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健康9元書係列:糖尿病三五防糖法》告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雖然對健康危害極大,但它是一種可防可治的疾病。預防糖尿病關鍵是做到五個要點,多懂一點兒糖尿病知識,對熱量的控製更嚴格一點兒,多花一點兒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同時心態要放鬆一點兒,必要的時候,適當地服用藥物,以延緩糖尿病的發生。對於已經得瞭糖尿病的人來說,要掌握糖尿病的綜閤治療原則,包括糖尿病教育與心理治療、糖尿病飲食治療、糖尿病運動治療、糖尿病藥物治療和糖尿病病情監測等五條原則。糖尿病治療要做到“治必達標”,主要的達標包括體重達標、血壓達標、血糖達標、血脂達標和血黏達標,使患者遠離糖尿病並發癥,相對健康,頤享天年。
作者簡介
王隴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衛生部原副部長,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現擔任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衛生部“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組”首席專傢、衛生部疾病預防控製專傢委員會主任委員、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等職。長期在公共衛生領域從事行政管理、流行病學和公眾健康促進專業研究工作,在《中華醫學雜誌》等國內外學術期刊發錶論文100餘篇,主編多部專著。曾獲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聯閤國艾滋病規劃署頒發的“應對艾滋病傑齣領導和持續貢獻”奬及世界衛生組織頒發的結核病控製“高川”奬。為提高國民健康水平,他陸續發錶瞭“中國人需要一場膳食革命”、“中國人需要一場行為革命”、“腦卒中篩查與乾預:一項重大的國民保健工程”等科普文章,並齣版瞭《首席專傢王隴德談掌握健康鑰匙》科普圖書。
嚮紅丁教授,內分泌及糖尿病專傢、科普專傢。現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北京協和醫院糖尿病中心主任。任北京糖尿病防治協會理事長,北京健康教育協會副會長,中國老年保健協會抗衰老協會主任委員,《中國糖尿病雜誌》副總編。近年共發錶論文140餘篇,參與書籍撰寫60餘部,其中由人民衛生齣版社齣版的《自己戰勝糖尿病》獲得2005年度國傢科學技術進步奬二等奬。由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齣版社齣版的科普圖書《糖尿病300個怎麼辦》獲第三屆中國大學齣版社協會優秀雙效書奬和第四屆全國優秀科普作品奬,並獲得2006年度國傢科學技術進步奬二等奬。
內頁插圖
目錄
一、談談糖尿病
1.什麼是糖尿病
2.糖尿病是怎麼得的
3.糖尿病病人知多少
4.糖尿病的發展階段
5.糖尿病高危人群
6.糖尿病前期
7.糖尿病
8.糖尿病分幾個類型
9.1型糖尿病
10.2型糖尿病
11.其他特殊類型糖尿病
12.妊娠糖尿病
13.糖尿病的癥狀
14.糖尿病的危害
15.急性並發癥
16.慢性並發癥--心腦血管病
17.慢性並發癥--糖尿病足
18.慢性並發癥--糖尿病眼病
19.慢性並發癥--糖尿病腎病
20.慢性並發癥--糖尿病神經病變
二、預防糖尿病的五個要點
1.糖尿病目前不能根治
2.糖尿病完全可以預防
3.糖尿病的病因
4.糖尿病的遺傳因素
5.糖尿病的環境因素
6.預防糖尿病的五個要點是怎麼形成的
7.多懂一點兒
8.少吃一點兒
9.勤動一點兒
10.放鬆一點兒
11.藥服一點兒
12.什麼是代謝綜閤徵
13.肥胖與糖尿病
14.血壓與糖尿病
15.血脂與糖尿病
16.血液黏稠度與糖尿病
17.降糖藥物能預防糖尿病嗎
18.保健食品在預防糖尿病中的作用
19.糖尿病的三級防治
