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古今傢訓之祖——中國人的傢教聖經。
名門傢訓餘音繞梁,智慧解讀警醒當下。
《<顔氏傢訓>新解》縱不能讓你成為曠世奇纔,但卻能讓你為人處世更為熨貼完滿。
名門傢訓餘音繞梁,智慧解讀警醒當下!著名學者張繼閤從現世意義齣發,對《顔氏傢訓》做瞭深入淺齣的解析,但並不局限於對文本的逐字解讀,而是從求學,就業,婚姻,傢庭,為人處世等各個方麵入手,探討《顔氏傢訓》對現代教育所産生的意義,給當代教育以啓迪與警醒。書中特彆提到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交融與碰撞,提到當我們嚮西方靠攏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西方很多國傢卻開始立法,允許對學生進行適當體罰《<顔氏傢訓>新解》縱不能讓你成為曠世奇纔,但卻能讓你為人處世更為熨貼完滿!
內容簡介
縱觀曆史,顔氏子孫在操守與纔學方麵都有驚世錶現,像唐朝著名史學傢顔師古,著名書法傢顔真卿,凜然大節震爍韆古、以身殉國的顔呆卿等人,都令人對顔傢有不同凡響的深刻印象,而這些人之所以能名播韆古,與顔氏一門代代相傳的《顔氏傢訓》是分不開的。
《<顔氏傢訓>新解》作者,著名學者張繼閤從現世意義齣發,對《顔氏傢訓》做瞭深入淺齣的解析,但並不局限於對文本的逐字解讀,而是從求學、就業、婚姻、傢庭、為人處世等各個方麵入手,探討《顔氏傢訓》對現代教育所産生的意義,給當代教育以啓迪與警醒。
《<顔氏傢訓>新解》中特彆提到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交融與碰撞,提到當我們嚮西方靠攏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西方很多國傢卻開始立法,允許對學生進行適當體罰……
作者簡介
張繼閤,1970年4月生,河北深州人。畢業於吉林大學中文係,現為省報主任編輯,兼任河北大學文學院兼職教授、河北省社科院特邀研究員。中國作傢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曾獲第三屆冰心散文奬。 已齣版作品包括: (人物傳記):《滋味:與50位文化名人聊天》(大眾文藝齣版社)、《且聽下迴分解——單田芳傳》(上海人民齣版社)、《評書大師單田芳的傳奇人生》(當代中國齣版社)、《當年,那汪月色》(河北教育齣版社)。 (文化隨筆):《紙糊的典故》(中國旅遊齣版社)、《粉墨語錄》(中國旅遊齣版社)、《極品格調》(當代中國齣版社)、《隔世聽風雨》(湖北人民齣版社)、《曆史的媚眼》(文匯齣版社)。 (音像作品):《曆史的媚眼》(4DVD)(北京科海齣版社)等。
精彩書評
繼閤先生機敏、捷智、穎悟與樂觀,他比同齡人有更多的曆練、精明、通脫及豁達;他始終孜孜不倦地學習、寫作、追求和探索,曾留給讀者不少的啓迪。在文學道路上,隻有堅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方是正道。
—— 李國文
《顔氏傢訓新解》這部嶄新的力作,視角獨特、內容新穎、筆墨優雅、好看耐讀,具備很強的生命力和廣泛的影響力。繼閤先生的作品,顯示齣學養深厚、貫通文史和雅俗共賞的文化特徵。
—— 林 非
繼閤先生最新齣版瞭這部《顔氏傢訓新解》,采用豁達的胸懷、美妙的文字、睿智的文化和奇妙的思路,來引領讀者。篇篇美妙的文章,迴蕩在古典與現代時空,似乎提醒人們,如何脫離世俗而平庸的觀念,怎樣踏入優美且豐盈的人生。
——蔣子龍
智慧的人生,庭院裏煉成。
經典的活法,在兄弟書中。
——紀連海
目錄
一 《顔氏傢訓》:締造一段傳奇
範文瀾對顔之推和《顔氏傢訓》極為推崇,他在《中國通史簡編》中說:“(顔之推)是當時南北兩朝最通博、最有思想的學者,經曆南北兩朝,深知南北政治、俗尚的弊病,洞悉南學、北學的短長。當時,所有大小知識,他幾乎都鑽研過,並且提齣自己的見解。《顔氏傢訓》20篇,就是這些見解的記錄。《顔氏傢訓》的佳處,在於立論平實。平而不流於凡庸,實而多異於世俗。在南方浮華、北方粗野的氣氛中,《顔氏傢訓》保持平實的作風,自成一傢言。”
二 求學——掌握與世界對抗的技能
高爾基說:“愛孩子,母雞都會。”言外之意,“養孩子”屬於初級階段,“育後人”纔是真功夫、高檔次。《說文解字》講得很明白:育,就是等孩子吃飽喝足瞭,再引導他們學好、進步。套用高爾基先生那句話:養孩子,母雞還湊閤;育後代,卻永遠都學不會。這也是睏擾人類的一大難題——教育。萬事開頭兒難,天下父母都想知道:教育,該何時插手·啓濛,究竟有沒有一個恰倒好處的“黃金期”?
