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10
達·芬奇的童年迴憶 [Leonardo Da Vinci:A Memory of His Childhood]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譯序/001
前言/005
第一章/013
第二章/057
第三章/075
第四章/099
第五章/127
第六章/143
附錄/159
通常,精神病學(Psychiatric)研究選取一些意誌薄弱者作為研究對象,一旦這種研究選擇瞭一位偉人的話,外行人就會認為沒理由那樣做。“使輝煌黯然失色,將崇高拖入泥潭”(To blacken the radiant and drag the sublime into the dust)?,這根本不是研究目的。偉人的完美與一般人的缺陷存在一條鴻溝,這條鴻溝使兩者區分開來,填平它,並不會使人感到滿意。然而,研究必須發現那些可以被認識、被理解的傑齣人物的每一件有價值的事,而且必須相信,無論這些傑齣人物多麼偉大,都同樣受正常的及病理的活動規律的控製、影響。
就連與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同時代的人都將他稱為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人物之一。在當時,他就是一個謎一樣的人物,就跟我們今天的感覺一樣。他是一個非常全麵的天纔,“我們隻能推測其輪廓——?卻永遠也不能界定其範圍”(whose outlines canonly be surmised, —?never defined)?。繪畫在他的一生中,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如今,他使我們認識到自然科學傢(和工程師)與藝術傢結閤的偉大所在。雖然他的許多傑齣的繪畫作品都流傳瞭下來,但是,他的科學發現一直沒能發錶和應用。在他的發展過程中,其研究的天性從未完全給他的藝術創作以自由,科學研究還經常反客為主,最終抑製瞭他的藝術創作。依照瓦薩利(Vasari)的說法,達·芬奇在臨終時曾經自責,因為他自己在藝術創作中失職,觸怒瞭上帝和人類。雖然瓦薩利的這個故事隻是一個傳言,沒有多少內在的可能性,甚至在達·芬奇這位神秘大師生前就已開始編撰,但作為當時人們相信的證據,它仍具有毋庸置疑的價值。
為什麼達·芬奇的個性不能得到其同時代人的理解呢?肯定不是因為他的多纔多藝和學識淵博。而且正是緣於此,他纔得以把自己推薦給米蘭宮廷的公爵、被稱為依·摩洛(Il Moro)的盧多維剋·斯弗爾茲(Lodovico Sforza)。達·芬奇把自己作為自己的一項發明——?琵琶(lute)的演奏者自薦給公爵。他還給這位公爵寫瞭一封著名的信,誇耀自己作為建築師和軍事工程師的成就。文藝復興時期,一個人身上兼具多種纔能的情況十分普遍,而達·芬奇正是其中最為纔華橫溢的人之一。他不屬於那一類天纔——?大自然賦予其平庸的外錶、本人也不修邊幅,精神上充滿痛苦的憂鬱而隻關心人類。正好相反,他身材高大,體態勻稱;其容貌完美無缺,體魄不同尋常;其言談舉止充滿魅力,口纔一流,而且總是神情愉悅,和藹可親;他熱愛周圍美麗的事物,喜歡華麗的服裝,注重生活中的每一分優雅。他的一篇關於繪畫的專題論文錶現瞭他對享受的強烈的感受力。論文的其中一段,把繪畫與其姊妹藝術相比較,他還描寫瞭雕塑傢麵臨的種種不便:“他臉上沾滿瞭大理石粉末,所以看上去像個麵包師;他身上完全被大理石碎片覆蓋,好像背上落滿瞭雪花;他的房間裏到處是碎石和塵土。畫傢的情況就截然不同瞭,因為他可以非常舒服地坐在自己的作品前。他穿著考究,手執精巧的畫筆,蘸著令人愉悅的顔料;房間裏掛滿瞭令人愉悅的、一塵不染的畫作;他可以不必處在震耳欲聾的錘聲和其他吵鬧聲中,而是經常欣賞音樂或聆聽彆人為他朗讀美妙的佳作,心情愉快地享受著它們。”
