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為什麼有這本書
01 能不能讓哲學“走齣語言”
“太初有言”與“天行健”
“迴到康德”是什麼意思
“學而第一”
從來不談方法論
中國學問缺少自然科學基礎
很多哲學名著又薄又好看
與王浩談哲學兩難
玄奘怕丟人,不敢譯《老子》
“點穴法”
02 為什麼“度是第一範疇”
人類的生存延續是齣發點和基礎
大猩猩-黑猩猩-人
理性使主客體分離
皮亞傑的動作與杜威的工具
美是人對“度”的自由運用
現代心理學還在嬰兒階段
03 善包容,肯學習,能吸收,可消化
邏輯可能性與現實可能性
文字控製語言的原因
凡“智慧”均可學
忽略個體是一種戰爭思維
還是蔡儀能抓住要害
“必要的餘事”
04 “理性的神秘”與宗教經驗
宗教與感性的神秘經驗
個體創造性源泉
宇宙-自然是我唯一信奉的神
發現都是發明
05 巫史傳統的情理結構
研究傳統不從觀念、文本齣發
巫術禮儀中的“情本體”綫索
“禮”的神聖性和神秘性
“天道”在“人道”中
06 還用不用“本體”、“本體論”、“哲學”這些詞
馮友蘭為何贊同“西體中用”
心理形式與“抽象繼承法”
“哲學在中國”與“中國的哲學”
鬍繩畢竟是書生
中國接受怎樣的哲學
07 “情本體”的外推與內推
“情本體”外推即政治哲學
“兩德論”是政治哲學的基礎
啓濛落實到製度纔算完成
中國也許能調解文明衝突
“四大皆空”還得活
時間與“時間性”
“閑愁最苦”與“何時忘卻營營”
沒有人類,哪來善惡美醜
08 我的一生簡單平凡
四個“靜悄悄”
我與鬍風案
記不住麵貌和聲音
算是畢生遺憾
美國學生
傢裏一直訂科學雜誌
人所培育的情感心理即“情本體”
【附錄】
答問:從“兩德論”談普世價值與中國模式
與童世駿的對話
2006-2011年答問、采訪、對談紀目
劉緒源、蕭功秦、劉再復:再談李澤厚
接著看下去 老頭子思維還很清晰呢
评分不錯的書值得一讀
评分思想是需要迴應的,而智慧也隻能靠智慧去啓迪。如果說我們這一代人從李澤厚那裏得到的是智慧的啓迪,那麼,李澤厚則從我們這裏得到瞭思想的迴應。迴應不等於贊同,而毋寜說是一種共鳴,一種靈魂與靈魂之間的呼喚與應答。
评分寫論文要用,可以看一看
评分很好的書,引發思考,編寫認真
评分突然,天降福音!我從一位朋友這裏得知瞭富含海洋生物DH
评分大哉李澤厚 談話錄可能更易見本心吧
评分上小學的時候我就喜歡讀書。那時,姐姐已經在讀初中瞭。每逢周末迴傢,她總會帶一些舊書或雜誌迴來。我印象最深的是上海的收獲雜誌,因為獲字是繁體字,我不認識,又是查字典,又是請教老師,鬍亂摺騰瞭一氣,終究是沒有弄清楚。姐姐拿迴來的書,多半是在學校裏沒有讀完,所以在她讀這一本的時候,我就讀那一本,這樣倒騰著也斷斷續續讀瞭一些書。書的內容早就忘卻瞭,印象中隻記得賈平凹寫的小月前本,書中姐妹倆的性格給我留下瞭很深的印象。從那時起,我就想,要好好讀書,將來有一天,也讓自己的名字印在書裏。
评分中國哲學如何登場?:李澤厚2011年談話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