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留給孩子什麼:讓孩子一生不愁的5個賬戶

我們應該留給孩子什麼:讓孩子一生不愁的5個賬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察淵 著
圖書標籤:
  • 傢庭教育
  • 理財規劃
  • 兒童理財
  • 資産配置
  • 財富傳承
  • 教育基金
  • 親子關係
  • 投資理財
  • 未來規劃
  • 成長規劃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19836
版次:1
商品编码:11359817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12-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19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當身邊越來越多的成年人陷入瞭經濟睏境……你是否忐忑,這會是孩子的明天?窮忙族、月光族、啃老族……哪一個都不要變成孩子的未來!專為中國孩子定製的佳財商教育範本,聰明父母必讀,比“富爸爸”更實用!從0歲開始打造5個理財賬戶,讓孩子一生不愁!
  
  海報:
  

內容簡介

  讓孩子接觸金錢並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與金錢接觸。中國兒童財商不齣眾,這是因為中國父母的教育方法不齣眾。
  美國有研究人員曾對一百多個公司高層領導人分彆進行智商、情商、財商的測試。結果發現多數領導人的智商分數平平,其中不少人與普通員工無異,但情商和財商的分數卻很高。財商之於人生的重要性,已經越來越得到瞭人們的重視。
  《我們應該留給孩子什麼:讓孩子一生不愁的5個賬戶》為希望能夠從小培養孩子財商的父母,提供瞭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把理財的知識分為五個賬戶:儲蓄賬戶、消費賬戶、分享賬戶、信用賬戶與投資賬戶。通過生活中具體事例、小遊戲和可控的理財案例,循序漸進地教導,把這五個賬戶交給我們的孩子,讓他們掌握存錢、用錢、投資、感恩與慈善以及藉貸的方法和技巧。通過這五個賬戶不僅能夠開發孩子的財商,還可以提高孩子的情商。

作者簡介

  察淵,理財專傢,財商教育培訓師,親子教育專傢。早年從事投資理財方麵的研究與寫作,深感成年人投資失敗皆因從小缺乏財商教育,遂從2005年起,將研究方嚮放在財商教育、青少年理財上。又因長期從事親子教育事業,熟悉兒童心理,將“功能性閱讀”的理念融入創作之中,創作的理財圖書既適閤孩子閱讀,又適閤父母用來培養孩子。最新著作有《馬一侖的秘密財富王國之零花錢變身記》等書。

目錄

第一章|儲蓄賬戶,讓孩子從積纍中發現財富
存錢罐中生長齣的金錢意識
和孩子去“銀行一日遊”
用兒童賬戶管好私房錢
寶貝,我們講個關於“利息與利率”的故事
教孩子學會選擇與搭配多種存款
讓孩子為儲備自己的教育金齣份力

第二章|消費賬戶,讓孩子對“購物狂”說NO
通過行為掃描,判斷孩子屬於哪種消費者
與其批評孩子亂花錢,不如引導孩子正確花錢
讓孩子決定“買什麼”“花多少”“剩多少”
孩子記賬,要注重交流,切忌流水
讓孩子自己組織一個生日派對
狠心讓孩子為自己的錯誤預算埋單
教會孩子應對廣告和促銷

第三章|分享賬戶,讓孩子通過給予感受幸福
親愛的奶奶,我用自己的錢給你買禮物
和孩子談談那位“有藉無還”的朋友
讓孩子明白捐款的真正意義
街邊乞討者,我該把錢給你嗎
做個小小的慈善傢
可以分享的財富不隻是金錢,還有時間

第四章|信用賬戶,讓孩子成為可信賴的人
警惕!彆讓孩子背上沉重的債務
養成藉錢的好習慣比不藉錢更明智
教孩子做個自律又精明的債權人
分期付款,化整為零後孩子還款變輕鬆
媽媽有張永遠刷不爆的信用卡
彆小看孩子,貸款這件事他們懂

第五章|投資賬戶,讓孩子在付齣中收獲迴報
傢有小掌櫃
傢庭金融課堂:教孩子玩轉股票和基金定投
購買保險,孩子最好從“小”做起
讓孩子拜金,不如讓他參與網上炒黃金
爸爸媽媽,我想知道債券是什麼
閑置寶貝成就的小富翁
鼓勵孩子做個打工小皇帝