20.談談世界糖尿病日
三、治療糖尿病的五駕馬車
1.控製好糖尿病是預防糖尿病並發癥的主要手段
2.焦斯林和三駕馬車
3.嚮紅丁的五駕馬車
4.第一匹馬--教育心理
5.第二匹馬--飲食治療
……
精彩書摘
9.糖尿病病人如何喝
曾有個病友問:平時經常看到有關糖尿病飲食治療的原則,但很少有人談到糖尿病病人“喝”的問題,能不能說說糖尿病病人能喝些什麼?下麵簡單談談這個問題。
(1)先說說水:糖尿病病人不可限製飲水。水是機體最主要的組成部分,無論男女老幼,身體重量的70%以上都是水,人體的生理活動大部分都要在水中進行。水對人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幾天不吃飯,人還可能勉強生存,要是幾天不喝水,人將必死無疑。對於糖尿病病人來說,喝得多是因為病人血糖過高,必須增加尿量,使糖分從尿中排齣,所以病人尿得多,而正因為尿得多,身體內水分丟失過多纔不得不喝。也就是說,病人喝水多,是一種由於血糖過高引起的癥狀,是機體一種自我保護的措施。糖尿病病人如果為瞭少排尿而故意少喝水,就會造成血液濃縮,過多血糖和血液中其他含氮廢物無法排除,這樣就可引起嚴重後果。有的中醫主張“水要喝夠,汗要齣透,便要排清,纔能長壽”,我很同意這種觀點。這裏提齣的水要喝夠,就是說經常注意補充水分,喝到喝下去的水很快就能從尿中排齣來,這樣做可使體內的廢物充分排除,對身體肯定有好處。當然,對於腎髒功能不全,並伴有水腫的病人,要另作考慮。
(2)第二是茶;茶是東方人重要的飲料,可以說現已成為世界範圍內的健康飲品。糖尿病病人當然可以喝茶,這不僅可使患者補充足夠的水分,還可從茶中獲得多種營養成分,如茶堿、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而且有提神、健腦、利尿、降壓、調脂等多種功效。可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各種茶類,但睡前最好不要喝過濃的茶,以免影響睡眠。
(3)咖啡:咖啡也是世界流行的飲料之一,也富含對人體有利的多種營養成分,如咖啡因、單寜酸等等。適量的咖啡因會刺激大腦皮質、促進感覺、判斷、記憶,讓心肌功能變得較活潑,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增強,並提高新陳代謝功能。咖啡因亦可減輕肌肉疲勞,促進消化液分泌。此外,咖啡因還能改善腎髒功能,排鈉利尿,增強代謝。我國原來飲用咖啡的人不多,但近年來有增加的趨勢。糖尿病病人能喝咖啡,也可作為加餐時飲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咖啡所含熱能高於茶,如果再同時吃點兒彆的東西,往往不利於飲食控製。另外,喝咖啡時隻能加甜味劑,不能加糖,這是顯而易見的。
(4)牛奶或豆漿:牛奶和豆漿都是糖尿病病人的良好飲料,富含各種營養成分,特彆是大量的蛋白質,對糖尿病病人十分有利。牛奶還可補充鈣的不足,這對老年糖尿病病人,特彆是老年女性糖尿病病人十分有利。
……
前言/序言
探索健康密碼:告彆“甜蜜的負擔”,擁抱活力人生 糖尿病,這個一度令無數人聞之色變的詞匯,如今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姿態,走嚮被科學、被智慧、被積極生活方式所駕馭的軌道。我們深知,每一個與糖尿病相關的數字背後,都牽動著傢庭的希望與擔憂。因此,我們傾注心血,為您精心打造瞭一套旨在 empowering 您、 empowering 您的傢人,共同應對這一健康挑戰的係列叢書。這套叢書,不僅僅是信息的集閤,更是前沿知識的梳理、實用經驗的提煉,以及激發內在力量的指南。 第一冊:洞悉糖魔真相——糖尿病的科學認知與早期預警 在踏上健康管理之旅之前,充分瞭解您的“對手”至關重要。本書將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剝開糖尿病的層層迷霧。我們不會止步於羅列枯燥的醫學術語,而是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您深入淺齣地解析: 糖尿病的本質是什麼? 從胰島素的故事,到血糖代謝的復雜機製,我們將為您構建一幅清晰的圖景。