其實,最有可能的是,達·芬奇充滿著喜悅、幸福和享樂的生活,僅僅隻在其藝術傢生活的初期及其後較長的一個時期。後來,摩洛的統治垮颱之後,他被迫離開瞭其活動中心和確立其地位的城堡米蘭,過著缺少保障、鮮有成就的生活,直至在法國找到最後的避難所。此時,他性情中的光彩已經黯然失色,而天性中古怪的一麵暴露得愈來愈明顯。此外,他的興趣從藝術轉移到瞭科學,而且對科學的興趣與日俱增。這必然擴大瞭其與同時代人之間的鴻溝。在那些人看來,他本來可以為完成訂貨而勤奮作畫,並且變得富有[例如,像他以前的同學佩魯吉諾(Perugino)那樣],他卻在浪費時間和所有的努力去為一些反復無常的瑣事而工作。那些人甚至懷疑他在為“黑色藝術”(black art)服務。如今,我們從達·芬奇的筆記裏瞭解到他所從事的藝術實踐,所以纔能更好地理解他。那個時代,人們尚未熟悉不依據任何預先的假定的研究方式,古代權威開始取代教會權威,作為一個價值絕對可以與培根(Bacon)、哥白尼(Copernicus)相媲美的先驅者,達·芬奇必然是孤獨的。當他解剖馬的屍體和人的屍體時,當他設計飛行器時,當他研究植物的營養及其中毒反應時,他必然與亞裏士多德(Aristotle)似的評論傢相去甚遠,好像成瞭遭人鄙夷的煉金術士瞭。隻有在他的實驗室裏,至少在那段令人不快的時間裏,進行實驗研究纔讓他找到瞭一些安慰。
這種情形嚴重地影響瞭他的繪畫,他很不情願拿起畫筆,並且畫得愈來愈少。之前畫的大部分作品到這時都未完成,他幾乎對它們的最終命運漠不關心。因此,他被同時代人指責——?他對他的藝術的態度,在同時代人的眼中成瞭一個謎。
後來,達·芬奇的某些崇拜者,試圖開脫對其性格不穩定的指責。他們聲稱,達·芬奇為人詬病的那些“缺點”,正是偉大的藝術傢們的共同特徵,甚至精力充沛的米開朗琪羅(Michelangelo)——?一個完全沉溺於自己的創造性勞動的人,也留下瞭許多未完成的作品。他們聲稱,達·芬奇和米開朗琪羅的情況相類似,兩人都沒有錯。而且,就某些畫作而言,他們極力主張達·芬奇的說法——?甚至不存在未完成的問題,那些畫作本來就是那個樣子的。在外行人看來的傑作,對藝術作品的創造者來說,從來都不是對其本來意圖的最令人滿意的具體體現;他對完美有一些朦朧的看法,但又對一次次地復製相似的完美感到絕望。他們認為,最不恰當的做法,就是讓藝術傢對他的作品的最終命運負責。
盡管這些辯解可能是有根據的,但仍然無法解釋我們麵對的關於達·芬奇的全部情況。對一幅畫作反復創作的艱辛苦惱不已,最後從其中脫身齣來,卻又對畫作的未來命運漠不關心,這種情況可能會在其他許多藝術傢身上再現,但毫無疑問,這種行為在達·芬奇身上已經達到瞭極端。索爾密(Edmondo Solmi)(1910,12)引用他的一個學生的評論:“在進行繪畫的整個過程中,他看起來一直在顫抖,他從未完成過任何一幅已經開始的作品,並且他總能在那些彆人眼中非凡的作品中發現缺陷,這錶明他極其尊重藝術的偉大。”索爾密還說:達·芬奇最後的一些畫作,如《麗達》(Leda)、《聖母瑪利亞》(Madonna di Sant' Onofrio)、《巴剋斯》(Bacchus)、年輕的《施洗者聖約翰》(St. John the Baptist)等,都處於未完成的狀態,“他全部作品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這種情況”。復製過《最後的晚餐》的羅馬佐(Lomazzo),在一首十四行詩中談及達·芬奇這種沒能完成作品的臭名昭著的情形:
普拉托詹尼(Protogen),從不放下他的畫筆,
卻堪與天纔的芬奇相比——
後者沒有任何作品完成得徹底。
Protogen che il pennel di sue pitture
Non levava, agguaglio il Vinci Divo
Di cui opra non?è?finita pure.
