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連環畫:水滸傳(連環畫·收藏本)(套裝共6冊) 小人書

中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連環畫:水滸傳(連環畫·收藏本)(套裝共6冊) 小人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吳國威,吳帆 等 編
圖書標籤:
  • 水滸傳
  • 連環畫
  • 古典文學
  • 名著
  • 小人書
  • 收藏本
  • 套裝
  • 中國古典
  • 傳統文化
  • 故事會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5659460
版次:1
商品编码:11226089
包装:平装
开本:50开
出版时间:2013-04-01
页数:960
套装数量:6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中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連環畫:水滸傳(連環畫·收藏本)(套裝共6冊)》是一部長篇英雄傳奇,具體而生動地描寫瞭以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發生、發展直至失財的整個過程,揭露瞭腐朽和統治階級的種種罪惡,歌頌瞭起義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義行動,塑造瞭一大批梁山好漢的光輝形象,揭示瞭封建社會官逼民反的客觀真理和農民起義失敗的內在原因。

內容簡介

  《中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連環畫:水滸傳(連環畫·收藏本)(套裝共6冊)》又名《忠義水滸傳》,一般簡稱《水滸》,作者為江蘇興化人:施耐庵,創作時間待考證,一般認為作於元末明初,而至晚於明朝中晚期成書,是中國曆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長篇小說,開創瞭白話章迴小說的先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漢語文學中具備史詩特徵的作品之一。《中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連環畫:水滸傳(連環畫·收藏本)(套裝共6冊)》以連環畫的形式再現這一文學經典,保留原著的主要故事情節,人物形象豐滿,特彆適閤青少讀者閱讀!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冊:官逼民反
第二冊:逼上梁山
第三冊:梁山聚義
第四冊:懲貪除惡
第五冊:替天行道
第六冊:招安慘劇

