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看挺厚的
评分一 明太祖朱元璋
评分终于买到心意的好书感谢京东,为京东点赞。
评分《明文化丛书:明朝帝王陵(增订版)》一书有300多页,16开大小,图文并茂,分上、中、下三篇,分别对明朝18座帝陵的墓主、陵寝制度、历史沿革变迁及轶闻趣事进行介绍,力求资料翔实、图文并茂,融学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以期达到弘扬祖国文化,为海内嘉宾提供全面了解明陵历史的目的。★2007年初秋去参观过昌平十三陵中的定陵,它是修建于400多年前的明代万历皇帝朱翊钧和两位皇后的陵墓。之前曾看过有关1956年挖掘定陵的书籍,已有初步印象,但到了现场还是很震撼。在安检后沿螺旋式的楼梯下到地宫,地下宫殿距地面27米,总面积为1195平方米,由前、中、后、左、右五个高大宽敞的殿堂联结而成,全部是拱券式石结构(拱顶直墙石衬砌),不用梁、柱,前、中殿连成一个长方形的甬道,后殿则横在顶端。前、中、后三殿之间,各设一道结构相同、全部用料石构筑成的券门,券门下是两扇汉白玉石门,其高为3.3米,宽1.7米,重约4吨。石门制作工整细致,又十分合理,大部由原石雕凿而成。前、中殿的空间较大,由地坪至拱券顶高7.2米,两殿连接长为58米。殿内地坪均用“金砖”铺地。中殿左、右两侧有两条甬道,通向左、右配殿,甬道口装有青石门,形体较小。两个配殿全部用料石起券(即石衬砌),殿高7.1米,宽6米,长26米。后殿的空间最大,其高为9.5米,宽9.1米,长30.1米。殿内设棺床,地坪铺以磨光的光斑石。中殿原状陈列着祭器,那里三个汉白玉石座,座前各有一套黄色琉璃五供和一个青花大瓷缸,缸中原来盛满长明灯灯油,供点长明灯用。后殿的棺床上停放着朱诩钧和两个皇后的棺木,棺旁放着装满陪葬品的26个红漆木箱。文革时,他们的尸骨已被造反派毁掉。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均有展出。★明朝在北京的14个皇帝中只有景泰皇帝朱祁钰死后没有埋在昌平天寿山。而是1449年明军在河北怀来土木堡之变中惨败,正统皇帝朱祁镇被蒙古瓦剌俘获,在敌兵逼临北京的时候,为稳定局面,国防部副部长于谦等人一方面调兵遣将,让各地兵马火速进京勤王,另一方面进宫面见孙太后,推荐郕王朱祁玉为新帝,这样正统皇帝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做了新皇帝,这就是景泰皇帝。景泰八年,乘着朱祁钰生病,废帝朱祁镇复辟,重夺帝位,成了天顺皇帝,朱祁钰病死后,被以王礼被安葬在海淀玉泉山北面的金山。后来朱祁镇的儿子继位(即成化皇帝),恢复景泰帝号,将原成王墓扩修为皇陵,建有享殿、神库、神橱、宰牲厅、内宫房等。到了嘉靖时期,又进行了改建,并将绿琉璃瓦换成黄色,使之符合帝陵的规制,只是整个陵寝的规模要小得多了。清朝初期,整个陵园保护得还比较好,古树参天,但从康熙年间开始,管理松懈,渐渐破败,树木被伐,陵墓也早已被盗一空,如今只剩下御碑亭、稷恩殿和宝项原有的中路部分建筑,内有若干块门球场。目前已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要想一观,可乘坐331、563、特5、运通112等公交车在“娘娘府”下车,进入61195部队北京第一干休所院内。
评分非常不错的书,完整介绍了明代皇陵的具体情况,对我这个酷爱中国历史的人来说,那是真过瘾,艺术享受。送货也是非常及时,为京东点赞!
评分图书质量没得说绝对是正版图书质量,这点绝对相信京东自营的产品,有满减活动所以买了好多书来慢慢看为了充实自己,也为了充实一下书柜。
评分比较简单这个价格的书居然不是彩色的
评分图文精美
评分第一节 朱元璋追尊先世祖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