第六章|讓孩子學會管理這五個賬戶
把決定權交到孩子手中
科學地分配五個賬戶的比重
爸爸媽媽們,你們瞭解孩子的財富目標嗎
父母必須走齣的理財教育誤區

第七章|來!與孩子一起玩理財Q&A;遊戲
為什麼給我買衣服要花錢
美元是什麼,它是人民幣嗎
你能不上班嗎?天天在傢陪我多好
爸爸,你每月賺多少錢
液晶電視為什麼比巧剋力蛋糕貴
為什麼到超市買東西比較便宜
快餐店發的抵價券有什麼用
媽媽為什麼給錶妹買娃娃,卻不給我買
你讓我自己買票,但媛媛媽媽幫我買瞭怎麼辦

附錄:按年齡分配五個賬戶

精彩書摘

  傢有小掌櫃
  對孩子進行投資教育最早開始於歐美,現在全球都很流行。越來越多的父母認識到理財教育不僅包括消費、儲蓄習慣的培養,還包括投資能力的培養。隨著經濟周期性地衰退和增長,投資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突齣。
  我曾經問一位朋友:投資是什麼?他迴答說:投資就是用自己已有的價值去博取更大的價值,可能會成功,也可能遭受損失。這是一種風險與收益相關的活動,不過意義非凡。的確,絕大多數傢長都明白投資活動的必要性,可是,我們要怎麼告訴孩子什麼是投資呢?對於六七歲的孩子來說,他們又能理解多少?
  如果現在你的孩子問你:“什麼是投資?什麼是保險?什麼是股票?什麼是債券?……”你可能會條件反射似的迴答他們:“小孩子懂什麼!”
  是的,在我們的意識中,投資是成年人的事,與孩子無關。但我們可能忽略瞭一個事實: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逐漸從不懂到懂的過程。不是每個人生下來就知道什麼是投資,怎麼炒股票。他們有什麼樣的認知,取決於我們怎麼樣去教導。當我們說齣“小孩子懂什麼”這句話時,其實已經扼殺瞭孩子的求知欲。而投資教育的前提,是不要小看孩子。
  此外,在孩子發展的不同時期,不同的行為會在他們的生活中起主導作用,這就要求我們根據孩子的發展階段采取閤適的教育方法。例如,3-6歲的孩子,遊戲在他們的生活中起著主導作用。我們不難發現,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總是用一種遊戲的態度去麵對任何事情,包括吃飯、睡覺。作為傢長的我們也常常用講故事、角色扮演的方式與孩子交流。我們會發現,在遊戲中,孩子會更容易和主動地獲得新的知識和技巧。
  教孩子投資也可以從遊戲開始。例如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投資遊戲,遊戲開始時先分配角色:掌櫃、消費者。在分配角色的時候,我們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扮演掌櫃的角色。
  當然,事先必須讓孩子明白,什麼是掌櫃,他要乾些什麼。簡單地說,掌櫃就是老闆,在遊戲中,掌櫃可以在客廳中選擇一個位置作為自己的商店,然後拿齣一些東西作為商品擺放在自己的商店中,當消費者來到商店的時候,掌櫃可以嚮消費者推薦自己的商品,並以閤理的價格賣給消費者。例如,如果消費者需要一塊橡皮擦,橡皮擦的成本價為2元錢,掌櫃可以將這塊橡皮擦用2~3元的價格賣給消費者。必須注意的是:賣齣的價格不能太低,不然會虧本,也不能太高,否則消費者不願意買。遊戲結束後,掌櫃用收到的錢減去商品的成本,就能計算齣到底賺瞭多少錢瞭。
  以我們一傢三口玩角色扮演的投資遊戲為例。遊戲開始瞭,孩子坐在沙發上,把自己的小物品都整齊地擺放在茶幾上,有漫畫書、彩色筆、遊戲牌、小汽車模型、橡皮泥等,並用紙寫瞭四個字“我的商店”放在前麵。這個時候我們就扮演消費者齣現在他的店裏,看看我們需要什麼“商品”,然後詢問他價格。當孩子說:“遊戲牌10元錢。”我就問他:“掌櫃,能少點兒嗎?”孩子像模像樣地說:“那就9元錢賣給你吧。”於是,我們將製作的模擬紙幣交給孩子,就這樣,第一筆交易成交瞭。
  反復進行模擬交易,孩子很快掌握瞭遊戲規則,這時我們將遊戲進行瞭升級,遊戲的角色變為:兩個掌櫃,一個消費者。除瞭孩子之外,傢庭中的另一個成員也變成掌櫃。市場是有競爭的,一定要讓孩子認識到消費者不是他一個人的,還有很多和他一樣的掌櫃在分享。
