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為瞭適應電力建設發展的需要,滿足電力項目施工和運行的需求,加強對火力發電廠施工圖設計規範化管理,確定施工圖設計內容深度的基本要求,特製定本標準本部分適用於單機容量為300MW及以上燃用固體化石燃料機組的大型火力發電廠施工圖設計。
《火力發電廠施工圖設計文件內容深度規定·第5部分:除灰渣(DL/T 5461.5-2013)》規定瞭火力發電廠部分施工圖設計文件內容深度的基本要求,涵蓋瞭火力發電廠設計中除灰渣部分中最主要的工藝設備和工藝係統,具體工程施工圖設計內容深度應以閤同為準設計單位必須認真貫徹國傢的各項技術方針政策,執行國傢和電力行業頒發的有關標準和規範。
內頁插圖
目錄
1總則
2 施工圖設計文件
2.1 設計範圍
2.2 設計文件組成
2.3 捲冊圖紙目錄
3 施工圖總說明及捲冊目錄
3.1 設計範圍
3.2 內容深度
4 標識係統設計說明
4.1 設計內容
4.2 內容深度
5 設備與材料清冊
5.1 設計內容
5.2 設備清冊
5.3 材料清冊
6 係統流程及總布置
6.1 設計內容
6.2 係統流程圖
6.3 係統設施總布置圖
7 係統設計說明
7.1 設計內容
7.2 內容深度
8 設備布置安裝圖
8.1 設計內容
8.2 內容深度
9 管道布置安裝圖
9.1 設計內容
9.2 內容深度.
附錄A典型工程除灰渣部分施工圖捲冊目錄
附錄B典型設備清冊錶.
附錄C典型主要材料清冊錶
精彩書摘
8設備布置安裝圖
8.1設計內容
8.1.1設備布置安裝圖應按每個車間或功能設計成一個捲冊,錶達除灰渣部分各係統區域內的設備、建(構)築物和其他相關設施的布置情況。
8.1.2設備布置安裝圖錶達範圍應包括室內部分和室外部分,常規從室內至室外設備或建(構)築物輪廓綫外Im為界限。
8.1.3圖紙張數及捲冊的劃分可以根據具體項目布置特點作相應調整。
8.1.4除灰渣部分各係統的設備布置安裝圖應包括以下圖紙:
1爐底除渣設備布置安裝圖;
2灰渣(水)泵(房)布置安裝圖;
3濃縮機(澄清池、脫水倉)布置安裝圖;
4空壓機(氣化風機、真空泵)布置安裝圖;
5氣力輸送設備布置安裝圖;
6灰庫(渣庫、石灰石粉庫)設備布置安裝圖;
7廠(內)外機械輸灰渣設備布置安裝圖;
8石子煤輸送設備布置安裝圖;
9石灰石處理係統設備布置安裝圖;
10乾灰分選係統設備布置安裝圖;
11床料係統設備布置安裝圖;
12設備明細錶、材料明細錶。
8.2內容深度
8.2.1基本要求,內容應包括:1設備布置圖應根據劃分區域的實際情況用一張或多張圖紙進行繪製;
2設備布置位置應根據工藝流程確定,布置流暢閤理,為節約材料創造條件;
3設備布置圖中錶達的內容不限於除灰渣部分,而應全麵錶達相關部分主要設備及設施的布置情況;
4對於分期建設的項目,公用係統設備相關布置安裝圖應示意預留設備的布置;
5對於擴建工程,如果老廠與新廠的除灰渣設施相連,應在平麵圖中錶示新、老廠連接處的布置情況;
6當布置安裝圖不能完整的錶達布置內容時,應根據圖麵錶達的要求閤理增加剖視圖;
7布置圖應按比例繪製,圖紙幅麵不宜超過A1標準圖幅寬度,長度方嚮可根據需要按照現行行業標準《電力工程製圖標準》DL5028的規定加長。圖麵的比例可根據具體情況閤理選取,圖綫、圖形符號的使用和引綫標注、字體和文字書寫和圖樣畫法等要求應按照《電力工程製圖標準》DL5028的規定執行。
8.2.2設計深度應包括下列內容:
1應根據總圖部分所給定的坐標標注除灰各建(構)築物的坐標,以明確該建(構)築物在總圖上的方位;
2圖中應錶示土建(構)築物的柱、梁、門、窗、扶梯及起吊孑L等,零米平麵應錶示各類管溝、電纜溝、排水溝、設備基礎及各類池、坑的布置;
3在斷麵圖上還應適當錶示柱子基礎、設備基礎、屋架及屋麵結構的主要型式、各層樓闆、地下設施等;
4車間的柱子應按行、列編號,並應與土建部分圖紙的編號一緻;
5圖中應標注各車間的跨度、柱距及各樓層標高尺寸,應標注各車間室內、外地坪標高,溝道走嚮及坡度,各種管溝進齣車間
……
前言/序言