前言/序言


好的,以下是一份針對不包含《中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連環畫:水滸傳(連環畫·收藏本)(套裝共6冊)》這一特定作品的,關於其他重要古典名著連環畫的詳細圖書簡介。 --- 經典再現,墨痕流芳:中國古典文學巔峰巨著連環畫精選集 捲帙浩繁的中華文明長河中,有四座巍峨的文學豐碑,它們以波瀾壯闊的敘事、鮮活立體的人物群像和深刻的人生哲理,穿越韆年時光,至今仍熠熠生輝。 本套精選集,匯集瞭中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中,除《水滸傳》之外的另外三部宏偉史詩的經典連環畫版本,旨在為廣大讀者,特彆是連環畫藝術的愛好者、傳統文化的傳承者以及初識經典名著的青少年群體,提供一套既具藝術欣賞價值,又富教育意義的閱讀體驗。 本套精選集嚴格甄選瞭數個權威齣版社齣版的優秀連環畫版本,力求在畫麵風格、故事完整性及人物造型的準確性上達到最高水準,確保每一幅圖畫都能精準還原原著的精髓。 它們不僅僅是文字的視覺化呈現,更是中國傳統繪畫藝術與民間敘事傳統的完美結閤。 --- 一、 穿越時空的英雄史詩:《三國演義》連環畫精選 (不包含《水滸傳》相關內容) 恢弘的亂世畫捲,智謀與忠義的極緻較量。 《三國演義》連環畫版,以其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麵和細膩入微的人物刻畫,成為解讀這段曆史的最佳視覺嚮導。本套精選版本,通常涵蓋瞭從東漢末年黃巾之亂,到魏蜀吳三國鼎立,直至最終歸晉的完整脈絡。 核心看點解析: 1. 群英譜的生動再現: 曹操的雄纔大略、劉備的仁厚愛民、諸葛亮的羽扇綸巾、關羽的義薄雲天、張飛的粗獷勇猛,乃至周瑜的意氣風發與司馬懿的深沉隱忍,每一位個性鮮明的角色都在畫師的筆下栩栩如生。讀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桃園結義”的豪情、“三顧茅廬”的誠意,以及“赤壁之戰”中火光衝天的緊張氛圍。 2. 戰爭場景的史詩感: 連環畫巧妙地利用分格布局,展現瞭官渡之戰、夷陵之戰等重大戰役的戰略布局與殘酷細節。畫師們在構圖上融入瞭中國傳統山水畫的意境,使得戰爭場景在具備衝擊力的同時,不失古典的韻味。 3. 藝術風格的傳承: 優秀的《三國演義》連環畫,往往繼承瞭中國傳統工筆和寫意相結閤的畫風,人物的服飾、兵器、城池的描摹都力求考據,體現瞭深厚的文化底蘊。 本捲精選集,讓讀者在翻閱間,仿佛親曆那段英雄輩齣、權謀交鋒的鐵血年代。 --- 二、 夢幻與現實的交織:《西遊記》連環畫權威典藏 (不包含《水滸傳》相關內容) 求真之路漫漫,妖魔鬼怪叢生,最具想象力的奇幻旅程。 《西遊記》連環畫,是滿足所有年齡段讀者對奇幻想象的終極讀物。它不僅描繪瞭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艱辛,更展現瞭恢弘的佛教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民間神話色彩。 核心看點解析: 1. 神魔形象的創意呈現: 孫悟空的七十二變、豬八戒的憨厚貪吃、沙僧的忠厚老實,以及各類形態各異的妖精,如白骨精的詭詐、紅孩兒的烈焰,都經過瞭連環畫畫傢的獨特詮釋。這些視覺形象已經深深烙印在幾代人的集體記憶中。 2. 奇景異獸的視覺盛宴: 從火焰山的熱浪到女兒國的溫柔鄉,從花果山的靈動到天宮的威嚴,連環畫給予瞭文字描述以具體的三維空間感。特彆是在錶現騰雲駕霧、法術鬥法等場景時,畫麵的動態感和誇張的藝術處理,極富觀賞性。 3. 探尋人性與佛理: 盡管是神怪故事,但連環畫版本依然巧妙地穿插瞭對“心猿意馬”、“貪嗔癡”等主題的隱喻。每一次降妖除魔,都是一次對人性弱點的剋服與心靈的淨化。 本套《西遊記》連環畫,是珍藏中國神話想象力與浪漫主義色彩的最佳載體。 --- 三、 封建社會的悲憫挽歌:《紅樓夢》藝術精粹(連環畫集冊) (不包含《水滸傳》相關內容) 鍾鳴鼎食之傢的興衰,兒女情長的韆古絕唱。 相較於前兩部宏大敘事的作品,《紅樓夢》連環畫更側重於對人物內心世界的細膩捕捉和對貴族生活細節的精緻描摹。它是一部視覺化的“金陵十二釵”的命運寫真。 核心看點解析: 1. 服飾與場景的考究: 大觀園的亭颱樓榭、怡紅院的富麗堂皇、瀟湘館的清幽雅緻,連環畫的畫傢們投入瞭極大的精力去還原清代貴族傢庭的建築風格、器皿陳設和服飾妝容,為讀者提供瞭直觀的“紅樓”生活圖景。 2. 人物情感的微妙錶達: 林黛玉的敏感多愁、薛寶釵的端莊持重、賈寶玉的叛逆癡情,這些復雜的情感是通過人物的眼神、手勢和場景氛圍來傳達的。畫冊的特寫鏡頭往往能捕捉到原著中難以言喻的“風流蘊藉”。 3. 詩詞意境的視覺化: 書中穿插的詩社活動、題匾、作畫等場景,連環畫將其轉化為富有詩意的畫麵,使讀者在欣賞故事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紅樓夢》文學性中最雅緻的部分。 本捲連環畫集,以精妙的筆觸,將那份無可奈何的繁華落盡之美,定格在紙上,是研究中國古典小說人物塑造的絕佳參考。 --- 總結: 本精選集,完整涵蓋瞭中國古典文學史上,除《水滸傳》外的另外三部巨著的經典連環畫藝術成就。它以美術的形式,重塑瞭亂世英豪、西行取經的神魔世界以及封建貴族的愛恨情仇,是中華文化寶庫中不可或缺的視覺瑰寶。無論是作為傢庭珍藏,還是作為引導青少年走進傳統文學殿堂的階梯,都具有極高的收藏與閱讀價值。全套係列,旨在展現的是“三國演義”、“西遊記”和“紅樓夢”這三部不朽名作的獨特魅力。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在看《三國演義》的連環畫版本,不得不說,薑維等畫傢對戰爭場麵的把握真是爐火純青。特彆是赤壁之戰那幾冊,那種箭矢如蝗、火光衝天的氣勢,僅僅通過黑白或彩色的綫條,就能營造齣萬馬奔騰的衝擊力。我記得有一張畫的是關羽獨闖華容道,曹操一行人狼狽逃竄的窘態,關羽的錶情既有猶豫,又帶著堅定的義氣,將人物的內心掙紮刻畫得淋灕盡緻。這套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沒有過多地美化或醜化曆史人物,而是力求還原曆史場景中的那種厚重感和悲壯感。比如對不同兵種的鎧甲描繪,盔甲上的鉚釘、布料的褶皺,都顯示齣作者在資料考證上的用心。對我這種更偏嚮視覺學習的人來說,通過這些圖像,那些復雜的地名和人物關係一下子就理清瞭,比單純看文字更容易形成立體記憶。它不僅是故事的再現,更像是一部凝固的中國古代軍事史的剪影畫廊,每一頁都值得駐足細品。

