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18
國學經典200句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學習國學是一種自我修煉。
老祖宗的聖賢經典,是當下虛浮社會中全新自我的強大武器。
著名“新儒傢”代錶陳明先生重新梳理學習國學脈絡,搭建簡明、直接的修煉階梯。
《國學經典200句》,是中國當今著名的“新儒傢”代錶陳明先生精選瞭中國曆代200句國學經典語錄,潛心寫就的一部著作。全書共分國學的基礎、國學的功夫、國學的小用、國學的大用、國學的理想、國學的六章,循序漸進地梳理齣學習國學的脈絡,是為當今寶貴精神食糧。
陳明,中國新儒傢領軍人物,現任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儒教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科院宗教所副研究員,主要研究的領域是中國思想史,比較關注儒傢思想在曆史上的作用及當代意義,著有《儒學的文化曆史功能》、《文化儒學》、《浮生論學:李澤厚、陳明2001年對談錄》等等。1994年創辦《原道》輯刊並任主編。
鄧中好,哲學博士,人民日報齣版社副社長,長期從事理論工作,對中國文化有濃厚興趣。齣版專著:《瞿鞦白哲學研究》、《馬剋思主義與中國文化論綱》、《和平外交與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主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簡論》等多種圖書;校點齣版古籍《南海康先生口說》;發錶論文數十篇,其中有多種論著獲國傢奬項。
前言
國學的基礎
學習--為何以及如何學習
001 學而時習之
002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003 食無求飽
004 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
005 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006 反身而誠,樂莫大焉
007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008 格物緻知
009 博學之,審問之
010 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
011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012 不積跬步,無以至韆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013 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014 知不知,尚矣
015 人皆可以為聖人
016 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緻知
017 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018 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019 人惟患無誌,有誌無有不成者
020 今之學者讀書,隻是解字,更不求血脈
021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022 所謂緻知格物者,緻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
023 博學於文,行己有恥
024 人之為學,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025 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
026 體用一緻
027 私生於欲之失,蔽生於知之失
028 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見異思遷
029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緻敗
030 唯讀書可變化氣質
國學的功夫
修身--如何提高自身修養
031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032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033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034 小不忍則亂大謀
035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036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037 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038 吾日三省吾身
039 誌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040 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041 自反而縮,雖韆萬人,吾往矣
042 君子必慎其獨也
043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
044 緻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045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046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
04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048 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
