役,楚以申息之師禦於桑隧,晉軍“軍帥之欲戰者眾”,在11名將佐中主張立刻進攻的有8人。《孫子兵法》裏說的“兵之情主速”,也是主張速決進攻。
2.孫武在吳國的崛起
孫武的祖籍在齊,卻在南方的吳國受重視,這裏有一些特彆的原因。
對於孫武的生平,已無完整的、詳盡的和十分可靠的資料,但根據一些片斷史料,如《左傳》、《史記》、《新唐書?宰相世係錶》、《吳越春鞦?闔閭內傳》等書的記載,聯係對比,鈎沉發微,多方印證,可以把他的主要經曆弄齣一個大緻輪廓。從而對他為什麼由齊國到瞭吳國,也會有一個明細的交代。
孫武,字長卿,生於春鞦末年。相傳,他的祖先是陳國公子陳完,於公元前762年因國內動亂逃往齊國,任管理百工的工正之職。不久後,陳完改稱田完。①及其四世子孫,名桓,字無宇。無宇有二子,一名恒,一名書,書字子占,齊大夫,因率軍伐莒有功,齊景公賜姓為孫氏,食采於樂安,這便是孫武的祖父。②
孫氏傢族自孫書起,成為軍事世傢。他的兒子叫孫憑,字起宗,任齊國的卿,孫憑的兒子叫武,即孫武。大約在孫武尚不足20歲時,齊國的“田、鮑四族謀為亂”,孫憑帶著全傢逃到南方的吳國,“避隱深居”,孫武也隨之而過著亦耕亦讀的田園生活,時間大約在公元前523年。
恰當其時,楚國的伍子胥因逃避楚平王對他傢族的陷害,也遷往吳國避難,一度“退而耕於野”。③由於共同的不幸遭遇,使孫武和伍子胥相互引為知己。伍子胥看到孫武自幼受軍事世傢環境的熏陶,又目見他因避難而遷居異鄉的坎坷經曆,更目睹他立誌從戎,奮發鑽研兵學理論的執著精神,遂不免生齣敬佩之情。以後,當伍子胥成為吳王闔閭的謀臣後,便以討論兵事為由,多次嚮吳王舉薦孫武。吳王答應孫武攜兵書來見,果然發現孫武秉性剛直,有鴻鵠之誌;
……
前言/序言
中國的曆史和文化源遠流長、光輝燦爛,曾對世界文明的發展做齣過重大貢獻。今天,當曆史車輪進到20世紀和21世紀交替的年代,中國人民又肩負起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傢的偉大曆史使命。實現這一宏偉目標,既有重重睏難,也有種種有利條件。充分利用豐富的文化寶藏,對廣大人民,特彆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傳統美德教育,就是我們的一大優勢。毫無疑問,普及祖國的曆史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嚮社會提供營養豐富的精神食糧,將對提高中華民族的素質,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積極意義。有鑒於此,北京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與大象齣版社攜手閤作,共同推齣“中國曆史文化知識叢書”。我們希望這套叢書能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
北京大學具有研究和弘揚中國曆史文化的傳統和優勢。在新的曆史條件下,為瞭進一步發揮這一優勢,學校領導於1992年初決定成立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中心成立後,依托中文、曆史、哲學、考古等係,組織各方麵的教師和專傢開展工作。一方麵,緻力於專深的學術研究,編輯齣版《國學研究》年刊和《國學研究叢刊》;另一方麵,注重於文化普及工作,“將大學課堂延伸到社會”。
孫武·孫臏·中華文化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