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 |
全麵覆蓋社交、O2O、媒體、教育、娛樂5大領域,11個細分行業,解析幾十個典型案例,助你找到互聯網+時代的真正創業機會。) 1、《查理·芒格的智慧:投資的格柵理論(原書第2版)》是暢銷書《巴菲特之道》作者的又一力作。 |
內容簡介 | |
作為巴菲特的黃金搭檔和幕後智囊,芒格與巴菲特創造瞭有史以來優秀的投資紀錄。芒格極其熟練地掌握瞭各種不同的學科,能夠在投資時考慮到許多普通人不會考慮到的因素。 芒格用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來說明不同學科的不同思維方式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格柵模型。“你的頭腦中已經有瞭許多思維方式,你得按自己直接和間接的經驗將其安置在格柵模型中。” 芒格告訴我們,將不同學科的思維模式聯係起來建立融會貫通的格柵,是投資的決策模式。用不同學科的思維模式思考同一個投資問題,如果能得齣相同的結論,這樣的投資決策更正確。懂得越多,理解越深,投資者就越聰明智慧。 芒格認為:“要努力學習,掌握更多股票市場、金融學、經濟學知識,但同時要學會不要將這些知識孤立起來,而要把它們看成包含瞭心理學、工程學、數學、物理學的人類知識寶庫的一部分。用這樣寬廣的視角就會發現,每一學科之間都相互交叉,並因此各自得以加強。一個喜歡思考的人能夠從每個學科中總結齣其獨特的思維模式,並會將其聯想結閤,從而達到融會貫通。” 真正的、永遠的成功屬於那些首先努力建立思維模式格柵,然後學會以善於聯係、多學科並用的方式思考的人們。 如果你想一窺這位投資天纔的思維格柵模型,不妨從本書中尋找答案。 |
作者簡介 | |
羅伯特·哈格斯特朗,美盛投資顧問公司首席投資策略師、董事總經理。他是美國知名的以善於寫作巴菲特及芒格思想理念而著稱的作傢,已齣版九本投資圖書,包括《紐約時報》暢銷書《巴菲特之道》(原書第3版)(本書第1版即銷售120萬冊)、《巴菲特的投資組閤》(芒格推薦書目)、《查理·芒格的智慧:投資的格柵理論》,以及《NASCAR:驅動體育的商業》、《偵探與投資者:來自傳奇特工的未曾揭示的投資技巧》等。 羅伯特本科與碩士均畢業於維拉諾瓦大學,並持有CFA證書。他與傢人居住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維拉諾瓦。 |
目錄 | |
前言 第1章 思維格柵模型 第2章 物理學 第3章 生物學 第4章 社會學 第5章 心理學 第6章 哲學 第7章 文學 第8章 數學 第9章 決策過程 附錄:聖約翰學院推薦閱讀書目 注釋 參考文獻 緻謝 譯後記 |
精彩文摘 | |
均衡理論在經濟學和股市中的運用如此廣泛,以至於我們很難再找到其他理論來解釋經濟和市場的運作。我們知道,均衡理論不僅僅是經典經濟學的基礎,也是現代投資組閤理論的基礎。質疑有效的均衡理論模型,就是與眾多畢生捍衛均衡理論的專傢為敵。 雖然這種類推不一定恰當,但現在質疑均衡理論無異於當年哥白尼質疑地心說。盡管有風險,還是有一些科學傢開始質疑主宰人們對經濟和股市看法的均衡理論。 對均衡理論的質疑首先齣現在聖達菲研究所,這裏有很多不同領域的科學傢在研究復雜的適應係統——這些係統和各種相互作用是指人在麵對外界環境變化的時候其行為的改變。在一個簡單的係統中,各部分問的相互作用很少。復雜的適應係統包括中樞神經係統、生態係統、蟻群、政治體係、社會結構和經濟體係。在這些適應係統之中,我們還要加上另外一個係統:股票市場。 每個復雜的適應係統,其實都是一個網絡或者很多獨立的個體單元在同一個平颱上的互動。一個係統既復雜又具有適應性的重要因素,是每個個體單元(神經元、螞蟻或投資者)在與其他個體單元的互動中獲得經驗,並且通過改變自己來適應環境的變化。一個善於思考的人,可以從目前的股市中找齣復雜的適應性係統的蛛絲馬跡。這讓我們得齣這樣的結論:按照適應性係統的定義,即使在不斷地適應,但當下所有的適應係統,包括股票市場在內,都遠沒有達到完美的均衡。 這對市場來說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經典的經濟均衡理論需要被重新探討。坦標準的均衡理論是理性的、機械式的和高效的。它假設個人投資者對股價有理性的期望,並且高效地將已知的信息反應在市場上。它還假設不存在因價格還沒有在市場錶現齣來而獲利的策略。 而來自聖達菲研究所的意見則正好相反:市場是非理性的,是隨機的而非機械的,也並非完全有效。 他們認為個人投資者是非理性的,他們甚至會對證券進行錯誤定價,從而製造齣可獲利的交易策略。在後麵的章節裏,我們會討論金錢是投資者非理性錶現的心理層麵的原因。 對這種觀點有催化作用的是1987年的股災。根據經典的均衡市場理論,瞬時的股價變化是因為理性投資者對市場新信息的反應。然而,很多針對1987年股災的研究,沒有找到與股市大崩潰有關聯的市場信息。如果嚴格地遵守均衡市場理論,市場就不會有牛市或股災,也不會有大交易量或高換手率。但眾所周知,隨著交易量和換手率不斷攀升,劇烈的波動成為常態。我們自覺接受的均衡市場理論和有效市場假說,有沒有可能是錯誤的?公平起見,我要指齣經典經濟學傢和現代投資組閤理論的支持者意識到他們的體係並非完美的均衡。 阿爾弗雷德·馬歇爾在去世前還發錶瞭他對均衡理論的質疑。保羅·薩繆爾森認為投資者在開始投資的時候不是完全理性的,但投資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變得理性,而善於思考的投資者會超過非理性的和貪婪的投資者。類似地,法瑪認為高效的市場既不需要完全的理性,也不需要完整的信息;不過他說,因為市場是有效的,個人投資者無法擊敗市場。 我的看法是,假設市場和大部分經濟學傢認為的理想狀態,由理性的、能夠完美地反應新信息的投資者組成,他們應該承認這種理想的係統中存在著固有的缺陷。路易·巴捨利耶有關相同數量的如薩繆爾森所說的理性的買傢和賣傢,在執行法瑪的完美的信息處理的想法,與現實的投資世界正好相反。那些支持理想體係而非真實投資世界的專業投資者,可能會引導人們走上錯誤的道路。 不過我們還是相信均衡法則是絕對存在的。我們堅信這一點是因為它是完整的牛頓思想體係的一部分,而牛頓思想體係又是300年來我們認識世界的模型。放棄這種有用的思想不太可能。不過根據牛頓、伽利略和哥倫布的精神,我們應該樂於接受真實的世界,放開胸懷接受新的思想。我想說的是,我不是讓你放棄均衡理論,也不是說供需法則是錯誤的。世界不能簡單地區分為白色或黑色——而這一點是*重要的。在一個復雜的環境中,簡單的法則無法解釋整個係統。 …… |
书籍很不错,以后投资分析更加透彻
评分快递给力,包装完好。书印刷精美
评分111111111111111
评分快递给力,包装完好。书印刷精美
评分书籍很不错,以后投资分析更加透彻
评分不错,值得购买
评分111111111111111
评分好书。
评分书籍很不错,以后投资分析更加透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