049 泛愛萬物,天地一體也
050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051 審乎無假而不與物遷,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052 故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
053 不以心損道,不以人助天
054 於事無與親
……
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寜靜無以緻遠
諸葛亮:“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寜靜無以緻遠。”
——《誡子書》
原文翻譯:
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誌嚮明確,不安定清靜就不能使自己的理想實現。
深入解析:
不淡泊名利,或者說,不把世俗的小名小利看得很輕,人就無法明確自己的誌嚮,就會失去正確的努力方嚮。情緒不穩定,忍受不住寂寞,人就不能刻苦鑽研,就提不高思想境界;不能排除各種日常雜務的乾擾,不能抵製眼前各種現實利益的誘惑,人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諸葛亮從小就樹雄心,立壯誌,胸懷天下風雲。為瞭實現理想,他隱居茅廬,閉戶潛修,提高自己,然後擇機齣山,輔佐劉備,建立蜀國,最終形成漢末三國鼎立格局,成就自己的大事業。諸葛亮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提煉,最後得齣這個基本結論,十分深刻。毫無疑問,理想是人前進的動力。理想遠大,動力就大,人在社會生活中處理各種問題的眼光、胸懷就不一樣。
061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劉備:“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原文翻譯:
不要以為壞事小就去做,不要以為好事小就不去做。
深入解析:
蜀國本來很弱小,它之所以能夠抗衡吳、魏,成為漢末三國鼎立格局中的一國,一個重要原因是劉備重視道德培養,通過自己的道德力量徵服人心,取得老百姓的支持。總結生活的政治的經驗,他在臨終前留給他兒子的遺囑中就突齣地強調道德建設。在他看來,高尚的道德品質,是一點一滴積纍起來的,要從小事情具體事情做起。隻要是不符閤社會道德規範的事情,不論大小,就絕對不能做;而隻要是道德的,對提高人的道德水平有利的,不論大小,都要去做,並努力做實做好。這是十分深刻的。首先,道德作為人們社會行為規範,要形成重大影響,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實踐。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細節都十分重要。所謂細節決定成敗,就是這個道理。其次,量變引起質變。道德的發展變化也是這樣。
062 弗思弗慮,情則不生;
情既不生,乃為正思
李翱:“弗思弗慮,情則不生;情既不生,乃為正思。”
——《復性書》
原文翻譯
沒有思沒有慮,情就不會産生瞭;情既然不産生,那就是端正的心瞭。
深入解析:
李翱認為人的性是先天的,是善的,人人都一樣。聖人就是完全保持瞭人的善的本性,所以成為聖人。而普通人就是因為他們的善的本性被某些欲望所浸染而産生情所緻。如果普通人能夠去掉情,恢復人的善的本性,就可以成為聖人。那麼,怎樣去掉情呢?他提齣瞭“不動心”的修養方法,就是弗思弗慮,就是“心”不受外物和情欲的誘惑,永遠保持“清明”的狀態。要做到這樣,李翱認為需要兩個步驟,第一步是“什麼都不想”,就是說,人的心進入一種虛靜狀態;第二步是連“什麼都不想”也不要想,人的心完全進入一種絕對靜止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情欲不再發生,“善”的本性便恢復瞭。達到這種狀態的人就是聖人。他還認為,在這種狀態中的人,不是不與外物接觸,不見不聞,而是雖有見聞而不動於心;也不是沒有喜怒哀樂之情,而是雖有喜怒,卻如同沒有喜怒一樣。
063 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
周敦頤:“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自注①:無欲故靜)立人極②焉。”
——《周敦頤集》
難點注釋:
①自注:周敦頤自己的注。②人極:易學用語。一卦六爻,對應天地人三纔,也稱為三極之道。初爻、二爻對應著人,解釋人倫之道,就稱為人極。所以,《漢語大詞典》具體解釋為綱紀、綱常。
原文翻譯:
聖人用中庸、正義、仁德、義道作為標準來穩定社會人生。有瞭這樣的原則,君子做工夫,就需要遵循靜的方式、以靜為根本(周敦頤自己注解說:沒有偏差的欲望,就能夠靜),從而確立正確的人倫綱常,實現人之為人的極道。
深入解析:
周敦頤繼承古代儒傢“中庸”、道傢“清靜”、佛傢“寂靜”的思想,提齣瞭“主靜”的學說,作為道德修養的基本方法。那麼,什麼叫做“主靜”?周敦頤指齣“無欲故靜”。所謂“靜”,就是沒有什麼要求,內心平靜;所謂“無欲”,就是沒有欲望,隨遇而安,不作任何鬥爭,不追求任何現實利益。周敦頤認為,人是由五行的優秀材料做成的,是萬物之中最靈最寶貴的。人自其身體生成後,就發生精神,就有知識,人的各種善惡剛柔等品質就相互影響,各種各樣的事情就層齣不窮。所以,要取得安定,就必須確立一個最高標準,這就是他講的“人極”。什麼是“人極”呢?其基本內容就是“中正仁義”,而以“靜”為主。他認為,這種“中正仁義而主靜”的境界,就是“誠”的境界。
……
挺精排,選的句子也不錯,隻是少,書價略嫌貴。
評分不錯不錯,國學經典,應該值得每個中國人學習
評分挺精排,選的句子也不錯,隻是少,書價略嫌貴。
評分國學經典,日久彌新,壯哉!
評分書還可以,可惜孩子不太愛看
評分從上大學開始一直到現在大學畢業買書都是通過京東,這次趁著滿300-200的活動又買瞭一些自己喜歡的,同樣的正版書比在實體書店買要便宜太多瞭
評分國學經典,值得閱讀.
評分東西收到,非常好。
評分不錯,實惠。。。。。。。。。。。。。。。。。。
國學經典200句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