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師收入分配與激勵機製改革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圖書介紹


高校教師收入分配與激勵機製改革研究


張荊,趙衛華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发表于2024-05-19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齣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ISBN:9787509757390
版次:1
商品編碼:11478632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96
字數:293000
正文語種:中文

高校教師收入分配與激勵機製改革研究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相關圖書



高校教師收入分配與激勵機製改革研究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高校教師收入分配與激勵機製改革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以“薪酬製度”為中心,著重研究高校薪酬的結構特點、競爭與公平的關係。以薪酬外收入為重點,研究高校教師收入差距來源、狀況以及變化發展趨勢,並進一步研究這兩類收入對教師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激勵作用。進而迴答瞭如下問題:作為大學教學和科研主體的教師的薪酬水平在全國各行業中究竟處於怎樣的位置?教師的滿意度如何?以及應該如何定位大學教師的薪酬?

作者簡介

張荊,男,北京市海澱區人。法學博士,教授,北京工工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法律係主任,北京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人力資源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主要研究領域:法社會學、人力資源管理。主要研究著作:《國傢行政效率之本——中日公務員製度比較研究》(閤著)、《國際化背景下的首都人纔機製研究》(執行主編)、《現代社會的文化衝突與犯罪》、《在日外國人犯罪》(日文版)、《金色的憂慮》(閤著),主編2010年~2012年《北京社會建設藍皮書》。。趙衛華,女,1970年生,山東單縣人。社會學博士,副教授,北京工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社會學係、北京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人力資源研究中心研究人員。主要研究領域:社會結構、消費社會學、農村醫療。著有《地位與消費——中國社會各階層消費狀況分析》(2007)、《地位與健康——農民的健康風險、醫療保障與醫療服務可及性》(2012)等,主持國傢級、省部級課題多項,閤著、參編著作多部,發錶論文40餘篇。

目錄

緒 論/001
第一章 高校教師收入分配製度的曆史演變【馬福倫】/009
  一 1949年以前的大學教師工資水平/010
  二 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前大學工資製度的曆史沿革/013
  三 改革開放以來高等學校分配製度的變遷及時代背景/017
  四 當前高等學校分配製度麵臨的問題/025
第二章 高校教師收入分配與激勵機製總體狀況分析【石秀印 張 荊】/028
  一 調研目的/028
  二 調研方法/029
  三 過度市場化導緻高校內部收入差距過大/030
  四 行政化障礙瞭高校教師的教學和科研積極性/040
  五 管理企業化異化瞭高校教師的教學和科研積極性/046
  六 北京地區高校教師的教學和科研積極性相對低落/053
  七 行政化、市場化、企業化疊加導緻特定群體教學和科研積極性障礙/059
  八 高等院校改革應遵循教育的內在規律/062
第三章 高校收入分配影響因素分析【趙衛華】/069
  一 當前中國高校的收入分配問題/069
  二 關於收入決定機製的研究/070
  三 高校收入決定機製的實證分析/071
  四 幾點討論/081
第四章 不同類型高校教師的收入分配特點與激勵效果研究【王 頡】/085
  一 不同類型高校教師薪酬收入的全麵差距/086
  二 不同類型高校教師收入分配差彆的構成歸因/094
  三 消失的中間層/102
  四 對薪酬收入滿意度低與激勵機製的低效/109
  五 走嚮公開、公平、公正、透明——重建分配收入標準與激勵機製/118
第五章 高校教師收入分配與激勵機製的性彆比較【薑海珊】/121
  一 高校教師收入分配與激勵機製性彆差異現狀/121
  二 高校教師收入分配性彆差異的原因/126
  三 高校教師性彆收入差異的內在與外在原因/130
  四 對策與建議/132
第六章 高校教師薪酬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劉金偉】/134
  一 北京高校教師薪酬滿意度現狀分析/134
  二 高校教師薪酬滿意度的影響因素/136
  三 提高高校教師薪酬滿意度的幾點建議/144
第七章 高校教師的收入分配公平感研究【李君甫 武 斌】/148
  一 文獻迴顧/149
  二 研究方法/152
  三 收入的構成、校內及校外的差距/153
  四 收入不公平感/156
  五 影響收入分配公平的體製因素與機製/160
  六 討論與結論/165
第八章 高校青年教師的睏惑與煩惱【彭曉月】/167
  一 高校青年教師的基本狀況/167
  二 青年大學教師的煩惱與睏惑/169
  三 青年大學教師睏惑與煩惱的根源/177
  四 幾點政策建議/181
第九章 高校“雙肩挑”現象與行政權力泛化研究【彭曉月】/184
  一 基本情況/185
  二 高校“雙肩挑”群體的優勢錶現/186
  三 高校科研教學與管理中“雙肩挑”的重要影響/191
  四 高校改革途徑:分離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197
第十章 住房狀況對高校教師心態影響的調查分析【趙衛華】/200
  一 高校教師住房狀況/200
  二 有無住房對教師心態的影響/204
第十一章 消費對高校教師生活滿意度的影響分析【李 妙】/214
  一 數據情況/215
  二 測量方法/218
  三 實證分析/220
  四 結論與原因分析/222
  五 結論及建議/225
第十二章 北京上海兩地高校教師工作滿意度比較分析【邱鴻博】/227
  一 引言/227
  二 北京上海高校教師工作滿意度基本狀況/228
  三 基於人口學特徵的兩地滿意度比較/234
  四 結論及建議/237
第十三章 香港公立高校教師薪酬製度與激勵機製及啓示【薑海珊】/240
  一 香港高校的薪酬製度/241
  二 香港高校專業技術人員的薪酬狀況/246
  三 香港高校薪酬製度的激勵作用/252
  四 經驗與藉鑒/256
第十四章 日本高校的薪酬製度研究與啓示【張 荊】/266
  一 日本高校製度的主要特徵/267
  二 日本高校的薪酬製度框架、定位與結構/272
  三 日本高校體製改革及薪酬製度的藉鑒與思考/281
後 記/287

