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鬆堂全集(第三版 第二捲):中國哲學史(套裝上下冊)

三鬆堂全集(第三版 第二捲):中國哲學史(套裝上下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馮友蘭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094077
版次:3
商品編碼:11502308
品牌:中華書局
包裝:精裝
叢書名: 三鬆堂全集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4-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970
套裝數量:2
字數:67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中國哲學史》兩捲本完成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是馮友蘭先生的一部中國哲學史,也是現代中國影響大的哲學史名著。
  陳寅恪評價此書“取材謹嚴,持論精準。……今欲求一中國古代哲學史,能矯傅會之惡習,而具瞭解之同情者,則馮君此作庶幾近之。”
  本捲首次完整收錄此書刊行以來的全部五篇自序及四篇審查報告。
  附人名及書篇名索引。

內容簡介

  馮友蘭先生所著兩捲本《中國哲學史》是一部具有現代意義的中國哲學史,奠定瞭現代中國哲學史學科的基本框架,至今仍是世界各地許多高校使用的基本教材,是現代中國影響哲學史名著。馮先生自謂就內容而言,《三鬆堂全集(第三版 第二捲):中國哲學史(套裝上下冊)》有兩點“發先人之所未發,而後來也不能改變的”:一是將先秦名傢分為閤同異、離堅白兩派,二是區分瞭二程思想的不同。實際上,如陳來教授所言,書中例如“孔子的正名主義,墨子的功利主義,孟子的理想主義,老莊的楚人精神,法傢的三種派彆,王充自然主義,《論衡》的唯物主義,以及程硃異同,硃王異同,佛教的主觀唯心論語客觀唯心論”等諸多觀點與提法,亦皆屬創見。

作者簡介

  馮友蘭(1895—1990),字芝生,河南省唐河縣人。我國知名的哲學傢和哲學史傢。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門,後考取公費留美資格,進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哲學係學習,1924年博士論文齣版後,獲博士學位。歸國後曾執教於中州大學、廣東大學和燕京大學。1928年8月起,任清華大學哲學係教授,並曾任校秘書長、哲學係主任、文學院院長、校務委員會主席等職;抗戰期間隨清華大學南遷,任西南聯大哲學係教授、文學院院長。1952年院係調整後,轉入北京大學任哲學係教授。
  馮友蘭先生提齣的“釋古”理論對史學研究有方嚮性價值,“照著講”與“接著講”的方法論,則對中國哲學和哲學史的研究具有開創性的指導意義。他本人的學術成果,更是在這兩個層麵都做齣瞭卓越貢獻。“三史釋今古,六書紀貞元”是馮先生對其一生重要著作的總結:馮先生在上世紀三十年代齣版的兩捲本《中國哲學史》是一部完整的具有現代意義的中國哲學史;主要創作於抗戰時期的“貞元六書”則標誌其“新理學”體係的確立;1946年至1947年,馮先生在賓夕法尼亞大學講授中國哲學史,由其英文講稿整理齣版的《中國哲學簡史》(AShortHistoryofChinesePhilosophy),以及英譯兩捲本《中國哲學史》,至今仍是世界各地許多高校中國哲學課程使用的教材和參考書籍;“文革”結束後,馮先生已是耄耋之年,在“耳目失其聰明”的情況下,積十年之功,“不依傍彆人”,重新撰寫瞭七捲本《中國哲學史新編》,更體現瞭他作為中國哲學的繼承者與發揚者自強不息的精神涵養。馮先生的著作,是瞭解、學習、研究中國哲學的必讀作品,在全世界範圍內都享有崇高聲譽和深遠影響。不僅如此,馮先生的著作更具有撫慰人心的力量。韓國總統樸槿惠稱,在她最睏難的時期,是馮先生的《中國哲學史》令她“重新找迴內心的平靜的生命燈塔”。

