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全宋筆記(第6編·7)(繁體竪排版)》是一部係統整理過的收羅齊全的宋人筆記總匯。每部筆記均由整理者撰寫一篇有學術價值的點校說明,內容包括作者小傳、成書經過、內容評價、版本情況及源流、所用底本及校勘概況等。《全宋筆記(第6編·7)(繁體竪排版)》采用繁體字竪排、新式標點,是極有價值的史料,全新精包裝,更是饋贈收藏的佳品,彌足珍貴。
內頁插圖
目錄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
精彩書摘
製科六題,舊以四通為閤格。淳熙四年,李仲信之弟季修塾復舉賢良方正,南士頗嫉之,而近習貴又恐製策之或攻己也,共搖沮焉。會颱守趙子直舉宣教郎薑凱"一三",信守唐與正舉迪功郎鄭建德,吏部侍郎趙粹中舉毫州布衣馬萬頃應詔。上問輔臣:“故事,召試賢良嘗有黜落者否?”執政對曰:“昨來召試,止李重一人,他日若試數人,須有優劣。”既而,潘察院又上章言:“製科論策,皆鏜窗著述之文,而策限三韆字,亦豈無平日待對之語,惟六論一場,所當加意。若罷注疏命題,而復以四通為閤格,則與應進士舉一場試經義五篇者有何異。”試之日,有詔以五題通為閤格。是歲始命糊名謄錄,如故事。所試六論:一曰因者君之綱,二日《易》數傢之傳孰優?三日前世曆法多差,四曰十二節備如何?五日王學本賈氏,六曰動靜繁寡如何?後二日,考試院言:“試捲內多有不知題目齣處,及引用上下文不盡,止有僅及二通者。”上命賜束帛,罷之。舉者周益公輩皆放罪。或曰:“故事,六題一明一暗。”上下文有度數及事數,謂之暗師。是時,捨人錢師魏素與周、李諸人異趨,且承嬖近旨奏言:“製舉甚重,須稍難其題。”禦筆因差師魏考試,故所命皆暗題雲。仁父時為禮部侍郎、同修國史,仲信為著作郎。未幾,仲信被旨考上捨試,因策問本朝製科典故,有雲“蘇洵輩皆嘗黜落,富弼、張方平識題意”。
……
全宋筆記(第6編·7)(繁體竪排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外事無大小,中慾無淺深。有斷則生,無斷則死,大丈夫以斷為先。
評分
☆☆☆☆☆
有明之亡,亡在黨爭
評分
☆☆☆☆☆
人皆有好生惡死之心,人皆有捨生取死之道。何也?見善不明耳!
評分
☆☆☆☆☆
教子弟無他術,使耳所聞者善言,目所見者善行。善根於心,則動容周鏇無非善。譬如鬍越交居,再世則語音變。幼則視父兄,長則視朋友,雖然善惡有種,視先世如何耳。
評分
☆☆☆☆☆
欲去病,則正本,本固則病可攻,藥石可以効;欲齊傢,則正身,身端則傢可理,號令可以行。固其本,端其身,非一朝一夕之事也。
評分
☆☆☆☆☆
驕富貴者戚戚,安貧賤者休休,所以景公韆駟不及顏子之一瓢也。
評分
☆☆☆☆☆
外事無大小,中慾無淺深。有斷則生,無斷則死,大丈夫以斷為先。
評分
☆☆☆☆☆
人皆有好生惡死之心,人皆有捨生取死之道。何也?見善不明耳!
評分
☆☆☆☆☆
一套書,從幾個地方發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