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國傢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中國古代國傢的起源與王權的形成》論述的中國國傢的起源問題,乃是探索中國文明起源這個重大學術課題的核心環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內容簡介
中國有五韆多年的文明史,然而輝煌燦爛的中國文明是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經曆瞭什麼樣的曆程産生形成的?許多學術界前輩、國學大師都曾探討過這一問題。《國傢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中國古代國傢的起源與王權的形成》作者采取多學科交叉結閤的研究方法,廣泛運用考古學、曆史學、人類學的理論,係統整理、分析考古學發現材料,對傳世典籍的種種古史傳說試做整閤解釋,提齣瞭一係列富於新意的理論觀點,構建瞭一個全新的古史研究體係。這部力作是對作者近年來提齣的“文明和國傢起源路徑的聚落三形態演進”說,進入國傢社會之後所經過的“邦國—王國—帝國”說,以及“夏商周三代為復閤製國傢結構”說這些學術體係的係統展示和進一步深化、完善。
作者簡介
王震中,1957年生於陝西榆林市,曆史學博士。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學位委員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曆史係主任、教授委員會委員。兼任河南大學兼職博士生導師,山東師範大學、天津師範大學、榆林學院兼職教授;擔任中國殷商文化學會會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國傢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審查委員會委員等。齣版的著作有:《中國文明起源的比較研究》(1994年初版、1997年再版、2013年增訂本)、《中國古代文明的探索》(2005年初版、2006年再版)、《商代都邑》(2010年)、《商族起源與先商社會變遷》(2010年)、《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傢形成研究》(閤著,1997年初版、1998年二版、2007年三版)、《國際漢學漫步》(閤著,1997年)、《民族與文化》(閤著,1990年)、《簡明中國曆史讀本》(閤著,2012年)等著作。發錶論文90餘篇。
目錄
序
上編 從村落到都邑邦國
導論 國傢起源研究的若乾理論問題
一 國傢概念與定義
二 古代國傢形成的標誌
三 “三次社會大分工理論”與中國曆史實際
四 “軍事民主製”、“部落聯盟”說之得失
五 酋邦理論的貢獻與局限
六 社會分層理論的貢獻與不足
七 文明與國傢起源途徑的“聚落三形態演進”說
八 “邦國一王國一帝國”說
九 餘論
第一章 平等的農耕聚落社會
一 新石器時代早期:農業的起源與農耕聚落的齣現
1.洞穴、貝丘聚落遺址
2.河榖、盆地、丘陵、平原的農耕聚落遺址
二 新石器時代中期平等的農耕聚落社會
1.新石器時代中期聚落的環境、生産和精神文化生活
2.新石器時代中期聚落的社會組織結構
三 新石器時代中晚期農耕聚落的平等與內聚
1.聚落內的社會結構:傢庭一傢族一氏族
2.聚落內的生産、分配與消費關係
第二章 不平等的中心聚落與原始宗邑和酋邦社會
一 雛形階段的中心聚落與社會初步不平等
1.仰韶文化廟底溝時期雛形階段的中心聚落
2.崧澤文化東山村遺址的社會復雜化與中心聚落形態
3.劉林墓地的傢族一宗族組織結構
二 中心聚落形態時期諸種社會現象
1.淩傢灘聚落內的不平等與宗教神權現象
2.大汶口文化聚落的不平等與傢族一宗族結構
3.陵陽河、大硃傢村遺址中的“□”、“□”等圖像文字
三 中心聚落時期的殿堂與傢族分間房屋
1.大地灣遺址F901殿堂式建築
2.大河村、黃楝樹等遺址中的傢庭和傢族建築物組閤結構
四 濛城尉遲寺環壕聚落的社會形態
1.尉遲寺遺址排房與墓葬年代關係芻議
2.尉遲寺聚落的組織結構與社會類型
3.尉遲寺嬰兒甕棺上刻畫“□”、“□”圖像文字的社會機製
五 中心聚落時期的城邑:澧縣城頭山與鄭州西山
1.大溪文化和屈傢嶺文化時期的城頭山城邑
2.大溪一屈傢嶺文化時期澧陽平原的中心聚落與聚落分布
3.仰韶文化中晚期的鄭州西山城邑及其聚落群
六 中心聚落時期的原始宗教聖地——神廟和大型祭壇
1.紅山文化中的女神廟與積石塚
2.紅山文化中的社壇和天壇
七 中心聚落、原始宗邑和酋邦社會的一般特徵
1.“宗邑”與“原始宗邑”及其與中心聚落和酋邦的關係
2.中心聚落、原始宗邑與酋邦社會的一般特徵
第三章 階級産生的三種途徑
一 階級産生的廣泛基礎與主要途徑——父權傢族
二 由戰俘轉化而來的奴隸階級
三 由社會職務而産生的統治階級
第四章 史前權力係統的演進
一 權力的空間性與宗教的社會性
1.仰韶早期的權力特徵
2.仰韶早期的圖騰崇拜對聚落空間的突破
3.圖騰的轉型與神權的拓展
4.紅山文化中神權對聚落空間的突破
二 戰爭對史前權力生長的促進
1.史前戰爭的考古學證據
2.史前戰爭的文獻證據
3.戰爭對內、外關係的改變:徵服與奴隸
4.戰爭與軍功貴族和軍事首領的産生