前言/序言

緒  論

本書是北京工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聯閤課題組承擔的北京市教委“專業科技人員的收入分配與激勵機製研究”項目的最終研究成果。2010年以來,課題組成員通過問捲調查、個案訪談、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先後對北京、上海、雲南等地近20所高校進行調研,在掌握大量調查資料的基礎上,課題組成員反復研討,嚴謹寫作,使此書得以麵世。
收入分配製度是指勞動産品在社會主體中分割與配給的製度體係,因收入分配製度牽涉到韆傢萬戶的生存與發展,因此備受全社會的關注,在某種意義上說,收入分配製度是國傢經濟發展、政治文明、社會進步的基礎製度。我們一直強調社會主義的收入分配原則是“各盡所能,按勞分配”,而“勞”字含義非常復雜,它不僅包括勞動者的勞動熟練程度、工作的復雜程度、承擔崗位的職責、勞動強度,還應包括勞動者在進入勞動力市場之前的人力資本投入,以及進入勞動力市場後的工作經驗積纍等。一般來說,收入分配以這些要素為基準,按照勞動者實際完成的勞動定額、工作時間、勞動消耗等計付薪酬,或從市場交換中獲取所得。
本課題的研究對象是高校教師,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職業群體,是高校發展的主體,教師生産的不是物品和服務産品,而是知識、專業人纔,以及對真理和科學規律的探究,這類“産品”的産齣很難像企業管理那樣,通過計件、計時、驗收産品質量等方式來調控收入分配。高校教師又被稱為“彈性工作者”,許多國傢采用區彆於企業職工、政府職員的“裁量勞動製”等製度管理這一職業群體。實際上,以生産精神産品為主要特徵的高校教師,在收入分配製度的設計、實施、教學和科研質量監督上要比其他行業復雜得多,這正是我們長期不懈地關注高校教師群體的收入分配與激勵機製的狀態及改革路徑的興趣之所在。
高校收入分配製度的核心是“薪酬製度”,或稱為“工資製度”,主要包括基本工資、津貼、績效工資、奬金等,除薪酬之外,教師們還有課題收入、評審收入、兼職收入、投資收入等,課題組以“薪酬製度”為中心,著重研究高校薪酬結構的特點、競爭與公平的關係。以薪酬收入為重點,研究高校教師收入差距來源、狀況,以及變化過程、發展趨勢,並進一步研究兩類收入對教師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激勵作用。激勵是收入分配製度的目的要素之一,激勵要素一般分為“外在激勵性因素”和“內在激勵性因素”,前者主要包括工資、津貼、社會強製性福利及高校內部福利等;後者為教師的個人成長、工作的專業對口、工作挑戰性、工作環境以及生涯成長和職業培訓等。本書的研究以薪酬的“外在激勵性因素”為主,內在激勵性因素為輔。著重探索工資、津貼、福利等要素的激勵效果和教師的滿意度。
在許多發達國傢,行業職工的收入分配是透明公開的,中國則不同,各行業和各部門的真實收入與分配常常作為“機密”被保護,特彆是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下海大潮”及單位自主創收的背景下,各種“潛收入”(或“灰色收入”)大量增加,使行業與行業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部門內部的管理者與職工之間、職工與職工之間的收入分配變得越來越撲朔迷離,並引起各種各樣的推測和傳聞,而高校教師的收入一直是被社會推測、抱怨和抨擊的重點。2012年4月,一篇新聞稱“中國教師月薪全球最低”,立刻遭到眾多網民“拍磚”,其中有網民留言說:“工資旱澇保收附帶寒暑假、補課齣書還能賺外快的老師都在叫嚷待遇低,這可讓真正的社會底層情何以堪?”其實“中國高校教師月薪全球最低”的說法並不是中國大學教師群體的自說自話,而是美國芝加哥大學國際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飛利浦?阿特巴赫教授帶領他的研究團隊經過實證調研做齣的結論。阿特巴赫教授還進一步指齣,教師的閤理收入“最起碼應該無須兼職,僅靠學術工作所得就可以讓他們在本地區過上中等收入水平的生活”。
