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代書目題跋叢書(第四輯):二葉書錄

中國曆代書目題跋叢書(第四輯):二葉書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葉啓勛,葉啓發<撰> 著,李軍 校
圖書標籤:
  • 中國古籍
  • 書目學
  • 題跋
  • 二葉書錄
  • 善本
  • 古籍目錄
  • 版本目錄
  • 文獻史
  • 中國文化
  • 學術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70560
版次:1
商品编码:1145522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第四辑)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46
字数:2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中國曆代書目題跋叢書(第四輯):二葉書錄》收錄在中國曆代書目題跋叢書第四輯中。包括《華鄂堂讀書小識》和《拾經樓紬書錄》兩種,作者分彆為葉啓勛、葉啓發昆季,整理者為李軍。二葉生於清末民初,見前人所未見,發前人所未發,且傢學淵源,為版本目錄大傢葉德輝之侄,其撰寫書錄,直承葉氏之旨。二葉所作,皆客觀記錄,多博考版本,並具實事求是、情文並茂等特點。

內頁插圖

目錄

拾經樓絀書錄捲上
尚書古文疏證五捲
韓詩外傳十捲
詩外傳十捲
詩毛傳疏三十捲
釋名八捲
說文解字十五捲
說文解字十五捲
說文解字注三十二捲六書音均錶五捲
說文釋例八冊
說文係傳考異二冊
廣韻五捲
韻補五捲
韻補五捲
重續韆字文二捲
史記一百三十捲
史記一百二十捲
三國誌六十五捲
陳書三十六捲
周書五十捲
舊唐書二百捲
舊唐書二百捲
……
拾經樓絀書錄捲中
拾經樓絀書錄捲下

精彩書摘

  拾經樓細書錄捲中
  南陽葉啓動定侯甫纂宣和書譜二十捲宋刊本
  餘舊藏明嘉靖庚子楊慎序刊本《宣和書譜》二十捲,為蘭陵孫淵如糧儲星衍所藏,即《孫祠書目》著錄,《廉石居藏書記》所謂《書譜》最古之本」也。餘得之邑人袁氏臥雪廬。前有慎序雲《博古圖》南國子監有刻本,此書雖中秘亦缺。餘得於亡友許吉士雅仁,轉寫一帙,冀傳播無絕二萬。則此書在明中秘已缺,故慎以寫本傳刊,宜乎曆來藏書傢未見有以宋元舊刻著錄者也。丁卯三月,傢遭變亂,典籍頗多散亡,此書亦被竊去,年來蹤跡,遂不可復得矣。庚午鼕月,避亂滬皋,叔弟東明留滯省垣。忽一日有持此書求售者,索值至三百金。馳書告餘,雲前後無序跋,全書歐體絕精。每半葉十行,行十九字,黑綴口。闆心上左方問記字數量魚尾下「書譜捲第幾氣書中「玄」、「匡」、「胤」鬥貞」、「讓」、「桓」鬥恒」、「構」字皆缺筆,而「慎」、「敦」字不闕。蓋宋建炎、紹興問刻本也。亟復書如值償之,然未信其真為宋刊,第以曆來收藏傢誌目罕見紀載,雖重值勿惜也。迨郵航遞至,展讀一過,始知書中於高宗嫌名「遘」、「購」二字亦缺筆,廟號上皆空一格或二格,間尚留有墨釘,似是刻成後尚未加以洗刷者,的是宋刊宋印無疑。惜楊本早失,無由校其同異為可憾耳。仁和丁氏《善本書室藏書誌》載明抄本,捲未有大德王寅吳文貴識雲《宣和書畫譜》乃當時秘錄,未嘗行世,近好古雅德之士始取以資考訂,往往更相傳寫,譌舛滋甚。餘竊病之。暇日博求善本一箱《雅士參校,十得八九,遂鏝諸梓二氣又有大德七年王芝後序雲=宣和書畫譜》自宋南渡後,不傳於江左,士大夫罕見稱道。及聖朝混一區宇,其書盛行,好事之傢轉相謄寫。吳君和之刻二譜於梓,餘嘉其有誌於古也,因為書於篇末二氣蓋此書編纂後即有靖康之亂,據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高宗雖值軍事倥傯,而殷殷好古,日以刊書為事。意者此書成於兵荒亂世,故譌謬滋甚。高宗雖刻之,尚未愜於心意,印行不多,故當時江左士大夫已罕見稱道。至元初,始為好古者所重,吳文貴遂重刻之,然固未見天水舊槧也。迨明楊慎時,元刊又稱罕見,乃以寫本付梓,於是後世流傳皆楊本矣,故糧儲以楊本為最古也。餘後於慎且數百年,得此宋刊秘帙,為曆來藏書傢所未見,不可謂非至幸。而此書不僅為天水精刊,且係海內孤本。後人得一楊本已寶愛逾恒,則餘之以三百金得此,不能謂為書癖不可醫者矣。戊辰新正人日,秉燭記於海上寓廬之寶書閣。
  甲戌夏五,江安傅沅叔學使增湘因遊南嶽之便,道經長沙。學使為先世父王辰同年,餘以通傢子往謁。學使請觀傢藏,因齣此書共賞,亦嘆為生平所未見,推為海內孤本。歸京後,馳書來告,雲《故宮書目》養心殿所儲有,可稱閤璧。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第四辑):二叶书录》收录在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第四辑中。包括《华鄂堂读书小识》和《拾经楼紬书录》两种,作者分别为叶启勋、叶启发昆季,整理者为李军。二叶生于清末民初,见前人所未见,发前人所未发,且家学渊源,为版本目录大家叶德辉之侄,其撰写书录,直承叶氏之旨。二叶所作,皆客观记录,多博考版本,并具实事求是、情文并茂等特点。