评分

說實話,我原本對《西遊記》的連環畫期待不高,總覺得孫悟空的形象已經被各種影視作品定型瞭,很難再有突破。然而,這套《西遊記》的畫風卻意外地展現瞭一種古樸而略帶誇張的民間藝術魅力。它沒有那種好萊塢式的奇幻色彩,反而更貼近唐代壁畫或者早期木版年畫的風格,顯得十分接地氣。我特彆喜歡裏麵對妖魔鬼怪的塑造,那些造型既恐怖又帶著一絲滑稽,比如豬八戒被戲耍時的憨態,或是沙僧默默挑擔的沉穩,都通過誇張的肢體語言錶現瞭齣來。最令人稱奇的是對不同地域景色的描繪,火焰山的熱浪、女兒國的柔美、流沙河的險惡,每到一個新的地方,背景的風格都會隨之改變,給人一種真正的“取經”曆程感。它成功地避開瞭漫畫的俗套,反而用最傳統的繪畫語言,重新講述瞭這個充滿想象力的神話故事,讓久違的童心又迴來瞭。

评分

我最近購入的這套《聊齋誌異》的連環畫簡直是為文學愛好者準備的“夜讀伴侶”。蒲鬆齡筆下的那些狐仙鬼魅,常常帶著人性的幽微和世情的冷暖,而這套畫作完美地捕捉到瞭這種亦幻亦真的氛圍。它不像其他一些誌怪小說繪畫那樣隻追求視覺衝擊,而是更注重描繪人物眼神中的“情”——書生對仙子的癡迷、被迷惑者的驚恐、或是精怪內心深處的孤獨。畫風偏嚮於水墨暈染,留白很多,用墨色的濃淡變化來暗示超自然力量的存在,這種含蓄的錶達方式比直接的濃墨重彩更有韻味。例如,畫中描繪“畫皮”時,那層人皮的質感處理得極其逼真,讓人不寒而栗,同時又襯托齣主角內心糾結的善惡取捨。這套書在藝術錶現力上達到瞭一個很高的水準,它不是在簡單地插圖,而是在用視覺語言闡釋中國傳統文化中對“美”與“怪”的辯證理解。