2012年11月上旬,中國科學院數學與係統科學研究院程代展研究員在科學網博客上發錶日誌,稱作為研究生導師的他極為看重的、具有優秀科學傢天分的愛徒居然拒絕當科學傢,選擇去當中學教師,使他極度惋惜和倍增挫摺。該日誌當天迴帖500餘條,引發瞭“逃離科研”的大討論,不同年齡層的網友在百花齊放之後,漸漸趨同於“生存睏境”的共識。作為大學教學、科研主體的教師的薪酬水平在全國各行業中究竟處於怎樣的位置,是高還是低,教師們滿意度如何,以及如何定位大學老師的薪酬,是本書期待破解的難題。
經過幾年訪談、問捲調研和數據分析,調研最初的假設和問題點逐漸變得清晰可見。本書嚴格依據抽樣調查數據和個案訪談資料,本著客觀、中立、分析有據的原則,細緻地描述和分析高校教師收入分配與激勵機製,對於這一機製,我們從曆史和現狀兩個脈絡展開研究,讀史是為鑒今,同時也是為瞭讓讀者對高校教師的收入分配製度的演變有一個輪廓式的瞭解。而當前高校的收入分配與激勵機製則是我們研究的重點。課題組成員通過文獻分析和實證研究,對我國高校教師收入分配製度發展的曆史,高校教師收入分配與激勵機製的現狀,收入分配的影響因素,教授、副教授、講師、行政管理人員等不同群體的收入分配狀況,在現行收入分配體製下教師的生存狀況、生活工作的滿意度,以及激勵效果等進行瞭實證分析,並對國內不同城市之間、海外高校之間收入分配與激勵機製進行比較研究,提齣高校教師收入分配與激勵機製改革的對策建議,這是一個係統完整的研究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麵,我們迴答瞭調查初期提齣的問題和假設,另一方麵我們也獲得瞭許多發人深省的新發現。
(1)高校的行政化傾嚮嚴重。從1999年高考擴招改革,當年招生總數達153萬人,比上一年增加45萬人,增幅為41.7%,2002年中國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邁入“大眾教育”,毛入學率達到15%。一座座新校捨、一棟棟教學樓拔地而起,中國大學的“硬實力”迅速提升。同時在治理結構方麵,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製,落實和加強黨委、校長職權,各職能部門強化行政管理方式,行政化傾嚮日趨明顯。
行政化的錶現之一就是目前高校的行政管理者不但擁有行政資源,也日益擁有瞭學術資源,“雙肩挑”者成為大學中最有實力的職業群體。2010年,擔任或兼任行政職務的教授其年工資收入比不擔任行政職務的教授高18%;擔任或兼任行政職務的副教授比不擔任行政職務的副教授高25%,此外擔任或兼任行政職務的教授、副教授擁有更豐厚的課題經費,擔任行政職務甚至成為獲得教授職稱的重要捷徑之一。與這種變化相對應的是在許多高校齣現瞭教授、副教授爭相競聘處長、副處長,甚至科長的奇怪現象,以變相任命製為主導的人事管理製度進一步強化著高校“唯上”“唯官”的氛圍,汙染著大學的“本源”。
高校行政化的錶現之二是行政指令配置資源。能否得到科研機會和資源,很多時候不是根據科研人員的能力、項目本身的學術價值和科學研究的可持續性及規律,而是依據一些行政指令和規定,“一刀切”地設置種種門檻,資源和機會的配置隨著政策的變化而變化。一段時期要培養某種“拔尖人纔”瞭,各有關部門都按照同一標準嚮這類人群集中配置資源和機會,使其應接不暇,並導緻重復性研究、一份研究報告“通吃”若乾部門。行政力量對科研資源和機會的配置常常違背瞭科研自身發展規律,造成國傢資源的浪費和高校教師發展機會的嚴重失衡。
行政化的錶現之三是學校的行政部門日趨龐大、臃腫,一些大學的行政後勤人員遠超過一綫從事教學科研的教師。多傢行政部門掌控不同的權力和資源,且各自為政,下達各種項目和任務,要求填寫或撰寫各種錶格和總結,綜閤管理一綫教師。可謂“上麵韆條綫,下麵一根針”,一綫教師疲於應付完成各個部門的任務和考核指標,成瞭標準化生産綫上的計件工作者。
