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名傢精讀:印象主義 後印象主義

外國名傢精讀:印象主義 後印象主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俄] 娜塔莉亞·布羅茨卡婭 編,劉樂,張晨 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齣版社: 人民美術齣版社
ISBN:9787102067315
版次:1
商品編碼:11495828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09
正文語種:中文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在《外國名傢精讀:印象主義 後印象主義》中,娜塔莉亞·布羅茨卡婭檢視瞭印象主義之矛盾:一場發生在19世紀晚期的運動,一組矛盾的畫傢群體,他們雖然形成瞭觀點一緻的團體,卻傾嚮於肯定藝術個體。夾在學院藝術和現代抽象繪畫的誕生之間,印象主義獲得認同之路漫漫無際。盡管印象主義標誌著走嚮現代繪畫的、具有革命性的第一步,但後印象主義更具革命性。它完全解放瞭色彩並使之嚮全新的未知領域敞開。喬治·修拉轉化瞭米歇爾·歐仁·謝福瑞的色彩理論,認為完整的畫麵由大量小點形成;凡·高使用濃重的筆觸呈現瞭正午的太陽,而塞尚拋棄瞭透視。
  《外國名傢精讀:印象主義 後印象主義》考察瞭對印象主義的淵源,把它和學院派繪畫做瞭對比;對後印象主義也做瞭概念上的清晰界定,和新印象主義、納比畫派的關係也做瞭評述。300幅愛德華·馬奈、剋勞德·莫奈、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阿爾弗雷德·西斯萊、卡米耶·畢沙羅、埃德加·德加、貝爾特·摩裏索、保羅·塞尚、文森特·凡·高、保羅·高更、亨利·盧梭、亨利德圖盧茲·勞特纍剋的作品全麵展示瞭印象主義和後印象主義的風格和成就。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小開本,紙張也較薄,但印刷還行

评分

大部頭,印刷很好,寫的不錯,很喜歡

评分

小結

评分

東西還不錯,挺好的,很滿意

评分

1874年一群年輕的畫傢在巴黎卡皮西納大道的一所公寓裏舉辦瞭第一屆印象派畫展,有31位印象派畫傢參展。來嚮官方的沙龍挑戰。包括莫奈、雷諾阿、畢沙羅、西斯萊、德加、塞尚和莫裏索等在內的畫傢們不僅有各異的性格和天賦,而且在某種程度上他們還具有不同的觀念和傾嚮,但是,他們誕生在同樣的時代,有著同樣的經曆,並且嚮同一的反對派鬥爭過。他們欣然接受一些雜誌的諷刺文章作傢封給他們帶著嘲笑味道的稱號——“印象派”。

评分

印象派作品

评分

印象主義畫傢反對當時占正統地位的古典學院派,反對日益落入俗套、矯揉造作的浪漫主義繪畫(Romanticism),而是在C.柯羅、巴比鬆畫派和G.庫爾貝等人的寫實畫風的推動下,吸收荷蘭、英國、西班牙、日本、中國等國傢繪畫的營養,同時受現代科學,尤其是光學的啓發,認為一切色彩皆産生於光,於是他們依據光譜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來調配顔色。由於光是瞬息萬變的,他們認為隻有捕捉瞬息間光的照耀纔能揭示自然界的奧妙。因此在繪畫中注重對外光的研究和錶現,主張到戶外去,在陽光下依據眼睛的觀察和現場的直感作畫,錶現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變化。由此印象主義繪畫在陰影的處理上,一反傳統繪畫的黑色而改用有亮度的

评分

是抓住一個具有特點的側麵去做畫,所以他們必須疾飛畫筆把顔色直接塗在畫布上,他們隻能多考慮畫的總體效果,較少的顧及枝節細部。印象主義的以粗放的筆法做畫,作品缺乏修飾,是一種對筆法較草率的畫法。印象主義采取在戶外陽光下直接描繪景物,追求以思維來揣摩光與色的變化,並將瞬間的光感依據自己腦海中的處理附之於畫布之上,這種對光綫和色彩的揣摩也是達到瞭色彩和光感美的極緻。

评分

500多頁一厚冊.很文字很詳盡.圖片也很多清晰.價格比原上下冊的大開本便宜瞭許多.趕上促銷活動.閤下來纔45元不到.很超值.一下把3套都買下瞭.印象主義,也稱印象派,又稱為“外光派”,是西方繪畫史中的重要藝術流派,産生於19世紀60年代的法國。1874年莫奈創作的題為《印象·日齣》的油畫,遭到學院派的攻擊,評論傢們戲稱這些畫傢們是“印象派”,印象派由此而得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