  在新一輪的遊戲中,孩子依然是掌櫃。此時,父親將扮演另一位掌櫃,並在孩子的旁邊開一傢新的商店,也把自己的商品拿齣來銷售。掌櫃是否能賺到錢,就要看誰傢的商品更有吸引力、服務更好瞭。
  前幾次,消費者故意不購買“我的商店”中的商品,孩子發現自己的物品賣不齣去,撅著嘴顯得有些不高興瞭。讓我們驚訝的是,他並沒有氣餒,在新開始的遊戲中,孩子居然想齣瞭“買一送一”的方法,以此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雖然這樣算來,並不能贏利,不過為瞭鼓勵孩子創新的行為,作為消費者的我還是積極地在“我的商店”中進行瞭消費。
  類似角色扮演的投資遊戲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不斷升級。例如,遊戲中添加“供應商”的角色,掌櫃可以到供應商處“進貨”,這樣能幫助孩子更準確地掌握商品的成本。此外,還可以設置“店員”的角色,作為掌櫃的幫手,幫掌櫃推銷産品,管理貨物。當掌櫃的財富積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以開一傢分店,當然也可以升級為供應商。
  遊戲的設置是靈活多變的,遊戲的規則也可以根據孩子的接受能力適當調整。如果你也對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感興趣,不妨嘗試一下。
  ◎本節提醒◎
  皮亞傑的研究錶明:任何形式的心理活動最初總是在遊戲中進行的。對孩子來說,遊戲就是學習,遊戲就是他們認識世界的最好途徑。與其運用講授式的教育,不如多花些時間,滿懷童真,陪孩子做些投資遊戲。
  當然,投資的目的並不是讓孩子局限於眼前的利益,而是要讓孩子看到未來的收益。這種收益包括資源上的收益,也包括能力和技術上的收益。在教孩子投資的同時,要讓孩子具有風險意識。投資一定伴隨著風險,不能讓孩子生活在隻有贏沒有輸的世界裏。麵對風險,有勇氣承擔風險,最後能有效地控製風險,這是投資教育中的必修課。
  傢庭金融課堂:教孩子玩轉股票和基金定投
  2009年,媒體報道瞭一位大學教授教8歲的兒子炒股票、做權證,一時間成為輿論的焦點。
  有些傢長激烈反對說:“一個8歲的孩子怎麼能和股票、權證這樣的投資産品扯上關係呢?這位教授的教育方式難免有些齣格,這麼小就讓孩子往錢眼裏鑽,這不是拜金、急功近利嗎?”
  這是個價值多元化的社會,永遠不會齣現一邊倒的情況,有人反對,當然也有人支持。
  其實教8歲的孩子炒股票到底應不應該,並不是是非對錯的問題,而是觀念轉變的問題。因為大多數人接受“視金錢如糞土”的傳統思想教育,爭取財富的行為並不是主流價值觀大力推行的。在傳統教育中,我們更重禮教。其實,關於投資理財的教育已經在全球流行開瞭,隻是在中國還較落後。
  其實,教孩子炒股票沒什麼不好,教孩子從小就學會爭取財富也並不可恥。關鍵是教育的方法,好的方法既不會顯得急功近利,又可以讓孩子真正掌握這些知識。
  剛剛進入學齡期的孩子可能會有疑問:股票是什麼?
  首先,要讓孩子明白炒股到底是怎麼一迴事。股市並不像菜市場可以看到的實物交換。股市是一個看不見的市場,都是通過股票價格的漲跌來獲得收益。我們所說的炒股就是嚮證券商購買股票。股票並不是實物,而是一種虛擬的票據,我們購買某支股票,就證明我們將資金融入到該公司。而我們賣齣股票,並不是把股份還給瞭公司,而是把股份轉讓給瞭下一位投資者。
  結閤前期我們教孩子做的投資遊戲,在這裏,證劵商相當於物品的供應商,我們從他手中購買瞭物品(股票);其他的股票投資者可看作消費者,我們可以把手中的物品(股票)賣給他們。當然,如果我們賣給彆人的價格高於我們“進貨”的價格,就可以獲取收益;如果我們賣給彆人的價格低於“進貨”價格,就産生瞭虧損。
  那麼,我們是怎麼通過股票賺錢的呢?打個比方來說,甲是股份公司,他現在有100份産品在某個市場上齣售,每份1元錢,此時乙用100元買走瞭這100份産品。隨後,甲生産的産品大受歡迎,價格也隨之增長。從前1元的賣價漲到瞭2元。這個時候,乙手中的100份産品的價格就漲到200元瞭。此時,丙想在這個市場上購買該産品,於是乙以2元每份的價格賣給瞭丙100份。在這次買賣中,乙就賺瞭100元。
  這就是股票低買高賣,從中獲取價格差的原理。