《火力發電廠鍋爐設備安裝與調試技術》 本書聚焦於火力發電廠鍋爐設備從采購、運輸、現場安裝到最終投運前的全麵技術指導與實踐規範。 第一章 鍋爐設備采購與運輸管理 本章詳細闡述瞭火力發電廠鍋爐本體及輔設備在工程實施階段的采購流程、技術標準製定與設備驗收要點。重點涵蓋瞭鍋爐主要部件(如鍋爐鋼結構、受熱麵管排、燃燒器、鼓包、省煤器、空氣預熱器等)的技術規範要求,確保所采購設備完全符閤設計要求和國傢及行業標準。內容包括設備技術規格書的編製原則、供應商的選擇標準、設備製造過程中的監造要點,以及齣廠前的質量檢驗程序。 在運輸管理方麵,本書深入分析瞭超大型、超重型鍋爐部件(如鍋筒、大段爐牆、大型管束組閤體)的運輸方案製定。討論瞭不同運輸方式(水路、公路、鐵路)的適用性分析,詳細規範瞭部件的包裝、防腐、起吊點標記、裝載平衡計算等關鍵技術環節。同時,對運輸過程中的風險評估與應急預案提齣瞭具體要求,確保設備安全、完好地運抵施工現場。本章強調瞭物流信息係統的集成與實時監控在保障大型設備供應鏈連續性中的作用。 第二章 鍋爐本體結構安裝技術 本章是全書的核心技術篇章,係統性地介紹瞭火力發電廠鍋爐從基礎就位到主體結構完工的全過程安裝技術。 2.1 基礎準備與定位:闡述瞭鍋爐基礎的驗收標準、地腳螺栓群的預埋精度控製,以及大型支承結構件的初步就位與找平技術。強調瞭利用高精度測量儀器(如全站儀、激光跟蹤儀)進行空間定位的流程與精度要求。 2.2 鋼結構安裝:詳細規範瞭鍋爐支撐桁架、承重柱、平颱梁等鋼結構件的吊裝順序、螺栓預緊力控製、焊縫質量檢測標準。特彆針對高空作業的安全規範與質量控製點進行瞭細緻描述。 2.3 鍋筒與大尺寸部件安裝:重點論述瞭鍋爐鍋筒的吊裝、對中與支撐連接技術。針對鍋爐整體懸吊或支撐的差異,分彆介紹瞭不同安裝方法的工藝流程、應力釋放控製方法,以及在安裝過程中對局部應力集中點的監測要求。 2.4 受熱麵管排安裝與脹接:深入探討瞭對流管束、水冷壁、對流屏等管排的安裝順序、支撐方式、以及管束間的間隙控製。詳細介紹瞭各類管束的定位、調位技術,以及在安裝過程中如何避免管束變形或損傷。本節還包括對關鍵部位(如集箱、聯箱)的連接與焊接預處理要求。 第三章 輔設備及管道係統安裝 本章涵蓋瞭鍋爐配套輔設備的安裝要求及相關管道係統的施工技術。 3.1 燃燒係統安裝:包括風機(送風機、引風機、暖風機)、一次風機、煤粉管道、給煤設備、以及燃燒器本體的安裝與對中技術。詳細規範瞭煤粉管道的氣力輸送係統、分級風道的安裝精度要求,以及燃燒器噴口角度的精確調整方法。 3.2 密封與隔絕係統:闡述瞭鍋爐本體的膨脹節、柔性密封件、爐門、檢修通道的安裝要求,確保鍋爐在不同運行工況下的密封性能。 3.3 管道係統安裝與預製:涉及蒸汽管道、給水管道、除氧水管道、吹灰管道、以及疏水係統的預製、吊裝與焊接技術。強調瞭高壓管道的坡度控製、支吊架的設置、以及管道的應力分析與補償措施。本節詳細介紹瞭管道的無損檢測(NDT)流程,包括射綫檢測(RT)、超聲波檢測(UT)和磁粉檢測(MT)的適用範圍與驗收標準。 第四章 鍋爐水壓試驗與係統吹掃 本章是鍋爐投入運行前的關鍵質量控製環節。 4.1 鍋爐水壓試驗:詳細說明瞭冷態水壓試驗和熱態水壓試驗的試驗介質選擇、壓力麯綫控製、升壓速率、保壓時間、以及觀察要求。重點分析瞭試驗過程中對鍋爐本體焊縫、管接頭、集箱等關鍵部位的監測方法和安全規程。 4.2 鍋爐係統吹掃:區分瞭蒸汽吹掃與化水吹掃的目的、流程和技術參數。蒸汽吹掃部分詳述瞭吹掃管綫的布置、吹掃介質的溫度與壓力控製、吹掃終點的判斷標準(如視鏡清晰度、吹掃蒸汽的含塵量檢測),以及吹掃後的管道處理工藝。本節嚴格遵循瞭確保蒸汽輪機進口管道潔淨度的相關規範。 第五章 鍋爐輔助係統調試與性能驗證 本章著眼於鍋爐各輔助係統在並網前的準備與初步調試工作。 5.1 燃燒係統調試:包括風量、煤量、風溫的聯調,燃燒調整的初始設置,以及低負荷、高負荷下的穩定燃燒試驗。對空預熱器、送引風係統的運行參數設定進行瞭規範。 5.2 儀錶與控製係統(I&C):涵蓋瞭鍋爐關鍵測點(如爐膛壓力、爐膛溫度、各層集箱壓力、給煤量)的儀錶就位、接綫、邏輯校驗,以及與DCS係統的聯調工作。強調瞭安全保護邏輯(如爐膛超溫、低水位、滅火保護)的模擬測試流程。 5.3 輔助設備單體及聯動試運:規範瞭給水泵、除氧器、循環水泵、以及各類閥門的電動/氣動操作機構的動作試驗,並指導瞭鍋爐水循環係統的密閉性、充水、排氣試驗。 本書旨在為電廠建設方、總承包商、鍋爐製造商以及監理單位提供一套嚴謹、可操作的技術指導手冊,確保鍋爐設備安裝的安全性、準確性和最終調試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