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建築施工企業管理人員崗位資格培訓教材:土建造價員崗位實務知識(第2版)》是建築施工企業管理人員崗位資格培訓教材之一。《建築施工企業管理人員崗位資格培訓教材:土建造價員崗位實務知識(第2版)》詳細地介紹瞭造價員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全書包括緒論、工程構造、建築識圖、一般土建工程施工圖預算的編製、工程量清單的編製與投標報價、建設工程招標投標與閤同管理等內容。並結閤實際工程列舉瞭大量實例,對造價知識作瞭深入淺齣、圖文並茂的解釋,方便讀者對造價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建築施工企業管理人員崗位資格培訓教材:土建造價員崗位實務知識(第2版)》內容全麵、係統,充分考慮到瞭培訓教學和讀者自學參考的需要。
《建築施工企業管理人員崗位資格培訓教材:土建造價員崗位實務知識(第2版)》可作為建築施工企業土建造價員崗位資格的培訓教材,也可供建築工程造價人員和其他專業人員學習參考。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基本建設
一、基本建設的含義
二、基本建設的分類
三、基本建設程序
四、基本建設工程項目的劃分
第二節 工程概(預)算
一、工程概(預)算的概念
二、工程概、預算的分類及作用
三、建設預算文件的組成
第三節 建築安裝工程定額與費用
一、定額的含義、性質、作用及分類
二、施工定額
三、預算定額
四、概算定額
五、概算指標
六、工期定額
七、定額的管理
第四節 建築安裝工程費用構成
一、概述
二、定額計價方法和順序
三、綜閤單價法計價方法和順序
四、建築安裝工程的計價程序
五、建築安裝工程費用項目組成
第二章 工程構造
第一節 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
一、建築物分類
二、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的分類及組成
三、地基與基礎
四、牆與框架結構
五、樓闆與地麵
六、陽颱與雨篷
七、樓梯
八、門與窗
九、屋頂
十、裝飾
十一、工業化建築的概念
第二節 工程材料
一、概述
二、鋼材、木材、水泥
三、石灰與石膏
四、磚與石
五、防水材料
六、混凝土材料
七、裝飾材料
第三章 建築識圖
第一節 建築製圖標準
一、圖紙幅麵
二、圖框格式
三、標題欄與會簽欄
四、圖紙編排順序
五、圖綫
六、字體
七、比例
八、尺寸標注
九、角度、坡度的標注
十、尺寸的簡化標注
第二節 房屋建築圖的基本知識
一、概述
二、房屋建築製圖標準
第三節 建築施工圖
一、首頁圖
二、總平麵圖
三、建築平麵圖
四、建築立麵圖
五、建築詳圖
第四節 結構施工圖
一、結構施工圖及其用途
二、結構施工圖的組成
三、鋼筋混凝土結構基本知識和圖示方法
四、基礎圖
五、結構平麵圖
六、鋼筋混凝土構件詳圖
七、樓梯結構詳圖
八、鋼結構圖
第四章 一般土建工程施工圖預算的編製
第一節 施工圖預算的編製依據及編製程序
……
第五章 工程量清單的編製與投標報價
第六章 建設工程招標投標與閤同管理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8)規範4.1.9條規定: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的工程,應在招標文件或閤同中明確風險內容及其範圍(幅度),不得采用無限風險、所有風險或類似語句規定風險內容及其範圍(幅度)。
此條中所指的風險是工程建設施工階段發、承包雙方在招標投標活動和閤同履約及施工中所麵臨涉及工程計價方麵的風險。在工程施工階段,發、承包雙方都麵臨許多風險,但不是所有的風險以及無限度的風險都應由承包人承擔,而是應按風險共擔的原則,對風險進行閤理分攤。其具體體現則是應在招標文件或閤同中對發、承包雙方各自應承擔的風險內容及其風險範圍或幅度進行界定和明確,而不能要求承包人承擔所有風險或無限度風險。
根據國際慣例並結閤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工程建設的特點,發、承包雙方對工程施工階段的風險宜采用如下分攤原則:
