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劉曾復先生在生理學界和京劇界都是人物。他兼顧科學研究與藝術愛好。早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受過係統的學術訓練;一生愛戲,曆京劇盛時,博聞強記。他以科學的思維和方法研究京劇,大大提升瞭京劇研究的水平。
《劉曾復京劇文存》談名伶、談軼事、談唱片、談劇本、談把子,篇幅不長,隨心所欲,文字簡潔,但信息量很大;也講熱鬧,但背後都是門道,是真實、準確的史料。
附錄對劉曾復的訪談尤其不能不看。且看劉先生的開篇:“彆記錄,您就編寫,您編寫啊,可以給我遮點醜。迴頭有不對的地方罵您,不罵我。”(時年89歲)那一代知識分子悠遊其間的人生,那種散淡從容,深邃和豐富,令人嚮往。
作者簡介
劉曾復(1914-2012),北京人。京劇名宿。193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曆任北京醫科大學和首都醫學院生理學教授。劉曾復自幼酷嗜京劇,1938年師事王榮山,並嚮王鳳卿、貫大元等請益,會戲頗多,文武皆能。他見多識廣、潛心鑽研,對於楊小樓、王鳳卿、餘叔岩、言菊朋、貫大元、孟小鼕、楊寶森等的藝術均有較深研究,發錶不少獨到見解。他同時是研究京劇臉譜的行傢裏手,曾嚮錢金福、錢寶森、侯喜瑞、王福山等請益。他繪製的臉譜數百幅,分彆為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市藝術研究所、天津戲劇博物館,英國大英博物館、德國漢堡人類文化博物館等處收藏。
目錄
菊苑談往
如是我聞——王鳳卿、王榮山錶演藝術劄記
值得紀念的三位先生
餘叔岩成名之路
談李適可
談張伯駒
談孟小鼕
據我們所知孟小鼕女士師從餘叔岩先生學習事
少年君鞦初露鋒芒
毓質天生之人自古不多見 芳姿展秀梅藝至今仍留香
我為亞萍高興
藝術漫談
京劇老生把子見聞錄
《八大錘》與“朝天蹬三起三落”
《上天颱》演法
老生的念白
劉曾復修潤劇本四篇
《洪羊洞》說戲謄稿
劉鴻聲唱片三種
餘叔岩唱片三種
王鳳卿唱片三種
何桂山、金秀山、劉永春、裘桂仙《禦果園》唱片
金秀山、裘桂仙《黑風帕》唱片
金秀山唱片三種
京劇花臉唱片四種
聞見雜說
劉曾復談話、書信內容摘錄(李舒)
一次關於“學苑梨園共標名”的談話
京劇書文指僞錄
生角扮小花臉
什麼是“好角兒”
錢寶森“打炮”
漫談“關公戲”
說點不一樣的話
“杜詩韓筆”憶當年
談京劇旦角
附錄
閱盡人間春色——劉曾復訪談
精彩書摘
當年的青年老生對譚鑫培都是非常崇拜的,王榮山是如此,餘叔岩是如此,其他人是如此,王鳳卿也不例外。譚對青年演員都是十分愛護的。王瑤卿、楊小樓、程繼先、梅蘭芳等人都受過譚的提攜。譚晚年有人問譚:“老生後繼,雄長誰屬?”譚迴答說:“恐怕要算‘鳳二’瞭。”譚在對王鳳卿的器重,毫無派彆的隔閡,更不是停止在口頭上,而是見諸行動的。例如譚主動和王鳳卿交換《戰長沙》和《斬華雄》戲本子;主動讓王鳳卿演《戰長沙》關羽,自扮黃忠,這都是對後進的大力奬掖。王對譚和他對汪一樣,也是五體投地的。人們都學譚,王更是當仁不讓。當時大傢總希望能多聽譚的戲,特彆是譚不露演的“冷戲”,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機會,韆方百計地設法請譚演唱。例如當年大夥在同仁堂樂傢清唱,最後請譚“消遣”一段,譚說:“你們都給我刨啦,我沒的唱啦。”大夥說:“您有的是,隨便來一段,我們就準沒聽過。”譚說:“那麼我來段什麼呢?我來段《宮門帶》罷。”當時由梅雨田操琴,唱瞭《宮門帶》李淵“勸皇兒”那段〔二黃三眼〕和〔原闆〕。當時大傢使著勁地記,這兩段唱就成為後來餘叔岩和言菊朋的《宮門帶》的根據。譚當時在文明園戲院演唱,譚小培在前邊唱。一天,譚因有堂會需要早去,不能在後邊唱,於是與譚小培交換,譚在前邊替譚小培唱《摘纓會》,譚小培在後邊唱《黃金颱》。那時由於譚在後邊唱,聽譚的都來得晚。這次到場之後聽說譚已唱過,而且唱的是《摘纓會》,大傢都沒聽過,全都十分懊悔,深以為憾。後來譚小培錄過《摘纓會》〔西皮三眼〕的唱片。餘叔岩總不忘這件事,一次在“義務戲”中與楊小樓和梅蘭芳特彆閤演瞭此戲。餘對此戲的唱念做打都認真加以琢磨,並把〔西皮三眼〕的部分錄成唱片。從此《摘纓會》一戲從開場戲成為大軸戲,成為老生當時的時髦戲。這些事與譚的那次演齣不無關係。餘叔岩學譚不惜餘力,他總想聽譚的“王九齡派”《上天颱》,但是譚從來不唱。在一次堂會中,餘鼓動彆人煩譚唱《上天颱》,譚演瞭一次,餘於是學會瞭“譚派”的《上天颱》唱法,從此大傢都學“譚派”《上天颱》,此戲流傳下來。王鳳卿與大傢心情一樣,非常想學譚的《雄州關》,也是在一次堂會戲中,王鼓動彆人煩譚唱《雄州關》。與王楞仙閤演,王鳳卿於是學會瞭此戲,後來在梅劇團經常與程繼先閤演。總之,譚的戲,特彆是比較冷的,當時都成為後學刻意搜求的珍秘,以能所為榮。王不僅學譚的《雄州關》,還有許多其他的戲也是學譚,例如王公開聲稱他的《打漁殺傢》是“譚派”。有的戲,王雖然沒在颱上演過,他也是學譚,而且還很有研究,例如《盜宗捲》、《打侄上墳》等。他說《打侄上墳》陳伯愚把陳大官招過來之後,是雙袖搭在陳大官肩膀上,陳大官隨著跪下,沒有抓陳大官領子的動作,也沒有把陳大官扔一個搶背的身段。打陳大官是往右上方齣闆子。在上頭用闆子頭畫一個圈,下來闆子頭打地,緊跟著一撤。陳大官倒臥後是右手挽左袖托左腕,用左手摸。叫陳植?陳大官的三?都是雙投袖,第一次右轉身,第二次左轉身,第三次臉朝裏。王鳳卿說他當時由於演齣的需要,隻唱“汪派”戲不夠用,不會的戲隻好學彆人,例如《打漁殺傢》就完全是“譚派”。實際上王之學譚絕非從狹隘實用齣發,他與許多人一樣,是齣於愛好譚的藝術,從中吸取營養,不是盲目崇拜、迷信。
……
前言/序言
劉曾復京劇文存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