  人們購買股票主要是通過價格上漲而獲利,但並不全是依靠價格來獲利。股票的贏利還來源於紅利和股息。簡單地說,紅利和股息就是股份公司迴饋股民的方式。當股份公司的盈利有所增長,或受到政策扶持,公司能獲得較好的發展時,就會派發紅利,或者贈送股票給它的投資者。
  例如,每10股送3股,還每股派現1元。也就是說我們手中的股票,每滿10股,就會額外贈送給我們3股。如果我們有100股,就送30股,1000股就送300股,以此類推。除此之外,還每股送給我們現金1元,100股就送100元,1000股就送1000元,以此類推。
  給孩子講述瞭這些常識之後,還要讓他明白,炒股是一項風險投資,股票的價格不是人為可以控製的,也不是可以討價還價的。
  所以,炒股並不是一定能賺錢,還可能賠錢。因為影響股票價格走勢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全球的經濟走嚮、宏觀的經濟和政治製度、行業的發展前景、市場的需求變化、公司的贏利水平以及投資者的心態等。所以,選擇股票的時候,就要全麵分析這些情況,然後在閤適的時候買進。比起買入股票,什麼時候賣齣股票更需要深思熟慮。所謂會買股是徒弟,會賣股纔是師父。
  對於六七歲的孩子來說,股票投資還是個新鮮事物,但也不是完全學不會的。為瞭讓孩子更好地理解炒股,我們可以製作一副股票棋。這幅棋允許四個玩傢同時參與,用投色子的方式決定前進的步數。當然,每一步都可能遇到不同的情境。
  遊戲之前,每位玩傢都可以得到一定數額的模擬錢幣,大傢可以根據不同的場景來使用這些錢幣,最後看看誰剩下的錢幣最多。例如:走到某一步的時候,就可以在10種股票中任意購買一支,並付齣相應的錢幣。不過,購買哪一支股票就需要謹慎瞭,因為在後麵的行進中,這支股票的價格很可能會下跌,那麼持有者的錢幣就會減少;如果這隻股票的價格上漲瞭,我們的錢幣就會變多。
  在遊戲棋中還可以設置一些特殊的場景。例如,某一步規定股票休市兩天,那麼走到這一步的玩傢就會失去兩輪擲色子的機會;某一步可能會奬勵給玩傢現金或者股票;某一步可能會發給玩傢一張“ST卡”,如果連續領到3張“ST卡”,玩傢手中的所有股票就會作廢,錢幣也會損失慘重。當然,玩傢也有機會獲得“發行卡”,這樣玩傢可以自己發行一種股票,其他玩傢購買股票的時候就可以多一種選擇瞭。遊戲結束時,將手中的股票兌換成錢幣,獲得錢幣最多的玩傢獲勝。
  股票棋雖然是模擬的股票操作,但是能幫助孩子提高對炒股的認識。我們的目的並不是讓孩子通過炒股賺多少錢,而是讓他掌握股市的規則和炒股的技巧,在這個層麵上,目標已經達到瞭。
  對股票有所瞭解之後,孩子可能會對其他的投資産品産生興趣,比如基金。那麼,基金又是什麼呢?
  基金定投其實就相當於把自己的錢交給更有經驗和能力的機構或者基金經理,委托他們幫我們賺錢。那麼,他們用這些錢可以投資股票、投資期貨、投資房産……無論用什麼方式,基金公司或者基金經理都會努力獲得更多的利益。
  比如大傢比較熟悉的明星基金經理人王亞偉,曾被稱為公募基金第一人。他對中國投資市場的影響很大,他進行的投資活動一般會受到很多投資者的追捧。甚至很多人認為,隻要跟著王亞偉,就能穩賺不賠。
  我們可以專門設立一項“傢庭投資基金”幫助孩子理解這種産品。比如隻要孩子購買瞭10份這項基金,每月1號,他就必須交給我們10元錢。這些錢將由“基金經理”爸爸進行他的投資。如果爸爸的投資贏利瞭,那麼這項傢庭投資基金的淨值(也就是價格)就會上漲,這也意味著孩子購買的基金增值瞭,他可以從中獲取利潤。
  ◎本節提醒◎
  股票是一種投資,而不是投機。我們教孩子買賣股票,是為瞭讓他掌握一種投資技巧,學會一種分析方式,而不是讓孩子急功近利,過於追求利益。
  ST股票代錶“特殊處理”的股票,是針對那些齣現財務狀況或其他異常狀況的股票的,意在提醒投資者存在虧損的風險。如果某股份公司連續3年虧損,該公司的股票就有退市的風險,所以在遊戲中,如果領到瞭3張ST卡,手中的股票就一文不值瞭。
  基金是一種懶人投資方式,但是這種方式並不是不勞而獲,也不是完全的一勞永逸,沒有付齣就沒有迴報,定投基金同樣需要付齣智慧。定投基金是指在固定的時間(例如每個月1號),以固定的金額(例如5000元)投資到指定的開放式基金中,類似於銀行的零存整取。隻要學會選擇一支基金,就可以長期持有,等待收益瞭。
  ……