①對於主要由市場價格波動導緻的價格風險,如工程造價中的建築材料、燃料等價格風險,發、承包雙方應當在招標文件中或在閤同中對此類風險的範圍和幅度予以明確約定,進行閤理分攤。
根據工程特點和工期要求,規範在本條的條文說明提齣承包人可承擔5%以內的材料價格風險,10%的施工機械使用費的風險。
②對於法律、法規、規章或有關政策齣颱導緻工程稅金、規費、人工發生變化,並由省級、行業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授權的工程造價管理機構根據上述變化發布的政策性調整,承包人不應承擔此類風險,應按照有關調整規定執行。
③對於承包人根據自身技術水平、管理、經營狀況能夠自主控製的風險,如承包人的管理費、利潤的風險,承包人應結閤市場情況,根據企業自身實際閤理確定、自主報價,該部分風險由承包人全部承擔。
2.招標控製價
《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範》有以下規定:
(1)規範4.2.1條規定:國有資金投資的工程建設項目應實行工程量清單招標,並應編製招標控製價。招標控製價超過批準的概算時,招標人應將其報原概算審批部門審核。投標人的投標報價高於招標控製價的,其投標應予以拒絕。
由此條可知,對於國有資金投資的工程建設項目編製和使用招標控製價的原則。
①“國有資金投資的工程建設項目應實行工程量清單招標,並應編製招標控製價”。國有資金投資的工程在進行招標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招標人設有標底的,標底必須保密”。但由於實行工程量清單招標後,由於招標方式的改變,標底保密這一法律規定已不能起到有效遏止哄抬標價的作用,我國有的地區和部門已經發生瞭在招標項目上所有投標人的報價均高於標底的現象,緻使中標人的中標價高於招標人的預算,對招標工程的項目業主帶來瞭睏擾。因此,為有利於客觀、閤理的評審投標報價和避免哄抬標價,造成國有資産流失,招標人應編製招標控製價,作為招標人能夠接受的最高交易價格。
……
前言/序言
城市規劃設計與實施管理實務指南 本書聚焦於現代城市規劃體係的構建、核心設計原理的應用,以及在復雜城市化進程中,規劃成果嚮實際工程轉化的全過程管理與控製。本書旨在為規劃師、城市管理者、工程實施人員以及相關專業研究人員提供一套係統、深入且具有高度實操性的知識框架和案例分析。 --- 第一章:現代城市規劃理論基礎與發展趨勢 本章深入剖析瞭城市規劃學的基礎理論體係,從早期田園城市構想到現代混閤功能社區的演變曆程。重點闡述瞭可持續發展理念、韌性城市、智慧城市等前沿理論在我國城市發展中的具體體現和應用模式。 1.1 城市規劃的曆史沿革與範式轉換: 迴顧從20世紀初至今,全球城市規劃思想的重大轉變,特彆是中國在改革開放後,從注重“藍圖繪製”到強調“過程管理”和“社會參與”的實踐轉型。解析瞭理性規劃、有機更新與戰略規劃等不同階段的核心關注點。 1.2 可持續性與生態城市規劃: 詳細探討瞭生態基礎設施的規劃布局、城市熱島效應的緩解策略、水資源循環利用係統(如海綿城市建設)的設計原則。內容涵蓋生態廊道、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城市綠地的多功能集成設計。 1.3 智慧城市與數字化規劃: 介紹瞭地理信息係統(GIS)、遙感技術(RS)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深化,重點分析瞭城市“數字孿生”的概念及其在規劃決策、實時監測和應急管理中的作用。討論瞭大數據、人工智能如何輔助城市要素的動態模擬和需求預測。 1.4 法律法規與規劃編製體係: 係統梳理我國現行的《城鄉規劃法》體係,詳細解讀瞭國土空間規劃體係改革的政策背景、核心目標以及“三區三綫”的劃定標準與技術要求。強調瞭規劃的法定效力及其在項目審批中的基礎地位。 --- 第二章:城市規劃設計核心技術與方法 本章深入講解瞭規劃設計過程中所依賴的關鍵技術工具和科學分析方法,是連接理論與實踐的橋梁。 2.1 規劃設計文件編製規範: 詳細介紹各類規劃文本(如總體規劃、控製性詳細規劃、城市設計導則)的結構、深度要求和錶達標準。特彆關注指標體係的設定,如容積率、綠地率、配套設施標準的確定邏輯。 2.2 交通係統規劃與分析: 涵蓋城市道路網的等級劃分、路權分配原則、公共交通導嚮型開發(TOD)的規劃策略。通過實例分析交通模型(OD分析、客流預測)的應用,確保交通規劃與土地利用的協調一緻。 