您將理解不同類型糖尿病(I型、II型、妊娠期糖尿病等)的發生發展機製,以及它們的異同點。 哪些因素在悄悄推波助瀾? 遺傳易感性、不良飲食習慣、長期缺乏運動、超重或肥胖、慢性壓力、睡眠不足……我們將一一剖析這些常見的風險因子,幫助您識彆自身可能存在的風險,並學會如何有效規避。 “甜蜜的負擔”是如何悄然降臨的? 早期癥狀往往容易被忽視。本書將詳細列舉糖尿病可能齣現的各種早期跡象,包括但不限於:異常的口渴、頻繁的尿意、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視力模糊、傷口愈閤緩慢、皮膚瘙癢等。我們還將強調定期體檢的重要性,以及哪些人群應該格外警惕,並主動尋求醫學建議。 診斷背後的意義: 當您拿到一份診斷報告時,它意味著什麼?本書將解釋常用的診斷指標(如空腹血糖、餐後血糖、糖化血紅蛋白HbA1c等)的含義,以及醫生如何根據這些數據做齣準確判斷。更重要的是,我們將幫助您理解,診斷並非終點,而是積極管理、重拾健康新篇章的起點。 疾病進展與並發癥的預防: 瞭解糖尿病長期發展可能帶來的潛在並發癥,如心血管疾病、腎髒損害、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等,並非為瞭製造恐慌,而是為瞭激發我們采取更積極的預防措施。本書將詳細闡述這些並發癥的發生機製,以及通過科學管理,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其發生的風險。 第二冊:生活方式重塑——均衡飲食的藝術與運動的奇效 健康管理的基石,在於對生活方式的深刻理解與積極調整。本書將聚焦於您日常生活中最核心的兩大要素——飲食與運動,為您提供一套切實可行、充滿智慧的實踐指南。 舌尖上的智慧:科學飲食的金科玉律 “吃什麼”比“怎麼吃”更重要? 我們將打破“糖尿病患者什麼都不能吃”的誤區,為您構建一個健康、美味、可持續的飲食框架。 主食的學問: 認識不同種類主食的升糖指數(GI),學會選擇低GI食物,如全麥麵包、糙米、燕麥等,以及如何閤理分配碳水化閤物的攝入量。 蔬果的寶藏: 瞭解蔬菜和水果中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縴維對血糖控製的重要性,學習如何挑選和搭配,確保營養均衡。 蛋白質的優化選擇: 推薦優質蛋白質來源,如魚類、禽類、豆製品、瘦肉等,並解釋其在血糖穩定中的作用。 脂肪的“好”與“壞”: 區分不飽和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學會選擇健康的脂肪來源,並控製總量。 “無糖”的陷阱與“控糖”的奧秘: 探討市麵上“無糖”食品的真相,以及如何通過巧妙的烹飪方法和食材搭配,減少隱形糖的攝入。 個性化飲食方案的構建: 針對不同個體需求,提供製定個性化飲食計劃的思路和工具,包括食物交換份法、膳食計算等。 外食與聚餐的應對策略: 學習如何在不影響血糖控製的前提下,享受社交活動和外齣用餐的樂趣。 動起來,讓身體充滿活力:運動的魔力 運動的“為什麼”: 深入解析運動如何改善胰島素敏感性、促進血糖消耗、控製體重、增強心肺功能,以及對心理健康帶來的積極影響。 “動”齣健康: 介紹不同類型的運動(有氧運動、力量訓練、柔韌性訓練)對糖尿病管理的益處,以及如何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閤適的運動方式。 循序漸進,安全第一: 提供詳細的運動計劃製定指南,強調熱身、拉伸的重要性,以及運動過程中需要注意的血糖監測和安全事項。 將運動融入生活: 分享將運動融入日常生活的實用技巧,如快走、爬樓梯、騎自行車、居傢健身等,讓運動成為一種習慣,而非負擔。 運動與飲食的完美結閤: 探討運動與飲食在血糖管理中的協同作用,以及如何通過閤理的運動時間和強度,優化飲食效果。 第三冊:情緒與壓力管理——心理韌性與積極心態的培養 健康不僅僅是身體的健全,更是心靈的安寜。糖尿病的長期管理,不可避免地會帶來情緒上的波動和壓力。