前言/序言

  五個賬戶決定孩子的“財”能與“錢”途
  2008年6月,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正式退休。令人震驚的是,他決定將自己580億美元的財富全部捐獻到慈善事業中去,不給自己的孩子留一分錢。
  許多人對此錶示不理解,但蓋茨說,勤奮不懈的努力決定瞭一個人的成功,而非金錢。他很疼愛自己的孩子,但反對將金錢無條件地直接交給孩子。換句話說,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變成啃老族。
  “啃老族”可謂是紅極一時的新名詞,代指那些到瞭可以賺錢謀生的年齡,卻依舊伸手嚮父母要錢生活的人。這一族群在80後、90後中最為多見。二十歲齣頭,花錢大手大腳,動輒全身奢侈品,令人咋舌;眼看到瞭三十而立的年紀,即便是結婚生子瞭,經濟上依舊難以獨立。不僅自己要依賴父母,連日後孩子上學,都可能要由父母提供經濟支持。
  當然,這其中有些人是被動啃老。
  比如某些上班族,他們始終在努力想方設法賺錢。偏偏成長過程中從未有人告訴他們如何高效率地賺錢。除瞭活期存款外,他們對其他儲蓄種類一知半解。股票、基金、保險、黃金這些投資名詞,雖然聽說過,但隻知道有風險,從未實際接觸過,更未因為某項投資受益過。
  大學畢業進入社會後,他們麵臨種種壓力。那時候纔發現,自己首先需要從頭學起的就是賺錢、花錢、管錢這些事,但不免為時過晚瞭。
  歸根結底,造成這一局麵的根本原因,在於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財商教育的缺失。
  智商、情商和財商,是人生的三駕馬車
  什麼是財商呢?財商指一個人認識、管理、應用財富的能力。它的英文原名是Financial Quotient,直譯為“金融商數”,最早由美國著名暢銷書作傢羅伯特·清崎在享譽世界的《富爸爸窮爸爸》中提齣。
  智商指孩子具備的智慧;情商指孩子具備的情緒智商,反映瞭孩子與人之間的相處能力;財商則指孩子在經濟領域的管控能力,它決定瞭孩子與財富之間的關係。智商、情商、財商隻有實現完美平衡,孩子的綜閤能力纔稱得上全麵,擁有成功也纔會成為必然。
  羅伯特·清崎說:“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奮鬥終身卻不能緻富,因為他們在學校中從未真正學習關於金錢的知識,所以他們隻知道為錢而拼命工作,卻從不學習如何讓錢為自己工作。”這句話可謂一語中的。美國有研究人員曾對一百多個公司高層領導人分彆進行智商、情商、財商的測試。結果發現多數領導人的智商分數平平,其中不少人與普通員工無異,但情商和財商的分數卻很高。
  安博教育的創始人黃勁博士認為,智商、情商和財商就像人生的三駕馬車,帶我們到達成功的彼岸,而教育則很好地連接瞭這三駕馬車,讓它們能沿著正確的方嚮並駕齊驅。
  時至今日,財商教育已經成為全球熱點,與智商和情商教育一樣,被世界各國父母廣泛關注和應用。
  在美國,傢長們非常注重培養孩子獨立賺錢的能力。3歲左右的美國孩子,已經對紙幣和硬幣建立瞭概念。上小學之前,孩子就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賬戶。部分美國孩子還有自己的基金,待其成年後使用。除此之外,打工賺錢在美國青少年群體中也是一種常態。即便是小學生,也會靠送報紙等方式賺錢。再大些的孩子則會通過幫助鄰居修剪草坪賺到學雜費。通常美國的孩子年滿16歲,在經濟方麵就已經可以完全獨立瞭。
  大傢是否聽說過美國的“檸檬水日”活動?這是美國億萬富翁邁剋爾·霍特豪斯創立的一項公益活動。霍特豪斯的女兒10歲的時候,想要爸爸為她買一隻小烏龜,霍特豪斯卻斷然拒絕瞭。他告訴女兒,想買小烏龜,就得自己去賺錢。於是,在星期天的早上,這位富翁陪著孩子在公路邊搭起瞭一個小攤子賣檸檬水。這樣一次行動,不僅讓女兒賺到瞭錢,也讓他從中獲得瞭啓發。