內頁插圖

目錄

自序(一)
自序(二)
自序(三)
新序(一)
新序(二)
第一篇 子學時代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泛論子學時代��
第三章 孔子以前及其同時之宗教的哲學的思想��
第四章 孔子及儒傢之初起
第五章 墨子及前期墨傢
第六章 孟子及儒傢中之孟學
第七章 戰國時之“百傢之學”
第八章 《老子》及道傢中之《老》學
第九章 惠施、公孫龍及其他辯者��
第十章 莊子及道傢中之莊學
第十一章 《墨經》及後期墨傢
第十二章 荀子及儒傢中之荀學
第十三章 韓非及其他法傢
第十四章 秦漢之際之儒傢
第十五章 《易傳》及《淮南鴻烈》中之宇宙論
第十六章 儒傢之六藝論及儒傢之獨尊

第二篇 經學時代
第一章 泛論經學時代
第二章 董仲舒與今文經學
第三章 兩漢之際讖緯及象數之學
第四章 古文經學與揚雄王充
第五章 南北朝之玄學上
第五章 南北朝之新道傢
第六章 南北朝之玄學下
第七章 南北朝之佛學及當時人對於佛學之爭論
第八章 隋唐之佛學上
第九章 隋唐之佛學下
第十章 道學之初興及道學中“二氏”之成分
第十一章 周濂溪、邵康節
第十二章 張橫渠及二程
第十三章 硃子
第十四章 陸象山、王陽明及明代之心學
第十五章 清代道學之繼續
第十六章 清代之今文經學

附錄
審查報告一(陳寅恪)
審查報告二(金嶽霖)
審查報告三(陳寅恪)
審查意見(國立編譯館)
人名索引
書篇名索引

精彩書摘

  (一)孔子在中國曆史中之地位
  嚮來所謂經學今文傢以六藝為孔子所作,古文傢以六藝為孔子所述。其說雖不同,要皆以為孔子與六藝有密切關係也。今謂所謂六藝乃春鞦時固有之學問,先孔子而存在,孔子實未製作之。
  關於孔子未嘗製作六藝之證據,前人及時人已舉許多。餘於另文中亦已言之(見《燕京學報》第二期),茲不具論。但孔子雖未曾製作六藝,而卻曾以六藝教弟子。故後人以六藝為特彆與孔子有密切關係,亦非毫無根據。以六藝教人,並不必始於孔子,據《國語》,士亹教楚太子之功課錶中,已即有“詩”、“禮”、“樂”、“春鞦”、“故誌”等。《左傳》、《國語》中所載當時人物應答之辭,皆常引“詩”、“書”;他們交接用“禮”,蔔筮用“易”。可見當時至少一部分的貴族人物,皆受過此等教育。不過孔子卻是以六藝教一般人之第一人。此點下文再詳提。現在我們隻說,孔子之講學,與其後彆傢不同。彆傢皆注重其自傢之一傢言,如《莊子·天下篇》所說,墨傢弟子誦《墨經》。但孔子則是教育傢。他講學目的,在於養成“人”,養成為國傢服務之人,並不在於養成某一傢的學者。所以他教學生讀各種書,學各種功課。所以顔淵說:“博我以文,約我以禮。”(《子罕》,《論語》捲五,《四部叢刊》本,頁五)《莊子·天下篇》講及儒傢,即說:“詩”以道誌,“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鞦”以道名分。此六者正是儒傢教人之六種功課。
  惟其如此,所以孔子弟子之成就,亦不一律。《論語》謂:“德行:顔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遊,子夏。”(《先進》,《淪語》捲六,頁一)又如子路之“可使治賦”;冉有之“可使為宰”;公西華之“可使與賓客言”;皆能“為韆乘之國”辦事(《公冶長》,《論語》捲三,頁三)。可見孔子教弟子,完全欲使之成“人”,不是教他做一傢的學者。
  孔子以其時已有之成書教人,教之之時,略加選擇,或亦有之。教之之時,更可隨時引申,如下節所說。如以此等隨時選擇講解,“為刪正六經”,則孔子實可有“刪正”之事;不過此等“刪正”實無非常的意義而已。後來儒傢因仍舊貫,仍繼續用六藝教人,恰又因彆傢隻講自傢新學說,不講1日書,因之六藝遂似專為儒傢所有,為孔子所製作,而刪正(如果有刪正)亦即似有重大意義矣。
  《漢書·藝文誌》以為諸子皆六藝之“支流餘裔”。《莊子‘天下篇》,似亦同此見解。此言亦並非毫無理由,因所謂六藝本來是當時人之共同知識。自各傢專講其自己之新學說後,而六藝乃似為儒傢之專有品,其實原本是大傢共有之物也。但以為各傢之學說,皆六藝中所已有,則不對耳。
  就儒傢之名言之,《說文》雲:“儒,柔也。術士之稱。”《論語》雲:“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毋為小人儒。’”(《雍也》,《論語》捲三,頁十四)儒本為有知識材藝者之通稱,故可有君子小人之彆。儒傢先起,眾以此稱之。其後雖為一傢之專名,其始實亦一通名也。
  總之,孔子是一教育傢。“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而》,《論語》捲四,頁一),“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同上),正孔子為其自己所下之考語。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在世界各地共有30多種譯本,再版20餘次,享譽中海內外!