1898年10月9日,弗洛伊德緻弗利斯(Fliess)的信中的一句話,錶明他對達·芬奇的興趣由來已久,他說:“也許,最著名的‘左撇子’就是達·芬奇,沒人知道他有過什麼風流韻事。”弗洛伊德的這種興趣並非是暫時的,我們發現,他在迴答一份關於“自己特彆喜愛什麼書籍”(1907d)的“調查問捲”時,曾提到梅列日考夫斯基(Merezhkovsky)對達·芬奇的研究。然而,卻是1909年鞦天齣現的一個患者,直接促使弗洛伊德撰寫瞭這部著作。是年10月17日,弗洛伊德在寫給榮格的信中提到,這位患者的性格好像與達·芬奇一樣,隻是不具備達·芬奇的天纔而已。他還提到自己剛從意大利找到一本關於達·芬奇青年時代的書。這就是下文中將要涉及的斯剋納米格利奧(Scognamiglio)的專題論文。閱讀瞭這篇論文和其他關於達·芬奇的書籍之後,弗洛伊德於12月1日嚮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報告瞭這一研究課題。然而,直至1910年4月初,他纔完成其研究成果並於5月末成書齣版。
此書再版時,弗洛伊德做瞭大量的修正和補充工作。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1919年增補瞭對“包皮環切”(circumcision)的簡短注釋,摘錄瞭裏特勒(Reitler)的著作並選用瞭菲斯特(Pfister)較長的引文。1923年的版本還增補瞭關於倫敦漫畫的討論。
弗洛伊德並非第一個在著作中用臨床精神分析法(the methods of clinical psycho-analysis)研究曆史人物的生活的人。已經有人做過這類實驗,尤其是塞德格(Sadger)。他齣版的關於康拉德·費迪南德·邁耶爾(Conrad Ferdinand Meyer)(1908)、列娜(Lenau)(1909)和剋萊斯特(Kleist)(1909)的研究的著作深受世人關注。雖然弗洛伊德沒有開展過這種類型的完整的傳記性研究,但他以前曾經根據作傢們的作品的部分章節,對片斷進行過分析。事實上,很久以前,也就是1898年6月20日,弗洛伊德給弗利斯寄去瞭一本關於康拉德·費迪南德·邁耶爾的短篇小說《女法官》(Die Richterin)的研究專著(Freud,1950a,Letter 91),這篇小說描寫瞭作者的早期生活。這本關於達·芬奇的專著,是弗洛伊德第一次,也是他最後一次將心血傾注於傳記領域之中。這本書,遭到瞭弗洛伊德意料之中的異常強烈的譴責和誹謗。因此,在第六章的開頭,他不得不事先為自己作瞭辯解。即便在今天,這種辯解對於傳記作傢和評論傢而言,依然普遍適用。
不過,直到今日,似乎都沒有一個評論傢能找齣這本書的最大弱點,這著實令人費解。此書描寫的內容,大部分都是關於達·芬奇對一隻鳥落到他的搖籃上的記憶或童年幻想。在達·芬奇的筆記本中,這隻鳥被命名為“nibio”(現在拼寫為“nibbio”),在意大利語中,意思是“鳶”(kite)。然而,在研究過程中,弗洛伊德一直把這個詞譯成德語的“Geier”,這在英語中隻能譯為“禿鷲”(vulture)瞭。
弗洛伊德的錯誤,似乎來源於他閱讀和參考的一些德語譯作。比如,瑪利亞·赫茲費爾德(Marie Herzfeld)(1906)的譯作中,在翻譯“搖籃幻想”時,就用“Geier”代替瞭“Milan”(德語中的“鳶”)。但從弗洛伊德標記有大量記號的藏書可以看齣,影響他最深的,可能是梅列日考夫斯基關於達·芬奇的著作的德語譯本。弗洛伊德從此書中獲得瞭大量關於達·芬奇其他方麵的資料,而且從中他第一次知道瞭這個故事。這個譯本也把“搖籃幻想”譯成“Geier”,盡管梅列日考夫斯基自己正確使用瞭“korshun”(俄語中的“鳶”)一詞。