  在美國,很多人兒時都有過在街頭路邊賣檸檬水的經曆。賣檸檬水雖然是小事,但卻儼然成瞭美國人培養孩子創業的課程。霍特豪斯說,一個孩子能賺多少錢並不重要,但是讓他體驗完整的創業過程,會讓他一生受用。
  日本在財商教育方麵也做得不錯。父母會給孩子建立零用錢賬戶,使其自主管理金錢。同時鼓勵孩子去打工,通過送報紙,以及到餐廳或者便利店當服務生等方式,賺到學雜費。
  此外,受到本國文化傳統的影響,日本的父母會要求孩子謹慎處理藉貸,盡量不要嚮他人藉錢,保護好自己的信譽。在消費上更要求孩子要理智,如果孩子想要購物,一次隻能購買一件商品。想要買更多,隻能耐心等下個月父母發工資後,或者乾脆自己去打工賺錢。
  在新一輪的金融危機下,英國媒體評論說:“越來越多的成年人陷入經濟睏境,這更提醒我們,兒童時期的理財教育非常重要。”但中國的父母總是認為自己的孩子太小,太早接觸金錢會讓他們變得拜金,可能讓他們純潔的心靈被銅臭味腐蝕。
  瑞士著名心理學傢、教育學傢皮亞傑的理論指齣,無論一個人成年後擁有怎樣的思維體係,都與兒童時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科學研究發現,從小就接受財商教育的孩子,更容易培養起正確的金錢理念。長大之後,他們在會花錢的同時,更知道如何賺錢和理財。這些孩子的賬戶上擁有的不僅是金錢,更有駕馭財富的自信與能力。他們不僅不用為衣食擔憂,還擁有雄厚的物質和心理資本,去接受更高層次的挑戰,獲得更多自我實現、自我超越的機會。
  因此,問題不在於該不該讓孩子接觸金錢,而在於該如何讓孩子接觸金錢。
  從0歲開始,為孩子設立五個賬戶
  那麼父母如何做,對培養孩子的財商來說纔是最好的呢?最好的建議,就是從孩子0歲,也就是剛齣生起,就將財商教育有意識地融入到傢庭教育中來。
  根據皮亞傑的能動構建理論,孩子的學習過程並非是單純接受信息的過程。更重要的是,他們需要從內心深處願意參與學習。而孩子年齡越小,從父母那裏接受教育的意願越強烈,父母也越容易將財商知識教給孩子,孩子對財富的理解纔能越深刻。
  為此,父母們不妨從孩子0歲起,幫助孩子建立五個賬戶——儲蓄賬戶、消費賬戶、分享賬戶、信用賬戶與投資賬戶。
  第一個賬戶:儲蓄賬戶,能夠令孩子通過積纍的方式接觸並認識財富。
  在銀行為孩子開設兒童賬戶、給孩子講講利息和利率的事情、帶孩子去銀行參觀,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儲蓄習慣。這就好比給瞭孩子一個人生的存錢罐,會大大提高其以後人生的抗風險能力。
  第二個賬戶:消費賬戶,有助於幫助孩子成為理性消費者。
  父母要觀察孩子的消費行為以及理念,有針對性地引導孩子理性消費,教給孩子量入為齣的道理,讓孩子學會閤理地剋製和滿足自己的欲望。
  第三個賬戶:分享賬戶,使孩子在擁有財富的同時,也享受到與人分享的樂趣。
  在分享財富的過程中,孩子能夠更好地意識到自我存在的價值,這能幫助他形成良好的品質。父母有責任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分享原則,讓他知道,什麼情況下可以分享財富,什麼情況下不可以。這樣孩子纔會成為一個善良的人,而不是懦弱的老好人。
  第四個賬戶:信用賬戶,幫助孩子明確信用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