三 權力的集中性與社會職能
1.社會職能與職官的起源
2.族權的分級與集中
3.“最高酋長一邦君~王權”三者的聯係與區彆
第五章 中國早期國傢——龍山時代的都邑邦國
一 龍山時代的都城與國傢
1.城邑的湧現
2.國傢形成的標誌與都邑邦國的特徵
二 陶寺都邑與邦國:個案研究之一
1.陶寺的城邑和宮殿及其諸文明現象
2.陶寺墓地金字塔式的等級結構和階級關係
3.陶寺的天文建築與龍山時代的曆法水平
4.陶寺的聚落群與都鄙聚落結構
5.陶寺都邑與唐堯關係的研究
三 古城寨都邑與邦國:個案研究之二
1.版築城牆與大型宮殿建築及其他文明現象
2.古城寨的聚落群與國野結構
四 餘杭莫角山都邑邦國與良渚文明特色:個案研究之三
1.餘杭莫角山都邑
2.良渚文化中的階級分化
3.良渚聚落群與都鄙聚落的等級和形態
4.良渚文明的特色
第六章 從部族國傢到民族的國傢與華夏民族的形成
一 民族和部族的概念與華夏民族的自覺意識
1.民族與部族的概念、定義和關係
2.“華夏”、“諸夏”:民族稱謂與民族自覺
3.“華夏”閤稱的緣起
4.夏王朝與華夏民族的形成
二 五帝時代的部族國傢與族邦聯盟
1.五帝傳說的時代劃分
2.顓項堯舜禹時期的族邦聯盟與嚮華夏民族的邁進
下編 從邦國到王國和王朝國傢
第七章 夏族的興起與夏文化的探索
一 夏族的興起
二 夏文化的探索
1.夏文化探索的迴顧
2.夏文化定義的睏惑與重新定義
3.夏文化分期
三 作為王都的二裏頭遺址
1.二裏頭的宮城與宮殿
2.二裏頭遺址的青銅器
3.二裏頭遺址的玉器
4.二裏頭遺址的龍形器
……
第八章 夏代的國傢與王權
第九章 先商邦國的起源
第十章 商代的國傢與王權
結語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精彩書摘
在上古,無論春季的“齣火”,還是深鞦的“內火”,都要由火正負責舉行一定的儀式。襄公九年的這段話還指齣,有時隨著時日推移,由於歲差的作用使得大火星昏升越來越晚,已不能由此確定播種季節,這時就改為觀察鶉火,即味,也就是宿瞭。
關於閼伯居商丘,祀大火的傳說也見於《左傳》昭公元年。其記載日:“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日閼伯,季日實瀋,居於曠林,不相能也,日尋乾戈,以相徵討。後帝不臧,遷閼伯於商丘,主辰,商人是因。遷實瀋於大夏,主參,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及成王滅唐而封大叔焉,故參為晉星。”這裏“主辰”、“主參”就是主管大火星和參宿的祭祀。大概高辛氏時期的山西一帶,在春分前後,當太陽落山不久,參宿正齣現在西方地平綫上,故這裏的人們選擇瞭觀測參宿作為春耕生産來臨時刻的標誌;而商丘一帶的人們,則以春分前後,太陽下山不久,閃耀在東方地平綫上的大火即辰星為觀測的對象,並以此來確定播種季節。這就是當時“主辰”、“主參”的實際含義。隻是在這些傳說中,昭公元年鄭國子産說閼伯是高辛氏之子,而襄公九年晉國士弱說閼伯是陶唐氏之火正,兩則傳說略有差異。據《世本》:“黃帝生玄囂,玄囂生僑極,僑極生高辛,是為帝嚳。帝嚳生堯。”《史記·五帝本紀》中也將帝嚳高辛氏和帝堯陶唐氏列為父子關係。這種血統上的父子關係,今日學者多數已不再相信,但也不能不對此做齣新的解釋。假若我們將顓頊高陽氏、帝嚳高辛氏、帝堯陶唐氏之類都視為被神化瞭的方國或部落的領袖,那麼五帝譜係中五帝間的承接,實為方國間盟主權或霸權的嬗遞,其中當然也有文化上的影響和承襲。從而作為帝嚳高辛氏之子的閼伯,大概到瞭唐堯時期仍然以主管大火星的祭祀而聞名於世。
閼伯及高辛氏之外,作為火正更為聞名的是祝融。如《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說:“火正日祝融。”《國語·鄭語》說:“黎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日祝融。”這裏的黎,就是《國語·楚語》中顓頊屬下之黎。《楚語下》說:“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是謂絕地天通。”
……
前言/序言
國傢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中國古代國傢的起源與王權的形成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一口氣買瞭好多書,給個好評先
評分
☆☆☆☆☆
(六)文學具有全人類性、社會性、民族性、人民性、階級性和
評分
☆☆☆☆☆
有思想、有深度
評分
☆☆☆☆☆
中國古代將閤樂的詩歌稱為歌,將不閤樂的詩歌稱為詩。無論閤樂與否,都具有很強的音樂美。
評分
☆☆☆☆☆
(六)文學具有全人類性、社會性、民族性、人民性、階級性和
評分
☆☆☆☆☆
你變得更加聰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麵對睏難和挑戰。 讓你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這個
評分
☆☆☆☆☆
情。用讀書來為自己放鬆你的心情也是一種十分明智的方法。 讀書能陶冶人的情操
評分
☆☆☆☆☆
好
評分
☆☆☆☆☆
非常好,便宜送貨快。包裝也不錯。。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