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地不错,外观也精美,推荐
评分“那就让他出去吧。”莫里舅舅说。
评分书还可以,主要是图片为主,有点像是景点的说明,专业性有点欠缺。
评分个人觉得书还是很好地,就是内容有些少,要是再能够详实一点就好了。。。敦煌石窟,又名莫高窟(Dunhuang Caves)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近代发现的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敦煌石窟,是我国和世界闻名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瓜州榆林窟、东千佛洞、水峡口下洞子石窟、肃北五个庙石窟、一个庙石窟、玉门昌马石窟。因其各石窟的艺术风格同属一脉,主要石窟莫高窟位于古敦煌郡,且古代敦煌又为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故统称敦煌石窟。莫高窟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时间最早创于公元366年(另有始建于西晋末年及东晋永和九年等说),后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等时代连续修凿,历时千年,延续时间最长;现存石窟700余个,规模最大;雕塑3000余身,壁画4500余平方米,内容最丰富。窟内绘、塑佛像及佛典内容,为佛徒修行、观像、礼拜处所。敦煌石窟是融建筑、雕塑、壁画三者于一体立体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史的百科全书。石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僔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元朝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废弃,莫高窟也停止了兴建并逐渐湮没于世人的视野中。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后,这里才重新为人注意。近代,人们通常称其为“千佛洞”。莫高窟现存北魏至元的洞窟735个,分为南北两区。南区是莫高窟的主体,为僧侣们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有487个洞窟,均有壁画或塑像。北区有248个洞窟,其中只有5个存在壁画或塑像,而其它的都是僧侣修行、居住和死亡后掩埋的场所,有土炕、灶炕、烟道、壁龛、台灯等生活设施。两区共计492个洞窟存在壁画和塑像,有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唐宋木构崖檐5个,以及数千块莲花柱石、铺地花砖等
评分“他想出门呢。”维尔施说。
评分物流很快,书籍很好,很喜欢!
评分靠谱。物流速度非常快。
评分“没用,喝酒简直就是愁上浇愁。”母亲说,“愁更愁啊,你难道不明白吗?”
评分今天刚刚拿到书,这本写的淡定的人生不寂寞很不错,人生在世,谁都难免被寂寞所困,不在寂寞中消亡,就在寂寞中爆发。若能够学会走出寂寞,把生活调节得有滋有味,那你一定会是个幸福的人。寂寞不能太久,否则就成了多愁善感。偶尔的寂寞会是一剂清醒剂,让你更好地面对喧嚣的尘世。当一个人把寂寞当作人生预约的美丽,怀着淡定从容的心态去面对,也就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寂寞了。淡定与从容是一种智慧。佛祖拈花的手指,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只有迦叶使者,绽开会心的一笑,笑得那么自然、那么恰到好处,让人领悟到什么是真正的大彻大悟、超凡脱俗。佛法所说的四大皆空,其实并不是真的不存在,它只是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要学会放下,活在当下。守住属于自己的一份平淡的生活,你就是一个幸福的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跟相爱的人一同分享生活的幸福是一种恩赐,也是一件最快乐的事情。没人会在原地等你其实很多时候,人无法改变命运,就像路边的花灯一样力量薄弱,只能无奈地被流水推着走,流到哪儿是哪儿。与其难过,不如顺其自然,静观两岸风光。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出生在河南农村,父母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但是他妈妈颇有远见,咬紧牙关省吃俭用,在崔琦12岁那年将他送出村,外出读书。这一走,造成了崔琦与父母的永别。后来他到了香港地区和美国,成了世界名人。曾有人问崔琦12岁那年,如果你不外出读书,结果会怎么样结果会怎样结果当然就是他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也许现在还在河南农村种地。可是崔琦的回答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他说如果我不出来,三年困难时期我的父母就不会死。崔琦后悔得流下了眼泪。在他拼搏奋斗的生涯中,他肯定不止一次地想过他的父母,也想过有一天终于可以和父母相守在一起,但世事不尽如人意,蓦然回首,父母已经离他而去。从此,无论人生怎样辉煌,终究无法弥补父母已经不在的遗憾。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前不久从美国归来的一位朋友。接到他的电话时,我颇感意外。因为这位朋友远在美国,工作学习都很顺利,我们都以为,他在美国定居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现在不是有好多人都想方设法跑到国外去吗朋友说,他本来也一直打算在美国定居的,父母也很支持他的决定。每次打电话回家,两位老人都告诉他身体很好,心情也很愉快。他们已经习惯了没有儿子在身边的生活。他相信了父母的话,可是渐渐地,他没有那么心安理得了。他身边的朋友,不断地有人急匆匆地回国,不是这个接到母亲病危的电话,赶着回家探病,就是那个收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哭着回家奔丧。他们再回到美国,一说起父母便是摇头叹气,还有就是道不尽的懊悔。这个说,真应该早点回家陪在父母身边那个说,假如母亲还健在,我一定怎么怎么尽孝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