(2)高校“市場化”與收入差距。擴大學校的自主用人權,實行聘用製、靈活用工、人事代理,采取崗位管理、崗位工資,推行績效考核、績效工資,建立課題申請和主持人項目組製,搞活內部收入分配和津貼、奬勵,允許和鼓勵教師的校外兼職(自辦公司),推行社會保障的社會化,推行住房的市場化等,被統稱為大學的“市場化”或“企業化”。這一改革增強瞭高校自身的“造血功能”,減輕瞭政府的財政負擔,增加瞭教師的收入。但突齣的問題是教師間的收入差距迅速拉大。調查顯示,大學教授中收入最高的10%與收入最低的10%,收入差距達到5.9倍,副教授中這一差距為4.5倍。若不做分組,同一職稱內部的個人收入差距更大,教授中最高收入者是最低收入者的15倍,副教授之間是23倍,講師是25倍。部屬院校和市屬院校之間的收入差距也很明顯,年收入在10萬~20萬元的高收入層,部屬高校高齣市屬高校近10個百分點。對日本國立大學的調研顯示,教授最高級俸與最低級俸的收入僅相差1.4倍,副教授相差1.5倍。傳統的平均主義“大鍋飯”,導緻“乾好乾壞一個樣”,影響瞭教師積極性和創造性。但“市場化”競爭導緻的教師收入的兩極分化正在成為導緻高校教師積極性和創造力下滑的重要因素。
高校的“行政化”與“市場化”傾嚮所帶來的負麵影響,調研中有教師形象地描述為“三奔一荒”,即奔錢、奔官、奔項目,荒學術。
(3)中國高校教師的薪酬地位偏低。與其他行業的薪酬相比,中國大學教師的收入水平偏低。調查發現,2010年北京市屬高校教師的平均工資卡內收入低於2009年北京市在崗職工的平均工資。而日本高校教授的年收入僅低於飛行員,居各行業第二位,副教授居第四位,講師居第八位。在香港,高校教師平均工資水平在全社會處於中等偏上水平,與公務員工資水平相同,同時擁有比較豐厚的住房津貼或校內宿捨等。
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但市場經濟下的薪酬體係不是無序體係,一般來說,對市場反應最敏感的是企業,企業職工的平均收入常被許多市場經濟國傢定位為社會薪酬的“中軸綫”,並以此來規範其他行業的收入水平。大學教師因工作性質、復雜程度、人力資本前期投入巨大,一般處於社會薪酬“中軸綫”以上,這是一種相對閤理公平的薪酬製度安排。中國的國有企業具有很強的壟斷性,與真實的市場景氣指數存在差距,而民營企業更貼近真實的市場,可考慮以民營企業職工的平均收入為中軸綫,使官員、國有企業管理者和職工、大學行政領導和教師的收入分配的數量與實體經濟有機鏈接,將社會生産力的發展與國民收入增減相掛鈎,避免脫離經濟發展、“單位本位主義”的濫發工資且導緻通貨膨脹,以及無依據地拉大收入差距導緻社會的不公感。同時,“中軸綫”隨經濟景氣和不景氣上下浮動,又成為政府、國有企業、大學等部門漲薪和降薪的主要依據,避免行政指令導緻收入分配脫離市場、工資隻能漲不能降的製度性尷尬。
(4)市場化下不斷加碼的高校績效考核撕碎教師的有限精力。麵對愈演愈烈的高校“市場化”,管理者未采取“對癥下藥”的措施,增加政府的高教投入,改善教師的薪酬結構和工資待遇;而是試圖通過績效考核的加碼達到控製工資外收入、讓教師迴歸課堂和科研的目的。這些指標包括:本科生教學、帶研究生、發錶論著、主持課題、到校經費、獲奬獲證和獲政府批示的數量,有些指標高得離譜,如一學年450時以上標準學時,一年三篇論文一篇SCI、SSCI、A&HCI;或CSSCI,三年一本書等,績效加碼並未達到預期的效果,反倒使大學學術造假問題凸顯,普通教師忙於應付,超時工作成為高校教師的常態,許多教師身體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調查錶明,教授每天工作低於8個小時的僅有5.6%,工作8~11.9個小時的占67.9%,12~15.9個小時的占24.3%,有2.2%的人甚至在16個小時以上。副教授每天工作8~11.9個小時的為77.3%,每天工作12~15.9個小時的為11.3%,有0.7%的人日工作時間16個小時以上。絕大多數大學教師的日工作時間超過10個小時。另外,教授每周工作6天以上的高達74.9%,其中工作7天(每天都工作)的高達36.3%。副教授周工作6天以上的占52.6%。職稱越高者績效壓力越大,工作時間越長。
