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旅遊規劃與設計:鄉村旅遊·鄉村度假》特以“鄉村旅遊·鄉村度假”作為主題,選用瞭15篇來自全國各地的稿件。其研究探討的內容既包括瞭發展模式、産品設汁,也包括瞭營銷管理、不同主體的利益協凋等,既有經驗總結、實例介紹,也有理論探索、問題研討。相信讀者一定能夠從中得到有益的啓迪,甚至會愛上自己心儀的某篇文章。
內頁插圖
目錄
鄉村度假研究
成都溫江區北部鄉村旅遊度假産品研究
南京高淳國際慢城鄉村度假旅遊發展思考
鄉村旅遊發展模式:以長興縣水口鄉顧渚村為例
“莊園”旅遊發展模式研究
少數民族村落傳統生活與旅遊共同發展的互益體研究
德清“洋傢樂”發展模式研究
理論探索
溫泉符號與鄉村旅遊發展:以瀋陽市興隆堡鎮為例
休閑發展助推環城市鄉村現代化
縣域鄉村旅遊形象規範標準與應用:以北京市密雲縣為例
中國鄉村旅遊的人文模式:傳統田園文化心理與現代鄉村旅遊需求響應
問題研究
鄉村旅遊規劃協調體係研究
“耐住城市化寂寞”——大都市近郊鄉村旅遊景區建設與規劃研究
內濛古草原旅遊發展質量優化的邏輯和途徑
實例觀察
美國Pinegrove度假農場經營現狀及啓示
幸福鄉村的藍圖:江山市鄉村休閑旅遊思考
精彩書摘
3.“耐住城市化寂寞”的大都市近郊鄉村旅遊景區
3.1“耐住城市化寂寞”的含義“耐住城市化寂寞”,並不是反城市化而行之,而是立足於統籌城鄉,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在城市化進程大勢所趨中順勢而動,在大規模的城市空間擴張與劇烈的城鄉景觀轉變中,保留適宜區域發展城郊鄉村旅遊景區,構築“耐住城市化寂寞”的空間結構;發揮近郊鄉村旅遊景區的地域一城市功能,在保持鄉村景觀特色、地域傳統文化特質的基礎上,豐富城郊休閑娛樂産品,完善“耐住城市化寂寞”的城鄉休閑遊憩空間結構。
3.2生態城市與大都市近郊鄉村旅遊景區地域一城市功能
生態城市的概念産生於20世紀60年代,是人類對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而造成的城市不可持續發展的深刻反思。生態城市的“生態”是指人與自然環境和人與社會環境的協調關係,生態城市的“城市”是指一個自組織、自調節的共生係統;生態城市是具有經濟高産、生態高效的産業,係統負責、社會和諧的文化,結構健康、生命力強的景觀行政單元;生態城市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一自然的和諧,包含人與人和諧、人與自然和諧、自然係統和諧。發展都市農業是生態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這為發展城郊鄉村旅遊提供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按生態城市建設的要求發展都市農業,使都市農業成為具有修復自然環境和具有生産能力的生産係統;充分利用都市農業的旅遊資源發展鄉村旅遊,豐富都市農業的休閑、旅遊功能;發揮都市農業和鄉村旅遊的生態功能,發揮它們在重構城市空間、防止城市的無序蔓延的價值;尊重鄉村旅遊發展的內在需求,在保護鄉村旅遊“鄉村性”特質的基礎上,改造傳統的村莊和農村地區,促進城市社區與鄉村社區的各具特色、協同發展。
目前,發達國傢普遍重視發展都市農莊、觀光農業等,並在此基礎上形成和發展現代城郊鄉村社區。在現代大都市發展中,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農産品,增加城郊就業機會、優化城郊産業結構;為城鄉居民提供觀光、休閑場所;營造綠色景觀、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承擔都市綠化隔離帶功能,防止城市過度擴張。由於鄉村社區就業與環境質量良好,城市居民大量遷居鄉村社區,增加瞭鄉村社區的活力,改變鄉村社區的生活格局。在城市居民遷居鄉村過程中,不僅齣現城市居民嚮鄉村社區遷移的“逆城市化”現象,也導緻部分鄉村社區的房價高於城市地區的現象。因此,大都市近郊鄉村旅遊地的景觀生態建設應該納入到城市綠化和景觀生態建設體係中,采用景觀生態學的斑塊一廊道一基質的空間結構對城郊和鄉村旅遊地的生態用地統一規劃,建設城鄉一體化的生態係統。大都市近郊鄉村旅遊景區的生態景觀建設應以綠色開敞空間為主體,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閤布局模式,使其具有生態環保、防護緩衝、休閑遊憩、景觀、生産、科學教育等功能;對避免城鎮的無序擴張和相鄰城鎮的連片發展,促進中心城市産業外遷,為周邊地區提供更多發展機會,優化城鄉資源配置,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為城鎮提供更多貼近自然的休閑、遊憩場所和減災防災空間,改善生産生活環境;對傳承自然和曆史文化,保護郊野和鄉村特色,塑造良好的城鄉生態環境和大地景觀有著重要意義。
所以,不能再單純地從旅遊發展的視角理解大都市近郊鄉村旅遊景區的地域功能,應該從城郊農業功能、城郊休閑旅遊功能、城郊生態功能、城郊的城鄉建設與發展功能等多方麵對大都市近郊鄉村旅遊景區進行功能重構。
……
前言/序言
旅遊規劃與設計:鄉村旅遊·鄉村度假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