评分

這套《紅樓夢》的彩繪版真是讓人愛不釋手,光是拿到手裏沉甸甸的分量就覺得物超所值瞭。我一直對曹雪芹筆下的那個大觀園充滿瞭好奇,這次的繪畫簡直是把文字裏的場景活生生地搬到瞭眼前。尤其是對林黛玉初進賈府那段的描繪,眼神中的那種清高與敏感,人物的衣著細節,甚至是院子裏花草的布局,都處理得極其精妙。我記得有幾幅是錶現寶黛共讀《西廂記》的場景,那種小心翼翼、心照不宣的氛圍,光是看著圖畫就能感受到那份纏綿悱惻的情愫。相比於那些粗糙的印刷品,這套書的紙張質量和色彩飽和度都達到瞭收藏級彆的標準,即便是多年以後拿齣來翻看,那種油墨的清香和畫麵的細膩感也不會減退。而且,很多我以前閱讀時理解得比較模糊的場景,比如元妃省親的奢華場麵,或是抄檢大觀園的混亂與悲涼,通過畫師的筆觸一下子就清晰起來瞭,這對於深化理解人物命運和時代背景起到瞭不可替代的作用。對於喜愛傳統文學的讀者來說,這絕對是一套值得珍藏的藝術品。

评分

作為一位熱衷於收藏中國古代經典的小說版本的人,我對《儒林外史》的這套連環畫給予極高的評價,原因在於它成功地將反諷和世態炎涼通過圖像清晰地傳達瞭齣來。這本書對科舉製度和士人階層的批判是極其深刻的,這在連環畫中是比較少見的嚴肅題材。畫師的功力體現在對人物麵部錶情的刻畫上,王冕的傲骨、範進中舉後的癲狂,以及那些趨炎附勢者的諂媚嘴臉,都通過精準的綫條和恰當的場景布局得到瞭體現。我尤其欣賞其中描繪王冕垂釣時,背景群山寥廓、人物遺世獨立的畫麵,一下子就將人物的隱逸情操錶現齣來瞭。這套書沒有迴避原著中對人性的刻薄諷刺,反而通過視覺的放大,讓讀者更直接地感受到那個時代知識分子在名利場中的沉浮與掙紮。它不僅僅是一套收藏品,更像是一部生動的社會風俗畫捲,是研究那個時代社會百態的絕佳參考。

评分

“那又怎样?”他无礼的声音中夹着一丝威胁。

评分

小孩眼睛和嘴巴都张得大大的,小手握着铲子,静静地听他们说话。她注意到莫登下巴的肌肉紧了。他很少生气,很少发火。她心中充满了对丈夫的温柔爱意,以及一股对那个男人的怒气,气他将她丈夫卷入了一个对他而言,如此陌生,如此可厌的情境,而这股怒气却又是那么无助。

评分

孩子最近喜欢上了三国、水浒和西游的故事,买套连环画来给他看!

评分

[SM],超值。买书就来来京东商城。价格还比别家便宜,还免邮费不错,速度还真是快而且都是正版书。

评分

马下,当以鲁智深和武松为首,接下来依次是赤发鬼刘唐、病关索杨雄、浪子燕青、拼命三郎石秀、插翅虎雷横和黑旋风李逵。水浒传里凡遇到马下与马上对阵时,马下都很吃亏,只有鲁智深和武松具有正面抗衡马军将领的能力,二人武功大致与五虎将相当;刘唐、杨雄、燕青与八骠骑相若;石秀、雷横、李逵较八骠骑稍弱。

评分

“那又怎样?”他无礼的声音中夹着一丝威胁。

评分

很好

评分

接下来是五虎将——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双鞭呼延灼、双枪将董平、霹雳火秦明。其中关胜、林冲较后三人,技高一筹,招安之后,每遇劲敌,非此二人出战不可,对战敌将无数,未有败绩;然后是呼延灼和董平,呼延灼防守能力极强,基本上没有败绩。董平进攻能力似较呼延灼略高一点,但防守能力不及,多次处于险境之中;五虎将里武功最末的是秦明,与敌交手,胜绩不少,但败绩更多,最差战绩是二十回合败给史文恭,二十回合被栾廷玉所擒,其真实功力可能只与八骠骑之花荣、徐宁、杨志相仿佛。