因為這個錯誤,有些讀者可能覺得,整個研究已經毫無價值可言瞭。然而,如果更冷靜地思考一下弗洛伊德的處境,詳細地考慮他的某些已失效的論爭及結論的具體細節,仍不失裨益。
首先,必須拋開達·芬奇畫作中“隱藏著的鳥”這一說法。即使它真的是一隻鳥,也隻是一隻禿鷲,它根本就不像鳶。這是菲斯特“發現”的,而非弗洛伊德。他在那部譯作的第二版中作瞭介紹,弗洛伊德是懷著很大的保留意見接受這個說法的。
其次,更重要的是埃及語的問題。埃及語是象形文字,?其“母親”(“mut”)一詞毫無疑問地象徵著禿鷲,而不是鳶。加德納(Gardiner)在其權威著作《埃及語法》(Egyptian Grammar)(2nd ed.,1950,469)中確認其為“Gyps fulvus”,亦即獅身鷲首的怪獸禿鷲。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推斷,達·芬奇幻想中的鳥代錶他母親的觀點在埃及神話中無法獲得直接的支持,而且這種經驗性問題與埃及神話也沒有關係。幻想與神話之間似乎沒有最直接的聯係。雖然如此,這兩者又各自引齣瞭一個有趣的問題。古埃及人把“禿鷲”(vulture)和“母親”(mother)聯係起來的思想是怎樣來的呢?是像埃及學者解釋的僅僅是某種語音上的偶然巧閤的問題嗎?如果不是,弗洛伊德有關“兩性同體”的女神的討論就必定有其自身的價值,無論這種討論與達·芬奇的這個例子關係怎樣,對達·芬奇的鳥落到他的搖籃並把尾巴放到他嘴裏的幻想都應繼續尋求解釋,即使這隻鳥不是禿鷲。弗洛伊德對“搖籃幻想”的精神分析研究與上述的糾正並不矛盾,隻不過是失去瞭一個確定的證據罷瞭。
此外,除因埃及語的討論導緻瞭離題之外——?盡管這仍然保持瞭很大的獨立價值,弗洛伊德研究的主要方麵——?對達·芬奇早年感情生活的細節研究、對他的藝術衝動和科學衝動之間的衝突的闡述、對他的性心理曆史的深度剖析——?沒有受到他的這個錯誤的影響。
除瞭這個主題外,這個研究還嚮我們展示瞭若乾很重要的相關情況:關於創造性藝術傢的心理活動和心理本質的一種更普遍的討論,關於同性戀的一種特殊類型起源的概述,以及第一次對自戀(narcissism)概念的充分論述。所有這些,都對精神分析理論的曆史有著特殊的影響。
888888888888889999
評分這是看完話劇《青衣·達芬奇》後買的,並且對比著美劇《達芬奇的惡魔》看瞭看,確實由此書可以幫助更深層理解前兩者,但作者描述過於主觀,邏輯性沒有想象的強,也許和翻譯有關
評分美國著名心理學傢卡爾文斯霍爾認為,“弗洛伊德的哲學是社會性的,是人道主義的,其形式是建立一種人生哲學。弗洛伊德學說代錶著一種基於科學而不是基於玄學或宗教的人生哲學。他覺得一種有存在價值的哲學,應當建立在對人的本質的真正認識之上,而這種認識又隻能靠科學探索和研究去獲得”。弗洛伊德所提齣的問題比他所解決的問題更為重要,所以對讀者有較大的吸引力,讀者也往往齣於求知欲的驅使,去研究和探討它。我們為讀者提供中國最完整、最權威、最專業的弗洛伊德心理學著作集,以供探究。
評分這是看完話劇《青衣·達芬奇》後買的,並且對比著美劇《達芬奇的惡魔》看瞭看,確實由此書可以幫助更深層理解前兩者,但作者描述過於主觀,邏輯性沒有想象的強,也許和翻譯有關
評分這是看完話劇《青衣·達芬奇》後買的,並且對比著美劇《達芬奇的惡魔》看瞭看,確實由此書可以幫助更深層理解前兩者,但作者描述過於主觀,邏輯性沒有想象的強,也許和翻譯有關
評分 評分不錯,是正品,速度也快!
達·芬奇的童年迴憶 [Leonardo Da Vinci:A Memory of His Childhood]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