  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必定是信用為先的社會。隻有讓孩子早點兒接觸信貸,明白信用卡是怎麼迴事,知道爸爸媽媽時常談論的房貸是什麼,纔不會在日後成為身負沉重債務,卻依舊欠債消費的月光族。學會瞭管理信用賬戶,孩子甚至還可以巧妙利用免息期等,讓自己的人生擁有更多精彩的可能。
  第五個賬戶:投資賬戶,讓孩子明白“錢生錢”的道理。
  在孩子有瞭完整的理解能力後,可以早點兒讓他接觸保險、股票、基金、黃金等投資産品。在孩子有意嚮通過行動賺錢時,盡最大努力支持,讓他知道天上沒有掉餡餅的好事,隻有付齣,纔有迴報;也讓他知道,有些閤理的付齣,可以獲得最大的迴報。
  這五個賬戶的用途,讓孩子在物質上得到收獲是在其次,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在意識上正確地認識財富,通過主動的管理和規劃行動,剋服對金錢的依賴,形成自己是財富的主人的心理。
  金錢的本質是一種工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讓他們盡早主動接觸這種工具,明白金錢究竟能做什麼?如何使用金錢更加恰如其分?這遠遠好過於很多年長大成人後對金錢充滿怨憤,隻因為小時候沒有接受到正確的財商教育,結果落得身陷經濟匱乏,人生因為金錢的缺失變得毫無光彩。
  正確地通過五個賬戶培養孩子的財商,要避免對孩子做過多刻闆的說教,重點在於引導孩子對感興趣的事情積極實踐,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財商。父母在參與過程中,要站在平等角度與孩子對話,用自身經驗為孩子齣謀劃策,鼓勵孩子行動。在行動中,通過不斷地思考和解決問題,孩子的大腦能得到很好的鍛煉,也能在人際交往中收獲經驗,並且可以深刻體會金錢作為實現目標的工具,如何使用它纔最恰到好處。
  我們可以看看小朋友果果的例子。
  果果是個聰明能乾的小姑娘。她從外婆那裏得到許多碎花布,就央求學美術專業的姐姐教自己用碎花布製作幾種零錢袋,以便在學校周五舉辦的創意市集上售賣。
  在姐姐的指點下,果果縫製齣5個漂亮的零錢袋,每個售價10元,同學們都很喜歡。活動結束後,零錢袋銷售一空,果果共賺到50元。嘗到甜頭的果果,又讓媽媽幫自己再買點花布,多製作些零錢袋,下次學校再舉辦創意市集的時候去賣。
  可是原先得到的花布是免費的,而現在買花布就要花錢瞭。同樣製作5個零錢袋,假設購買花布需要花掉20元,同樣是售價10元,賺到的錢就隻有30元瞭。果果有點兒沮喪。媽媽幫她分析,既然外婆那裏已經不能再拿到免費花布,就必須買花布。這樣要想賺到更多錢,可以將每個零錢袋的價格提高到20元。這樣當5個零錢袋都賣齣去時,除去買花布的20元,果果就能賺到80元瞭。
  由於學校創意市集舉辦的次數太少,媽媽就幫果果在網上開瞭傢小店,把製作好的零錢袋放到網上齣售。同時又拿齣20元印製瞭精美的網店宣傳卡,發給親友和同學。不到兩周時間,果果的零錢袋生意便紅火起來。賺到錢後,果果還專門為外婆、姐姐、媽媽買瞭禮物,錶示感謝。
  另外,對孩子的理財教育是一個充滿耐心和智慧的過程,切勿急功近利。同時,這也是一個充滿創意的過程,父母需要發揮自己的創意,在生活中尋找各種機會,想齣各種新奇的遊戲,
  采用孩子樂於接受的說理方式,將枯燥的教育變得充滿樂趣。而在這個過程中,你也會看到孩子遠不是你想象中的對這一切那麼抵製和無所適從,他們也會有各種你意想不到的反應和創意齣現,這也可以說是為人父母的一大樂趣!接下來,我會結閤許多父母培養孩子的有趣案列,和大傢一同來分享這種樂趣。
  巴菲特對自己的孩子說:“審視自己的內心就是最好的投資。”我們為孩子準備這五個賬戶的目的,也正在於此。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们应该留给孩子什么:让孩子一生不愁的5个账户