本書將聚焦於心理健康,為您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幫助您建立強大的心理韌性,擁抱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理解情緒的波動: 探討糖尿病患者可能遇到的常見情緒睏擾,如焦慮、抑鬱、恐懼、沮喪、自責等,並分析其産生的原因。 壓力是健康的大敵: 瞭解慢性壓力對血糖水平、身體免疫力以及整體健康的影響。 傾聽內心的聲音: 學習如何識彆和接納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壓抑或逃避。 情緒調適的藝術: 介紹多種科學有效的情緒調適方法,包括: 正念與冥想: 學習如何活在當下,專注於呼吸,緩解焦慮。 積極的自我對話: 培養積極樂觀的思維模式,用正麵的語言鼓勵自己。 放鬆技巧: 如深呼吸練習、漸進性肌肉放鬆法等,幫助身體和心靈達到放鬆狀態。 情緒錶達與傾訴: 找到閤適的渠道釋放負麵情緒,如與傢人朋友交流、寫作、藝術創作等。 建立強大的心理支持係統: 鼓勵您與傢人、朋友建立更緊密的聯係,分享您的感受和睏惑。 尋求專業幫助的重要性: 瞭解何時以及如何尋求心理谘詢師或治療師的幫助,將專業支持融入您的健康管理計劃。 重新定義“限製”: 幫助您打破“糖尿病就是被剝奪瞭一切”的消極認知,發現生活中的無限可能。 培養感恩之心: 引導您關注生活中的美好,培養感恩的心態,從而提升幸福感。 第四冊:科學監測與個性化方案——血糖管理的智慧與進階 糖尿病的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科學的監測是優化方案、取得良好效果的關鍵。本書將為您深入剖析血糖監測的意義、方法,以及如何根據監測結果,與您的醫療團隊協同,製定並調整最適閤您的個性化管理方案。 血糖監測:您的健康“晴雨錶” 為什麼需要監測血糖? 解釋血糖監測對於瞭解身體對食物、運動、藥物及生活方式的反應的重要性。 監測工具的選擇與使用: 詳細介紹傢用血糖儀、連續血糖監測係統(CGM)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校準、采血技巧、數據解讀等。 何時何地進行監測? 指導您根據自身情況,閤理安排監測的頻率和時間點(如空腹、餐前、餐後、睡前、運動前後等)。 數據的解讀與分析: 學習如何理解血糖讀數,識彆血糖波動的規律,發現可能影響血糖的潛在因素。 糖化血紅蛋白(HbA1c):長期血糖控製的“終極指南” HbA1c的科學意義: 解釋HbA1c反映的近2-3個月平均血糖水平,以及它在評估長期血糖控製效果中的關鍵作用。 理想的HbA1c目標: 介紹不同人群的HbA1c目標範圍,以及醫生如何根據個體情況製定。 如何通過生活方式和藥物優化HbA1c? 與醫療團隊的協作: 建立信任與溝通: 強調與醫生、護士、營養師、糖尿病教育師等專業人士建立良好溝通的重要性。 主動提供信息: 鼓勵您定期與醫療團隊分享您的血糖監測數據、飲食日記、運動記錄及任何身體感受。 共同製定和調整方案: 學習如何與醫療團隊共同商討,根據您的實際情況,調整飲食、運動、藥物等管理方案。 瞭解藥物的作用與副作用: 簡要介紹常見的降糖藥物類型,以及它們的作用機製和潛在副作用,並強調遵醫囑用藥的重要性。 特殊情況下的血糖管理: 運動時的血糖管理: 運動前後如何監測血糖,運動過程中需要注意什麼,以及如何應對低血糖或高血糖。 生病時的血糖管理: 當您感冒、發燒或齣現其他疾病時,血糖可能會發生變化,本書將提供應對建議。 旅途中的血糖管理: 學習如何在齣行時,保持血糖的穩定。 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從“被動接受”到“主動管理”: 鼓勵您培養強大的自我效能感,相信自己有能力管理好糖尿病。 設定可實現的目標: 學習如何設定短期和長期目標,並為達成的目標給予自己肯定和奬勵。 擁抱不確定性,學習應對挑戰: 認識到健康管理並非一帆風順,學會以積極的態度麵對挑戰。 這套係列叢書,將伴您一同踏上發現健康密碼、重塑生活方式、掌控生命活力的精彩旅程。我們相信,通過科學的知識、實用的方法和積極的心態,您一定能夠告彆“甜蜜的負擔”,擁抱一個更健康、更充實、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