三 就業——你憑什麼生存
職業,是生存工具,跟肚子對口兒;事業,屬人生目標,和心靈有關。職業,更外在,更市儈,它像衣服一樣,遮羞、禦寒,還能隨著季節交替,換瞭一件又一件;事業,更貼心,更虔誠,猶如純潔的初戀,執著、狂熱,甚至叫人赴湯蹈火、樂此不疲。
四 婚姻——誰會陪你過一生
男女不平等,自古而然,中外一理。即便歐美怎樣吹噓自己文明,也普遍是男尊女卑。好在顔之推先生承認,夫妻之間可以“互動”,這與“人格重塑”是一個意思。從初婚,到偕老,日子得一天一天過,怎樣纔能夫妻和順,走完這幾十年呢?
五 傢庭——經營好你的避風港
《顔氏傢訓》這部書的寫作意圖,就是“整齊門內,提撕子孫”,“門內”屬於歸宿,“門外”則是常說的滾滾紅塵、花花世界。顔之推先生認為,處理傢庭事務,必須拿捏“內外各異、親疏有彆”的分寸。歸結起來一句話:對內,無條件;對外,有保留。
六 撫育——生命的延續
《顔氏傢訓·教子》一語中的,開頭兒便講:“上智,不教而成。下愚,雖教無益。中庸之人,不教不智知也。”智力水平超群的人,用不著費勁兒,將來自然可以成材。如果素質挺差,再手把手地教也無濟於事。教育隻對素質中等者,大有可為。
七 處世——以原則和堅韌武裝自己
木有花梨紫檀,人分三六九等。造物主就這麼霸道,還沒走過場,便定瞭輸贏。世間多少韆載難逢的好機遇,似乎隻便宜瞭那些既有素質、又有準備的人。跌倒一百次,還能爬起一百零一次,這種“擰人”往往糟踐不瞭;餓著肚子也休息,這類貨色絕對難成大器。社會法則從來就是“強者為王”,有些注定成為人中龍鳳,有些隻配一輩子當牛做馬。
八 終老——當你離開的那一天
割據、戰爭,裹挾著生生死死;醇酒、美女,演繹齣紙醉金迷。頹廢、奢靡的時代基調,並沒有使顔之推和光同塵,《顔氏傢訓》通體彌漫著明媚而清新的水墨香。他始終遠離燈紅酒綠和聲色犬馬,幾乎從未提過“殉道”或者自殺;他將生活當成最有價值的事業。
精彩書摘
孔子很不喜歡談論死亡,彆人追問得緊,他就故意轉移話題,說:“未知生,焉知死?”一句話,便將問題“掛”瞭起來。如果說,西方哲學喜歡研究“死”,那麼,中國文化最上心的,反倒是怎樣好好地活著。《顔氏傢訓》同樣在傳授“生存的藝術”。
古代中國,規矩多。哪兒都有方寸,犄角旮旯裏布滿瞭高低貴賤、上下賢愚、尊卑長幼……這個鐵打的秩序統轄社會,就像“日齣而作,日入而息”那樣天經地義。除非想造反瞭,否則,很少有人扮演啓濛思想傢,公開叫嚷什麼“平等”和“自由”。規矩聳峙,就是為瞭“治人”。且不說在外邊兒混怎麼樣,即便在傢裏,守在父母跟前,也不能鬆鬆垮垮、嘻嘻哈哈;必須像伺候頂頭上司一般,察言觀色,畢恭畢敬,甚至連個響屁都不敢放。
無論高門望族,還是市井人傢,他們大多把教書育人這些事兒,推給私塾先生。人們普遍相信:自傢孩子,自己不能教。即便哪個大人物,多少喝過幾口墨水,也不敢越俎代庖,親自指點子女“吃小竈”。傢庭教育,成為古代一片文化盲區。父母與孩子,必須保持一段足夠陌生的距離。“至聖先師”孔丘,也是這種做派。《論語·季氏》記載瞭他教導兒子學習的經典場麵:孔子悠閑地站在廊簷下,恰巧,兒子孔鯉小步溜丟地從院子裏跑過去。孔子特意叫住他,父子倆一問一答,短短幾句就完成瞭學業指導。孔子提齣兩種看法:其一,“不學詩,無以言”;其二,“不學禮,無以立”——這就是著名的“鯉對”,也叫“庭對”。後來,專指老人教訓兒子。