(5)針對青年教師的製度安排。青年教師麵對結婚生育、撫養子女、贍養老人等生活壓力;麵對教學、科研等工作壓力;麵對還房貸、維持生計等經濟壓力,這是青年教師無法迴避的生涯階段。問題的關鍵是大學的製度安排,如何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科研和創造性勞動。調研發現,許多高校的教學輔助人員不輔教師,專輔行政,年輕教師被用來做雜事。一些教授無法獲得教輔人員的服務,要麼事無巨細自己乾,要麼將雜事壓至年輕教師,“在雜事中鍛煉,先抬轎子再坐轎子”的製度安排將精力最充沛、科研想象力最旺盛、創造力最強的“學術青春期”消磨於雜事之中。同時,青年教師因入職時職稱低、薪酬低,為排解大城市物價上漲的生活壓力,會挖空心思在本職工作之外尋求生財之路,這些因素嚴重影響著高校青年教師未來的學術發展潛力。在香港,大學實施“實任製”,學校與年輕教師簽訂固定年期閤同,規定學術績效指標,三年中期考核,閤格再續聘,六年考核閤格後實行“實任”,可聘用終身,不閤格者離開。六年中不讓青年教師做雜事,每學期承擔一門課,學校為年輕人提供無憂的薪酬保障、優厚的科研經費和研修機會,青年教師必須在六年時間裏毫不鬆懈地努力搞好科研,創造性研究成果大量産生,並為以後的科研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日本高校的製度安排與香港近似,年輕教師沒有做雜事的資格,主要任務為進修和科研,學校為其提供充足的科研經費和齣版補貼。越年輕的教師科研時間越多,越老的教師事務性工作越多。這種製度安排似乎更符閤科研創新的規律。
新問題的發現讓研究者興奮不已,但問題的發現並不是研究的終結,課題組成員在書中有針對性地提齣瞭大量去行政化、改革高校收入分配製度和提升激勵機製的對策建議,希望能為中國高校今後的改革盡微薄之力。
該課題是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專款項目,是首都社會建設與社會管理協同創新成果,得到協同創新中心的齣版資助。張荊教授(北京工業大學人文學院人力資源研究中心)為該研究項目總負責人,負責課題申請、調研、全書綜閤統籌,並撰寫部分章節。趙衛華副教授(北京工業大學人文學院人力資源研究中心)負責問捲設計,調查組織及全書架構、統稿、部分章節撰寫。該書的具體執筆人員是,第一章,馬福倫(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處級調研員);第二章,石秀印(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張荊;第三章,趙衛華;第四章,王頡(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第五章,薑海珊(北京工業大學馬列學院講師);第六章,劉金偉(北京工業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第七章,李君甫(北京工業大學人文學院人力資源研究中心副教授)、武斌(諾丁漢大學當代中國學學院高級研究員);第八章,彭曉月(人民網-中華慈善新聞網編輯);第九章,彭曉月;第十章,趙衛華;第十一章,李妙(北京聯閤大學教師);第十二章,邱鴻博(北京工業大學人文學院社會學係碩士研究生);第十三章,薑海珊;第十四章,張荊。以上各章的撰寫者也是該項目的調查人員,為本書的完成做齣瞭重要的
貢獻。此外,參加課題調研還有竺平(原國傢統計局高級統計師,全麵負責抽樣調查)、仇立平、趙曉霞、薑惠、尹秀霞、繩秀君、陳路、華逢林。在最終成果齣版之際,對大傢艱苦調研和辛勤筆耕緻以誠摯敬意和感謝。另外,課題組在赴日本考察期間,得到瞭一橋大學誌波幹雄先生、王雲海教授、島田達之課長、賈申女士,獨協大學辻康吾教授、戶榖秀世 高校教師收入分配與激勵機製改革研究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高校教師收入分配與激勵機製改革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高校教師收入分配與激勵機製改革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