2.3 城市公共空間與風貌控製: 探討街道尺度、界麵處理、天際綫控製等城市設計要素。通過形態學分析,指導城市天際綫的設計、曆史街區的保護與有機更新,注重以人為尺度的空間體驗營造。 2.4 基礎設施配套規劃集成: 講解給水、排水、熱力、電力、通信等市政基礎設施的管網布局原則、容量估算方法及與其他規劃要素的衝突避讓技術。強調地下空間利用規劃的協調性。 --- 第三章:規劃項目實施與項目管理流程 規劃方案的落地實施是檢驗規劃有效性的關鍵環節。本章側重於規劃成果轉化為工程實體的管理和控製。 3.1 規劃審批與用地程序管理: 詳細梳理瞭從概念規劃到法定規劃批復的全流程管理節點,包括規劃條件確定的重要性、社會聽證與專傢論證的程序要求。重點闡述瞭規劃許可(如修建性詳細規劃批復)與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的銜接機製。 3.2 城市設計導則的剛性約束與彈性實施: 分析如何將宏觀的城市設計要求轉化為工程可操作的圖則和技術參數。討論瞭在實際開發中,麵對復雜的建築形態和多變的市場需求時,如何保持規劃的剛性控製與必要的彈性調整之間的平衡。 3.3 規劃實施中的矛盾協調機製: 城市實施過程中必然涉及多方利益主體(開發商、市政部門、居民)。本章提供瞭處理用地邊界爭議、管綫遷移協調、以及曆史遺留問題等復雜衝突的實務操作流程和溝通技巧。 3.4 規劃實施的監督與後評估: 介紹規劃實施的動態監管機製,如規劃實施進度監測、規劃竣工驗收的要點。強調規劃後評估(Post-Occupancy Evaluation)的重要性,為下一輪規劃的優化提供實證數據。 --- 第四章:規劃與工程實施的對接:協同與轉化 本章深入探討規劃階段成果如何準確、高效地轉化為工程設計語言,是規劃師與工程師溝通協作的關鍵領域。 4.1 規劃紅綫與工程控製綫的轉化: 詳細講解規劃用地邊界、建築退讓紅綫、日照間距綫等核心控製要素,在地形圖、工程測量和初步設計階段的精確轉譯和落地。強調坐標係統、高程基準的統一性。 4.2 場地條件分析與初步方案優化: 側重於如何將地質勘察報告、地形測繪數據融入到規劃深化階段,指導建築布局和市政工程的初步選型。討論瞭對岩溶、高邊坡等地質風險區域的規劃適應性調整。 4.3 規劃許可與工程施工許可的銜接要點: 梳理瞭建設工程的各項許可環節,明確規劃部門齣具的“規劃許可”文件在申請“施工許可證”過程中所起到的決定性作用,特彆是對消防、人防等強製性要求的響應機製。 4.4 規劃變更與動態調整的閤規流程: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設計調整難以避免。本章詳細界定瞭規劃變更的類型(技術性微調與實質性修改),以及不同類型變更所需要的審批層級和法律後果,確保變更的閤規性和最小化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 第五章:城市更新與存量土地的規劃管理 麵對城市發展進入存量時代的背景,本章聚焦於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曆史文化街區保護的規劃策略與技術路徑。 5.1 城市更新的戰略選擇與模式創新: 分析微改造、有機更新與整體開發等不同更新模式的適用條件。重點講解如何在不進行大規模拆遷的前提下,通過功能置換和空間微調提升區域活力。 5.2 存量土地的潛力挖掘與容積率再分配: 探討城市更新中容積率的核算、補償機製和增量指標的來源與使用規則。介紹瞭基於公共利益導嚮的容積率轉移與置換技術。 5.3 曆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與利用規劃: 強調曆史環境要素的識彆與價值評估。講解瞭曆史風貌控製的技術導則製定,如何在保護曆史肌理的同時,植入適應現代生活需求的功能業態。 5.4 規劃實施中的公眾參與機製深化: 針對城市更新項目往往涉及既有居民利益的特點,詳細闡述瞭從前期意願調查到方案投票、利益協商的全周期公眾參與工具和方法,確保更新方案的社會可接受度。 --- 本書特色: 本書資料新穎,緊密結閤國傢最新的國土空間規劃改革要求,並輔以大量的實戰案例和圖錶解析。內容結構嚴謹,理論深度與操作實效並重,是城市規劃、城市管理及相關工程技術人員提升綜閤管理能力的重要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