孔子教孔鯉學詩、學禮,無非一個籠統的“戰略”,至於他跟誰學、怎麼學,屬於雞毛蒜皮的“戰術”,就沒父親什麼事兒瞭,你隻能自個兒琢磨去!古代書生,多如牛毛,孔鯉已經相當幸運瞭。他修下一位學識淵博、見識廣闊的父親,隔三差五地“庭訓”一迴,便可讓他受用一輩子。絕大部分孩子就沒這種造化,他們隻是傢裏俯首帖耳的小玩意兒,長輩偶爾督促他們讀書,也往往是綳著臉,說幾句慷慨悲壯的大道理。其實,這種做法,隔靴搔癢。不但傢長彆扭,孩子也挺膩味。直到《顔氏傢訓》流傳於世,纔打破這種尷尬的局麵,8世紀的中國,藉此誕生瞭新的話語方式和教育思維。最起碼,《顔氏傢訓》為8世紀之後的中國,驅散瞭“三團疑雲”。
先說“第一團疑雲”:為什麼要把教育(尤其是傢庭教育)抬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南北朝,天下大亂。彆說找一張“安靜的書桌”瞭,人們能不能保住腦袋,都成瞭大問題。草原民族是騎馬、射箭、打群架的高手,他們輪番坐莊,闖進中原的都城裏,號令天下。“鬍風”一吹,立刻人心大變。北中國到處都在舞刀弄槍,很少有人攻讀詩書瞭;街頭巷尾,迴蕩著粗獷的鬥酒聲、放浪的琵琶聲,誰還有心玩琴瑟雅樂呢?連中原的語言都不吃香瞭,為謀取一官半職,多少漢人趕時髦,強迫孩子嘰裏咕嚕地學“鬍語”。還有些人,成天打扮得衣冠楚楚,油頭粉麵,聚在一塊兒沒彆的,除瞭“清談雅論”,就是“剖玄析微”,似乎很有來頭兒,淵博得很;實際上,這些場麵人物,大多屬於“樣子貨”、“半瓶醋”,根本就派不上什麼用場……那個世道,滿世界烏煙瘴氣,真正的讀書人還能活嗎?莫非說,華夏數韆年的文脈,就這麼斷瞭?
古代有兩件非常好玩的“法器”:文事,振木鐸;武事,振金鐸。鐸,就是一隻大鈴鐺。國傢要打仗瞭,金屬鈴鐺便“哐哐”亂響,好像鬼子進村,老村長敲鍾一樣。上邊要宣傳什麼事兒,木頭鈴鐺又“嘩嘩”直搖。這種聲音不太刺耳,一般是組織文化教育。可惜,天下龜裂,人心惶惶,上街搖晃木鈴鐺,誰搭理你呀?盡管如此,《顔氏傢訓》還是逆流而動,大張旗鼓地宣揚教育。作為局中人,顔之推當然明白“學之興廢,隨世輕重”。南朝煙雨,籠罩著“四百八十寺”,卻看不到一座“稷下學宮”,聽不見半日書聲琅琅。現實就這麼殘酷。顔之推隻能將“勸學興文”的念頭,關在自傢庭院裏。
還是那句話:“父子不親授。”親生骨肉,忌諱親自調教。可是,“光陰可惜,譬諸流水”,為瞭百年樹人,顔之推已經顧不瞭許多瞭,他情願和子孫隔一層薄薄的宣紙,通過筆墨當“傢教”。老頭兒很著急,他說:時間不等人,如果再吊兒郎當,恐怕就來不及瞭。瞧瞧孔子語錄吧,白紙黑字告訴你:“學也,祿在其中矣!”這種大實話,也隻能跟親人說——讀書,纔是升官發財的階梯!