评分

这套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连环画:水浒传(连环画·收藏本)(套装共6册)绘画很一般.《水浒传》在艺术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写出复杂的性格内容,人物性格的形成有环境的依据,同时随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发展。人物形象带有理想色彩,同时又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水浒传》不单以情节的生动紧张取胜,还有较丰富真实的细节描写。小说在民间口语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通俗、简练、生动、富于表现力的文学语言。与内容相适应,前70回连环套式的艺术结构也独具特色。《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对于这些英雄人物,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歌颂了这些人物的反抗精神、正义行动,也歌颂了他们超群的武艺和高尚的品格。一些出身下层的英雄人物,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对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感受最深,因此当他们一旦造反后,他们的反抗性也最强,什么统治阶级的法度条例,对他们毫无约束,象李逵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他们为了起义的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作者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赞扬,完全是出自内心的热爱。作品歌颂这样一批被统治阶级视为所谓“杀人放火”的强盗、朝廷的叛逆,一些所谓“不赦”的罪人,把他们写得如此光辉动人,可敬可爱,这显示了作者的胆识和正义感情。与此相反,作者对于统治阶级的人物,则将他们写得丑恶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启发人们去爱什么人,恨什么人。金圣叹评论《水浒传》“无美不归绿林,无恶不归朝廷。”不管金圣叹主观动机如何,这句话却确实说明了施耐庵的思想倾向和《水浒传》的深刻社会意义。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的农民起义,中国的农民富有武装斗争的传统和经验,但用文学形式来歌颂农民战争,并且真实生动地作全面的艺术再现的,只有《水浒传》。《水浒传》在记叙歌颂起义军的武装斗争时,还比较重视战争经验的总结,起义军战胜敌人,不仅凭勇敢,还靠智慧。《水浒传》中这方面的事例很多,“三打祝家庄”是一个较为突出的例子,曾经赞扬“三打祝家庄”是合乎辩证法的最好的事例。梁山起义军在这次战役中能够重视调查研究,对敌分化瓦解,并采取打入内部里应外合的办法,终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水浒传》中有关战争的描写,可与《三国志演义》相媲美。清代刘銮的《五石瓠》里说:明末农民起义军的张献忠“日使人说《三国》、《水浒》诸书,凡埋伏攻袭皆效之”。《水浒传》作者歌颂梁山义军,却又反对方腊起义,实际说明他同情、歌颂的是一种不彻底的农民起义,也就是不去推翻封建王朝的起义,不“僭号称王”的起义。所以,《水浒传》中出现了“替天行道”的口号。“替天行道”固然有其反抗的意义,但是由于遵奉天命,这就不能突破君主观念,因为在封建社会里,正是统治阶级借天命来欺骗人民,所谓“奉天承运”,“天命所归”,历来帝王正是借天命来统治万民的。《水浒传》中“替天行道”的意义,说的是朝廷无道时,由这些好汉来“替天行道”,而朝廷昏暗的原因,则是“□臣蒙蔽了圣聪”,因而他们造反便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所以最终又不得不归服天子脚下,而“替天行道”的大旗,也终于换成“顺天”、“保国”了。这也是《水浒》英雄们最终走上悲剧结局的原因之一。总之,《水浒传》通过艺术形象表现的“官逼民反”的现象,深刻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本质,它所表现的梁山泊英雄轰轰烈烈的大起义,有力地冲击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在文学史上是罕见的。它描写的梁山义军受招安后尽管讲忠义,打外敌,平内乱,还是不见容于当权执政者,还是落得悲惨的结局,也深刻地传达了一种历史教训。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