评分

殷商时龟腹甲、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只是占卜后刻上去的卜辞,并未构成书。商周时青铜器上的铭文即所谓&ldquo;金文&rdquo;是王公贵族们对铸器缘起的记述,尽管有时为了夸耀自己的功勋,文字很长,但其性质仍和后世纪功颂德的碑刻相近似,也不能算书。中国殷商时已开始在竹木简上写文字,《尚书》的《多士》篇里说:&ldquo;惟殷先人,有册有典。&rdquo;&ldquo;册&rdquo;的古文字就像两根带子缚了一排竹木简,&ldquo;典&rdquo;则像以手持册或将册放在几案上面。但这种典册在殷商时仍不是书,而只是诏令之类的文字,保存起来犹如后世之所谓档案。到西周、春秋时,档案留下来的就更多了。西周、春秋时人做了不少四言诗,草拟了贵族间各种礼仪的节目单或细则;还有周人用蓍草占卦的卦辞、爻辞;春秋时诸侯国按年月日写下来的大事记即&ldquo;春秋&rdquo;或&ldquo;史记&rdquo;。这些,都归祝、史们掌管。其中除大事记是后来史书的雏形外,其余所有的仍都没有编成书,只能算档案,或称之为文献。到春秋末战国初,学术文化从祝、史手里解放出来,孔子以及战国时的学者才把积累的档案文献编成《诗》、《书》、《礼》、《易》、《春秋》等教材,作哲理化的讲解。这些教材叫做&ldquo;经&rdquo;,讲解经的记录编写后叫做&ldquo;传&rdquo;或&ldquo;说&rdquo;,经、传、说以外的记载叫做&ldquo;记&rdquo;

评分

二〇〇五年三月

评分

不错&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评分

经典系列,装帧好,内容充实~~~~~

评分

末附四角號碼書名索引。

评分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本社的前身&mdash;&mdash;古典文学出版社和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曾出版过历代书目题跋著作二十余种,其中除了广为人知的藏书著述、如《汲古阁书跋》、《绛云楼题跋》、《澹生堂藏书约》、《流通古书约》等外,还有不少较为稀见的书目,如《赵定宇书目》、《百川书志》、《古今书刻》、《旧山楼书目》、《鸣野山房书目》等等。这些书籍内容上各有特点,或记载书名、卷册,或品评、议论,或校勘、辨伪,或叙书林掌故,或谈鉴藏之道,是古籍研究者、收藏家们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将近半个世纪过去,这些当年印数不多的书,如今已难觅踪影,故我社特重新影印出版。其中《唫香仙馆书目》、《旧山楼书目》原分二册,今合为一册;《汲古阁书跋》、《重辑渔洋书跋》原为二册,亦合为一册;《澹生堂藏书约 藏书记要》、《藏书绝句 流通古书约 古欢社约 藏书十约》、《武林藏书录》、《吴兴藏书录 皕宋楼藏书源流考》原分四册,现併作一册。原版各册前之出版说明、序等均予保留。本丛书第一辑共二十二种,分为十册,名曰《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以飨读者。

评分

書題總名《二葉書錄》。長沙葉德輝二子侄所著。

评分

群通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