再說“第二團疑雲”:父母,應該如何同孩子交流?師長,應該怎樣跟學生對話?
古希臘的文化宗師——蘇格拉底,曾在雅典街頭招徠弟子,敞開傳播真理和智慧。他穿得非常隨便,甚至有些邋遢。講到興奮處便瞳孔放光,手舞足蹈;說岔瞭,就唾沫星子橫飛,跟弟子們辯論半天。古代中國卻遵循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師道”。在教育綫上,孔子是當之無愧的開山鼻祖,名氣最大,地位最高。他晚年主持“洙泗書院”時,啥派頭兒?“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在三韆弟子眼裏,孔老師就是活模特兒,一顰一笑、一言一行,都得跟他老人傢學。
如今,人們很難感受古代“天、地、君、親、師”的分量。這五種角色就是天,讓你仰望一輩子;就是山,讓人在腳下匍匐韆百年。傢規整肅,法度森嚴,誰敢在這幫人眼前奓刺兒?隻有乖乖地聽話,纔是好孩子!現代教育講究,傢長跟孩子交朋友。顯然,這種西方觀念和古代中國格格不入,古代任何一部詞典裏,都查不到“平等”。父母對子女,老師對學生,永遠是一副居高臨下的姿態。親,也無須摟脖子抱腰;近,更不能拍拍打打——這就是中國,這就是“禮”:“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先擺正自己的位置,再說事兒!顔之推也跳不齣曆史的小圈子,恐怕打死他,也不可能和子孫平起平坐。老頭兒居中而坐,耳提麵命。晚輩則環拜膝下,聆聽訓誡。這個場麵,用不著懷疑對錯,更不允許辯論真僞。老人說話,你就乖乖地聽著、牢牢地記著,就像上傳下達,執行命令。當然,這是打個比方,《顔氏傢訓》已經成書,根本不能雙嚮交流。顔之推的“範兒”,依然是居高臨下,我說,你聽。
即便如此,也非常難得瞭。顔之推並沒把自己打扮成呼風喚雨的救世主和完美無缺的老天爺,而是現身說法,公開袒露自己的不幸和不足。一韆多年之後,法國哲學傢盧梭撰寫《懺悔錄》,同樣拿自己當靶子,還不是為瞭錶達赤誠,抓住讀者的心嗎?顔之推挖空心思寫成七捲文章,不為揚名,更無心謀利;僅僅是想管管自傢的後代。“貽人韆金,莫如授人一技”,難道關起門來跟孩子們說話,還能裝腔作勢、攙糠使水嗎?顔之推一個心眼兒留“私話房”,這種寶貴而赤誠的精神遺産,為中國人打開瞭一道穿越時空的智慧之門,也為後世名傢,締造瞭一種經典文體。宋朝人陳振孫說:“古今傢訓,以此為祖。”這個評價,夠高瞭吧。
最後,說“第三團疑雲”:什麼東西值得青年去死?哪些道理能幫後輩去活?
據《論語》記載:孔子很不喜歡談論死亡,彆人追問得緊,他就故意轉移話題,說:“未知生,焉知死?”一句話,便將問題“掛”瞭起來。如果說,西方哲學喜歡研究“死”,那麼,中國文化最上心的,反倒是怎樣好好地活著。《顔氏傢訓》同樣在傳授“生存的藝術”。
教人怎麼活,不算新鮮;最新鮮的是規劃後人怎麼死。彆說一韆多年前,就是現代人談論這種事兒,都非常睏難——的確不好說。有關死亡……
……
前言/序言
《顔氏傢訓》新解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