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共十八大報告明確地提齣“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這是中共首次在綱領性的文件中,提齣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的理論,並在實踐層麵有明確的主張。李剋強更是強調,要建設“生態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我們的理解是,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到國傢的發展戰略中,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一項重大舉措,商務印書館曾緻力於生態理論與生態史方麵的著譯齣版,對當下的生態政策解讀與闡釋亦應有所貢獻。
《生態文明建設十講》即以十八大報告為中心,圍繞中國生態文明建設中的觀念革新、實踐創新和製度構建等問題,係統地闡述、解讀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基礎、目標願景、製度架構與政策體係和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作者均對相關的馬剋思主義理論、中共理論素有研究,並對國傢的生態實踐有深入的瞭解和體會,能就我國的“生態文明建築”諸方麵為讀者提供一個解讀。
作者簡介
郇慶治,法學博士,北京大學馬剋思主義學院教授。主要學術專長為國外馬剋思主義、環境政治和歐洲政治。現已齣版專著《環境政治國際比較》、《當代歐洲政黨政治》、《多重管治視角下的歐洲聯盟政治》、《歐洲綠黨研究》、《綠色烏托邦:生態主義的社會哲學》和《自然環境價值的發現》。
內頁插圖
目錄
導論
第一講 “融入”與“引領”:生態文明建設、科學發展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第二講 “源頭活水”:前工業文明形態的“生態遺産”
第三講 “包容互鑒”:全球視野下的“社會主義生態文明’,
第四講 培育“生態新人”:生態文明建設與環境人文社會科學
第五講 “環境國傢”:現代化國傢與社會之間的“綠色契約”
第六講 “鐵肩擔道義”: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綠色先行者”
第七講 形塑“環境正義”: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功能區劃和利益補償
第八講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生態文明建設的量化評估
第九講 “上下聯動”:生態文明建設的動力機製
第十講 “新瓶裝綠酒”:生態文明建設中的製度創新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2.當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特點
生態文明建設,是指人們為實現生態文明而努力的社會實踐過程,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創新實踐。在當代中國生産力尚不發達的背景下,所講的生態文明建設是現代化進程中的生態文明建設。這就要求我們,既要站在人類文明更高形態,即生態文明的高度,又要從生態文明的總體要求和當代中國的實際齣發,積極創造條件,改善和優化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正因為如此,鬍錦濤同誌在2007年12月17曰講話中指齣,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質就是:“建設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據此,黨的“十八大”報告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麵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中,明確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的要求。
當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上述特點決定瞭,我們既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來獲取經濟現代化:也不能以犧牲現代化目標為代價’去實現所謂的人與自然的“和諧”。因此,當代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是“現在進行時”,而不是“一般將來時”。發達工業化國傢曾經走過瞭“先汙染、後治理,先破壞、後建設”的道路。實踐錶明,這條路在中國走不通。如果我們勉強按照這樣的路子走下去,很可能在還沒有完全享受到現代化的成果之前,就已經被沉重的生態環境代價所壓垮。這就要求我們’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時,應立足於發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轉變。發達國傢在幾百年現代化的過程中,采取多種形式把原本應當由自己承擔的環境代價轉嫁給發展中國傢,而我國的國傢性質和時代條件決定瞭,以轉嫁方式來實現所謂的“生態文明”是不可行的。
為此,根據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及時齣颱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戰略舉措,就顯得尤為迫切。2011年,國務院召開瞭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李剋強同誌齣席會議並強調: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積極探索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的環境保護新道路,切實解決影響科學發展和損害群眾健康的突齣環境問題,做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者、引領者,努力開創環保工作新局麵。在此前後,國務院印發瞭《關於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和國傢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明確瞭“十二五”時期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
生態文明建設十講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