评分

京東快遞杠杠的,包裝很好,沒有損壞

评分

  ◎《中國哲學簡史》被譽為東方的“聖經”,讓中國人反思當下,找到人生之根;本書為馮友蘭親自審定並認可的唯獨一個譯本,北京大學齣版社獨一擁有版權!

评分

年中大促銷,多屯幾本書,關注很久和以後用得著的技能書,貨運速度很快。

评分

書已經收到,還沒有讀,從圖書包裝和外觀看應該是正版!

评分

我為什麼喜歡在京東買東西,因為今天買明天就可以送到。我為什麼每個商品的評價都一樣,因為在京東買的東西太多太多瞭,導緻積纍瞭很多未評價的訂單,所以我統一用段話作為評價內容。京東購物這麼久,有買到很好的産品

评分

作者在序裏說,這本書是介紹中國哲學的“識字課本”,是《三字經》級的入門書。果然沒有晦澀難懂的哲學術語和邏輯名詞,用我們使用電腦的話來說:界麵十分友好。這是馮友蘭先生1947年在美國寫的,符閤我“從地球上方鳥瞰中國”的選書標準,內容雖然淺顯,但縱觀古今、從整體上對中國哲學思想做瞭梳理,而沒有在某一個知識點上鑽牛角尖,站得高、看得遠,有大傢風範,值得一讀。尼采、黑格爾、維特根斯坦這些名字,隨時掛在嘴邊,我也見有人在大作裏說:“中國沒有哲學”。這個說法很可笑,哲學不是什麼高山仰止的喜馬拉雅峰,人隻要思考,就有哲學。各行各業,哪個沒有自己的哲學體係?三十五歲以上的人,誰不思考自然、人生?《時間簡史》對宇宙規律的思考,最後還是歸於哲學、@,和《道德經》殊途同歸。我以前讀尼采,純屬葉公好龍、附庸風雅,那晦澀的語言簡直讓我滴水未沾衣、全身而退,什麼也沒落下。可是讀老、莊的感覺截然不同,文字優美、簡潔,點到為止,啓發思考,令人驚奇。莊子提到的生物之間的相生相剋,非常類似現在我們所說的“食物鏈”,但他不是像法布爾那樣的觀察傢、實證傢,而是從哲學的角度,如同古希臘人推測原子的存在,這就更令人叫絕。

评分

  被譽為30年影響中國的圖書

评分

吾已消費京東數年,深知各産品琳琅滿目。然,唯此寶物與眾皆不同, 為齣淤泥之清蓮。使吾為之動容,心馳神往。乃至飯不能食,寢則不安,輾轉反側 無法忘懷。於是乎緊衣縮食,湊齊銀兩,傾吾所能而買。強哥之熱心與快遞員之殷切讓人感染,感激憐涕。打開包裹之時,頓時金光四射,屋內升起七彩祥雲,處處都是祥和之氣。吾驚訝之餘更是欣喜若狂,嗚呼哀哉!此寶乃是天上物,人間又得幾迴求!遂沐浴更衣, 焚香禱告後與傢人共賞此寶。妻則贊嘆不已,不僅贊嘆此寶物款型及做工,超高性價比!且贊吾獨具慧眼與時尚品位,更予紅唇相贈。 産品介紹果然句句實言,毫無誇大欺瞞之嫌。此屬大傢風範,忠義之商賈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