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代繪畫經典(第1輯):石濤古木垂蔭圖

中國曆代繪畫經典(第1輯):石濤古木垂蔭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毅峰 著
圖書標籤:
  • 石濤
  • 古木垂蔭圖
  • 中國繪畫
  • 曆代繪畫
  • 繪畫經典
  • 山水畫
  • 明清繪畫
  • 藝術史
  • 中國藝術
  • 水墨畫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0551820
版次:1
商品编码:1120986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历代绘画经典.高清仿真解析范本.第1辑.8
开本:4开
出版时间:2013-01-01
页数:12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中國曆代繪畫經典(第1輯):石濤古木垂蔭圖》是中國曆代繪畫經典高清仿真解析範本之一,由李毅峰編著。 《古木垂蔭圖》:紙本,設色,立軸,縱175厘米,橫50.7厘米,現藏於遼寜省博物館。 寫古木垂蔭,鞦江淡起,磯石屋宇,楊柳平坡,一片湖光山色,使觀者有齣塵之想。圖中人物或湖邊對語,或舟中弄笛,相映成趣。全幅可見其極具個人藝術特徵的解索皴法和節奏分明的點苔法,氣脈相通,構圖嚴謹,曠遠幽深,可居可遊,令人神怡。不可否認,雖為一代宗師,但石濤之畫往往失之率易而流於江湖氣,但此圖畫得十分認真,是作者的齋心養靜之作。

作者簡介

作者:(元代)王濛(清代)石濤 石濤(1641-約1718),清初四僧之一。法名原濟,一作元濟、道濟。本姓硃,名若極,字石濤,號苦瓜和尚、大滌子、清湘陳人等,漢族,本籍桂林(今屬廣西),僧籍全州,明靖江王之十世孫,幼年齣傢為僧。半世雲遊,飽覽名山大川,晚年定居揚州,終老於此。作畫構圖新奇,論是黃山雲煙,江南水墨,還是懸崖峭壁,枯樹寒鴉,或平遠、深遠、高遠之景,都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他尤其善用“截取法”,以特寫之景傳達深邃之境。筆墨恣肆,淋灕灑脫,不拘小處瑕疵,作品以奔放之勢見勝,為清初山水畫大傢,畫花卉也彆有生趣。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為最有價值的清代畫論。 王濛(1308或1301—1385),字叔明,號黃鶴山樵、香光居士,湖州(今屬浙江)人,外祖父趙孟頻、外祖母管道異、舅父趙雍、錶弟趙彥徵都是元代著名畫傢。王濛的山水畫受到趙孟頻的直接影響,進而師法王維、董源、巨然等人,所作幽密深邃,氣象蒼茫,筆墨繁復,後人喻之為天下畫之至繁者。元末,他做過理問、長吏一類的小官,後來因為“遇亂”(指爆發農民起義),棄官隱居黃鶴山多年,自號黃鶴山樵。明初齣任泰安(今屬山東)知州,因鬍惟庸案受牽纍,死於獄中。王濛能詩文,工書法,尤擅畫山水,得外祖父趙孟頻法,以董源、巨然為宗而自成麵目。寫景稠密,布局多重山復水,善用解索皴和渴墨苔點,錶現林巒鬱茂蒼茫氣象。山水之外,兼能人物。所作對明、清山水畫影響甚大,僅次於黃公望,後人將其與黃公望、吳鎮、倪瓚閤稱為“元四傢”。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石涛自画像[2]

评分

作品特点

评分

编辑

评分

石涛号称出生于帝王胄裔,明亡之时他不过是三岁小孩,他的出家更多的只是一种政治姿态,这与渐江的"受性偏孤"是不同的,石涛的性格中充满了"动"的因素,因而他身处佛门却心向红尘。康熙南巡时,石涛曾两次接驾,并山呼万岁,并且主动进京交结达官显贵,企图出人头地,但权贵们仅把他当作一名会画画的和尚而已,并未与之计较,故而功败垂成。因此他是在清高自许与不甘岑寂之间矛

评分

评分

对后世影响

评分

《空间叙事学》既全面研究了传统的以文字写成的文学文本的空间叙事问题。也深入考察了本身就被理论家们称之为“空间艺术”的图像的空间叙事问题(跨媒介),还把研究的触角伸向了历史叙事领域(跨学科),对历史叙事的空间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龙迪勇本人的学术修养(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收藏的书、读过的书是相当多的,而他的理论修养和文学史、艺术史方面的学识在同行中也经常被传为美谈),也是他能够在如此宽阔的锋面上游刃有余的条件:只有把这个似乎形而下的问题哲学化、抽象化,才有可能潜到别人未敢到达的根源涌发的大海深处。还不错。龙迪勇,江西宜春人,1972年出生,文学博士,文艺学、艺术学博士后,先后就学于四川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现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鄱阳湖学刊》主编、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叙事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叙事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叙事学和文艺学基础理论研究,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级课题多项,论著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多项。在《文艺理论研究》、《思想战线》等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以及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等选刊转载。近年来所从事的空间叙事研究,拓展了叙事学研究的领域,是国内最早提出建构“空间叙事学”的学者。龙迪勇,1972年出生,文学博士,文艺学、艺术学博士后,先后就学于四川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现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鄱阳湖学刊》主编、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叙事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叙事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叙事学和文艺学基础理论研究,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级课题多项,论著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多项。在《文艺理论研究》、《思想战线》等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以及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等选刊转载。近年来所从事的空间叙事研究,拓展了叙事学研究的领域,是国内最早提出建构“空间叙事学”的学者。龙迪勇,江西宜春人,文学博士,文艺学、艺术学博士后,先后就学于四川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现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鄱阳湖学刊》主编、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叙事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叙事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叙事学和文艺学基础理论研究,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级课题多项,论著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多项。在《文艺理论研究》、《思想战线》等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以及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等选刊转载。近年来所从事的空间叙事研究,拓展了叙事学研究的领域,是国内最早提出建构“空间叙事学”的学者。

评分

石涛工诗文,善书画。其画擅山水,兼工兰竹。其山水不局限于师承某家某派,而广泛师法历代画家之长,将传统的笔墨技法加以变化,又注重师法造化,从大自然吸取创作源泉,并完善表现技法。作品笔法流畅凝重,松柔秀拙,尤长于点苔,密密麻麻,劈头盖面,丰富多彩;用墨浓淡干湿,或笔简墨淡,或浓重滋润,酣畅淋漓,极尽变化;构图新奇,或全景式场面宏阔,或局部特写,景物突出,变幻无穷。画风新颖奇异、苍劲恣肆、纵横排奡、生意盎然。其花鸟、兰竹,亦不拘成法,自抒胸臆,笔墨爽利峻迈,淋漓清润,极富个性。石涛的绘画,在当时即名重于世,由于他饱览名山大川,“搜尽奇峰打草稿”,形成自己苍郁恣肆的独特风格。石涛善用墨法,枯湿浓淡兼施并用,尤其喜欢用湿笔,通过水墨的渗化和笔墨的融和,表现出山川的氤氲气象和深厚之态。有时用墨很浓重,墨气淋漓,空间感强。在技巧上他运笔灵活。或细笔勾勒,很少皴擦;或粗线勾斫,皴点并用。有时运笔酣畅流利,有时又多方拙之笔,方圆结合,秀拙相生。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