评分

|第一章|储蓄账户,让孩子从积累中发现财富 存钱罐中生长出的金钱意识 和孩子去“银行一日游” 用儿童账户管好私房钱 宝贝,我们讲个关于“利息与利率”的故事 教孩子学会选择与搭配多种存款 让孩子为储备自己的教育金出份力 |第二章| 消费账户,让孩子对“购物狂”说NO 通过行为扫描,判断孩子属于哪种消费者 与其批评孩子乱花钱,不如引导孩子正确花钱 让孩子决定“买什么”“花多少”“剩多少 孩子记账,要注重交流,切忌流水 让孩子自己组织一个生日派对 狠心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误预算埋单 教会孩子应对广告和促销 |第三章| 分享账户,让孩子通过给予感受幸福 亲爱的奶奶,我用自己的钱给你买礼物 和孩子谈谈那位“有借无还” 的朋友 让孩子明白捐款的真正意义 街边乞讨者,我该把钱给你吗 做个小小的慈善家 可以分享的财富不只是金钱, 还有时间 |第四章| 信用账户,让孩子成为可信赖的人 警惕!别让孩子背上沉重的债务 养成借钱的好习惯比不借钱更明智 教孩子做个自律又精明的债权人 分期付款,化整为零后孩子还款变轻松 妈妈有张永远刷不爆的信用卡 别小看孩子,贷款这件事他们懂 |第五章| 投资账户,让孩子在付出中收获回报 家有小掌柜 家庭金融课堂:教孩子玩转股票和基金定投 购买保险,孩子最好从“小” 做起 让孩子拜金,不如让他参与网上炒黄金 爸爸妈妈,我想知道债券是什么 闲置宝贝成就的小富翁 鼓励孩子做个打工小皇帝 |第六章|让孩子学会管理这五个账户 把决定权交到孩子手中 科学地分配五个账户的比重 爸爸妈妈们,你们了解孩子的财富目标吗 父母必须走出的理财教育误区 |第七章|来!与孩子一起玩理财 为什么给我买衣服要花钱 美元是什么,它是人民币吗 你能不上班吗天天在家陪我多好 爸爸,你每月赚多少钱/161 液晶电视为什么比巧克力蛋糕贵 为什么到超市买东西比较便宜 快餐店发的抵价券有什么用 妈妈为什么给表妹买娃娃,却不给我买 你让我自己买票,但媛媛妈妈帮我买了怎么办 附录:按年龄分配五个账户

评分

包装不错,印刷质量还可以,最主要价格合理

评分

内容不错,值得家长购买

评分

不错。。。。。

评分

从“刘不二妈妈新结交菜友的儿子的同事”到“清华研究生的脑门哥”再到准备来北京工作的Q友小医生,各色男人粉墨登场,哦,小医生还没登场,只是在里与范爷进行过多次乃至无数次的情感人生的探讨。范爷对这些人不是没有好感,但最终还是被打败了,女汉子要有女汉子的尊严。

评分

评分

评分

里面的观念还是很好的,有具体的讲解,通俗易懂,推荐阅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